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2020 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林昆穎
一夜共感是共創城市記憶,看見交界是覺察自己
白晝之夜,是 2002 年於法國巴黎首創,在夜晚展開的大型藝術活動。2020年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林昆穎提起白晝之夜的緣起,是源自於「巴黎人『怕』什麼?」。在市民的回答中,占比最高的兩個答案,是怕微弱路燈下夜晚的黑、以及怕難懂的當代藝術。
「如果把白晝之夜視為一個品牌來看,它的 DNA 是很清楚的:一個晚上 12 個小時、免費參與的城市踏查當代藝術活動。這也成為它行銷國際的可能性。」——2020 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林昆穎
白晝之夜(Nuit Blanche),是 2002 年於法國巴黎首創,在夜晚展開的大型藝術活動。2020 年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林昆穎提起白晝之夜的緣起,是源自於「巴黎人『怕』什麼?」。在市民的回答中,占比最高的兩個答案,是怕微弱路燈下夜晚的黑、以及怕難懂的當代藝術。
巴黎市政府進而回應給市民們的,是把兩者結合起來,選在 10 月第一個週末,創造一場橫渡黑夜到凌晨的白晝之夜——以當代藝術為表述的城市活動,源自帶有思辨的文化基底,想溝通的群眾是希望能對城市提問、與交流解答的群眾。因法國在台協會的促成,台北也成為白晝國際串連重要的一站。今年是第五年,台北白晝之夜歷經了什麼樣的演進過程?而今年場地選定位於台北東點的南港區塊,以「南港通電,看見交界」為宣言,林昆穎想讓大家體驗到的是怎麼樣的南港夜晚呢?
林昆穎提到,台北白晝之夜過去第一、二年在政府標案體系下,是統包式委託一個單位執行統籌,此制度下可獨立操作號召性強的活動氛圍,到了第三、四年時,出現由委員會聘請藝術總監制度,再另以標案找到執行團隊,非常考驗藝術總監與團隊的默契,卻也清晰地劃出當代藝術的角度。
白晝之夜來到台灣是在 2016 年,這一年在台北市政府到總統府北門街區一帶舉辦,第二年到了溫羅汀街區、公館與臺灣大學的城南區塊,第三年在中山區沿線,第四年在大直。這幾區城市紋理都不一樣,有發展百年以上的,而大直是一處才開發十幾年的新市鎮,要用什麼角度去打開每年的活動場域,在每一年都是不同的課題。
「我們開始觀察表面並沒有特別鮮明特性的南港,我們如何去注意她?我們其實是用累定的氛圍去討論她的『功能』,這個很重要,因為即便南港每個區塊的樣態一直在改變,可是『功能』沒有變。」
問起如何在準備前期考察南港,林昆穎留意起區域與場館的「功能」到場域的「氛圍」。好比南港車站,從早期接軌了港與鐵路,是運煤、運茶等貨運的中介點,隨著都市開發,南港車站成為東區節點,從運送貨物轉而運送「人」。人因交通便利進到此地,發展出中央研究院、國家科學院,又有了南港軟體園區、南港展覽館⋯⋯等。人們匯聚在這裡再散往各地,那種「不停留」的特性一直都存在。林昆穎繼續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看見老工廠的變身,以流行音樂基地匯聚展演、孵化與文化保存;也在台北市極限運動訓練中心遇上國手、不怕摔的小朋友,從專業到業餘、從 5 歲到 60 歲,只因為一個喜好、一件事情,讓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聚集在一起。
「二、三月某天,我剛好去南港展覽館回程經過南興公園,停坐了約一小時,發現間歇性的人潮很有趣,每十分鐘會有一批人從出口走出來,然後就不見了、空無一人,過一下子人流又來了,你就知道這是跟車班有連動的。我開始感覺到這裡好流動、好錯過,而且有一種浪漫。」對林昆穎而言,最浪漫的是那句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電力修護處(以下簡稱台電修護處)員工,介紹著自己「隨電廠而居」的工作型態:「我們就是台電的遊牧民族。」林昆穎又驚又喜,直接呼應了他所觀察到的、屬於南港的「匯流」特性。
