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327篇關於 戲劇 的文章。
無垢舞蹈劇場創團之作,《醮》30年後重返國家戲劇院
嘉義「草草戲劇節」3月登場,近200場文化活動引爆在地「當青春」藝術能量!
從《魔戒》影集版到《華燈初上》最終季:2022年上半最被期待的八部戲劇作品
于子育:在戲劇裡療傷、尋根與探索自我
「戲劇之於人生」:MY WAY Together 十月限定場
「MY WAY Together」是由Lexus和《VERSE》聯名PODCAST《MY WAY》推出的實體活動,每季邀請三位來賓,從線上走到線下,展開難得的文化派對!
阮劇團20歲的成人禮《FW:家的妄想》:以戲劇的真實,記錄離開或留下的足跡
今(2023)年8月,阮劇團應香港劇團「一條褲製作」之邀,以《FW:家的妄想》參與第三屆紀錄劇場節,這是他們第一次登上香港的舞台。這個週末《FW:家的妄想》(9/16 、9/17 )將回到嘉義演出。
【專訪】中國近年最成功戲劇《漫長的季節》文學策劃與作家班宇——整個季節將它結成了琥珀
真正改變莫子儀一生的兩件事:戲劇與閱讀
站在《茶金》肩膀上,客語戲劇繼續開枝散葉綻放潛能
自2003年客家電視台開台後,回顧客語戲劇一路走來的歷程,《茶金》的製作人徐青雲與湯昇榮說,這是一段從荒蕪到綻放的歲月積累。
這批戲劇很純,是自由的味道——「治警百年」劇本徵件打開「新文化運動」的多元宇宙
《人選之人—造浪者》編劇簡莉穎✕厭世姬——當我們把故事還給角色和對白
除了《人選之人》,還有哪些必看政治幕僚職人劇?
李喬×朱宥勳:留下來的正是文學本身
客家籍小說家李喬以《寒夜三部曲》奠定在台灣文學史的重要地位。在形塑李喬文學世界的源頭—苗栗縣公館鄉,李喬與作家朱宥勳長談自己走上現代主義路徑,及近幾年在這遠離「文壇」之處,對文學創作的思考。
欸你這週要幹嘛:我們覺得普通的生活 ,其實是他人渴求的事情
《光露營就很忙了》如何成為Netflix首部買下「全球版權」的台灣綜藝節目?
讓我們興高采烈地奏出屬於這座島嶼的神話——專訪《鯨之嶋》編劇施如芳
攜手同根生重新轉世、為妖怪而唱,柯智豪入圍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
資深音樂人柯智豪憑同根生《邊緣轉生術》專輯,在專輯中混搭傳統、現代的音樂語言與台灣傳統妖怪故事,攜手同根生的音樂「重新轉世」,並獲得第34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提名。
我有蛤蜊,你有故事嗎?談蛤蜊神怪的多重宇宙
台灣職人劇的新一波大浪——《人選之人—造浪者》
劇場導演李銘宸:混亂又毫無美感的東西才最吸引我
黃豪平:被兵變之後,我才明白喜劇的意義
黃豪平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中生代單口喜劇演員之一。最近他出版新書《不只是喜劇演員:黃豪平的諧槓生存學》回顧自己的喜劇生涯,不回來是理所當然;而其後之所以回來,是因為他失業,也失戀了。
乘坐駛向「眠月線」的列車,康士坦的變化球十周年演唱會北流登場
《清明時節》游安順×張玉嬿──在婚姻與愛情間,如何「不負如來不負卿」?
和AI一起跳舞!雲門舞集新作《波》10月登場
陳明珠×吳奕蓉:用客語聊起來!「文化傳承,先學好語言。」
旺福成軍25週年,持續釋放快樂多巴胺
EP73|王希文:讓劇場走進生活
EP72|于子育:演戲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EP66|陳慧玲:《我的婆婆怎麼這麼可愛》製作人
EP26 | 湯昇榮:新台劇的爆發與挑戰
EP25 | 謝盈萱:從劇場到影視的影后之路
宋柏緯首發專輯《一天的交界》,大展影視音三棲才華,唱出低潮的私密日記
影視音三棲的創作音樂人宋柏緯,首張創作演唱專輯《一天的交界》於8/31正式發行。他初次出手便挑戰參與全部曲目的創作、製作,大膽揭露自己的低潮與恐懼,坦率如私密日記。
2024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八尺門的辯護人》帶你走讀基隆!5個必訪劇中熱門景點:海濱國宅、阿拉寶灣、排骨蝦仁飯排隊人潮止不住
Le 19M工坊:下一個世代巴黎的時尚與文化基地
Chanel在巴黎落成的Le 19M工坊總部,或是位於士林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都以各自的樣貌,表達了對時尚、藝術、表演的關懷及對環境及意義。
鬼月到!2023推薦10部Netflix恐怖片:《驅魔麵館2》陣容堅強、喪屍永不退燒,詛《咒》片嚇到不敢睡
命理師說:「今年鬼月特別兇!」民間流傳,鬼月半夜看鬼片,容易招來好兄弟陪你一起看⋯⋯,今晚Netflix 要追哪一部?拜託請在凌晨12點以前看完!
新竹市吹起文化之風:啟動多元閱讀行動,共作城市故事
吳念真71歲生日快樂!《清明時節》全台觀眾數突破2萬
來,一起唱歌!愛努民族博物館文化小旅行
如果你曾經看過漫畫《黃金神威》,那你對於愛努族(愛努語:Aynu;日語:アイヌ)或許不陌生,走訪一趟UPOPOY(民族共生象徵空間),能讓你更了解這個少數民族的故事。
日本傳奇潮牌EVISU登台!「全球首家」概念旗艦店插旗台北東區
向台灣學習食農教育!北海道町長帶動「日本威士忌之鄉」疫後復甦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
劇場藝術家洪千涵、洪唯堯:家給了我們無限的養分
「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只要你未曾遺忘」——《小王子》音樂劇空總劇場登台
呱吉:聊安部公房或《大國民》的同時,可以順便講性器官嗎?
