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微觀衛武營:從劇場之內到劇場之外
Promotion

進擊的高雄|PLUS VERSE 010+衛武營別冊​

微觀衛武營:從劇場之內到劇場之外

從建築到策展,衛武營都秉持「劇場與生活零距離」的精神,希望帶領南台灣的表演藝術接軌國際。

從建築外觀到場館定位,衛武營致力為南台灣帶來新的藝術生態。

座落於高雄鳳山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以下簡稱衛武營),作為世界級的劇院場館,從空間設計到策展規畫,都秉持「劇場與生活零距離」的精神,期許透過這樣的信念,帶領南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逐漸成長,接軌國際。

多元發展的藝術基地

衛武營的出現,除了在南台灣開啟一扇藝文大門,落實居民的文化公民權,其自由的藝術性格也突破框架,也讓各類展演與日常生活巧妙的結合,並吸引來自不同領域的藝文能量進駐其中。在衛武營茁壯的過程裡,在地固有的土地文化、記憶情感與場館發展過程中帶來了碰撞,更催生了熱烈的效應、一步步融合跨文化的美學表述,體現「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的當代趨勢。

衛武營不僅在劇場之內讓人驚艷,在劇場之外的相關專書出版及活動計畫更是蓬勃泉湧,內容包括搭配各類型藝術表演的出版計畫、多元形式的實驗劇場、青少年的扎根式「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以及啓蒙式「藝企學-美感教育計畫」、專屬Podcast HEY!特劇場、樂齡夥伴五感體驗活動等。

藉由場館開放空間,衛武營一步步走進大眾日常。

透過出版計畫傳遞美學態度

2020年適逢「打狗」更名「高雄」一百年,衛武營邀請來自德國的里米尼紀錄劇團,以「百分百城市系列」為主軸打造《高雄百分百》,邀請一百位高雄不同地區、年齡、行業、性別的市民相會並登台表演「自己」,透過「是」與「否」的選擇對社會表述,逐步勾勒高雄輪廓。

為搭配演出,衛武營與書林出版社獨家取得繁體中文授權《日常專家:你不知道的里米尼紀錄劇團》,此書為衛武營第一本系列出版品,集結新聞、藝術及學界等領域作者,記錄劇團的誕生與特色,從作品核心「日常專家」集結素人演繹自我過程,將劇場創作理念逐步剖析,以文字記錄里米尼如何將不同領域的人和故事、政治與社會議題、虛實完整結合,呈現屬於里米尼獨特的劇場風格。

2021年歷經Covid-19的波折,藝文活動遭受衝擊。衛武營堅持初心,盡力於各領域為藝術打開生路,呼應「馬戲平台」及「當代舞蹈平台」的兩項出版計劃便是於此時期完成。其中,《舞蹈與當代藝術:1900-2020 年跨域舞蹈史》出版時被予以「觀舞米其林」的高度讚譽。

《舞蹈與當代藝術:1900-2020 年跨域舞蹈史》。

《舞蹈與當代藝術》初版是於2011由羅西塔.巴梭(Rosita Boisseau)、克里斯瓊.蓋提諾尼(Christian Gattinoni)及攝影師羅宏.菲利浦(Laurent Philippe)共同創作,內容涵蓋「編舞」悠長歷史與當代藝術間的關係,並針對舞蹈姿勢、編舞者生平故事、表演風格、時空背景進行分析。 

衛武營本欲洽談關於初版的合作,然翻譯出版的動作卻激發原作者修訂的想法,於是此書中文版不僅保有經典意義,更針對近十年國際舞蹈界的消長變化以及科技融合藝術的層面補充、修改,以達到與當代讀者對話的效果。最後於衛武營戲劇顧問耿一偉老師及書林出版社傾力促成下,在台、法兩地同步發行。

