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質物霽畫主理人李霽:以植物觀點,梳理世界本質

質物霽畫主理人李霽:以植物觀點,梳理世界本質

「質物霽畫」創辦人李霽從建築系畢業,卻不走建築人的常規路,2013年創立個人工作室並投入植物裝置藝術領域至今,成為這領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2020年起更跨足時裝、產品及家具設計,新創副品牌「file」及「WASTE」,並成為靈氣治療師,甚至也回到建築設計。對李霽來說,這些領域其實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但他真的關注的,是表象下的本質。

藝術家李霽,於一樓的工作室。

「質物霽畫」創辦人李霽從建築系畢業,卻不走建築人的常規路,2013年創立個人工作室並投入植物裝置藝術領域至今,成為這領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2020年起更跨足時裝、產品及家具設計,新創副品牌「file」及「WASTE」,並成為靈氣治療師,甚至也回到建築設計。對李霽來說,這些領域其實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但他真的關注的,是表象下的本質。

從小常跟著父親走入山野的李霽,植物和自然可說是與他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存在,更延伸為「質物霽畫」的創辦概念:以植物的角度看待世界,透過本質思考,探索植物和空間的關係,創造與內心深處對話的美感經驗。

所謂「植物的角度」,李霽解釋道,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直覺的觀點,不被任何標籤所定義:「當我們走進自然,文明、秩序什麼的都無關緊要了,植物只專注依循一個從生長到死亡的自然機制,它們的生命樣貌很純粹,我希望也用這樣純粹的方式來看待自己和世界。」

植物的姿態,在李霽的手中翻飛出詩意、疏離、狂野、奇幻、詭麗、侘寂等不拘一格的繁複面貌,進駐到不同空間自成一方,無聲演繹了李霽見聞思想的神祕小宇宙——置身山林中對生命的感受及體悟、日常之必要的閱讀、熱衷探究的神祕學、跑極限馬拉松在體力臨界點所覺知到的壯闊地景。小宇宙的色彩、質地與形狀皆由李霽的思索與記憶片段細碎構成,晦澀地指涉了不同意圖的符號與故事設定,引領觀者各自解讀想像。

李霽平時的居家空間。

整理靈魂,重新回歸本質

但這樣充滿符號與意圖的創作形式,隨著李霽近年經歷的人生轉折與心境轉變,慢慢地發生了質變。「我希望我的創作不只是一種泡沫化的短暫呈現,而是能更扎實、更有價值也更有意義的存在,可以為世界帶來一些正面的影響或改變。」李霽如是說。

近幾年是令人苦不堪言的變動之年,對李霽來說也是:2017年與原本信任的合作夥伴拆夥、2020年全球疫情衝擊了經營多年的中國事業,他一力撐持公司營運,同時苦思如何開拓更多可能性。在此艱難時刻,李霽自2019年開始學習的古老療癒法「靈氣」,成為他每日不可或缺的、整理靈魂的生活儀式,也是開啟他自我調整的關鍵。

「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本質,思考自己需要什麼?要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李霽說:「而後慢慢過濾掉不需要的生活、工作和關係,放開控制,將不順心視為課題,盡可能尋找和他人溝通、對話與共鳴的可能性,而不是擅自做取捨批判。」

李霽笑稱,自己過去還是更偏重形式,現在他則希望自己的創作和世界更有連結,可以跟更多人開始溝通、對話並產生關係:「這樣我的創作會影響更大、更深遠。」

李霽的工作室與生活空間皆是一式簡約風格,只專注在自己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事。

領域不設限的創作新實驗

過去李霽主要以植物裝置藝術知名,2020年起以他長期關注的「永續」、「循環經濟」等環境議題為概念,創作媒材不再只著重植物,更多結合人工、無機的異材質,除了讓作品可以被永久保存,也象徵他對「追求自然生活」不再以對立切分方式看待的心念轉變,對他來說,這些無機材質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應予以轉化再詮釋。

以環境議題、再利用材質及環保工藝打造的時裝副品牌「file」是李霽的全新實驗,與女裝服飾品牌if&n主理人蔡宜芬、台灣鞋履設計師品牌ZOODY共同攜手開發環保布料。他不走大量生產的成衣路線,而是為有興趣的人提供專屬訂製,「衣服就是身體的建築,我希望藉這個副品牌探索服裝、環境跟身體的關係。」

回歸建築本業是李霽近年最重要的挑戰,因為建築是一種文明象徵與文化呈現,是一個定義未來人類生活面貌的更大命題,也正是他所說的「可以被收藏」的作品形式。他透露自己目前正在進行一個跨建築、室內空間與景觀的旅館設計案,也將植入他對「本質」的思考:「氣候、紋理、脈絡、人文秩序造就了一個環境的地方特性,因此建築形式及空間語言應該呈現基地和環境的種種關係。我的工作就是梳理出這些本質與關係,再透過我為介質,讓建築在這片土地上自然長出屬於自己的姿態。」李霽說:「我不想只是用主觀意圖構築形式化的建築語言,那樣對我來說意義不大。」