呱吉(邱威傑)本質上是個複雜的人。「包含我自己在做的、大部分的東西,都是垃圾。」他說,看多少垃圾不要緊,但別忘了用一些經典事物的養分來補充自我,那才是創作者應該要做的事。
AV女優吳夢夢:想讓大家看見,我性愛的模樣很美
為何我們仍要繼續讀三毛?——與皇冠文化總編輯許婷婷聊三毛
再看「八〇」的藝術與政治及其啟示
《阮是廖添丁》——楊景翔演劇團:以傳奇廖添丁之名,傳頌更多台灣女力故事
《戲如妳》——金馬影后陳淑芳:若拍傳記,片頭會是母親帶我跳海的那幕
徐佑德專欄:2022十大必看英美劇
原來一齣戲可以如此自由地觀賞——《華燈初上》沉浸式劇場策展人梁浩軒×導演吳定謙
AV男/女優經紀人胎尼:我以奶妹的聲量為號召,走跳在這個成人產業
陳亞蘭——當(女)演員演活了(男)主角
當全世界最大的LED迷宮在台北街頭出現:展演空間的造夢者馮建彰
每個體制都會犯錯,包括在軍中——《台灣犯罪故事:黑潮之下》的水與陽光
從《月老》到《黑的教育》,透過特效讓台灣的電影更大膽一些——金馬獎視覺特效嚴振欽
女身男相,盡情展演——歌仔戲的坤生文化與易性扮演
《台灣犯罪故事》:引入好萊塢的製作模式,打造深入人心的真實犯罪故事
強片票房接連失靈,傳統三幕劇如何轉型?
30歲之後,才發現別人的評價並不重要——9m88與她的療癒電台
吳青峰《馬拉美的星期二》——從藤蔓長成一棵樹的過程
連伍佰與侯孝賢都respect的藝術狂人——林鉅與他的80年代
白先勇:從孽子回歸人子,青春鳥們走過的40年
「A Root 同根生」翻玩台味國樂,歌裡有神還有鬼
專訪《白日青春》導演劉國瑞——在沒有父親的彼岸,展開異鄉人的逃亡
讓我們「自頭講起Tsū-thâu kóng khí」:第一屆嘉義台語季,60場跨領域講座盛大登場
嘉義縣台語使用比例為66.7%居全台之首,對於在地人而言,台語不但是日常生活中最慣常的語言,更是常民文化與藝術創作的根本。
非典型團體——五堅情W0LF(S)
導讀詹冰:在詩裡做實驗
【VERSE VOL. 17】新娛樂世界
從僵屍末日到劍與魔法異世界,《最後生還者》何以成為「遊戲改編影視」旗艦?
曾經,「慘遭真人化」是多數影迷與遊戲玩家對「遊戲改編影視」的第一觀感,然而HBO改編的影集《最後生還者》卻能叫好叫座。電玩IP的改編是否能成為當代影視的一個新的出口?
「舞」台上的香奈兒:為了描述美與自由,我們起舞
透過俄派古典芭蕾博士李巧、第19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何曉玫與編舞家葉名樺,一起從古典芭蕾探索至當代舞,發現香奈兒與舞蹈共同為身體創作的每一瞬。
吳慷仁——在疲憊的路途上,有些事情開始對了
黃秋生:我只是個演戲的
「因為我只是個演戲的。」黃秋生如是說。從影四十多年、出演過兩百多部電影,終於在2022年第59屆金馬獎以《白日青春》拿下金馬影帝。59歲生日那一天,他許下了「願我能夠將一身所學之技帶到台灣」的願望。
新北三重:這座黑色的城市,黑裡透光
用一些網路鄉民的刻板印象來敘述三重:混亂、黑道、8+9(八家將/pat-ka-tsiòng的諧音哏),聽起來還滿「黑色電影」(Film Noir)的吧。
磊山保經:成為公益藝術團體的支點
磊山保經向來致力將公益、藝術與教育結合。去年起,磊山又投入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共融計畫」,期望運用企業的資源,攜手藝術團體,共同撬動社會大大小小的問題。
語焉他的孤寂——從《悲情城市》回首梁朝偉的過去
在許多人的眼裡,梁朝偉總是安靜——有人說他是無比地認真,有的人則認為那顯得自閉。對他自己來說演戲是表達的出口,他在角色裡找到自己,就如同《悲情城市》中他所飾演的林文清,看似文靜,內心卻澎湃不已。
「無論是傳統還是創新,戲曲是我的責任。」一代京劇名伶魏海敏
魏海敏,臺灣國寶級著名京劇演員,亦是京劇梅派傳人之一。自13歲正式粉墨登場,至今數十載來依然在戲臺上獨領風騷,讓戲迷百看不厭,扮演古今中外無數經典角色,唱徹東西世界各地,成為跨地域、跨世代的共鳴。
使徒、襲來!為什麼我不想搞懂《新世紀福音戰士》
雖然看得見,卻又看不見的東西:關於《遊戲王》,關於勇氣
《悲情城市》絕美海報的創作者:台灣最厲害的電影海報設計師陳世川
徐佑德專欄:2023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國片?
一生懸命的匠人精神:百富一心一藝說來聽聽 ft. 編舞家布拉瑞揚、御鼎興製醬人謝宜哲
dato |踏實地實踐我的天馬行空
打造專屬於亞洲的影音平台——愛奇藝如何推動台劇原創IP?
【2023半島世界歌謠祭】10/18-10/22「七國樂手」齊聚演出,恆春民謠接軌國際
第22屆台新藝術獎《宿舍Ký Túc Xá》《國姓之鬼》《感謝公主》三項獲獎作品,揭開台灣歷史之謎
第22屆台新藝術獎正式揭曉,由《宿舍Ký Túc Xá》獲得視覺藝術獎;《國姓之鬼》獲得表演藝術獎;《感謝公主》拿下本屆年度大獎。
開箱高美館《瞬間》必看6大經典!集結畢卡索、大衛霍克尼、杉本博司等藝術大師,此生不能錯過
「好想成為台南人!」文化局長謝仕淵分享「南漂」感動:做十六歲、追尋石暘睢⋯走進府城巷仔內
許瑋甯、林柏宏主演最新台劇《都市懼集》,深度專訪主創團隊揭露如何訴說「沒有鬼的恐怖故事」
【封面人物】林奕嵐:在名為青春的路上,看見身為演員的自己
2024上半年台灣必聽9張專輯:劉暐生前錄製個人不插電專輯、Leo王《王品流 FreeStyle》、雷光夏睽違九年的《小故事》⋯
第17屆Freshmusic Awards得獎公布,巴奈首張台語專輯《夜婆》勇奪年度專輯!
