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專訪直擊!日本雜誌《BRUTUS》40多年屹立不搖的秘密

專訪直擊!日本雜誌《BRUTUS》40多年屹立不搖的秘密

《BRUTUS》為日本知名出版社集團MAGAZINE HOUSE旗下的雙周刊雜誌,每期專題特輯以強大的編輯力與企畫力,創造出各種具嶄新視野的議題內容。

編輯長田島朗的辦公桌。

創刊於1980年的《BRUTUS》為日本知名出版社集團MAGAZINE HOUSE旗下的雙周刊雜誌,刊名取自美國漫畫《大力水手》(Popeye the Sailor)男主角的情敵布魯特斯(Brutus)之名。創刊初期本以男性雜誌為定位,後期轉型為橫跨各領域主題的生活文化雜誌,每期專題特輯以強大的編輯力與企畫力,創造出各種具嶄新視野的議題內容,不僅廣受日本讀者歡迎,也受到包括台灣的海外讀者喜愛。

*VERSE/田島朗/中西剛(以下簡稱V/田島/中西)

V:《BRUTUS》從1980年創刊至今已超過40年,主題非常豐富,包括生活、藝術、文化、旅遊、時尚、商業等不同面向的議題,您認為《BRUTUS》的核心精神是什麼?這些年來有不同的轉變嗎?

田島:《BRUTUS》今年已經是第44年,我在2021年接下編輯長一職時,為雜誌立下了一個新的slogan「New Perspective for All」。正如您所說的,《BRUTUS》在各個領域都有其特色,但《BRUTUS》不是一本單純的藝術雜誌、音樂雜誌,也不是時尚雜誌,它涵蓋了所有面向。雜誌的特輯專題其實都是從基本觀點出發,我們想要將平常的主題,注入編輯觀點,呈現給讀者新的視野。

「New Perspective for All」這句slogan可以分成兩句,「New Perspective」—新的視野,「For All」—給所有人。《BRUTUS》的讀者不僅僅是藝文創作者,我們希望《BRUTUS》是一本「所有人」的雜誌—任何想要獲得新視角、新觀點的人都可以看的雜誌。

V:這個slogan當中「for all」特別有意思,因為在台灣,大家經常問《VERSE》誰是你們的TA?但我們也更傾向「for all」的想法。所以你們有設定核心讀者嗎?

田島:如同剛剛提到的,《BRUTUS》是一本for all的雜誌,所以我們在製作雜誌時,並不會特別設定核心讀者,常有人說我們的核心讀者群是40歲左右的男性,但事實上我們的主題很多元化,例如前陣子發行的「真的很好吃的甜甜圈」(本当においしいドーナツ)專題特輯,以甜甜圈為主題,相當受到女性讀者的喜愛。

我們經常會被廣告商問到雜誌的受眾為何,到底是40代男性、40代女性,還是30代的男性、女性?但是我會一如既往地告訴他們,年齡、性別都不重要,我要把這個框架全部都打破,因為《BRUTUS》的目標就是for all,也就是所有人,我每次都這樣肯定地告訴廣告商。

《BRUTUS》編輯部。

V:這個觀點我們非常同意。請問《BRUTUS》創立以來,是否經過不同時期的風格轉變呢?在定下「New Perspective for All」的之前與之後,有什麼轉變與差異?

田島:過去雖然沒有明確地定出slogan,但一直以來《BRUTUS》的走向都是一樣的,無論是網路、商品、活動,在企畫策略上的目標皆一致。參與《BRUTUS》的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核心價值觀,否則我們不能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雖然在我上任後才定出這句slogan,但其實我們在做的事情,跟過去43年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V:請介紹目前《BRUTUS》編輯部的運作方式,成員有多少人?每一期專題特輯是同一群人執行嗎?還是會分成小組執行?

