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5春季年會 0
2025春季年會 0
駐守綠島光火的燈塔世家——燈塔人陳元居、陳議星

駐守綠島光火的燈塔世家——燈塔人陳元居、陳議星

「享受孤寂」好像已經成為燈塔人的標誌。在離島燈塔駐守,更需要極大的熱情與耐心,才能躲過一波波思念家人的浪潮侵襲。在交通條件不發達的時代,即使同住一座島嶼,佇立邊陲的燈塔仍猶如遠在天邊的王國,陳元居的父母親便是國王與王后各居一國的寫照,只有在日落工作告一段落後,才得以照見對方。

「享受孤寂」好像已經成為燈塔人的標誌。在離島燈塔駐守,更需要極大的熱情與耐心,才能躲過一波波思念家人的浪潮侵襲。在交通條件不發達的時代,即使同住一座島嶼,佇立邊陲的燈塔仍猶如遠在天邊的王國,陳元居的父母親便是國王與王后各居一國的寫照,只有在日落工作告一段落後,才得以照見對方。

陳元居與太太陳何春花在共組家庭後,也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陳元居將陳議星跟其哥哥都帶在身邊,讓他們在燈塔裡自由成長,也種下燈塔世家代代傳承的契機。

更多燈塔的故事:LIGHTHOME以光為家影像紀錄線上展

座落在綠島西北方海岸的綠島燈塔,獨身矗立在山坡,全白的塔身被綠地包圍。是島上居民的方位指引,更是深藍太平洋上功不可沒的領航指標。

綠島舊名「火燒島」,是臺灣東南海面及太平洋海域往來船隻的必經之地,由於外海暗礁岩石密布,時有船隻觸礁失事。1936年,發生「胡佛總統號」郵輪觸礁沉沒事件,當時被綠島居民奮勇救起的一千多名遊客,為感謝救人義舉,透過美國紅十字會發起捐款,翌年開始興建「火燒島燈塔」,便是現今的綠島燈塔。

陳元居的父親陳交,是投入綠島燈塔歷史性浩大建塔工程的其中一人。1894年生於綠島鄉柴口聚落的陳交是砌牆好手。當年陳交加入燈塔建造團隊,與妻小分居島嶼兩邊,開啟在燈塔工作生活的日子。陳元居的母親常隻身於山谷務農,陳元居每天都會先飼養家畜、完成田園工作後才去學校。偶爾,他會跟著母親到燈塔探望父親,也協助燈塔建造事務,就這樣半工半讀完成國小學業。畢業後,他跟隨父親陳交,正式參與了綠島燈塔建造工程。

1939年,綠島燈塔建立完成,開燈啟用。

一輩子的燈塔人

1939年,綠島燈塔竣工後,由日本人擔任燈塔主任管理員與職員,攜眷入駐綠島,並雇請當地傭人照料幼童與分擔家務。塔裡人口眾多,宛若小型社區。當時日本籍燈塔主任管理員十分嚴厲,注重品德教養,社區紀律嚴明、井然有序。陳交與陳元居也傳承日人謹慎的職人教育精神,並在地方廣結善緣。

當時,陳元居日出就開始修整環境與燈具,日落後堅守燈光,兢兢業業,深獲日人愛戴,這也讓陳元居從維護人員升為正式的燈塔人。臺灣光復後,陳元居也順理成章成為第一代海關派遣於綠島燈塔的燈塔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投擲炸彈,燈塔裡重要的燈器設施皆嚴重毀損,一直到1948年,海關派駐更多燈塔員工進駐綠島,燈塔才得以修復、重啟照明,塔身也從黑白相間的設計改為全白塗層,方便維護。因以石灰充當油漆,陳元居回憶起彼時,每當風雨來襲,塔身外的石灰被沖刷掉,就得全部再補刷一次,這般頻繁的高空工作相當艱辛與吃重。

燈塔的裡裡外外,陳元居都堅持親自打理,也因此他對綠島燈塔的熟稔程度幾乎無人能及,自己的大半輩子都交給了這座從小相伴的燈塔。

燈塔人的大家庭

延續日人治理精神,陳元居看守燈塔期間,燈塔像是個大社區,而陳元居就像是大家長。燈塔地點偏遠,員工都是離鄉背井來到燈塔,一次待上幾個月是常態,只能把對家人的思念寄託給大海;而燈塔的大夥兒就像是自己的家人,不僅工作互相照應,在日常裡也彼此陪伴。

