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龔書章 ✕ 林家如:OMA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非正式性」

龔書章 ✕ 林家如:OMA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非正式性」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從2012年動工至今受到來自全世界的矚目,項目總監林家如建築師透過insider角度和讀者分享她的看見。

【主持前言】我們都知道「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TPAC)從2008年荷蘭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拿到競圖、2012年開始動工,一直到2022年正式開幕登場,這14年走來實屬不易!當全世界都對TPAC這座21世紀最具實驗性的建築充滿期待時,也有很多人納悶且戲謔地批評這麼醜又龐大的「皮蛋豆腐」,為何當時會受到評審團青睞?

設計TPAC的建築師是當代最重要、也最具批判性的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以下簡稱R. K.)跟合夥人David Gianotten一起負責執行,是OMA非常重要的實驗作品。建構這座「劇場建築」,R. K.到底想要帶來什麼樣的實驗性劇場典範?又要如何顛覆當今傳統表演空間的正式性和日常性?如何藉由舞台和後台建構雙重而矛盾的真實性和虛幻性?又或者,要怎麼藉由這個劇場建築去反轉城市的封閉性和公共性?

我想要能真正理解TPAC這座「劇場建築」的人可能少之又少,甚至許多建築人也帶著各種成見來評判這棟建築。本期的會客室專欄,特別邀請來和OMA在台灣的代表、TPAC項目總監林家如建築師,透過她作為insider的角度去深入聊聊這個非常爭議、也非常讓人期待的作品!

與談人 Profile
林家如|美國紐約州和台灣註冊建築師,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碩士。目前擔任OMA臺北藝術中心項目總監,陽明交通大學建研所和淡江建築系兼任專技副教授,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共同發起人及現任理事,台北市都審委員。長期關注都市設計,建築教育,執業環境改善,建築性別平權等議題,並活躍於建築學術領域相關和國際研討活動 。

龔書章(以下簡稱龔):聽說在2008年競圖當時,R. K.非常認真且嚴肅地以一張「鴛鴦火鍋」和士林夜市有機、生猛的城市生活意象,提出TPAC將成為最有機會打破劇院場館建築的「正式性」,進而讓城市生活中的「正式性」(指表演中心)和「非正式性」(指夜市商圈)同時存在,可否進一步說說這個設計概念?

林家如(以下簡稱林):我在這個案子到現在做了13年,其實對設計可以被理解的方式也還在不斷進化,最主要是一開始R. K.對公共建築的設定的模糊性的精準(或是精準設計出的模糊性),讓很多的人都可以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定義這棟建築的可能性。

TPAC是一個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得到的建築,它本身就已經是一個舞台,因此我覺得在初期最挑戰的是,要在這麼熱鬧的地區塞入這麼多的機能,還要保持跟周圍環境的開放性。我想R. K.之所以用鴛鴦火鍋作為借喻,就是因為它是個可以自己調配口味的經典料理,他想要做到「一鍋多味」,甚至是任何人都可自由調整比例,創造出屬於建築量體本身的活力和動能(dynamic)。

龔:這個「皮蛋豆腐」的劇場建築原型,似乎是三個完全分開的純粹、獨立觀演空間,並且各別都是完美的幾何體(圓球、方盒、梯形)。聽說當初在競圖時,評審就是被你們提出的這個同時是劇場舞台,又可以像變形金剛一般完全打開的設計給打動。

這幾個獨立的劇場在保持原有獨立性的同時,又能夠有機會連在一起,提供更多當代表演的多元系統融合,令人玩味。可否談談這種可以最小化、又可以最大化的變形、流動的場景?你們在首爾的Prada Transformer是否也正是在以另一種實驗向度,顛覆我們對於空間類型—劇場、媒體、展覽、展秀等的固定想像?

