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鄉愁也需要進化,李明道Akibo如何設計出「臺南400年」主視覺?

鄉愁也需要進化,李明道Akibo如何設計出「臺南400年」主視覺?

要如何用設計說出台南400年的故事?台南,這個歷史悠久的古都,在每個階段都呈現不同的意涵與特色。今年台南市政府特別以「臺南400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透過再造歷史現場,傳達「台南的400年,就是台灣的400年」精神。主視覺亦邀請台南出身的知名設計師李明道Akibo操刀,演繹當今台南風貌。

李明道(Akibo)為「臺南400年」設計主視覺,設計師著名的機器人家族「AKIBO Robots」成員也特別著裝。(圖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要如何用設計說出台南400年的故事?

台南,這個歷史悠久的古都,歷經荷蘭、清領時期的政治權力核心,再轉化為日治、國民政府時期的區域性中心,在每個階段都呈現不同的意涵與特色。今年台南市政府特別以「臺南400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透過再造歷史現場,傳達「台南的400年,就是台灣的400年」精神。主視覺亦邀請台南出身的知名設計師李明道Akibo操刀,演繹當今台南風貌。

對於能夠設計台南的符號,李明道感到相當興奮,「因為我就是台南人,能夠為家鄉做事總是讓人開心。」設計的標誌圖樣取材自原住民西拉雅族的十字繡、安平夕陽的光芒和荷蘭時期的古蹟熱蘭遮城。

李明道為我們解釋道,位處安平古堡的「熱蘭遮城」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橫跨兩大洋的貿易航線中的重要據點,台灣就此進入世界貿易體系的一環,接軌世界,也代表著西方、中國、日本與平埔族群等來自各地的族群,一起參與了台灣歷史發展的變革,彼此從衝突到合作、融合,共創榮光,最終形塑出400年後台南與台灣的樣貌。

主視覺印花取材自西拉雅族十字繡、安平夕陽光芒與古蹟熱蘭遮城的意象。(圖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在顏色上,李明道選了他心目中能代表這座城市的顏色:傳統祀典武廟的「紅」、文創基地藍晒圖的「藍」、府城聞名的鳳凰花「橘」,以及鯤鯓沙灘上一望無際的「白」。標準字「臺南」二字也大有玄機,「『臺』我取自孔廟的『全臺首學』匾額,『南』則是從日治時期的古籍紀錄中找到的,結合光陰提煉出的這兩個字,象徵族群彼此融合。」

觀賞這組主視覺,就像是把台南這座城市從古至今撫摸了一遍,透過李明道的巧手,發展出全新的台南氣味。信手拈來這麼多的意象,展現了李明道對家鄉的熱愛,從他對兒子的命名就可以看出他對台南的情感有多深厚,「我兩個兒子,一個叫子安、一個是子平,合起來就是我的家鄉『安平』。」

順從本性才享有自由

從事設計近四十年,李明道所觸領域之廣,從唱片設計、裝置藝術再到大型體育館級的策展演出,這位不斷為台灣設計界創造新風景的設計師,和我們分享,其實最初接觸美術是一個意外:在他4、5歲左右,有天阿姨帶他去一間兒童美術教室,當時教學的老師潘元石(後來曾任奇美博物館館長),特別叮嚀阿姨:「生活上什麼事情都可以讓他用右手,唯獨畫畫這件事一定要讓他用回左手。」

九〇年代時,李明道因經手伍佰、陳昇等創作歌手的唱片設計展露鋒芒。(攝影/王崴漢)

潘老師這番話,就是要讓天生左撇子的李明道,在畫畫時能夠順從本性,「在我小時候那個年代,左撇子會被長輩念,一律要改用右手。」於是,小Akibo開始期待每個禮拜的美術課,學習繪畫的技巧是其次,擺脫壓抑體會「解放的自由」才是影響他最深的事。

在後來的授課歲月裡,當了老師的李明道也不吝鼓勵學生尋找自我,「說不定能替台灣找到一個厲害的設計師或是藝術家。」

被時代推著往前走

李明道就讀高中時正好遇上民歌時代,周遭很多人都在彈吉他、寫寫歌,他也不例外,甚至參加過金韻獎,後來,滾石唱片找他作設計,工作與興趣就此一拍即合,「能夠幫音樂做包裝太棒了,那時的封面都用歌手大頭照,不過我聽的音樂跟一般設計師比較不一樣,所以會有不同的聯想,封面比較有音樂性,用概念、圖像等隱喻的方式來暗示觀者專輯內容,讓他們產生好奇。」