同年出版的《火箭發射:24位當代馬戲大師的創作方程式》則是作為衛武營搭配「馬戲平台」,成為「眾人的藝術中心」的里程碑。本書取材豐富,包括田野採訪的口述資料,道具、政治、表演者及新作品等篇章的彙集都相當完整,每一章最後更附上詳細的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內容以三位馬戲學者與二十四位馬戲創意實踐者的對話為核心,並以歸納式的批評理論及脈絡歷史為輔,文裡行間來回碰撞的「質疑」、「訴說」、「辯證」,充分展現了馬戲於形式及內容上既有的混和性。

衛武營出版的刊物《本事》。

而除了搭配展演及平台的著作,衛武營也希望藉著出版品廣為流傳的性質突破框架,將美學更進一步引入日常生活中。自衛武營開館即創刊的《本事》即是以此為出發點的專屬刊物,內容不談展演、場館,而是透過各式特殊議題切入,將「表演藝術」轉化,從紙質選料到感官體驗都是創意設計的一部分,讀者隨手拿起就可以獲得藝術新知。

換言之,《本事》自身就是一座獨立的行動舞台,是藝術與民眾的交流集合體,相當符合「藝術,在衛武營什麼都能發生。」的核心理念,在台港地區廣受喜愛。

寓「藝」於學:衛武營的藝術教育推廣

針對孩子的美感教育層面,以啓蒙式的「藝企學」及扎根式的「劇場藝術體驗」為主軸,衛武營持續與不同的師生、藝術家深度合作,完成不同類型的引導課程及手冊指引。其中,「衛武營藝企學」著重劇場入門體驗,實踐課本上所提及的藝文活動,全國各縣市的學校皆能透過申請體驗。

衛武營每年邀請音樂、舞蹈、馬戲、傳統戲曲等不同類型的專業表演團隊精心設計適合該年齡層的演出內容,透過藝文表演將「劇場禮儀」、「國際廳院介紹」融入表演。由活動主持人互動講解演出,把學生從教室引進劇院,實際演練一人一票、工作人員引導入座、節目開始與結束等流程,打造劇場初體驗,也藉此培養孩子對於美的共鳴性。

而與「藝企學」相輔相成,2019年首度辦理的「劇場體驗藝術計畫-體驗課程」則聚焦劇場的深度學習,以場館與學校精緻的合作方式執行,一方面期許衛武營開啟更多資源管道,一方面陪伴教師和學生成長。

讀劇課程成果發表。

目前計畫也向下延伸,每學期辦理十二週的「讀劇課程」,結合發聲練習、議題教學、肢體開發等項目,讓學生實際參與生產戲劇的過程,於學期末登台演出。如此模式也期許能夠達成正向的循環,讓這些孩子藉由欣賞而把握對美的感受度,成長後再次回饋劇場,不管是作為表演者或是觀眾,皆能對劇場表演產生累加的效果。

藝術五感再進化

衛武營也為樂齡及不同障別的朋友規畫「後青春工作坊」、「大耳朵肢體工作坊」及「大手大腳肢體工作坊」設計藝術體驗的課程,帶領樂齡夥伴投入香氛、作品賞析、互動科技體驗等活動,享受充電的藝術氛圍;也為不同障別的朋友規畫肢體工作坊,讓不同障別的朋友可更親近場館,並且從藝術課程中發現新世界。

美學的深植是一個場館能夠帶給城市的最好禮物,也是一個文化從社會中形成的過程。人對於美感的掌握,來自生命中的各種轉折與機遇,而衛武營透過場館的開放與計畫推動,正是不斷嘗試創造這些機遇:從展演搭配專書出版,並引領藝術教育計畫、樂齡體驗等活動,藉由活動召喚故事,再以故事創造更多的故事。

於是,劇場之外從此成為劇場之內;反之亦然,而這些環繞在衛武營這棵藝文樹周圍的元素彷彿盛開的花瓣,終究會成為滋養人文的養分,陪伴更多人體會美學的信仰,看見生活與藝術水乳交融的那天。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收錄於VERSE 010隨刊附贈衛武營別冊《The Show Must Go On》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大船出港,進擊的高雄三部曲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曾耀輝
  • 圖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 編輯/林穎宣
  • 核稿/梁雯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