田島:目前《BRUTUS》編輯部成員包含我總共有11位,我是編輯長,一位副編輯長負責數位,三位副編輯長負責雜誌,其他六位編輯則同時需要負責紙本、數位及活動企畫。每期專題特輯會以一位副編輯長、一位跑現場的編輯,兩兩一組搭配的方式進行,製作時間為三個月。副編輯長帶領編輯決定題目方向,編輯再與外部攝影師、文字作者組成編採團隊,完成編採製作。

這是MAGAZINE HOUSE一直以來的作法,我們相當重視外部自由工作者的創意,由他們來幫助我們完成雜誌,因為如果都是內部的人在製作內容,內容可能會變得不有趣,要多一點外面的人參與,讓多一點新鮮的想法進來。

我們也不會特別坐下來開會討論,而是由兩人小組去討論構思主題,再跟編輯長確認題目。為什麼我們不開會?因為開會到最後,通常都會以多數意見表決最後的主題,或許這個主題是正確的,但有可能變得「不那麼有趣」,所以我們不會在會議室裡開會決定主題是什麼。

V:隨著閱讀習慣的改變與多元化,《BRUTUS》也有發展數位原生內容嗎?目前數位和紙本雜誌的內容比重大概是幾比幾?

老實說沒有特別去計算過比例。過去是把雜誌內容直接轉成數位上網,但最近的確也開始發展數位原生內容,組織跟規劃也越來越有規模。有些媒體會把數位內容與紙本雜誌分成兩個不同部門,但我不想這麼做,因為一旦分開,編輯方針與策略可能會變得不一樣,因此《BRUTUS》編輯部成員要同時負責雜誌、數位、社群、活動企畫工作,然後由編輯長統整所有方向,所有項目都一樣重要,我們同等看重。

MAGAZINE HOUSE大門。

V:想要進一步了解《BRUTUS》社群及活動部分,是如何規劃的?

田島:我擔任編輯長後,在2022年4月推出「Plan B計畫」,簡稱「PB」。創意是《BRUTUS》最大的特色與能量,PB就是以《BRUTUS》的編輯力為客戶企劃各種創意服務。過去《BRUTUS》也有相關業務,但是屬於客戶來接洽才進行,PB計畫是向所有人宣告,《BRUTUS》的創意可以有更多的發展,歡迎所有人來洽詢。

我們的讀者社群組織名為「WITHBRUTUS」。《BRUTUS》的讀者喜愛的領域非常多元跨界,有人喜歡音樂、有人喜歡建築、有人喜歡紅酒,我們希望將這些讀者連繫起來,因此建立一個結合創作者的社群平台「BHIVE」(BRUTUS CREATORS HIVE),採會員制,為會員規劃專屬活動、電子報,希望未來能將這些跨領域的能量聚集起來,產出一些新的火花。

WITHBRUTUS是最近才剛開始不久的計畫,很多活動與計畫都還在構想中,會員人數目前大約有三萬人,採免費加入,僅參加一些活動需要收費。

V:聽起來PB是幫商業客戶做一些創意服務,可不可以舉一些有趣的例子?

田島:在去(2022)年我們曾推出溫泉專題特輯,與日本知名手工啤酒品牌合作生產一款啤酒,讓大家泡完溫泉後,可以愉快地暢飲啤酒;我們也幫無印良品(MUJI)製作新產品的型錄,放在無印良品店鋪供民眾索取。這些都是運用《BRUTUS》的編輯力,發想出的各種創意產品與企畫。

V:在這個時代裡,許多年輕讀者習慣接收網路影音資訊,越來越少人閱讀紙本雜誌,《BRUTUS》有受到紙本銷售量下降的衝擊嗎?因應這樣的現象,如何進一步與時代互動,吸引新的讀者群?

田島:紙本雜誌的銷售量的確慢慢地在下滑,但幸運的是,紙本廣告費用卻在提升。為什麼呢?其實我也不太明白,可能廣告業主認為,在這個時代仍然會付費買紙本雜誌的讀者,是認真地希望從裡面獲得一些情報的客群,這樣的讀者對於廣告業主而言具有高附加價值,因此他們願意多付一點預算在紙本廣告上。

