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巡禮「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走訪八景  看藝術在島東遍地綻放

巡禮「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走訪八景 看藝術在島東遍地綻放

2021年首屆舉辦的「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為旅人甚至也為在地人,提供另一種認識花蓮的視角。

舞蹈表演者潘巴奈歐與Iyo Kacaw的戶外裝置作品〈如果海只剩下風景〉互動。

2021年首屆舉辦的「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即日起至明(2022)年1月10日,除了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舉辦主題特展「後花蓮八景」,也串連散落市區的衛星展點「八個浪展區」以及全縣中值得一訪的藝文場域「浪㳸𤂍30朵」,為旅人甚至也為在地人,提供另一種認識花蓮的視角。

花蓮藝術生活新浪潮正在湧動。當花東原創生活節的小鎮星期八營造島東生活新美學、當熱鬧歡騰的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舉辦至第二屆⋯⋯自今(2021)年起,新的藝術節「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以下簡稱PALAFANG)也串連全縣的藝術場域,釋放蓄積已久的當代藝術能量。

藝術節的命名深具「回家、做客」的美意:palafang在阿美族語中是「做客、拜訪、歡聚」之意;「跳浪」則是舊台11線上的隧道名,也形容舊時未有道路時,人們須計算潮汐節奏,在礁岩之間跳過海浪往返花蓮。

透過PALAFANG,文化局長吳勁毅希望大眾能發現「只有花蓮有的藝術型態」。1952年,書畫名家溥心畬因為與詩人駱香林的友誼踏訪花蓮各地,畫成「花蓮八景圖」。延續這樣的機緣,70年後的PALAFANG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策劃「後花蓮八景」主題特展,策展人Nakaw Putun首先由花蓮聞名的風光作為主題,邀請十位出生、扎根或移居在此的藝術家詮釋花蓮的當代藝術風景,讓大眾藉此認識觀旅勝地印象之外的花蓮。

尋覓後八景:我們該如何生活

依傍著蔚藍太平洋,石雕公園之中三件戶外裝置藝術,是原住民藝術家對環境與歷史的反饋。Iyo Kacaw(伊祐.噶照)說到:「我們(阿美族)部落的很多事情,都需要被大海療癒。」其作品〈如果海只剩下風景〉批判海洋垃圾與環境的問題。

創作團體「Pakavulay巴卡芙萊」的〈沒有被認出的詩〉希冀反映出拓墾歷史的不同面向與史觀。而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延續「裹山」系列作品,以布料包覆七公尺長的挖土機,是對水泥工業的柔軟控訴,彷彿在用織布修復人與土地的關係。

花蓮縣立石雕博物館展場一隅,圖左為Idas Losin的畫作〈我看見〉。

博物館內的七件作品,也展現出藝術家們對花蓮山水各異的感知與思索。葉子奇自紐約返鄉定居的15年間,將感受中的花蓮風光化作紙上細膩的筆觸,玩轉光影的同時也彰顯自然景觀的神秘與靜謐。長期執行「跳島創作計畫」而踏訪世界各地的Idas Losin(宜德思.盧信),這次則深入台灣山林,將自己爬山的身體感知落筆為畫,捕捉風景也映照自身。

去年還在台東駐村的李屏宜回到家鄉,則將父親拍攝的照片化作版畫,由父女的互動中,也重新探索已非她昔日記憶中的花蓮。而李俊陽,人稱「妙工俊陽」,將夢中看見的仙境揮灑為一整個展間的斑斕異彩,其中融入了宗教民俗與大眾美學,如鹹蛋超人甚至近年的同志遊行都納為畫中元素。

曾任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的潘小雪展出「不安的風景」系列作品,在田園牧歌般的風景畫作中,埋藏花蓮與台灣政治現實的躁動不安。對邱承宏而言,藝術則是重塑記憶的修補術,藉由錄像與裝置,他敘說花蓮的大理石產業也回探自身家族與花蓮的連結。才斬獲2021臺北美術獎首獎的王煜松,則回到了自小熟悉的木瓜溪口採集泥石與陶片,製作〈花蓮.花園〉裝置作品,泥球滾動的在軌道上,參觀者在陰翳的展間中張開五感,感受自身與歷史、時間、地質與環境的關係。

