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龔書章 ✕ 林聖峰:散發細膩而恢弘的建築氣味

龔書章的建築會客室

龔書章 ✕ 林聖峰:散發細膩而恢弘的建築氣味

我在林聖峰和「嶼山工房」的建築作品之中,感受到他們似乎在建築中尋找一種更內向的秩序體系、更自由的抽象形式、更清晰動人的材料構築,以及一個更具紀念性的整體。

從 2014 年到 2018 年的實構築展示空間、2016年的實踐大學教學大樓,到近三年在新竹市的廣場、候車亭、市場等公共建築,都可以強烈地感覺到無論是構築材料或建築形式,建築師林聖峰和「嶼山工房」的作品有別於台灣其他建築師,帶有一種沉潛安靜、理性清晰、卻又不流俗套的非典型表現。

我在林聖峰和「嶼山工房」的建築作品之中,感受到他們似乎在建築中尋找一種更內向的秩序體系、更自由的抽象形式、更清晰動人的材料構築,以及一個更具紀念性的整體。這種表現,讓我直接聯想到西班牙建築師 Rafael Moneo 對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葡萄牙建築師Álvaro Siza的評論:「Siza純粹要自己的作品『散發建築的氣味』。」本期的建築會客室,我期待藉由和林聖峰的對談,更深切地理解他如何建築?如何建構?以及如何以獨到美學實踐他的理想建築。

龔書章(以下簡稱龔):我知道你的專業養成,有別於其他傳統建築人—大學從工業設計的專業訓練開始,然後到美國最迷你、也最前衛的 Cranbrook 藝術學院學習建築。在Cranbrook 藝術學院以藝術思考面對建築和設計,對你有什麼啟蒙或轉向?

林聖峰(以下簡稱林):在 Cranbrook 的求學經驗,讓我理解到建築的重要起點:「形式的意義」,其中包含關係的梳理、推演邏輯的釐清。我進 Cranbrook 的第一個作業是一個壁畫,花了兩週時間,用拼貼和炭筆手畫,讓我整個身體變成一個流動地景。我從此學會本能地把事物看成抽象的流動關係,現在回想,這是很大的收穫和創作原點。

至於理解「意義」這件事情,我想必須要回到很本質的感知(手、身體的操作),放大來看,進入現實就是環境條件的梳理。梳理完之後,讓他們相遇、找到關係,形式就會同時產生,回應物質的架構、系統,讓他們慢慢靠近,然後讓這些關係再沉下去一點、再離開一點,我覺得會讓莫名其妙的意義出現,甚至產生開放的意義,這也是我回來這幾年一直在嘗試的事情。從教學的操作中,透過比較封閉、抽象的部分,從物質的節點( joint )關係去思考推敲。

龔:從實踐大學教學大樓收斂精簡的非典型改建、新竹南寮漁港受矚目的「波光市集」,乃至於歷史博物館複雜的內外改造,從工業設計、室內設計、建築到城市或歷史的面對,你始終在形式上維持一貫極度冷靜的思考和凝視,但另一方面,你又在構築和材料上表現出熱情而明確的物質禮讚,這是否和你的工業設計背景有關?

林:相對上一代的建築人,我們這一輩其實幸運很多。我上大學的時候,誠品剛創立,當時的社會氛圍有很濃厚的文化氣息,許多旅外歸來的學者都願意傾囊相授,把他們在海外見聞的新知識與自由觀念帶回台灣。這樣不同以往的土壤,讓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嘗試和失敗,也正因為如此,我在念工業設計的時候對「操作」尤其感興趣。但我其實從大一就想念建築,因為建築包含了社會、政治和深刻的文化底蘊,所以大學最後兩年我都在玩「紙」,用紙做成窗戶、地景、線條。操作紙的過程,讓我體驗到如何把物質變成純粹形式:當手和身體滲入之後,對一切事物就會有綜合性的理解,不只是形式,也有關係和力量等等,你會突然找到任何可能的意義所產生的方式,但它不會是從某種既定對象或形式開始,而是從一種原初的「事物的關係」。

龔:我從你的作品看到一種對形式和材料的執著,或者更直接地說,是一種藝術家創作的偏執!這種創作表現,似乎和你對現實、城市的矛盾和挑戰有著無比包容的個性有關,不像別的藝術家那麼具攻擊性;但是,最後完成的作品又好像回到你一直以來堅持的純粹,我強烈感覺到這是你的特質—在妥協、對立、複雜、不明確的多樣之中,留意衝突、接受建築的複合特性,但是最後卻以「純粹」謹慎看待。可否談談你在作品和現實當中,如何找到這中間的自我?

林:我最近也在嘗識理解,在台灣完成這些事情需要很強大的意志(笑),要打很多仗才能走到另一個地方去。隨著幾個案子的經歷,慢慢理解如何讓意志不要變成執念,這中間有一個平衡點,再後退一點就是完全放手了,所以說掌握平衡點是需要練習的。

龔:Kenneth Frampton 曾在 1983 年《走向批判的地域主義—抵抗建築學的六要點》一文,提出建築應該找到個別地域的文化、構築與環境的特質,然後在文化間隙( Cultural Interstices )之中茁壯,並進一步以地域環境的限制,建構建築的主體獨特性。我也在你策展的 2018 年實構築「New Weaving 新織理」展覽之中,提到Kenneth   Frampton主張的「構築本身就是個交織的歷程」—很多構築方法的原型是「織理」,構築在演化的過程中也是交疊的,是一個一個替換的過程。可否說說你如何在「構築」找到文化和場所的獨特形式?甚至成為一種當代建築的發明?