林:TPAC其實看的到很多OMA案子的DNA,包含你提到的Transformer,這些綜合的空間類型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反轉、顛覆空間的既有規劃,並且能夠一次服務展覽、劇場等不同的功能,這邊我特別也要提到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作者已死」 對於R. K.甚至是我們這一代建築師的影響,我們在解構建築的同時其實就是在解構文本,讓閱聽者能夠隨著這個解構去創造出不同的閱讀形式。

TPAC和Prada Transformer兩案相比,除有強烈的共同幾何圖形作為基礎,也都在講某一種排列組合:一個是時間性的,另一個則是空間性疊加起來的。回到TPAC的建築量體,外型上我們可以透過波浪玻璃看到裡面正在運作的平行宇宙,同時它又是一個可以開放讓大眾真正走進去的空間,這些都是這個建築文本中被隱藏的複雜性,作為使用者我們某個程度都在解密,而TPAC的設計就是提供一個多重的視角讓使用者閱讀城市,參與表演。

至於彈性使用的部分,最具代表性是其中2個平常獨立使用的劇場(方盒跟梯形)可以被結合打開成一個超級大劇院的設計。正規的劇場空間必須要盡量讓每個觀眾的體驗是一樣的,到了超級大劇場的規模,表演的統一經驗就已經不是重點,可能在A點和B點的觀眾看到的表演是不同的,聽到、感受到的是完全的多重感知和經驗(multiple experience),演員表演可能會移動,每一個人看到的表演都不一樣,各自詮釋的觀賞體驗就會變得很有趣。

龔:我個人覺得Prada Transformer其實是A可以變成B,B可以變成C,可是TPAC不太一樣,這個是A可以加B變成C,而且它在配置上是一個極小化的正方盒,可是它提供的劇場是極大化的,這也一直是我在看TPAC的小、大、特大之間的變化。

1995年R.K.也針對這件事情寫了一本專書,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建築狀態,像在突破一種極限 ,而且這些嘗試都需要一種靠攏科技的想像,要夠開放和大膽運用技術科技,去達成這種超乎想像的想像(笑)。

林:TPAC還有一點很有趣的的劇場變化方式就是布幕。我們在劇場裡做了兩個公共藝術的布幕,它最大的差別就是因為同時作為劇院本身的開口,本身也會具有它的功能性,我們當時希望表演開始前觀眾進入的劇場空間是單色調但具有豐富質感的藝術性,於是我們找了時常和OMA合作的Inside Outside擔任布幕設計。

他們選擇用玻璃纖維布料,也巧用材質的反光特性,並且在布料中間編了一層紗,營造多層次的立體效果,換句話說它已經超越我們想像的傳統劇場布幕,它可以活用呈現不同的開口形式,甚至設計成節目開場時的燈光投影,作為每檔演出的硬體延伸設置。

(圖/OMA提供、Chris Stowers攝影)

:一直以來,R. K.對於真實生活和虛構表演之間都充滿著狂想!就像他在1978年《狂譫紐約》(Delirious New York, 1978)回顧了紐約的無線電城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當中遊走於觀眾席和舞台、和後台排演室之間的種種動態想像,更重新詮釋了建築、城市與表演文化之間的動態關係。

在1996年的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競圖更提出了整個空間的動線就像一張折疊紙張開展成一條連續的路徑,破除層與層、室內與室外之間的分割,也是第一次出現了OMA經典的剖面路徑展開圖,也解放了空間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可否也談談OMA對於TPAC坐落在台北圓山和士林夜市間的地理特性,在動線或空間上有什麼激進的設計想法?

林:這個案子有一條公共參觀動線,路線從戶外進到劇場內部,後台,戶外咖啡廳,排練室,觀眾席,一下室內、一下室外的場景串聯魔幻般的現實虛幻交錯經驗。當它經過超級大劇院的側邊,有表演在發生的時候,它就從後台轉成前台了,看表演的觀眾也有可能看到有人在那邊參觀。

在TPAC裡我們也邀請台灣在地設計師聶永真設計了「特殊指標系統」,作為公共藝術的一部分,以好幾個不同層次去表述建築內跟外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盡量少用文字,而是加強以量體的形狀去延伸指引,然後和特定的顏色去做搭配,以及夜市螢光燈的效果,回應在地精神(笑)。

龔:R. K.曾說「我不關心建築學的未來,我試圖找到建築學在時代背景中重新構建的關聯性」,從設計面來看,這個「劇場機器」的「科技幻想」(Fantasy of Technology),早在他半世紀前的巨著《狂譫紐約》中就已預見。可否也說說妳眼中的R. K.如何在狂想和實踐之間,給TPAC新的期待?