燈塔主任管理員在燈塔這個大家庭中具有相當權威,不只公務管理,包括燈塔裡面所有員工的兒女,乃至生活瑣碎,大大小小都是燈塔主任管理員——即陳元居的管轄範圍。當時只要是燈塔「出品」的孩子,在綠島人眼裡就是有教養、有品德的代表。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在燈塔裡的任何行為舉止,都必須受嚴厲頑強的「父親」管控跟約束。

當時綠島因地緣關係,島上人民不是從事海洋工作,就是務農,甚少是吃國家飯碗的。身任光復後第一代的燈塔人,又是島上少數的公職員工,陳元居引以為榮,也十分重視工作責任。雖然與太太同住在綠島,卻因當時交通條件不佳,無法兼顧家庭與工作。長年都駐守在燈塔裡,只能利用零碎時間返家探望雙親與妻小同聚,太太也僅在整天工作結束後,才舟車勞頓地至燈塔跟丈夫相逢。

以塔為家,代代相傳

1959年,陳元居之子陳議星出生,第一口聞到的空氣夾雜著海。即使當時已派駐到其他燈塔駐守,陳元居與太太依然在最愛的家鄉燈塔中迎接孩子降生。

陳議星與哥哥兄弟倆,從小就被爸爸帶在身旁教養,直至高中遠赴臺東就讀才搬離燈塔。如此以塔為家、以海為伴的年幼生活,讓陳議星對「家」的定義幾乎與燈塔全然疊合。懂事的兩兄弟,常常在放學後一同打理家裡;但也常鬧烏龍,像是燒菜時不慎引發火災,或是將稀飯煮成乾飯⋯⋯這些尷尬又驚險的日常回憶,是兩兄弟心中的歸屬——只要有燈,就有人在;只要有燈塔,家就在。

長大後的陳議星,1983年考進燈塔,在父親退休的兩年後,傳承燈塔人的工作。從小以塔為家的陳議星認為冥冥中,陳家人都傳承先人,並與故鄉綠島有割捨不了的深厚情感,因而代代續守綠島燈塔。

陳元居晚年仍念念不忘燈塔事務,常至綠島燈塔內探望老同事,甚至成立基金會幫助在地生活困苦的人。每當談起於燈塔任職的往事總是如數家珍,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對燈塔不變的眷戀。

陳議星在2014年時得到中華民國航海節有功人員的獎項肯定,他盡忠職守、傳承後輩,也以著作《綠島燈塔:文史調查成果》為一代燈塔的輝煌留下重要見證。

「我是燈塔出生的小孩,對我來說,這就像家一樣,整理一些資料,我甘之如飴,很歡喜做。」陳議星以相機記錄下了綠島燈塔四十幾年的變化,擁有許多綠島於臺灣光復前後的黑白老照片。也與綠島文化工作室創辦人林登榮創立了「綠島文化生態協會」,以共享影像、尋根綠島文獻為理念,持續出版與舉辦活動。

同吃一鍋飯的燈塔家族

「令燈塔人最想念的,莫過於回家的路總是如此艱辛跟漫長。」陳議星說道。在燈塔裡兢兢業業地工作的陳議星,每到週末都一定會回家陪伴家人,並呼喊親朋好友到家裡作客,唱歌、吃飯、聊天。

陳議星笑說自己是還沒離開家就已經開始想家的人,朋友邀他出國玩,也提不起太大興致,對他來說回家就是工作後唯一期待、想做的事。對陳議星的兒女而言,爸爸雖然在教育上十分嚴謹,但也是大家在週末的閃耀星光,只要爸爸回家,家裡總是充滿彼此間與賓客們的笑聲。

早期燈塔人薪水微薄,又經常調動,雖然公家提供燈塔住宿空間,但條件也並非這麼完美。衛浴設備常常都建在另一個工舍,不管颳風下雨,都得跑到外面去上廁所、洗澡。「但如果可以攜家帶眷到燈塔裡去住,對燈塔人來說,比較能夠安定下來。否則往來於家庭之間,需要極高穩定度的燈塔人工作,也會受到影響。」許多人攜帶家眷過來,一家子阿公阿嬤、孩子擠在燈塔裡,也是挨著日子過。「所以我們都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可以留在燈塔裡面,就要看他到外島以後的洗禮了。」

陳議星也是在燈塔裡出生、長大的小孩,這份苦,他倒是咀嚼出了甘甜。「燈塔是一個大家庭,以前從臺灣調來綠島服務的幾乎都會帶家眷過來,最多會有七、八個小孩子,上學時就一票人到學校,回來了整座燈塔裡面鬧哄哄的。晚上大家躺在草皮上面仰望星空,大人就說鬼故事,還有交換彼此燈塔的故事。」