伊林娛樂:從模特兒經紀,到全方位的娛樂王國
Bottega Veneta台北101旗艦店開幕,以品牌家鄉威尼斯為靈感的絕美裝潢別有洞天
2024桃園國際動漫大展首度延長展期,工藤新一&怪盜基德聲優本人將親臨現場
【OOTD】陳漢章a.k.a.樂檢:自由穿衣的3個風格關鍵字——洋裝、簡約、日劇
近期與妻子一同出版《我的老公是美女檢察官》的陳漢章,常以生理男姿態公開換上女裝,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解鎖樂檢的穿搭風格關鍵字!
【電影圈新手指南】牽猴子創辦人王師出版首部自傳《幹話力》,一次揭開業界祕辛!
在都市裡打造海灘小屋,Polo Ralph Lauren限定快閃裝置提供夏日海洋風方案
CDGCDGCDG川久保玲支線來台,首間潮流專門店有何特色?
日本潮流時尚品牌CDGCDGCDG台灣首間專門店於2024年5月正式插旗台北微風南山2樓,此為CDGCDGCDG首次進軍台灣,為台灣時尚潮流注入新鮮且年輕的街頭流人風貌。
坎城影帝宋康昊首部韓劇!《逆貧大叔》化身腹黑政治操盤手與「小迷糊」李奎炯飆戲
【2024台北電影節】除了《福田村事件》你一定要看的5部劇情片單!
時間帶走的,電影留下了!「台北電影節」形象片:林柏宏與過去的相遇
中年男人是一群背著包袱的國中生——專訪《沒有人想交作業》演員陳漢典&梁正群
板橋府中一日遊必訪「板橋放送所」!日式古蹟華麗轉身,當代傳奇劇場規劃文創市集、讀書會、咖啡餐飲與精彩親子藝文活動
耗時三年籌備!南非當代知名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首次台灣大型個展,完整呈現40年創作軌跡、90餘件代表作
亞太巡展首站!台北101舉辦De Beers高級珠寶展華麗非凡
Disney+ 韓劇《正年》收視率突破10%!金泰梨、辛叡恩演技火花四射,鄭恩彩反串男主角登話題榜
韓劇《正年》由CJ E&M旗下Studio Dragon打造,集結金泰梨、辛叡恩、鄭恩彩等實力派演員,以朝鮮半島20世紀的國劇鼎盛時期為背景,講述聲樂天才少女正年成長為頂尖演員的故事。
一通電話戲讓兩人淚崩!張艾嘉:沒有女兒的我,如何在戲裡當一個同志女兒的母親?
希望是個有羽毛的東西 ——專訪Julia Wu吳卓源
6部「律政劇」愈看愈熱血!Disney+ 《來自地獄的法官》朴信惠演最瘋惡魔,拷問最黑暗的靈魂、《八尺門的辯護人》金鐘入圍大贏家
Netflix 《黑白大廚》教你做「大廚版泡麵」!10道韓國CU超商食材料理大亂鬥:雞胸肉、辣鮪魚罐頭、辛拉麵變天菜!
永恆守護都蘭鼻的劇作家——陳明才的生與死,都是力量
每當月亮從海面升起,粼粼波光恍如月光大道,看著每日橫陳眼前的都蘭之海,我們就會想起阿才,這個人活得如此純粹、自覺,就連他的死也能點燃了每個人心中那把生存下去、做點什麼的火種。
APUJAN「愛麗絲夢遊仙境」震撼倫敦時裝周!文學獎書頁、黑嘉嘉的棋譜變成服裝登上伸展台
台灣時裝品牌APUJAN 2025 春夏系列「那些鏡子 、鑰匙與說好的藥水Mirror, Keys and Drink Me」於倫敦時裝周40週年盛大登場。
解密《愛情城事》10張電影海報設計,喚起你對愛的超展開想像——「這裡藏著愛的模樣!」
艾美獎最佳男主角《大熊餐廳》最令人垂涎10道菜:完美甜甜圈、可樂牛小排燉飯、魚子醬聖代、歐姆蛋、血橙煎魚⋯教人愈看愈餓
《大熊餐廳》是關於餐廳文化,也關於人生的困頓,但重要的是,劇中的確有各種精彩美食輪番上場,本文特別研究三季劇中最有滋味的10道菜與其背後隱喻的生命故事。
活在熱愛裡,星星就會跟著自己 —— 專訪陳華
陳華創作歌曲〈想和你看五月的晚霞〉至今播放次數超過三千萬,兩年來累積數首破百萬聆聽的單曲,今年更緊鑼密鼓地籌備第二張專輯。
不用買機票也能感受日本風情!隱藏在台灣的7個濃濃日本味景點:漫遊最美日式老屋、古老溫泉浴池,品嘗日式點心
Netflix華語劇集《正港分局》導演程偉豪、監製金百倫專訪:「用一部影集,讓大家體驗中文字的美好!」
「藝術不是奢侈品!」蒂妲史雲頓對台灣藝術新生代喊話——唯有打破自己的慣性,才能真正蛻變。
8部電影認識蒂妲史雲頓:男女性別越界演活《歐蘭朵》、異世界冷酷女巫、混種天使加百列⋯探索「人間精靈」的千面姿態
日本老宅咖啡廳推薦/昭和時代和洋老屋、150年花店改造、稀有日式廊台,一起來「東京有形文化資產」裡喝咖啡!
2024金鐘獎主視覺出爐!特邀時裝設計師詹朴任視覺總監,APUJAN十週年後再創里程碑
台南新景點「321巷藝術聚落」:2024台灣文博會重點場域
321巷藝術聚落,位於台南公園附近短短徒步3分鐘路程,是近期台灣文化藝術的新亮點。逾九十年歷史的日式房舍於2023年底整修完畢,更是今年8月台灣文博會的展場之一,也將在10月迎來台灣設計展。
《奧本海默傳》作者凱•伯德:歷史不能沒有注釋
嘉義「二通」在那裡?2024端午假期來「二通圈生活節」,深入體驗舊城美學創新
專訪巴奈〈你說你又沒有推他〉:「即使大家聽了不舒服,我也要唱。」
《撼山河 撼向世界》林正盛╳陳明章:耗時四年、累積1,000小時記錄一代音樂巨匠
從旅行大叔到新人YouTuber——工頭堅的中年冒險
金馬滿貫影后林嘉欣出席Balenciaga全新101專賣店
邱軍——這是我的使命,讓我唱哭你吧!