「所有的作品都跟場域有關係,所有作品都因為場域的氛圍跟特性而創造出來。」
在這裡,每一個場域功能都具備「匯聚」的流動氛圍,以此累積、並定調出串連七大區域的南港性格:「眾聲」——南興公園、「躁動」——台北市極限運動訓練中心、「夢遊」——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光論」——北流東側、「兵工廠」——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再生」——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西側、「永續」——台電修護處。
無論是跟在地議題有關、或跟場域的幻想相關,林昆穎透過建構一個 mind map 定出「同心圓」,最中間是核心作品,第二圈環繞著核心的定點是表演作品、或是包覆型的裝置藝術,至於最大範圍的第三圈,林昆穎表示,「我希望交錯的地方能產生流動,所以這時候就出現了『游擊式』的表演。」游擊演出讓表演者具有宣示性地走過這些地方,比方說,貓肉先生(Mauro Sacchi)藉由六種不同種族、宗教的祈福儀式,將鮮花放在一個象徵紀念的門口,無法預期地來到你我身邊,並可參與其中,流動的表演成為當晚一種群眾匯集的即景。
「白晝之夜也就是 12 個小時,而且 non-stop。裝置作品和演出非常密集,每個小時都很珍貴,時間那麼短的感覺就好像是一種瞬間,這個瞬間就是我說的那個宣言:『南港通電,看見交界』。」想領著大家回望初心的宣言,打開電燈開關通電那一刻,林昆穎提醒我們,是否常常遺忘了,這是必須集眾人智慧才得以迎來的光亮?因眼前的展演感到愉快了、笑了、哭了,都好比是通電的瞬間,為了抵達這個時刻,表演者團隊要花多少的時間準備到這裡?
「我們可以稱為共創的事情叫做:我們先有共識,再來創造。」
林昆穎提出本年度白晝之夜核心主張為「共識創造」,他想嘗試深化的「共創」概念,也實際落實到白晝之夜的籌備過程。他所認為的共創有幾個步驟:第一步,先大量搜集資料、研究與整合成資料資料庫
;第二步,把參與的人聚集在一起討論出共識,有了共識才開始行動。林昆穎在接下總監任務的過程中,與每個單位的討論溝通都在尋找共識,目的不是要對方相信自己,而是找到願意一起前進的交會點。他也比喻,「先有共識再創造」的過程中,也許會有其他的發現與發生,這都是不會被浪費的。
因此,我們將在白晝之夜裡看見視覺裝置、表演與游擊式演出的跨域共創。在品牌合作上,像是同樣在南港廊帶上的台電提供場域、Audi 參與作品共製等,在這次白晝之夜皆以「共創贊助」作為定位。
「能站在當下看是最重要的。」
原本以為沒有什麼的城市區塊,如林昆穎所言,最幸運的就是能在當下看見那些交界處有什麼:新生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和即將搬遷的台電修護處,可以同時存在於南港;興建中的社會住宅、和豪宅;產業和歷史被壓縮在南港車站的建築裡⋯⋯林昆穎眼中的南港,因這些對比產生了很美妙的平衡:「北流新生、修護處搬遷,成立跟消失、新生跟死去是同樣重要的節點,我們能不能用這麼尊敬的感覺去看這件事?我們能不能把一個晚上 12 個小時只當作『我來看看』、『我來感覺』?其實可以的。」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登入這晚的遊戲現場,認真地「感覺」南港。在交界間疑惑、覺察到的所有事情,都是自己的選擇,沒有好壞與對錯。透過表演場域的共感體驗,在晝夜間的思辨,是林昆穎想放到觀眾閱聽經驗裡提升的智慧能量,「我們能站在當下看是最重要的。」林昆穎如是說。
這晚過後,街廓那頭的衛生福利部仍會在原處守護人民,三鐵共構的南港車站不會一夜過後就有所改變。而透過體驗藝術認識一個城市區塊和人們交會的各種可能性,都是唯有登入白晝之夜,才能看見的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