我認為紙本與數位應該扮演不一樣的角色與工作。會去書店付費買雜誌的人是我們的直接客群,而網路則幫助我們用不同的方式接觸到有別於紙本的客群。《BRUTUS》有四十多年的歷史,是一個具有公信力的雜誌品牌,如果20年以後紙本雜誌消失了,只剩下網路內容,讀者也會想到《BRUTUS》之前出了那麼多本實體雜誌,他們寫出來的文章是具有公信力的,因而感到放心,相信我們所創造的內容。

當然我們也希望在這個新時代裡,讓編輯的能量有更多展現的可能性。今年5月我們成立了影像部門。當時的想像是,把雜誌的內容變成影像會是怎麼樣呢?因此我們用編輯的手法,將雜誌內容化為影像,未來將針對每一期雜誌內容,製作一支原創影像,每月跟著紙本雜誌一起發布。

牆上貼滿了每期《BRUTUS》封面海報。

V:接下來想問您個人本身的問題,當初您是如何成為一位編輯的?對於編輯這份工作,二十多年來一直抱持著很大的熱情嗎?

田島:我本來就喜歡看雜誌,也很喜歡旅行,希望走遍世界各地。所以在思考未來工作時,我在書店看到《BRUTUS》這本雜誌,心想如果到這個雜誌社工作,我應該可以邊旅行邊工作吧!

成為編輯後,一天一天很快地就過去了,其實我也沒有特別注意到時間的流逝,只是覺得每天都過得很有趣,一回神才發現,啊!二十多年竟然就這樣過去了。現在的《BRUTUS》發展出更多元化的業務,包括活動、社群、影像等,編輯可以做的工作不僅僅是紙本雜誌而已,內容就更加有趣了,所以我想我應該可以再繼續做這份工作很久。

V:再回到雜誌內容,有一些經典題目,例如讀書、電影、音樂等,《BRUTUS》每年都會針對這些題目推出不同的專題特輯,你們是如何在相似的題材中,找出新的創意與視角?

田島:如同之前所說的,我們在製作內容時,希望從基本的題目中,給予大家新視角與觀點,因此每個題目都會依照當時社會氛圍、編輯想要傳達的想法,進行主題企畫發想,即使題材相似,但內容與視角卻大不相同。

例如飲食料理是我們常做的題目,去年做飲食料理專題特輯時,本來只是想做單一族群料理,但如果只做單一族群料理那就太無趣了,沒人會為之感動。當時仍是疫情期間,大家都無法出國,我們就想,能不能讓讀者透過看雜誌,感受到環遊世界的樂趣?因此企劃了「讓你懷念的世界美食」(世界が恋しくなる料理),採訪在日本的各種世界料理。

《BRUTUS》編輯長田島朗、副編輯長中西剛、編輯村田健人(圖右至圖左,攝影╱蔡瑞珊)。

V:《BRUTUS》今年4月發行的台灣特輯—「好久沒出國了,先從台灣開始吧」(久しぶりの海外は、まず台湾から始めよう),受到台灣讀者熱烈討論。想請問這期主題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之下開始企畫的?出刊後各界反應如何?

田島:今年初疫情即將結束時,大家紛紛開始計畫出國旅遊,我們因此想要做一個出國旅遊專題,當時就在想要從哪裡開始介紹比較好呢?六年前《BRUTUS》出了台灣特輯,得到很好的回響,許多讀者都相當喜歡,因此就決定從台灣切入。我們想要在5月日本黃金周之前推出這一本台灣特輯,所以其實決定得非常匆促,也因為我在最後一刻才下決定,所以負責製作這次專題特輯的副編輯長中西剛、編輯村田健人編採時間相當有限,非常辛苦。

中西:這次出刊後的反應非常好,除了新刊銷售數字很好,並獲得日本讀者的好評之外,台灣蔡英文總統也在她的推特介紹這次的台灣特輯。而且因為六年前的台灣特輯受到台灣民眾相當大的迴響,我們也特地製作繁體字的廣告在網路上進行宣傳,收穫台灣讀者很大的好評。

V:這兩本台灣特輯在台灣都引起很大的關注與回響。製作這一期特輯時,有看到台灣這六年來不一樣的變化嗎?