花大錢拍就一定好?盤點5部最貴韓劇:《Moving異能》是《魷魚遊戲》兩倍預算、《紙房子:韓國篇》才第四!
2023下半年討論度最高的韓劇之一《Moving異能》,已成為韓劇史上最貴製作費的戲劇。而製作費排名前五的韓劇分別是哪些?
爵士薩克斯風手楊曉恩:「爵士酒吧」的意義是?
張震領軍陳以文、桂綸鎂、張孝全、許茹芸和鳳小岳,2023簡單生活節「說」的也精彩
【專訪】 魏德聖新作《BIG》曾沛慈╳ 鄭又菲:陪伴,讓生命足以乘載不可承受之重
由魏德聖執導的電影《BIG》聚焦在六位住在816病房的癌末病童,他們的童言童語、在病房中發生的大小事,讓沉重的生命議題多了歡笑的氣氛。扮演母親的曾沛慈、飾演女兒的鄭又菲在戲外也流露出母女般情感。
從《醜女大翻身》到《假面女郎》,5部影視劇看韓國「整形文化」的瘋狂
林宥嘉「idol 2023 世界巡迴演唱會」重返小巨蛋,連三天唱不完場外接受點歌
衝上天際的「戲台」!東和鋼鐵攜手JJP上演一場「鋼結構」狂想好戲
專訪《日子》蔡明亮:「如果我們會看月亮、看風景、看身邊愛的人,那何必看電影?」
蔡明亮第11部電影作品《日子》於近日上映。這部僅有46顆長鏡頭、全程幾乎無台詞的慢電影,是這位一代宗師近十年的生活總結。
劇場人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掌門,提升台北實驗劇場能量
多年來,「牯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持續透過表演藝術空間營運、策展及創作,豐富了台灣的多元文化,並為表演藝術工作者,提供一處容納各種前衛創作嘗試的展演場所。
【VERSE VOL. 20】歡迎光臨,人生的無名小吃攤
陳昊森首張個人專輯《ALMOST HUMAN》預購秒速完售,加碼宣布北中南簽唱會啟動!
在台灣演出的前夕:獨家專訪10CM、Schoolgirl Byebye
史上最大「2023 ISLAND's」音樂藝術生活節,有亞洲35組夢幻陣容在10月底登陸高雄,VIBES搶先採訪10CM、Schoolgirl Byebye暢談夢想與期待。
表演、文字與家鄉,丁寧的靈魂歸屬
對演員丁寧來說,家鄉二林的情感與對自我的認識,是隨著年紀不斷流轉變化的一種認同。曾經是斷了根的浮萍,在與自己和解的過程中,丁寧重新梳理自己來自哪裡,也體認到,家鄉正是自己作為演員重要的靈魂歸屬。
重返校園生活,Longchamp 2024春夏系列歌頌巴黎的青春歲月
同志電影先驅!白先勇《孽子》復刻正式啟動:寫給那一群無所依歸的孩子們
台灣即將迎來同婚合法化五周年,同時也是《孽子》小說問世40周年,國家影視聽文化中心宣布啟動《孽子》數位修復計畫,極具特別紀念意義。
許知遠〈旁觀者的維也納〉:對世界文化的鄉愁
你記得「電視催眠秀」嗎?催眠是巫術,還是科學?帶你走入潛意識的世界
COS首度推出Atelier系列,以高規格工藝升級極簡主義
「COS Atelier」可視為是COS的嶄新突破與主線商品的延伸,每個季度推出全新男女士單品,由品牌位於倫敦的Atelier工坊操刀,提供從日間到晚間穿著的高端系列。
「日劇帝王」木村拓哉文化影響力全解析:從超級帶貨王到打造職業魅力!
打造Netflix最新冠軍韓劇《淚之女王》的王牌編劇朴智恩是誰?
【VERSE書單】娜塔莉波曼在Dior托特包中的閱讀書單有哪些?
身為Miss Dior繆斯女神的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在Dior Book Tote Club的最新形象影片,介紹五本她最喜愛的書籍,每一本都非常精彩!
解鎖大港女神!滿島光攜手日本爵士天團登台演出
旅美鋼琴家林易6歲學琴、10歲拿全額獎學金進茱莉亞學院,4月往返台美奏出浪漫樂派
鴻鴻與《給妮卡的三個願望》:50歲後,爵士樂如何改變一位詩人與劇場導演的人生?