林: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展覽,從早期台博的世貿展覽開始,所以我對展覽必備的基本思考,包括策展和整個架構是可以理解的。我其實很喜歡做展覽,在念工設系期間做了很多展覽,我的工作也曾經差一點走向策展,但我沒有選擇那條路,因為這樣人力會變得吃緊。但是以展覽或臨時空間作為構築的一個實驗,我覺得是很重要的,很多有趣的事情是從這裡出來的,所以展覽之於我和同事的訓練是一種養成,從對空間的控制到對美學的想像,不過這對同事來講不一定完全公平,我自己偶爾會覺得應該鬆手,這並不是放棄,而是讓其他可能性出現。以前常會有短暫停留的員工完全無法理解我到底在幹嘛(笑),他們覺得既然有現成可以沿用,為什麼要重新開始?但如果從原點的關係思考事物,讓它重新成形,必然就會有它自己的方法與路徑。這些趨近發明的事情,並不是絕對性的,但對我和團隊來說,是一種創作的重要進化。

龔:我認同你說的,「創作」跟「發明」最大的不同:創作是長出一個新的東西;發明則是建構一個系統,每一個東西背後都有一個系統的轉化,我想這也是你設計的風格特色,你的每個作品雖然都保持非常清晰的獨特形式,以及對美的極致追求,但是我一直感受到你在建築「觸覺性」( the   tactile )的著力,絕對不亞於「視覺性」( the  visual ),而這也是 Kenneth Frampton 和瑞士建築師 Peter Zumthor 一直強調的「感知」和「詩意」,可否說說哪一個作品是你個人最執著、最強烈的追求和實踐?

林:我想以「波光市集」回應。波光的張力很強,要處理構築、系統和形式的密度,同時也必須擁有美學的層次,這與觀看者的理解有機會產生一種「普同性」的氛圍,因此我認爲藝術有時候需要跟人保持距離感,否則藝術本身的光會不見。我們常說台灣非常有意思的是:比較傾向跟民眾產生近距離的普同關係,但我們的眼睛要能夠接受、習慣並理解藝術跟人之間是有距離的。

龔:你在新竹市「幸福廣場」和新竹南寮漁港「波光市集」作品中,都獲得建築專業者和一般市民難以取得的認同,顯現了一種普同性的美感經驗。但是,我們也可以明顯地看出你完全有別於台灣其他建築向本土文化形式學習、轉化,而堅定地抵抗地方的直接模仿或文化投射,維持一種純粹的構築( tectonic )而非場景( scenographic )的建築,持續不放棄當代建築的進步性和時代性!這一路以來,你如何在這當中找到所謂「場所-形式」的美?又如何轉譯?

林:波光市集確實和我以往專注在做事的態度不太一樣,我開始問自己關於藝術的問題,這是重要的提醒:建築是從環境長出來的,這對我來說一直都不是理所當然,而是相對有點距離的。對於那個「相遇狀態」我還是有所警覺,而這樣的狀態就創作者本身和使用者而言,我覺得反而是本能的一部分。

龔:在作品中,你如何一方面完成精煉、收斂而細部具體的物質性,另一方面又形塑一個獨特、恢宏而抽象的整體?可否以「新竹漁港直銷中心─波光市集」這個作品的結構、屋頂、材料、燈光,來說說你這既微觀又巨觀的想像?

林:早期在談身體性這件事,包括視覺、包括尺度,我並沒有把握可以駕馭。從 Cranbrook回來後,我對視覺其實很敏感,反而對身體性沒有把握,所以我在這幾個案子一直在試尺度,包括波光市集棚架的高度、幸福廣場的細節。我知道這些事情很重要,所以會盡可能去捕捉。

龔:嶼山工房團隊成員似乎都是你的實踐建築系學生,你們在面對專業實踐的艱鉅挑戰,如何維持像在學校工作室一般的師生共創團隊?團隊中這麼多剛畢業的學生,流動性一定很頻繁吧?我在你們的作品看到一種持續的一致性,在內和外的劇烈變化當中,你如何為作品找到穩定向前的平衡和強度?

林:成員中學生比例其實一半一半,後期也有工業設計背景的成員陸續加入。但即便有很多複雜案子,展覽還是在進行,工作室同伴也都接受過非常好的訓練,許多成員過去都有做展覽的經驗,可以很快理解空間的尺度、材料以及材料要構築的關係,經過一兩次協調就很容易溝通。我覺得很幸運,可以在這種教學相長的氛圍中「玩」建築,某個程度上,我覺得這實驗的特質,也是下一代建築人非常好的發展基礎。

PROFILE | 林聖峰

美國 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建築研究所建築碩士。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嶼山工房主持人、國立歷史博物館修復及再利用委託規劃設計、波光市集——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案協同主持人。

購買 VERSE 雜誌



關於更多恆春民謠的傳承與創新,請見VERSE 010封面故事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龔書章 插畫/廖國成 編輯/吳哲夫 核稿/郭振宇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龔書章
  • 插畫/廖國成
  • 編輯/吳哲夫
  • 核稿/郭振宇
龔書章的建築會客室

龔書章的建築會客室

龔書章|東海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設計碩士。現任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台灣設計研究院「公共服務委員會」召集人;曾獲2007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2020臺北文化獎。1997至2009成立「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長期關注城市設計治理、建築文化構築以及跨域服務設計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