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陳惠婷專欄:意識與記憶——人就是一座圖書館

搖滾祖媽的失速人生

陳惠婷專欄:意識與記憶——人就是一座圖書館

哲學思辨中認為,人之所以有別於動物,源自於人擁有意識,同樣動作,對動物而言也許只是回應環境的「反射」,但對人類則牽涉到大腦一系列意識經驗。這裡無意進行嚴肅的學術探討,而是想藉此點題,分享常常縈繞在我心裡的,一種天真妄想:人的意識與記憶是一座圖書館。

哲學思辨中認為,人之所以有別於動物,源自於人擁有意識,同樣動作,對動物而言也許只是回應環境的「反射」,但對人類則牽涉到大腦一系列意識經驗。這裡無意進行嚴肅的學術探討,而是想藉此點題,分享常常縈繞在我心裡的,一種天真妄想:人的意識與記憶是一座圖書館。

我們每天接收四面八方而來的資訊,先用自己的方法整合成有意義的資訊,再以成長經驗與認知世界的方式進一步儲存為長期記憶,如此反覆整理沈澱,持續與新進訊息連動,動態地形塑成「自我認知」。

說得那麼複雜,但其實我們一生,就是不斷在累積自我的「故事」而已,大腦的資料庫如果具象地被「打開」,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是一座形狀特異、風格獨具的圖書館,若裡頭依照時刻、場景進行分類管理,我們就都能按編碼索驥,找出負載意義的散文、小說、圖文插畫或田野紀實。內容或者令人愉悅、或者使人恐懼,這些記憶與意識,既可以用正面方式解讀,也可能將人困於潮濕泥沼中,在夜晚的夢境裡不斷掙扎尋求解脫。

我的記憶說:「我已經那樣做了。」

我的驕傲毫不退讓地說:「我不可能那樣做。」

最後記憶屈服了。                         — 尼采

相信多數人在警覺的狀態下,都知道記憶並不可靠,但我們仍無可避免地動用主觀去整理意識,將記憶導向自己想要的方向,類似的現象會隨年齡增長而加劇。超人氣Youtuber老高曾說過(或者未曾說過):「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記憶。」我們明知記憶無法取信,卻往往在無意中讓記憶主宰人生,這似乎是身而為人無法逃避的宿命。我們沈溺在意識與記憶的圖書館裡,不論是懷抱溫暖之心回顧童年的燦爛陽光,或者重複咀嚼心靈受創的恐懼經驗,說到底都是因為太愛自己寫下的故事,著迷至不斷刪改,依舊停不了在字裡行間反覆畫重點。

 這座圖書館多少收藏著充滿偏見、自戀且自憐的故事,儘管有些不堪,但此處又是唯一完全屬於自我,逐流於世賴以生存的浮木,有些館藏,可以邀請朋友借閱, 相互交流、共同建築彼此安慰的秘密基地,但有些館藏,只有自己才知道,夜深人靜時,翻看裡頭又有多少再也不想碰觸的殘破扉頁。

 人類真的是很有趣的生物,透過這個意識與記憶圖書館的機制,半真實半虛幻,有時欺騙自己也想欺騙他人,卻又魅惑地讓人無法自拔,我們似乎可以再次略帶自嘲地證明人類究竟有多荒謬。

談談與音樂相關的話題,二十啷噹聽的音樂,連結意識與記憶,形塑自我認同、影響一生,日後每當那些音樂響起,就會帶我回到現實中再也無法重播的黃金時代,點點滴滴都是成就日後的重要回憶。

年輕時對愛情和各種情緒感受最強烈,這現象同時反映在彼時喜愛的音樂上,因此不論是幾年級生,都會覺得自己年輕時代的音樂才是最好的,這也是人類意識與記憶擾動的結果。只要隨便抓一個身邊的朋友(超過20歲)便能驗證,要唱一首年輕時代的愛歌,絕對是倒背如流,但若是流行新曲,肯定支支吾吾的多吧。

「人」這座圖書館不限於文本書籍,也有影音圖書館。說起影音圖書館,恐怕網路原生世代已經十分陌生,我在中央大學時,學校裡專門的影音圖書館,收藏了世界經典電影,經典樂團的現場演唱會影像LP光碟(一種很像CD,卻和黑膠唱片一樣大的載體),那時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裡頭翻找寶物,利用圖書館裡的播放設播欣賞,這樣的經驗想來真是專屬於我輩九零、兩千年代的青春記憶,學校的舊圖書館現在不知道有什麼變化?(這不,我立刻就示範了如何進入人腦圖書館進行查閱。)

人是一個大型圖書館,用實體建築比喻,意識與記憶的圖書館中也有許多隔間,隨著年歲增長,一層擴展深至一層,我們總要學會,在一些無人知曉的時候,打開某間很久沒有走進的房間,翻開記憶、選定匹配的音樂,和舊日時光的自己相遇,不論故事被改寫成什麼模樣,總是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回憶。希望這種時候,我們都能放下現實的負擔,好好品嚐這人生之味。

PROFILE|陳惠婷 詞曲作者、Tizzy Bac樂團主唱、個人創作歌手。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1 封面故事「愛上圖書館」,更多關於圖書館的報導請購買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陳惠婷 插圖/廖國成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陳惠婷 插圖/廖國成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陳惠婷 插圖/廖國成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陳惠婷 插圖/廖國成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陳惠婷 插圖/廖國成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陳惠婷 插圖/廖國成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文字/陳惠婷 插圖/廖國成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 文字/陳惠婷
  • 插圖/廖國成
  • 編輯/温伯學
  • 核稿/郭振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