中西:六年前的台灣特輯也是我製作的。《BRUTUS》的讀者年齡層以30、40歲的女性與男性居多。這些讀者通常已經去過台灣很多次。六年前製作台灣特輯時我們就在想,過去講到台灣,都集中在台北,我們想要介紹不一樣的地方給大家,因此除了台北之外,也特別介紹台南、台中、台東其他城市。

這次特輯也是如此,想要認識更多台灣的城市,因此與合作的外稿作者討論,請他們推薦台灣其他有魅力、有趣的城市,因此增加了宜蘭、嘉義、台東長濱等地方。

之所以會挑選嘉義、長濱,是因為我們發現近幾年這些地方青年返鄉踴躍,許多有趣的人開始聚集起來,有經營高級餐廳的廚師,也有關心城市發展的年輕人,因為他們的返鄉,讓地方變得更有趣,他們正在為地方創造出新文化。在這次編採過程中,我們也感受到台灣地方面貌變得更加多元迷人,台灣的多樣性正在變得越來越豐富。

V:這次台灣特輯封面挑選了台北遼寧街「小張龜山島」現撈海產店作為封面,是如何挑選的?

田島:大家想要去台灣的原因,是希望能感受到東京越來越缺少的「人情味」,去台灣可以感覺到放鬆與安心,這是台灣非常有魅力的地方。其中又以台灣的小吃、夜市最吸引日本人,這張照片很能呈現我們對於台灣人情味、溫暖的感受,因此選擇它作為封面。

與此同時,我們也想要告訴大家:「台灣在這六年間有很不一樣的變化喔!」因此打開雜誌的第一頁,是一張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夜景的城市時尚照片,希望能以現代感的視覺,平衡地傳達台灣吸引人之處以及這些年的變化。

V:最近幾年有很多日本人喜歡台灣的文化、食物,這股風潮是否還在繼續呢?還是已經消退了?

田島:因為這期台灣特輯賣得很好,所以日本人還是對台灣很有興趣的吧!(笑)

其實,台灣還有更多豐富不同的文化面向等待探索,這也是我們《VERSE》致力之處。非常期待《BRUTUS》之後可以繼續說台灣的故事,挖掘台灣更多的魅力!

PROFILE|田島朗 Ro Tajima
MAGAZINE HOUSE第四編輯部(《BRUTUS》、《Hanako》)局長、《BRUTUS》編輯長。1997年加入MAGAZINE HOUSE。1998年被分配到《BRUTUS》編輯部,2010年成為《BRUTUS》副主編,2016年擔任《Hanako》編輯長。2021年12月開始擔任《BRUTUS》編輯長。

🇯🇵 大好き!他們最喜歡的《BRUTUS》是⋯⋯

《BRUTUS》不僅深受大眾喜愛,更是許多藝文工作者必讀的雜誌,讓人看到「雜誌編輯」這項技藝,如何啟發創意的火花。《VERSE》特別邀請設計、編輯、攝影等藝文領域工作者,分享他們心中最喜歡的《BRUTUS》是哪一期。

➊ 「吉祥招福 台湾!」——馮宇|IF OFFICE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No.495 2002.2.1

《BRUTUS》常推出台灣特輯,但我要說,2002年的《吉祥招福台灣!》,從取材到創意,至今仍是第一。日本對於台灣,總帶有「開發中的亞洲國家」的獵奇心態,但《BRUTUS》做出新意,封面雖是民俗感滿滿的刻板印象,但內頁設計簡單,沒有過多炫技編排,編輯將我們眼中最普通不過、甚至帶點不好意思的日常事物,例如:茶藝藥膳、麵攤小菜、士林夜市、命理按摩、甚至是各路選舉旗幟,用「大閱兵」的方式排列整齊、直球對決,連我這個台灣人都冒出:「這是哪個國家?好有趣!好想去玩呀!」

➋ 「2020年、今度は本気で月旅行!」——陳頤華|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No.501 2002.5.15