林:TPAC受到了不少的關注和討論這是好事,表示這棟建築開始和公眾對話。造型一直都不是設計的重點,而是提供的使用方式如何讓人感到愉悅。未來的TPAC必然會是一個連結表演藝術和城市的平台,可以同時在建築內看到演出,對外又能看到迷人的陽明山,圓山風景和台北的夜景,是個很棒的城市行銷結合文化藝術的多重享受。回到文本的這個借喻,未來參與在TPAC的每一個人都將用他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欣賞這個平台,因為R. K.在這裡開啟的是一場創作式的文本閱讀。

龔:OMA一直以來對於建築材料和構築形式的運用都相當出人意表,對於原本應該正式、隆重且華麗的公共建築,你們卻反道而行大量使用了非常既成且看似便宜的工業化製品,甚至採用大膽而多樣的訂製品,來重新定義了我們心中應當表現「正式性」的公共建築,讓建築和外在城市地景之間有了新的態度和對話。可否談談你們對這些構築材料最核心的想像?

林:這個建築物它本身的「組合」是最重要的目的,R. K.不懂皮蛋豆腐,因為他原本的想像是魔術方塊(笑)。我們所有的外牆材料、內部設計選材都不是為了某一種視覺而是從功能出發,因此這也是一棟誠實的建築。結構、風管、設備等讓建築運作的元素並不會被隱藏起來,透過波浪玻璃包覆的核心量體像是一個機器在城市的背後運轉產出一幕幕生活的戲劇。

如果你從遠一點的地方看TPAC和台北這座城市的關係,我覺得是相當有趣的,有點類似像一種圖像場景式的存在,甚至有一些相對的符號兩相呼應。

我們傾向把圓山這整個site都視為一座城市劇場,當你從這樣的角度去解讀TPAC和周遭的關係,我覺得魔術方塊確實比起皮蛋豆腐更為精準,因為我們想做到的是透過建築的有機,讓菁英文化從劇場建築中走出來,和流行文化一起放在藝術和建築中間,也讓建築本體成為一個觀演交流的平台,讓這個「組合」的意義發揮最大值。

|延伸閱讀|

採訪/龔書章 文字整理/林穎宣 插畫/廖國成 圖片提供/OMA 核稿/吳哲夫
採訪/龔書章 文字整理/林穎宣 插畫/廖國成 圖片提供/OMA 核稿/吳哲夫
採訪/龔書章 文字整理/林穎宣 插畫/廖國成 圖片提供/OMA 核稿/吳哲夫
採訪/龔書章 文字整理/林穎宣 插畫/廖國成 圖片提供/OMA 核稿/吳哲夫
採訪/龔書章 文字整理/林穎宣 插畫/廖國成 圖片提供/OMA 核稿/吳哲夫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採訪/龔書章
  • 文字整理/林穎宣
  • 插畫/廖國成
  • 圖片提供/OMA
  • 核稿/吳哲夫
龔書章的建築會客室

龔書章的建築會客室

龔書章|東海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設計碩士。現任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台灣設計研究院「公共服務委員會」召集人;曾獲2007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2020臺北文化獎。1997至2009成立「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長期關注城市設計治理、建築文化構築以及跨域服務設計思考。

林穎宣

林穎宣

1990年生。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東海大學哲學系肄業,旅居法國三年餘,期間就讀巴黎高等藝術學院。曾任《VERSE》採訪編輯、電台採訪記者、誠品書店編輯,台中國家歌劇院行銷公關部門。熱愛寫作,天性浪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