「後花蓮八景」不僅展現花蓮的風光,藝術家們也將人的尺度帶進這些風景,讓人們能看見花蓮秀麗山水之中,潛藏的憂患與美麗。而主展區之外,衛星展點「八個浪展區」更串連起整個城市的藝文能量,跳上這八個浪,也跳上了最接地氣的藝文生活。

跳上八個浪:最Chill、最在地

❶ 將海洋搬進書店

花蓮擁有全台灣最綿長的海岸線,海也被搬進書店之中。白水商號✕橋本書屋以一位日治時期活躍花蓮的記者為名,是在地創生團隊「O'rip生活旅人」的基地。這裡既是展陳花東工藝品與台灣原創商品的選物店,也是城鎮之心的閱讀角落。展覽「同一個海平面」,透過影像記錄下花蓮人向海看去的那些日常風景。

https://www.facebook.com/jieyue27/posts/313766787254201

海,也能是書店的主題。江珮瑾為了陪伴兒子壯壯成長,在2017年孩子周歲時創設了孩好書屋,彷彿是他抓周「抓到」的禮物。選書上別具巧思,以海洋環境、性別友善與獨立出版等等為主題劃分多區,思想開放的環境希冀成為親子間共好、能深度教育互動的所在。

書店現正展出甫出版《鯨豚記》、台灣首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所拍攝的海洋影像。「海底下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是很精彩的。」江珮瑾分享到唯有長久的留守,才有機運捕捉到鯨豚曼妙的身姿,攝影作品正映現金磊對海洋20年來不懈的熱愛。

孩好書屋老闆娘江珮瑾原先就熱愛海洋文化,透過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機緣認識住在書店附近攝影師金磊,而邀請他到店內展出攝影作品。

❷ 藝術中尋找療癒

「這是一間有需要才會開門的店。」由老屋改造的mi na zu ki,專營雜貨選物、植物苔球販售與手作教學等等,主理人Lulu既是希柏市集創辦人也民宿經營者,空間如同她多變的身分,樸拙的佛像、竹藤編織、金屬選品⋯⋯一切看似不相干的元素,卻在一片舒心的綠意間調和出某種隱秩序。

她笑說自己曾是「黑手指」,直到一次種活了白水木,才與植物有了不解之緣,「雜草之間」即是她為巷弄策的展,採集了花草為環境妝點了綠意,讓自然生長的植物散發療癒能量。(目前mi na zu ki只作課程與活動空間,造訪前記得先私訊Facebook粉絲專頁,以免撲空。)

甫於今(2021)年2月開始營運島人藝術空間,由數位東華大學校友共同成立,關注原住民族文化與太平洋當代藝術,也希望成為在地工藝設計創作者的交流平台。呼應藝術節主題海的意象,聯展「海~在那邊」帶出東海岸的海洋垃圾議題與全球暖化的衝擊。

其中一位藝術家王綺穗說到:「科學家發現水分子是有記憶的。」她透過畫筆描繪水的肖像,嘗試捕捉海的姿態與人的本質。藉由這些藝術作品,或能喚起人們對海洋的關懷與反思,或能從中能找到一絲來自藝術的療癒。

mi na zu ki主理人Lulu與店貓球球。

島人藝術空間在展中劃分多樣主題區,圖右為王綺穗的「水分子記憶–水珠」系列作品。

❸ 在咖啡館之外

兩間咖啡館也身兼在地老牌的藝文複合空間,讓藝術在花蓮深了根。1998年創設的璞石咖啡館,由楊武訓與資深出版人王玉萍夫妻兩人共同經營,自烘咖啡之外,食材多採用在地有機或無毒農產,吃得出在地風土所蘊藏的能量。