台灣最美的⋯是太平洋的DNA!優席夫與YellowKorner法國攝影藝廊啟動《留給大地更多色彩》台北首展,打開與自然對話的窗
《留給大地更多色彩》是由國際知名的旅英藝術家優席夫與YellowKorner法國攝影藝廊共同策劃,旨在透過藝術的力量喚起公眾對環保議題的關注。
2024 Netflix 10部必追新片:楊紫瓊《孫家兄弟》黑幫喜劇大熱,韓韶禧《京城怪物》埋精彩伏筆,《魷魚遊戲2》有望登場?
超重量專訪奧斯卡最佳導演《奧本海默》諾蘭:我所做的事就是操縱你對時間的感受
最經典Netflix美劇推薦——IMDb最高分15部是哪些?《絕命毒師》《六呎風雲》、《六人行》一次飽覽
第22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開,《勸世三姊妹》等戲曲新創演繹時代價值與生命思索
「第22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共17組入圍者角逐年度「視覺藝術獎」、「表演藝術獎」,以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三大獎項。
從《楊逵:鵝媽媽出嫁》到《三十鵝麗》——一張台灣文學音樂專輯的當代重生
1993年,由朱約信製作、水晶唱片發行的《楊逵:鵝媽媽出嫁》推出30周年版《三十鵝麗》,初版專輯封面上頭那句「我們把(台灣)文學變成歌」一事,反映那個本土文化開始昂揚的時代。
不該被遺忘的湯德章——《尋找湯德章》展開一場台灣近代血淚史的探索
紀錄片導演黃銘正攜手導演連楨惠推出新作《尋找湯德章》,電影將於3月15日在台上映,抽絲剝繭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湯德章的故事,回望1907年至1947年的台灣近代史。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藝術文化從紙本、數位化到現實化的出版革命
李安《囍宴》音樂劇5月華麗首演,百老匯大明星首度登台獻演
韓戀綜《單身即地獄》如何影響全球戀愛觀:緩慢交心而非快速身體關係,成新一代戀情節奏
Netflix《單身即地獄》第三季結局迴響不斷,被評為《單身即地獄》最好看的一季。更重要的是,他們呈現了和西方不同的戀愛觀,看似無聊,但其實令人著迷。
用喜劇的荒謬拍出人生的痛!專訪《女優,摔吧!》導演周美豫
周美豫在成為導演之前有很多稱號:捧紅林依晨的幕後王牌經紀人或偶像劇一姊。如今她要以AV女優轉職摔角手的故事,帶領觀眾一窺她想像中的喜劇世界,還有那即便摔得遍體鱗傷,也要不斷爬起來的人生。
No.1 在《逃出立法院》之外我們辦了一場活屍婚禮
「影視行銷到底在做什麼?」這是一個過年過節親朋好友時常問到的問題,如何回答確實困擾了我好一陣子。在同事之間,我們都笑稱自己是萬能的雜工,前段荒唐的經歷也是我們包羅萬象的工作之一。
張孝全:我的顏色是灰色,一個中性的顏色
張孝全專注而自在地回應每個問題與當下。今年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他說以前的他不懂得表達,想得再多說出口的只有「是」,直到這幾年才找到了方法,一點一點打開自己。改變他的是家庭,更是走過這麼多年的累積。
《斯卡羅》導演曹瑞原:影集只是起點,盼台灣人繼續探尋土地的故事
《斯卡羅》既然改編自小說,很難避免討論原著和改編劇本之間的差異。例如關於認同,及對族裔身分的質疑比較具文字性,在影像媒材中並不易表達。
2021高雄電影節走入「謎幻樂園」:觀看疫情時代的大重整
臺北眷村文化節「拾眷拼圖」:結合線上映演,開啟眷村已知與未知的風景
2021關渡藝術節「出蘆入關」:策展人何曉玫以新媒體再現30年校史盛事
轉動台灣電影的推手: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黃建業
1980年,年僅26歲的黃建業出版首本電影著作;2021年,台北電影獎頒發卓越貢獻獎給這位資深影評人,肯定他對電影圈的長年付出。
《漢聲》與《雄獅美術》:兩本文化雜誌先驅五十年的歷史大夢
《漢聲》與《雄獅美術》反映了1970年代台灣新誕生的文藝風潮,自創刊至今50年,像是一條帶領本土藝術從錨定自我到內向反省的創生軸線。
超級影癡温貞菱:透過影片探問人性 咀嚼黑暗才能了解光明
黃崇凱 VS. 拍謝少年(下):乘著「新台風運動」 飛向有夢的未來
邱澤演藝圈20年:從偶像男孩到電影中最有魅力的男人
步入40的邱澤,從年輕時演出的青春偶像角色,到《誰先愛上他的》、《當男人戀愛時》兩部電影的成熟演繹,20年的光陰使男孩成為男人。
JL DESIGN:什麼是能贈與日本祝福又代表台灣文化的設計?
不做刻意的事,把故事說好,是JL DESIGN的設計核心。Taiwan NOW緊扣「台日友好」,主視覺以「花與祝福」為題向日本獻上祝福。
台灣類型片成新主流:流淚了、驚呆了、拳頭硬了
從《海角七號》、《角頭》系列,到《當男人戀愛時》,在「後海角」時代走過近15年,台灣電影已從作者電影擺盪到另一端的商業類型片。
藝情不思疫!提案以藝術為題的居家生活
驚喜製造的沉浸式劇場:讓城市變身夜晚遊樂場
沉浸式體驗在台灣發展還不久,在沒有太多前例可循之下,從「無光晚餐」到「微醺大飯店:1980s」,驚喜製造持續嘗試各種可能性。
李清志的城市探索:把自己當作外星人來地球旅行
《台女:最邊緣的台北女子圖鑑》以交陪深入攝影真實展演
新竹市舊城區:一座三百年老城的嶄新青春
周奕成的當代文化運動:政治與文化都與人生息息相關
台日藝術交流,共結一朵繁盛之花:專訪Taiwan NOW總策畫林曼麗
「共生、共榮、共享、共好」是Taiwan NOW亟欲彰顯的價值。籌備兩年終將開展,Taiwan NOW誠心為台日交流獻上「花與祝福」。
純屬虛構還是真實歷史?在《王冠》尋找英國王室秘辛
「我們知道自己是誰了」:布拉瑞揚舞團在台東找回初心
掀開眷村文化新篇章:通過電影,逐一拼起臺灣的數十載歲月
《詭扯》百白:用我的肉身去詮釋他者、歷史與文化
百白在演技上著重「身體性」,包括脊椎彎的程度、走路的韻律⋯⋯在《詭扯》演出中,他在開拍前一天,她才在菜市場的賣山藥阿婆身上找到靈感。
九把刀的一意孤行:《月老》老梗新用使人感動?
