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柏林牆與深圳河〉:世界被一分為二,雙方都宣稱自己是自由的象徵
許知遠來到柏林圍牆,重訪被遺忘的歷史——那年,世界被一分為二,雙方都宣稱自己是自由的象徵。
突然間,年輕的士兵開始奔跑,然後縱身一躍。這是1961年8月15日淩晨的柏林,牆的修建已進行到第三天,它足有一百五十五公里長,將這座歐洲偉大的城市攔腰截斷。它的修建者是東德政府,為了制止居民包括熟練技工大量流入西德。
被截斷的不僅僅是空間,還有人們對生活的希望。康拉德·舒曼(Conrad Schumam)19歲,是負責保衛這座迅速建成的長牆的很多士兵中的一員,他來自里薩地區的Leutewitz,屬於東德,蘇聯的控制範圍。歷史的潮流注定要深刻地改變他的一生,他三歲時希特勒自殺,而在他四歲那年,邱吉爾發表那著名的鐵幕演講——世界被一分為二,雙方都宣稱自己是自由的象徵。
「過來,過來。」那邊的人一直在喊。這座圍牆已修建到最後一部分,它還沒有變成兩米高、頂上拉著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牆,而僅僅是鐵蒺藜的路障。或許康拉德·舒曼自己也說不清當時的內心感受,他大步越過鐵蒺藜的行動,震驚了所有人,而攝影師彼得·列賓正好在場,他抓住了這一瞬間——頭戴鋼盔、肩負長槍的東德士兵飛過了藩籬。
這座牆後來被稱作柏林牆,而清晨的這一瞬間則變成了20世紀最令人難忘的形象,在冷戰氣氛高漲的年代,它被解讀為「投奔自由」。
在2009年6月16日的《曼谷郵報》上,我又看到了康拉德·舒曼的形象。不是那張著名的黑白照片,而是一座雕像,似乎是鋼材料。在柏林牆倒塌二十年後,人們用這座雕像來紀念那個偉大的時刻——十九歲青年的一躍是自由的宣言。
當事人的命運不像照片,不能定格在最燦爛的一刻,「自由之路」則充滿了苦澀。康拉德·舒曼被一輛待命的西德警車接走,並隨後獲取在西德自由居住的權利,成為西方世界自我證明的一個活生生的標準。他定居在屬於西德的巴伐利亞地區,在小鎮 Günzburg 遇到了後來的妻子。
但柏林牆的陰影並未隨之消失。在之後的歲月裡,舒曼一定不斷聽說過很多像他一樣的逃亡者的故事,但大多數命運不佳。他們被員警攔截、被槍擊、被電網擊倒……柏林牆從原來的兩米被加高到三米,觀察塔樓上的探照燈在夜晚格外閃亮。他肯定也擔心仍身在東德的家人與朋友,不知他們會因自己的魯莽而遭受何種牽連。
「只有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被拆除)後,我才感到真正的自由。」舒曼後來說。但即使如此,他還是很少去探望父母和兄弟姐妹,似乎巴伐利亞比他的出生地更像是他真正的家鄉。憂鬱症也一直困擾著他,1998年的6月20日,他吊死了自己。
2003 年夏天,我第一次去柏林。柏林牆是遊客必到之地,就像是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北京的長城,它是最明確的身分認證。
哪裡是柏林牆?員警必定對這樣的問題再熟悉和厭倦不過了,他熟練地指著地上的白線,手指一直向遠方延伸過去,還指明這裡就是當年約翰·甘迺迪發表演講的地方。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還沒找到方向,對於這座牆的歷史也並不十分明瞭,或許也無法猜想155公里的長度到底意味著什麼,我看到了保留下的一小段柏林牆,上面盡是各種顏色與形狀的塗鴉,還有一截鐵絲網,旁邊有很多年輕人的黑白照片,他們倒在奔向自由的途中。柏林牆建立後,很多人採用不同方式來越過它 :跳樓、挖地道……在後來看到的一份調查中顯示這樣一列數字 :5043人成功了,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還有 260 人受傷……
這次柏林之行,沒激起我太多的感受,我是一個典型的遊客,隨著旅遊手冊到來,還帶回了兩塊碎石作紀念——它們很可能是1989 年憤怒和歡樂的人們砸下的。
歐洲人與美國人或許能更強烈地意識到柏林牆的含義,因柏林牆變成了「塗鴉美術館」,多少人還記得歷史的悲劇?為這裡飽含他們的悲劇和勝利。而對我來說,它仍是歷史書上的一頁,有點抽象、被過度詮釋。
對當時的我來說,在它倒塌的1989年,還有一些更為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英國人提姆·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發明了全球資訊網,它隨即將人類社會帶入資訊時代。一種新的情緒正在到來,政治不再是支配世界的主要力量,商業與技術才是;地緣劃分也不再重要,全球正在被連接到一起,所有的障礙都將被清除,人們將分享相似的物質與精神成果;關於自由與民主的觀念探討也將暫告段落,歷史已經終結,經濟上的自由市場、政治上的民主制,相輔相成,大獲全勝……
我這一代人正生活在這樣一種氣氛中。柏林牆,像是已經終結的冷戰,笨拙、陳舊、悲傷、不合時宜……但真的如此嗎?
書籍介紹
本文收錄自《意外的旅程:加爾各答、開羅與最幸福的國度》。
出版|雲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許知遠
許知遠漫遊十五年,首次結成「旅行三書」。探尋世界,橫穿中國,用陌生與偶遇重訪被遺忘的歷史,在疲倦時代,看一個遊手好閒者的旁觀、洞察與想像。
本套書為2010年至今作者在中國或世界各地遊歷的旅行隨筆合集。第一冊上輯,作者沿愛輝—騰沖線橫穿中國,在遊歷中重新審視當下中國社會的真實切片與歷史的複雜面孔;下輯,作者在遊歷路程中尋訪了賈樟柯、余華、劉香成、陳丹青等文化學者,展開「十三邀」式的漫談與追問。第二冊,作者的足跡跨越不丹、東歐、印度等不同文化屬地,旨在呈現一個更多元文化的世界版圖,從而打開看待自我與世界關係更多的可能性。第三冊圍繞2020年作者在馬來西亞、夏威夷、日本三地的停留與輾轉展開,不僅勾勒了各地在危機下的不同風貌與普通人的真實生活,更深入討論了各地在歷史上對危機的應對方式,揭開其背後被遺忘的歷史。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