在下北澤舊書攤意外翻到的2002年的台灣特輯,是《BRUTUS》首次製作台灣特輯,比起景點式的介紹,更像是對台灣文化的「初次見面」。去哪裡泡茶、如何在麵攤點黑白切,以及將台灣候選人旗幟以圖鑑形式一字排開,在紙本上見證民主激昂的時刻。透過日本編輯團隊記錄下蓋到一半的101、穿插金城武與志村健在九份街頭的航空公司廣告,選入當年最紅的周杰倫《范特西》專輯。眼睛夠利,還能看見當時名叫「唐立淇」的國師,開啟台灣篤信星座運勢的起源。當時日本眼中的台灣,生猛有活力,讓人不禁愛上「雜誌」寫下時代片刻的迷人光芒。

2000年前後的《BRUTUS》,是我最喜歡的「異想年代」。這本特輯,宛如一場「預言」。搭上當年日本太空人上太空的熱潮,本期完整解析太空生活,並針對2020年的月球旅行做出從成田機場出發的「宇宙九日遊」行程。包括具有研究背景的著陸規劃、太空餐剖析,到煞有其事的宇宙種植計畫、太空操舒展步驟,以及如何和外星人打招呼。當然,擅長製作廣告的編輯部,更將寶礦力水得送上太空拍廣編,找來日本服裝品牌BEAMS製作月球限定商品(還真的有販售)。如今,隨著月球旅行即將成行,這本20年前把不可能變可能的月球特輯,也成為我愛上雜誌的起源之一。

❸ 「小津の入り口」——KRIS KANG|攝影師

No.767 2013.12.1

這期的雜誌提到:「即使是對小津電影苦手的人、從電影開始便會想睡覺的人—我們為這樣的你找到了入口。」像小津安二郎這樣一位光提到名字便感覺到其重量的人,對於影像工作者來說無不視其為偶像的時代巨匠,真的不得不佩服編輯部怎麼能做出一本如此輕巧聰穎地讓所有世代都能輕易進入到小津世界的雜誌。即便在出版十年後的2023年、小津逝世60周年的今天來看,這本雜誌依然雋永,就像茶泡飯、秋刀魚般樸實無華滋味無窮。

❹ 「本当においしいドーナツ」——羅健宏|《VIBES》主編

No.969 2022.9.15

要做一本將近八十頁的甜食專題,而且只能是甜甜圈,這在台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之前出過好幾期相關主題(豆沙、卡士達、西式甜點),感覺編輯部駕輕就熟。很難想像如何在雙周刊的節奏,盤點全日本甜甜圈店。也佩服他們總能找到有趣的報導切角,像是從韓團BTS〈Dynamite〉MV裡的甜甜圈店,到漫談甜甜圈在各種文本中的描繪,並用排版做出差異(畢竟甜甜圈就長那樣),讓人邊翻邊流口水(不是)邊稱讚製作力也太強大。

文字:馮宇、陳頤華、KRIS KANG、羅健宏
插畫:和平製品
編輯:梁雯晶、温伯學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9封面故事「文化如何創新?」,更多關於台灣文化創新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採訪/張鐵志 文字、編輯/梁雯晶 口譯/何岳穎 攝影/仙波理、蔡瑞珊 特別感謝/野島剛、游晴雯
採訪/張鐵志 文字、編輯/梁雯晶 口譯/何岳穎 攝影/仙波理、蔡瑞珊 特別感謝/野島剛、游晴雯
採訪/張鐵志 文字、編輯/梁雯晶 口譯/何岳穎 攝影/仙波理、蔡瑞珊 特別感謝/野島剛、游晴雯
採訪/張鐵志 文字、編輯/梁雯晶 口譯/何岳穎 攝影/仙波理、蔡瑞珊 特別感謝/野島剛、游晴雯
採訪/張鐵志 文字、編輯/梁雯晶 口譯/何岳穎 攝影/仙波理、蔡瑞珊 特別感謝/野島剛、游晴雯
採訪/張鐵志 文字、編輯/梁雯晶 口譯/何岳穎 攝影/仙波理、蔡瑞珊 特別感謝/野島剛、游晴雯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採訪/張鐵志
  • 文字、編輯/梁雯晶
  • 口譯/何岳穎
  • 攝影/仙波理、蔡瑞珊
  • 特別感謝/野島剛、游晴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