從建築和空間,2021年李霽也再更進一步延伸發想了家具副品牌「WASTE」,以循環經濟為概念,讓自己擅長的材質詮釋與故事設定與「機能性」碰撞出有趣的新火花,以具有循環經濟價值的材質探索家具的可能性,也讓自己的創作更進一步走入大眾的日常生活。

WASTE首發作品「The New Normal氣味培養皿」,發想自疫情時代必須與細菌共處的生活新常態。李霽為設計梳理出「永續材質」、「氣味」二個不可或缺的本質:選用春池玻璃的友善環境原料「發泡玻璃」製擴香石,置於玻璃培養皿中,依循設定好的色彩故事以手工層層上色,暈染出宛如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並與台灣香水品牌P.Seven共同打造「頹敗中的微光」、「無人之境」兩支情境氣味。「物件會消失,但氣味體驗可能成為永存的記憶。」李霽笑說:「這個氣味培養皿也不只是一個美麗的形式,而是主動地和使用者的嗅覺產生連結,開啟互動、對話並啟發靈感。」

此外,李霽也和VERSE攜手合作,從「The New Normal氣味培養皿」延伸設計了一個雜誌訂閱贈禮「VERSE╳BOTANIPLAN VON LEE CHI 香氛書」。在思考過《VERSE》作為一本文化雜誌的價值與內涵後,李霽回歸閱讀的本質「視覺在腦海中產生印象與記憶」,提案「嗅覺」作為一種感受閱讀的全新方式,於是有了香氛書的誕生——以發泡玻璃製作擴香石的書體,以色調深黑的紙材包覆成書,滴上氣味,即可開啟嗅覺的閱讀之旅。

由李霽設計的「The New Normal氣味培養皿」。

李霽為VERSE設計的雜誌訂閱贈禮「VERSE╳BOTANIPLAN VON LEE CHI 香氛書」。

「我不想只是複製閱讀的一般形式,而是打破視覺作為既定的閱讀方式,讓思考疆界有不一樣的呈現。」李霽說。

以本質思考應對生命

回顧質物霽畫的創立,李霽一開始就為品牌設定了從建築、藝術到植物等八個創作面向,現在他的各種跨領域實驗,只是在讓他最初設定的創作面向開始慢慢發生。

而這些不同的領域只是形式的不同,李霽說:「若不講形式、領域、技術、標籤,回歸根本,其實我在做的都只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梳理本質』,然後思考我的創作與空間、人、自然環境和生活產生怎樣的互動關係,並找出一個簡單卻對所有人都有影響的溝通方式,這才是設計的真正價值所在。」

比起很多創作者迫不及待想把自我印記在這個世界,李霽笑稱自己的做法更像「園丁」,總是退一步,讓自我融入在世界,觀察、理出脈絡再建構。

回歸本質的李霽,心境變得開闊,整個人的氛圍變得柔和,不似從前的嚴肅緊繃,生活得也更踏實而快樂——這樣的狀態,從他的居家空間即可窺知一二,開敞明亮,沒有過多不必要的物慾,唯有書、植物、礦石、貓、變色龍和蜥蜴相伴左右。在世界佔據了一個恬然自得的角落,李霽以本質的思考,更不設限、也更有餘裕地應對發生在他生命中的一切。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關於更多恆春民謠的傳承與創新,請見VERSE 010封面故事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林蔚靜 攝影/蔡傑曦 編輯/邱佑寧 核稿/郭璈
文字/林蔚靜 攝影/蔡傑曦 編輯/邱佑寧 核稿/郭璈
文字/林蔚靜 攝影/蔡傑曦 編輯/邱佑寧 核稿/郭璈
文字/林蔚靜 攝影/蔡傑曦 編輯/邱佑寧 核稿/郭璈
文字/林蔚靜 攝影/蔡傑曦 編輯/吳哲夫 核稿/郭振宇
文字/林蔚靜 攝影/蔡傑曦 編輯/吳哲夫 核稿/郭振宇
文字/林蔚靜 攝影/蔡傑曦 編輯/吳哲夫 核稿/郭振宇
文字/林蔚靜 攝影/蔡傑曦 編輯/吳哲夫 核稿/郭振宇
文字/林蔚靜 攝影/蔡傑曦 編輯/吳哲夫 核稿/郭振宇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 文字/林蔚靜
  • 攝影/蔡傑曦
  • 編輯/吳哲夫
  • 核稿/郭振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