《月老》固然在製作面展現了台灣商業電影能達到的極高水平,但就劇本而言,卻因為野心太大而迷失方向。觀眾仍可又哭又笑,但它絕不該只能如此。
新譯古典劇場:柳美和 ✕ 王嘉明的當代神話學
從9組關鍵詞探尋《青春弒戀》的創作心法
有惡但不成魔,或許是何蔚庭青春素描時最心軟的角落。滿肚子的不合時宜,接二連三的情感碰壁,毋寧就是《青春弒戀》讓人若有所失的癥結。
後疫情時代的展演現場:北美館館長王俊傑 ✕ 策展人耿一偉
秋日到花東參加藝術盛典:看見島東的創作能量
今年深秋推薦大家走入花蓮和台東,一同沈浸於舞蹈、藝術和音樂中。也一同認識花蓮跳浪藝術節、池上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臺東藝穗節。
文化說書人邵璦婷:2021「文協百年」打造臺灣文化運動的現在進行式
今年是正是文協成立100週年,「文協對於這一代最重要的影響,是它真正意義地啟蒙了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邵璦婷如是說。
台劇如何再登國際?《我們與惡的距離》幕後推手湯昇榮談產業觀察
「數位自然」在當代:從AFTER(LIFE)到(Taiwan)NOW
注入虛實整合、異地共演、釋放原始碼等元素,Taiwan NOW由涅所開發、數位藝術基金會共同開發虛擬展演,實踐數位自然。
贏在棋盤裡的女力 黑嘉嘉從身為職業棋士長出堅毅
蘇碩斌談文協百年(二):百年之後,仍然信仰文化可以改變社會
蘇碩斌談文協百年(一):文協的啟蒙精神,像極了「情書」
在「天橋上」雕琢舊時光:王誌成以美術設計召喚中華商場老靈魂
「金鐘56」獲電影美術設計獎的王誌成認為,影劇製作是勞力密集的大工程,希望這個業界的工作環境越來越友善,讓大家都能健康拍片。
APUJAN ✕ 蕭雅全打造魅惑時裝秀:《迷宮喧囂》潛入愛麗絲夢遊幻境
APUJAN的創作中有許多對數位世界的聯想與對資訊過載的壓迫感受,是這時代的鏡像,導演蕭雅全透過影像將這時代的情緒呈現。
2021臺北詩歌節:歌手余佩真以靈魂刻畫愛與詩
創作歌手余佩真今年(2021)首度參與「臺北詩歌節」,將於10月9日在臺北市中山堂的開幕式中帶來線上演出「啟動靈魂的歌與詩」。
十年打造大人的動畫片:專訪《廢棄之城》導演易智言
通過藍色大門,投入廢棄之城:易智言與青春孤寂共創電影時空
凝望柏林圍牆倒塌前後:記錄劫後餘生的真實邊景
東西德統一之後,弗柯·克普導演成了旅人,他並非明確地直線移動來拍攝影片,他沒有把目光移向從前的西德和西歐,而是移向東邊。
《茶金》美術神力:重返台灣1950年代民間風華
甫上檔的電視劇《茶金》,藉由美術指導賴勇坤與美術設計尤稚儀的巧手,幸運的我們得以透過戲劇,重新遊歷那個記憶中的黃金年代。
No.2 游擊手的傳接,27 mm 鏡頭與紐約(之二)
威秀影城:冷冬中眺望又一個春暖花開的二十年
速寫歌手許含光:古典與搖滾孕育我的文字與詩體
許含光經常花時間調整狀態,讓腦裡的眾多聲音安靜下來。唯有安靜下來,自己才能聽見哪個聲音最大聲,才知道哪個聲音是自己最渴望的。
《GQ》總編輯杜祖業的家:從生活中發現處處講究的編輯學
專訪編劇&導演張耀升:劇本沒有好,其他也不可能好
為什麼劉冠廷是最炙手可熱的演員:著迷人性貪嗔痴,思考入戲真空狀態
劉冠廷很拚命,有時拚命到幾乎失去自己!演鄭花明,跑去學嚼檳榔;演聽障學校的老師,練習打手語;演阿泰,掛著特殊妝左眼幾乎看不見⋯⋯
導演樓一安的御用演員:呂赫若投胎來的莫子儀
莫子儀,大家叫他小莫,很多人心目中的男神。在那些愛慕者眼中小莫就像自帶 2K 大燈,在片場就只有我會叫他笨蛋,跟他講幹話。
虛虛實實,全憑一念間──《魂顛記:臺灣在地魔幻事件》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歷時兩年多打造的首部全自製大戲《魂顛記-臺灣在地魔幻事件》,從臺灣鬼神信仰以及喪葬文化出發,深刻地描寫於不同時空下,同一片土地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產生的連結。
跨出去,走出來:陳亞才與張吉安的馬來西亞文化保存計畫
李霈瑜在鏡頭前閃亮: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與主角
罪與愛:藍祖蔚焦點影評《親愛的房客》
罪與愛無疑是鄭有傑執導的《親愛的房客》的核心主題,他在人性天平上擺放著罪與愛的砝碼:向罪傾斜,就只能以愛平之;愛得太深,罪亦隨之。
放手變奏曲:藍祖蔚焦點影評《孤味》
原來歷史離我們這麼近:專訪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館長許美惠
新時代的說書人:文化銀行如何行銷歷史與文學
用一條故事軸線貫穿複雜議題:故事 Story Studio 如何策劃展覽
Joanna王若琳:從音樂創作人到 podcaster的發聲練習
寫在魏如萱獲得金曲後:謝謝你從未放棄做自己的太陽
小曼VS.吳聖雄:一場疫情將馬來西亞「鼓藝」展演推向線上舞台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 豪華朗機工:從鐵皮屋長出茂密的藝術森林
分別藏身在社子島深處的「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與奇岩的「豪華朗機工」,將工廠改造為他們的「Art Factory」,邁開走向世界的步伐。
《游牧人生》之外:關於自我追尋的必看電影
台灣在這裡存在著:盧卡斯·漢柏與吳明益的一期一會
溫州街絮語:雪可屋、路貓,與那些錯過不再的咖啡店
永遠的美麗少年:「琪姊」陳俊志活出龐克酷兒熱血人生
《十殿》中的女性角色:女性要復仇只能變厲鬼?
