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故事專輯——值得尊敬的傳統手作
堅持傳統工藝,就是給年輕世代的禮物:「品墨良行」王慶富×「三昧堂」王文志
王文志和王慶富,兩位創作者都姓王,但兩人沒有血緣關係,巧合的是,兩人有許多共通點,都在時代潮流下堅持走傳統的路,都為傳統表演藝術、以及印刷付出許多。
文章提供:104人力銀行
王文志和王慶富,兩位創作者都姓王,但兩人沒有血緣關係,巧合的是,兩人有許多共通點,都在時代潮流下堅持走傳統的路,都為傳統表演藝術、以及印刷付出許多。
王文志,綽號多多,父親是「雲龍閣掌中劇團」創辦人,從小看著父親操偶的背影長大,也把布袋戲當成自己一生志願,退伍後,到電視台擔任製播,因緣際會加入「三昧堂」布袋戲團隊,他一手包辦戲偶的服裝、道具設計,偶爾負責操偶、擔任導演。
王慶富,品墨良行創辦人,曾是平面設計師,後來因自身的經歷與需求,開了紙的材料室,以少量多樣的紙材輸出,提供設計同業和青年學子工作或學業幫助。
透過布袋戲,傳達下一代「俠義之道」
「我小時候不愛讀書,看著布袋戲學會怎麼做人,故事裡的忠孝節義是我想要透過布袋戲真正傳給下一代的教育意義。」王文志始終抱持對布袋戲的初衷與熱忱,即便現行主流的布袋戲為了市場早已轉型成追求娛樂聲光刺激的風格,但他想做的、堅持要做的還是透過傳統布袋戲老派的俠義敘事路線,為像他一樣的孩子留下影響力。
三昧堂並非大企業,裡面的成員多是兼職或身兼多職。在沒有金錢、技術及專業的支援下,仍然獨立完成了電影作品,同時進駐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出各方正道人士出面阻止魔頭為了爭奪「血玉」而擾亂人世,即使最終功敗垂成,仍然沒有違背正道的武俠故事。
「做人要守信用,對父母要孝順,慎選交友,對事情要有是非對錯的判斷,對世人要有情有義。」不是打打殺殺或小情小愛,這是王文志想透過布袋戲教孩子們的做人處事。
堅持傳統,為布袋戲注入新活水
三昧堂每周末開放民眾參觀拍片現場,也賞玩布袋戲偶,在地方成為話題。王文志說,常有家長帶著小孩特地過來,曾有一位爸爸對他說:「我兒子很喜歡布袋戲,但是一直找不到哪邊可以學、可以玩,很幸運嘉義還有三昧堂。」短短一席話,很觸動王文志堅持傳統初衷的心願。
原本只是幾個同好,為了捍衛兒時記憶而成立的三昧堂,現在反倒吸引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從南部各地來當志工,甚至投身為職業。他們從來沒想過要依靠布袋戲大富大貴,但額外的奉獻,因此讓更多人重新認識或者有機會接觸到傳統布袋戲,台灣的傳統文化至少沒有斷在他們手中,反而還因有新血加入得以傳承。
從「設計服務」,到「服務設計」
談到傳統技藝,在電子化和無紙化的時代,王慶富是一個持守老派浪漫的人。
過去他擔任設計師時,往往在第一次向客戶提案就會堅持要用屬意的紙,去做一比一的原樣輸出,公司時常要備妥各式各樣的紙材,自己也須培養從印刷到還原的能力,他因此意識到,設計師們絕對會有這項需求,只是欠缺能夠實現的人。這也因此種下現在的品墨良行「紙的材料室」最初的種子。
從為人作嫁的設計師,到選品、自有商品的開發,再到為設計師提供輸出服務,王慶富坦言,這條路並不順遂!
想做的計畫太多,又遭逢疫情干擾,挖西牆補東牆的狀態下,靜心思考回歸「品牌跟紙的關聯」,決定將品牌斷捨離,放下設計與選品銷售,一心一意經營「紙的材料室」。
印刷廠的怪老闆,學生的入行明燈
「幾乎全臺灣只有我一家這麼做,有這麼多種紙,還可以一級輸出,但這樣的營業方式,最主要是我知道自己過去的需求是什麼。」 王慶富提供小量多樣的印刷服務,陸續讓業界知名設計師,如顏伯駿、廖小子等人專程上門找他協助。
除此之外,設計、藝術相關科系的學生也是他的大宗服務對象。學生時常面對預算不夠、時間有限的問題,王慶富自己也曾在學校教過課,很明白學生想什麼,有時候看到有趣的作品,但是就差那麼一點點,他會化身「怪老闆」,給學生友善指點。這樣與顧客的互動,也比從前單純為客戶設計好玩許多。
最近,王慶富有個設計師朋友的新進設計助理,正好是曾經到過品墨良行的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畢業生。王慶富原先對此人沒印象,但這位新人卻非常認真的感謝他!原來,王慶富曾指導並提點他的畢業專題,讓他的作品能入圍得獎,為職業生涯開端的墊腳石。
作為一位印刷行老闆,王慶富其實只要印出顧客、想要的成果即可,但他卻因為一份提攜後進的善意,讓他成為學生們亦師亦友的堅強後盾。王慶富放掉設計師的好賺工作,改做一張零錢價的輸出活,專心服務設計師,反而成就許多設計同業與後輩新人。
王文志 × 王慶富 共同創作
一位製作布袋戲偶的立體服裝和道具,一位專攻平面與紙材的印刷,乍看毫無交集的兩位「王老師」,在這次對談中,意外發掘彼此擁有許多共同點:
兩位都非本科系,都自謙不會畫畫,但他們都為了興趣而苦練。王文志為了偶戲拍攝自學動畫、剪輯軟體。王慶富成了印刷機器和紙料的器材宅,不斷專研獨特的加工方法。
王文志還有個特殊身份「神明造型師」,他在布袋戲偶製作的精良手藝,也讓許多神明託夢邀請他製作神像的服裝和配件。王文志分享,他在製作神明帽的過程也很常擲不到筊,被神明打槍!他時常從布袋戲、宮廷劇中蒐集靈感,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王富慶談到,當初創業「品墨」兩字也是在半夢半醒之間,聽到奇妙的聲音而得到的靈感。
兩位創作者堅持走在傳統創作的路上,全然投入,也為他人和新生代提供未來的指引,創造深遠的影響。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