那時的李明道,打破過去刻板的市場群像,這種表現主義的唱片設計帶起新的風潮。九〇年代,台灣流行音樂活力滿滿,一瞬間工作室裡已經是助理滿屋,如此才能應付龐大設計案,「我完全沒預料到會變這樣,可說是毫無防備地被時代推著往前進。」

當時各種創作能量爆炸性發展,是台灣流行音樂發展的高峰,而李明道負責了當時許多代表性的流行藝人與音樂作品,從唱片封面到演唱會的宣傳視覺無所不包,可說是橫跨世代的流行音樂設計教父。

20歲入行的李明道,趕上台灣流行音樂發展的高峰,有流行音樂設計教父之稱。(攝影/王崴漢)

生命力怎麼擋都檔不住

「我在20歲時進入設計產業,就這樣一直被時代氛圍和可用的設計媒介帶著走,隨著科技進步和年紀增長,想跟別人溝通的東西也在變,我的設計精神跟核心一直是在跟時空環境對話。」李明道說,他在年輕時嚮往當一個rocker,不過就在孩子出生後,成為rocker這件事再也不具吸引力了,心思全部被對兒子的愛填滿,眼界跟想法驟然轉變,開始為兒子做機器人,創作步入全新領域,充滿對新事物的渴望與衝動。

做藝術視覺就跟寫歌一樣,李明道認為兩者都是被所處環境激發出創作的熱情,「當年看到日本311大地震,讓我反思地震與核災,進而發展出太陽能發電的機器人『光虫』。」然而不管使用的載具為何,創作者最重要的是必須「誠實」,當每個人都能直視情感自我觀照,自然會形塑出專屬我們的時代氛圍,「就跟你們《VERSE》雜誌一樣,它不是被甚麼國家計畫催生的,而是真實從土地、從生命中長出來的,如果每個時代的人都能努力建立一個layer,文化就會愈來愈豐富,才能累積出台灣的氣味。」

「臺南400年」的配色使用了祀典武廟的「紅」、藍晒圖的「藍」、鳳凰花的「橘」和鯤鯓沙灘的「白」。(圖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創造台灣當代意象

近年李明道從平面跨界到大型活動,2016與2017台北白晝之夜、2017台北世大運、2019及2021台北燈節等,都可以看到他擔任策展人或藝術總監,「每一次操作世界級的展會(mega events),表演節目大不了40分鐘到一個小時,不過前置作業就花了兩年的時間,我們最常在討論的,就是『到底什麼東西可以代表台灣?』」討論的結果,往往不是從傳統的寺廟裡面尋找,就是回溯至原住民的故事,「不是說這些事物不好。」李明道分析,台灣的設計能量,的確需要注入更多更新的時代意象,而不能只單純從過往取經。

「我很羨慕安倍晉三當年扮成任天堂電玩人物「瑪利歐」(Mario)到巴西接收奧運的會旗——那個就是日本文化的一個新的象徵。好期待有一天我們對台灣的認同,是落眼在此時此刻,不用再往很久以前的歷史中尋找。期許有一天包括我在內的創作者們,能打造出讓世界一看就知道的台灣當代意象。」

李明道期許自己與台灣的設計師們,能夠創造出屬於台灣當代的新符號象徵。(攝影/王崴漢)

為了將「臺南400年」影響力擴展到府城各領域的空間,這次特別開放主視覺的授權使用,李明道想要藉此讓大家把眼光從很古遠的歷史拉到現在,讓圖像可以有更多的應用,「想像如果每個小吃攤都穿著印著主視覺的圍裙,觀光客也都戴著帽子,那也許這個圖樣就能變成我們自己的『瑪利歐』。」

就像每個人都在哼唱那首最流行的歌曲,社會因此有了共同的旋律跟脈動,文化的節奏順應而生,豐沃的土壤裡開出最燦爛的花,自信又驕傲地向世界展示台灣的風采。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致力於挖掘台灣文化,請支持我們正在進行的第三年訂閱計畫,一起記錄與參與台灣的文化改變。

文字/林世傑 攝影/王崴漢 圖片/臺南400年提供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林世傑 攝影/王崴漢 圖片/臺南400年提供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林世傑 攝影/王崴漢 圖片/臺南400年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林世傑 攝影/王崴漢 圖片/臺南400年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林世傑 攝影/王崴漢 圖片/臺南400年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林世傑 攝影/王崴漢 圖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李尤、郭振宇
VERSE VOL. 23 台灣當代時尚文化考VERSE VOL. 23 台灣當代時尚文化考
  • 文字/林世傑
  • 攝影/王崴漢
  • 圖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 編輯/郭璈
  • 核稿/李尤、郭振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