黑嘉嘉的私房書單:武俠、歷史、心理學⋯閱讀豐富他的棋士人生
漫畫家阿尼默以台語創作深情:《情批》的溫柔私密與台中的聲音
《削瘦的靈魂》與歪邪作家:七等生散步到哪,哪裡就是通霄秋茂園
朱賢哲導演以紀錄片捕捉作家「七等生」在斗室裡伏案苦思寫作叛亂,而作家的故鄉苗栗通霄,有座奇異歪邪的秋茂園,正恰似七等生之文體風格。
林予晞以光書寫世界:讓閱讀與攝影自然融入生活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吻與淚創作群《指尖上的幸福人生》
衛武營今年推出《指尖上的幸福人生》,搭配電影運鏡下即時呈現七個有關死亡的故事,隨著舞者手部舞動,帶領觀眾行走於魔幻與寫實的各種切片。
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四十年了,從電影圖書館到國家影視聽中心
在成為影視聽中心董事長前,藍祖蔚已是著名影評人、記者,也曾主持電台節目,亦曾任中影製片部經理,但最為人所熟悉的是他的抒情文體。
插畫創作者王春子的家:用自己的步調將日子過得寬裕
一輩子的讀書人詹宏志(一):近乎閱讀狂的那場生命冒險
武俠導演胡金銓的動畫遺產:《張羽煮海》結合中式傳奇與台灣海洋風情
《張羽煮海》是國家影視聽中心的精裝非賣品,「這本書最初只求推廣,暫時先不販售。」VERSE獨家揭秘,帶大家一探這可遇不可求的珍藏。
一不小心就會看完的超有趣國片:從《大佛普拉斯》到《消失的情人節》
內行看門道,大家也要看熱鬧,這次就來讓《VERSE》推薦令人出乎意料、一不小心就會看完的超有趣國片,供各位歡度週末假期。
莫子儀與《親愛的房客》主創推薦片單:以家族羈絆為起點 一路飛向太空拯救宇宙
CATCHPLAY+獨家邀請《親愛的房客》導演鄭有傑、主演莫子儀、白潤音、姚淳耀、配樂法蘭,分享他們熱愛的家庭、科幻、愛情、紀錄片及喜劇。
劇場人「又仁」開講:關於舞台小道具的六點大揭密
我永難忘記十年前擔任排演助理時,除了管理演出小道具,演出開場我都有個緊張的任務,就是要將一顆籃球從右側台丟出,讓籃球精準彈跳進左側台裡。
優人神鼓浴火重生:在絕境中轉化成森林系劇團
《美國女孩》:綿密的家庭小品,虛薄的宏觀命題
客家影視音新潮流:從《星星知我心》、《寒夜》到《茶金》
自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以來,客語不再是大眾媒體中缺席的語言。客家影視音類型與內容越來越百花齊放,並在當今跨語文化潮流中,碰撞出嶄新的火花。
走出憤世忌俗的低谷,學著感受每個角色的可能——《咒》蔡亘晏的表演哲學
劉若瑀:要讓自己成為國際,而不是成為可以出國的人
槍聲、風聲和青春壞掉的聲音——音效師杜篤之如何製作台灣首部杜比立體聲電影?
高捷:台灣黑道大哥舍我其誰?
北藝青鳥與VERSE baR:一棟未來劇場中的書店與咖啡吧
百年的對話,翻譯的魔法——王大閎《杜連魁》
Rollo創作交流計畫:以色列藝術家與策展紀實
由以色列Rollo藝術計畫藝術總監Anna Burd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聯合線上策展,以徵件形式召集了台灣、以色列兩地共二十位的藝術創作者,限時24小時接龍創作。
阮劇團《皇都電姬》:打開元宇宙,探索臺灣香港的過去與未來
睽違36年,《捍衛戰士:獨行俠》是商業娛樂大作,還是新冷戰政治宣示?
美國國家書卷獎首位台裔作家:游朝凱如何用「劇本式小說」回應美國矛盾?
【VERSE VOL. 13】請跟著我們一起上路,選擇台灣的未來
「Why Taiwan Matters:台灣對世界的獨特意義」是《VERSE》在2020年8月的創刊號提出的大問題。如今邁入第三年,我們想提出另一個大問題:你希望這個島嶼有什麼樣的未來?
思劇團:從大稻埕到東南亞,「戇膽」陪伴表演藝術
From Here To There:Rollo 臺灣 X 以色列合作線上藝術創作交流展演
大東藝術圖書館:藝術與生活的擺渡口
國家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藏身劇場的知識密室
從材料出發,以文學為基底:II Design 硬是設計為商業空間賦予迷人詩意
紐約唐人街的香港故事:專訪《秋天的童話》導演張婉婷
台灣圖書館建築的嶄新時代——解密屏東與台南圖書館新總館
在學習中成為更好的人:台灣教科書的內容與美學新革命
2022年誠品信義會員之夜:「歡迎光臨 ‧ 奇幻馬戲」展開三日的驚奇饗宴
職人劇:除了說好「職業」的故事,更要說好「人」的故事
「職人劇」是這個世紀較為新興的影視詞彙,然而在人類的影視文本裡,早已充滿各行各業的存在,本文就台韓兩地近年熱門的劇集發展,來分析究竟什麼樣的劇情角度才稱得上職人劇?
一生手繪五千幅電影海報!國寶級畫家陳子福辭世,經手作品部部都是經典
蘇州河:他的電影不撒謊
「我們推廣的不只是台語,是母語」蔡振南×汪兆謙從《我是天王星》談台語流變
百富一心一藝打造,首創全新聲音紀錄Podcast ft. 劇場大師金士傑、藝術家范承宗
從〈踮起腳尖愛〉到《明室》,洪佩瑜的十年發片之路
「2022 TCCF 創意內容大會-跨域展演」:連續三天探索音樂跨界碰撞的火光
《戲曲夢工場》的造夢計畫:臺灣戲曲中心如何衝撞人們對傳統戲曲的新想像?
探索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於《流麻溝十五號》找到良善——專訪余佩真
兩廳院35週年,觀眾席紅椅變身「NTCHaiR」替你的未來把脈
大衛鮑伊「柏林三部曲」首部曲:華麗搖滾明星如何蛻變成神級藝術家?