這次,「玉山腳下的第一畝有機田——南安影像展」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共同策劃,將卓溪南安部落的布農族人與自然共好的生活智慧以及復育傳統植物的努力,帶進了咖啡館中,「為了保種,他們會互相分享種子種植,這樣分享的精神非常美好。」基金會陳主任說到,這除了是在追求生物多樣性、抵抗作物的單一化,也展現出他們堅守文化的意志。

「曾經每個月有120個小孩在我們家誕生,占整個花蓮的五、六成。」悠揚著古典樂音的聲子藝棧×聲子咖啡,曾是著名的婦產科「林德泰醫師診所」,藝術總監林希哲說道在父親退休後,閒置下來的醫院空間支持了他的音樂人文夢。

於是「生子」的地方蛻變為「聲子」藝棧,2008年起化身花蓮民間重要的音樂教育基地,2019年更打造一樓為咖啡與視覺藝術新空間。空間正展出李德茂的作品《維爾尼亞河》,此河幾乎環繞立陶宛國中國「對岸共和國」,展場旁張貼共和國那幽默且饒富哲思的41條憲法,引人深思自由的意義,河的錄像空景彷彿也連結並讓人聯想,對岸共和國、立陶宛乃至台灣的國家存在處境。

璞石咖啡館展出卓溪南安部落積極復育傳統作物的過程。

聲子藝棧×聲子咖啡是深耕在地音樂教育許久的民間機構,一樓的咖啡館成立於2019年,為顧客供應高品質的手工烘焙咖啡,同時也支持林希哲的音樂夢。

❹ 夜間尋找chill

人人都說花蓮有好山好水,但夜間也不會無聊。來+咖啡自2010年開店起,被主理人白奇川打造如同自家客廳一般舒適,下午是繪畫工作室,晚上則偽裝成為酒吧模樣的咖啡館。若幸運時,還能遇上他的友人化身DJ,在迷幻的樂音、燈光與酒精調飲中享受花蓮深夜的chill。「人要有所成長,就必須自我消化。」白奇川介紹到店內「逕徑.鏡像」展中自己的畫作,「逕」有直接通往的意思,他認為作品如鏡子,反射他在花蓮生活的感知與思索。

整間店,也能是一件藝術作品。下午三點才營業的島東譯電所,由所長廖脩博(阿光)承租鐵路警察局長舊宿舍改造而成。或許因出生巴拿馬、曾四處遷徙的關係,他喜愛以各具不同國家文化特色、風格衝突的蒐集品妝點店面。

「我希望客人都能有像朋友來家裡作客的感覺。」隨著時間,店內擺設如同有機體般變動,阿光藉由策展整間店與來客互動,勾勒他在此生活的感受,也喚回他兒時長居花蓮的奇想回憶。生活不在他方,花蓮無事的夜晚不妨來島東聽所長歌單、喝杯調酒,徹底放空、享受自由。

一個「後花蓮八景」主展覽、「八個浪」衛星展區,全縣更遍布藝文友善場域「浪㳸𤂍30朵」。對於旅人,花蓮不再只是單純的觀光遊憩之地,風光被賦予了更多重的意涵,在地人或也獲得重新看待花蓮的視角。PALAFANG讓藝術在島東遍地綻放,大眾同時也能看見更具獨特藝術風格的花蓮。

入夜的來+咖啡更多時候看起來像是酒吧,是花蓮夜間放鬆的好去處。

島東譯電所彷彿所長阿光的記憶之屋,有些蒐藏甚至能追溯回他國中時期。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吳哲夫
  • 攝影/吳哲夫
  • 編輯/游千慧
  • 核稿/吳哲夫
吳哲夫

吳哲夫

曾任《VERSE》編輯。畢業於交大人社系,曾經編輯《傳藝》、《桃園客家》、《文化桃園》等刊物。熱愛攝影、咖啡重度成癮,現在則誤闖出版界田野調查。《PUI PUI 天竺鼠車車》唯一支持西羅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