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東京通吳東龍也著迷!扣緊城市歷史,從生活滋養的京都魅力

東京通吳東龍也著迷!扣緊城市歷史,從生活滋養的京都魅力

「如果抱持著去京都看設計,可能不會像看東京的變化那麼過癮,但是如果從設計的上游「文化」來切入,城市可看的部分就非常龐大。」設計師吳東龍說。身為知名東京通,吳東龍對京都的迷戀,在於城市中醞釀千年的獨特「時間感」,從旅館、咖啡店、創意品牌到四季自然,融入傳統風格,以及對細節講究和從容優雅,成為「京風」設計的迷人養分。

「我朋友常常開玩笑說我是京都人,就是很難搞又龜毛的意思,從正面一點的思考就是很講究(自我感覺良好)。」吳東龍笑說。相較於充滿變化的東京大都會,在京都,事物間的界線彷彿帶著一種模糊曖昧又有點距離的美感。他舉例:「很多事情帶點隱晦不用太清楚,例如「關守石」代表請勿進入,掛上「暖簾」代表營業,「留椀」是會席料理最後一道菜,取「止」的諧音,這些都讓人有更多想像空間。」

帶點隱晦不明說,而用心去揣摩對方的心意的風格,在吳東龍眼中顯得極為優雅而講究。吳東龍說:「融入日本傳統特色,並將這種講究的態度運用在設計或商品詮釋上,也許就是所謂「京風」的意味。」

他舉例個人鍾愛的龍安寺石庭,羅列在白砂上的15顆山石的排列組合,簡約抽象令人百看不厭。搭配石庭後方的春櫻、冬雪、陽光等變化,總是讓吳東龍的心情能徹底沉澱,而這也反映了京風設計的美感與詩意之處。

經常往返瞬息萬變的東京,出版《東京再發現100+》、《設計東京》系列等著作,吳東龍隨著年齡與經驗增長,對於京都的關注比例正逐漸擴大。他說:「我想大部分的人去京都,是因為這個古老千年城市的魅力,就是時間感。」他說:「時間在這個城市留下什麼,還有新的事物怎麼和歷史過去對話,達到日本人所謂的和諧。」

吳東龍認為在京都,可以放慢腳步欣賞的東西很多,也能帶給內心溫暖和充實的感覺。喜愛探索京都旅館的他,遺世獨立的「hyatt regency kyoto」、「虹夕諾雅 京都」,和風美學的濫觴「佳水園」、「丸福樓」,以及融入潮風格的「OMO」、「ACE HOTEL」等,每間旅館展現對於京都不同的詮釋,各自精彩。吳東龍解釋:「我覺得是環境給了旅館業者一個題目,就是怎麼和京都這個城市有關,所以每一間旅館都會想去回應這個古都,還有做出同業彼此間的差異區隔。」

提及京都的設計景點,吳東龍首先推薦「Blue Bottle」的京都選店,六角與南禪寺兩間分店由百年町家改裝,新舊融合別具特色。而1952年創立的京都小川珈琲,新設的堺町錦店也展現許多創意,向是使用傳統法蘭絨濾布袋,搭配現代咖啡師精準的定溫定量手沖,空間內在町屋框架中,以坪庭造景搭配北歐家具,傳遞新舊交織的氛圍感。

京都特色老店與工藝品,像是宇治丸久小山園、一保堂和福壽園的茶,大西京扇堂的扇子,薰玉堂、二井三的薰香,以及鳩居堂和辻和金網等京都老店的產品,都是吳東龍作為文化伴手禮的好選擇。

在京都感受漫長歷史所淬煉的優雅時間感,吳東龍推薦有空到京都多散步,並分享他的私房景點:坐落在信樂山中,由知名建築師貝聿銘博士設計的「MIHO美術館」。「不少人知道這座山中的美術館,但不一定會特地大老遠地早起上山去造訪。」他說:「我至少去了三次,遠離都市往深山裡探訪的過程中,山裡的空氣、老鷹盤旋的天空與鳥鳴聲,還有秀明自然農法栽種的農作物,都非常迷人、讓人留戀。」在春季造訪MIHO美術館,感受與自然和諧對話的藝術創作,以及《桃花源記》裡所說的「落英繽紛」的繁花美景,正是浸沐在京都慢時光中,最美好的時刻。

本文轉載自《欣傳媒》

|延伸閱讀|

圖文/欣傳媒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圖文/欣傳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