台灣首位女性影帝陳亞蘭:「當我在演出歌仔戲時,我知道我不能只是個演員」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導演鄧依涵&主演林辰唏:我們都可以好好地成為自己
於第57屆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入圍五項大獎,創作《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後續簡稱《花香》)的導演鄧依涵觀察社會,也觀察自己,最終開闢出一條路徑,讓社會大眾與自我得以通往名為真實的終點。
重唱青春之歌的安溥:「不只是40歲的我回去唱27年前的東西而已」
法律的極限就是故事的起點——專訪《童話.世界》導演唐福睿、主演江宜蓉
無論世道如何變遷,依舊自我的瀟灑少年 —— 導演楊凡獻給香港與電影的《繼園臺七號》
電影劇照如何記錄時代?攝影師劉振祥與他的《戀戀風塵》劇照
傅孟柏:感到好奇就去閱讀,這是種生物本能
人生就是荒謬,用喜劇來說剛好: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主創兼主演蔡淑臻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描述一位放浪、暴走、醫術了得的女外科醫師,把自己下放到南南灣村的偏鄉醫院就職。這間醫院裡不時發生讓人啼笑皆非的急診百態,也從中看見了台灣醫療的種種難題。
劇場表演串連台法之間的連結:法國劇場導演戴米恩.夏多內
法國劇場導演戴米恩.夏多內,攜手台灣演員,將英國劇作家 Dennis Kelly 小說改編為劇場作品《人性交易所》,於2020年搬上台灣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舞台演出,收獲諸多熱烈迴響。
沈昭良寫柳美和:桃樹下,若隱若現的舞台車與阿婆蘭
真實世界的「華燈初上」:條通媽媽桑席耶娜帶你認識條通文化
中山北路至林森北路之間的小巷,座落日式酒店、日式餐廳和卡拉OK,走進條通,有如走進另一個世界,這裡便是為人所知的「條通區」。
濱口竜介《在車上》:如果我們的語言是「不需要言語」
濱口竜介的《在車上》將村上春樹的故事主軸從男女換成了語言,如同電影裡從黃色置換成紅色紳寶900,成為另一趟相似卻截然不同的旅程。
第94屆奧斯卡哪裡看?入圍作品觀影指南
大象體操回鄉:直球投向南方的音樂產業
來恆春一起唱民謠!半島歌謠祭吟詠在地聲音
武雄 ✕ 謝銘祐 ✕ 拍謝少年:三代人談台語歌的時代脈動
盧廣仲:在「三金」之後,我依然想要成為「我」
從《素還真》到建構霹靂武俠宇宙:專訪霹靂布袋戲總經理黃亮勛
素還真是許多霹靂戲迷心目中的第一男主角,2022年開春霹靂布袋戲推出以素還真為主角的同名電影,宣示打造霹靂武俠宇宙的企圖心。
龔書章 ✕ 林家如:OMA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非正式性」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從2012年動工至今受到來自全世界的矚目,項目總監林家如建築師透過insider角度和讀者分享她的看見。
被世界看見的台灣小吃:林聰明沙鍋魚頭的三代創新
2021台劇新浪潮:更真實、更非主流、更有共鳴
耿一偉談城市藝術節:我們不怕慶祝,但不能癱倒路邊
回顧2021年,雖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仍有多個縣市舉辦各式地方藝術季,成為一股文化新氣象。然而,藝術節又能為台灣這座島嶼帶來些什麼?
一口咬下台灣電影三明治:台灣影視如何多方出擊、走向國際?
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丁曉菁、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與《VERSE》社長張鐵志暢談台灣影劇近年的發展,以及這些精采佳作如何被帶向國際舞台。
詞神林夕的港台雙城記:「三個不同意」破除香港電影刻板印象
《瘋癲・夢境・神曲—天才達利展》: 從展覽閱讀達利的瘋狂與魔幻
《濁水漂流》的後雨傘時代寓言:回家吧!如有路我願回家
《濁水漂流》以李駿碩就讀新聞系時期對街友遭政府清場事件所做的採訪為基底改編,沒有試圖運用戲劇元素操弄觀眾情緒,甚至拍出了超越事件本身的格局,猶如一則「後雨傘時代」的寓言。
【VERSE VOL. 09】說故事的未來式
濱口竜介的風格分析:他與電影「之間」
談濱口竜介電影:成為不同的自己,才能抵達真正的自己
從2008年《暗湧情事》,再到如今入圍四項奧斯卡的《在車上》,濱口竜介總用他獨特的風格及口白的堆疊,從一顆顆鏡頭探求自我。
電影《少年》:返回運動、重啟運動、不斷運動
2022臺北文學季「文學療癒場特展」:文學浴場裡,洗一場精神的澡
「2022臺北文學季」的特展「文學療癒場特展」將從3月26日起登場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場化身為文學澡堂,替疲憊的你以文學沐浴精神。
王君琦專欄:你賀歲,我賣錢
《售命》導演鄧仲謀:我用九年的生命,換來這部電影
拍攝過許多廣告及短片的導演鄧仲謀,藉由首部自編自導的電影長片《售命》,及男主角傅孟柏所飾演的阿良,探討生命的價值、「賣命」的議題。
天才的煩惱:拒絕無聊的 YELLOW 黃宣
解密台南新總圖:一座超乎想像的新時代圖書館
去年初開幕的台南新總圖,以全新姿態座落在永康大道上。這座歷史僅次於國立台灣圖書館的老圖書館,我們能看見的是一部台灣地方圖書館的百年演化史。
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法國音樂人Dorothée Hannequin與Sam Tiba的旅台創作
法國音樂人Dorothée Hannequin及Sam Tiba透過「貴人散步音樂節」的邀請,來到台南駐村,與本地音樂人一同交流、創作。
雲門舞集新作《霞》:25位舞者共同創作,映照內心世界
士林市場百年變化:慈諴宮、戲院與夜市
過去以夜市為人熟知的士林,近日因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巨球」建築外觀再引起討論,本篇由懷舊達人張哲生回顧士林夜市的發展過程
《華燈初上》:追劇熱潮背後的5大關鍵
從2021年延燒到2022年的《華燈初上》,以華麗卡司與懸疑殺人案的劇情引人入勝,而究竟點亮「華燈」的火光為何?製作團隊又是如何造就出這個台劇的新里程碑?
2022凱薩獎最佳新進女演員入圍:《愛慾巴黎十三區》Lucie Zhang獨家專訪
入圍凱撒獎最佳新進女演員獎,千禧一帶的Lucie Zhang初試啼聲就拿下優異成績。華裔法籍的雙重身分讓她遊走在東西文化,成長也蛻變。
聊那些關於「他」朋友的事:綜藝教父王偉忠
邁向第五代劇院:全速航行的衛武營
微觀衛武營:從劇場之內到劇場之外
高雄劉家酸白菜火鍋:長出一代的味覺記憶
航行於國境之南: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前生今日
周渝民:「我在追求一種絕對的秩序與紀律」
《教父》50年經典魅力,都因「龜毛」而魂牽夢縈
適逢電影《教父》上映50週年,《教父寶典》一書正式於台灣授權發行。本文由譯者李泳泉的視角詮釋編譯過程,探討柯波拉對於電影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