由於輪調性質,他們談起遇過的同仁,總能略知一二,燈塔軼事就在本島與離島的渡海往來中,形成一個偌大的非血親家族譜系。談起早期燈塔風景,他不免感傷現今已少有這樣的燈塔文化——在狹窄空間下生活的情感緊密,三兩家庭一起開桌吃飯,一起吃著一鍋飯的人,就成了家人。

將燈塔視為第二個家

一座燈塔,有許多外人看不見的死角與工作瑣事,燈塔位處邊疆、靠海而有鹽害:「季節風過後,要是沒有快速清洗,燈塔裡外的東西都很容易生銹,會造成鋼筋銹損,有崩裂危害。」因此,清洗燈塔的工作,如同割草一般頻繁。

白天做設施與環境景觀的維護,晚間則得隨時注意視線是否有中斷,海面船隻的動態是否安穩,燈塔景區的安全的維護等等。眼觀四方,需要高度專注力,以及恆溫的耐心。颱風發布陸上警報後,特別忙碌,陳議星總是親自帶著值班同仁由細微至宏觀、透徹檢視一遍,再做更多補強,因而,他所經歷過的燈塔,沒有任何一次因為颱風受到虧損與損壞,他羞赧地笑著說:「這個是我燈塔生涯裡,我覺得很自豪的。」

「能在燈塔持久不變地駐守,唯有保持一顆平靜、且能順應萬事的心,包含將燈塔視為第二個家的決心。」——陳議星(陳元居之子)

燈塔是一盞在黑暗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燈。都市中的璀璨華燈,永遠比不上陳議星跟父親一同望向大海,點亮一盞大燈的安心踏實感——畢竟,那從小便是家的感覺。

一片藍與綠交錯的視野中,閃耀著純白塔身的綠島燈塔,全年無休站在崗位上,指引著航海人回家的方向,陳家三代始終盡忠職守:第一代陳交歷經燈塔興建,正式開燈啟用;第二代陳元居在日本人統治下成為燈塔人,跨過臺灣光復,且不斷修復燈塔使其更為茁壯;第三代陳議星,完美繼承父親的守燈意志,經歷燈塔現代化到綠島全面開放燈塔觀光的盛況。

每年四月鐵炮百合盛放,白色的喇叭花口向著陽光、圍繞燈塔,一如孤獨的燈塔人,雖然塔裡只有自己,卻也有賴燈塔周圍居民的互相照養,才能日復一日地完成守燈任務,將一生都奉獻給眼前的茫茫汪洋。

PROFILE|陳元居
土生土長的綠島人,1946至1981年任職燈塔,是臺灣光復後的第一代燈塔人。國小畢業後,加入父親搭建燈塔的行列,日治時期受雇成為燈塔人;光復後正式成為海關職員,終身以作為海上的引航人為傲。兒子陳議星,現為綠島燈塔主任。

◎書籍介紹◎
本文收錄自《LIGHTHOME:以光為家—燈塔人的故事》
出版|交通部航港局
作者|黃銘彰, 李姿穎, 曾楚芳, 陳貞蓉
「LIGHTHOME:以光為家」以「家」為出發點,從寂寞、艱辛和危險的角度開始觀察,真正了解這份工作和生活之後,感覺到塔頂那道持續發亮的光,溫暖了孤獨和寂寞的工作,照亮了燈塔下的家。本書紀錄十組燈塔人的故事,勾勒出每個人物身處於時代的洪流,面對的還是眼前的工作和身後的家人。每一位參與燈塔工作的燈塔人,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本書透過溫暖的觀點,為燈塔人留下珍貴的歷史記憶。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陳貞蓉、李姿穎 照片提供/交通部航港局 攝影/張芮慈、黃覺森 編輯/劉芳瑜
文字/陳貞蓉、李姿穎 照片提供/交通部航港局 攝影/張芮慈、黃覺森 編輯/劉芳瑜
文字/陳貞蓉、李姿穎 照片提供/交通部航港局 攝影/張芮慈、黃覺森 編輯/劉芳瑜 核稿/郭振宇
文字/陳貞蓉、李姿穎 照片提供/交通部航港局 攝影/張芮慈、黃覺森 編輯/劉芳瑜 核稿/郭振宇
文字/陳貞蓉、李姿穎 照片提供/交通部航港局 攝影/張芮慈、黃覺森 編輯/劉芳瑜 核稿/郭振宇
VERSE VOL. 27 和移工做朋友VERSE VOL. 27 和移工做朋友
  • 文字/陳貞蓉、李姿穎
  • 照片提供/交通部航港局
  • 攝影/張芮慈、黃覺森
  • 編輯/劉芳瑜
  • 核稿/郭振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