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位女性影帝陳亞蘭:「當我在演出歌仔戲時,我知道我不能只是個演員」
今(2022)年第57屆金鐘獎入圍名單中,歌仔戲(kua-á-hì)小生出身的演員陳亞蘭成為演技獎項中的最大焦點:她憑藉《嘉慶君遊台灣》中的嘉慶君(愛新覺羅永琰)入圍並拿下「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成為台灣首位以「女扮男」獲得男主角獎的演員,表示其精湛演出與角色詮釋超越了生理性別的限制。陳亞蘭在20歲那年拜入歌仔戲國寶楊麗花門下,師父對她說:「小生要練到40歲後才穩定。」如今的陳亞蘭明白,這個發源於宜蘭的傳統劇種不僅是台灣特有的文化資產,也是她的人生、她的宇宙。
今(2022)年第57屆金鐘獎入圍名單中,歌仔戲(kua-á-hì)小生出身的演員陳亞蘭成為演技獎項中的最大焦點:她憑藉《嘉慶君遊台灣》中的嘉慶君(愛新覺羅永琰)入圍並拿下「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成為台灣首位「女扮男」獲得男主角獎的演員,表示其精湛演出與角色詮釋超越了生理性別的限制。陳亞蘭在20歲那年拜入歌仔戲國寶楊麗花門下,師父對她說:「小生要練到40歲後才穩定。」如今的陳亞蘭明白,這個發源於宜蘭的傳統劇種不僅是台灣特有的文化資產,也是她的人生、她的宇宙。
在討論陳亞蘭時,要先談她師父楊麗花。
楊麗花對歌仔戲的推廣前無古人,像是普羅米修斯把火帶進人類的世界般。六〇年代末的台灣,電視畫面還不是彩色的,楊麗花承接在廖瓊枝、何鳳珠之後,成了史上第三位在電視上演出歌仔戲的藝人。1971年,無線電視從黑白變成彩色的時刻,羅伯特.皮特曼(Robert Pittman,MTV創辦人)還沒想到要靠電視吸引年輕人聽流行音樂,楊麗花就開啟了「電視歌仔戲」的浪潮。
這股浪潮到了八〇年代大放異彩。1984年,歌仔戲名團明華園首次在電視演出,因為人手不足,從而向其他劇團調度演員。如今的明華園台柱孫翠鳳回憶道,當年自己還在學奴婢、奴才的階段,而一位從藝月園調借來、年紀稍小的演員——陳亞蘭(當時藝名為陳美如)卻已經能夠在他們劇團客串小生了,扮相更令同儕與前輩感到驚艷,孫翠鳳說:「我就在旁邊欣賞她的演出,覺得亞蘭演的小生,真好看。高度夠、尪仔頭(ang-á-thâu)又美。這個小生,以後一定會出頭。」
這是陳亞蘭的電視初登台,在《父子情深》裡演出宋仁宗。雖然只是短短的客串,但不只連孫翠鳳都為其印象深刻,還吸引到一代宗師楊麗花的目光。因為這場戲,楊麗花一通電話找到陳亞蘭家,希望將這位女孩收入麾下為徒。
加入楊麗花門下時,師父就告誡20歲的陳亞蘭——演小生,要練到40歲才穩定。聽聞師父的這番話,雙十芳華的少女此刻心底想的是:「照阿姨這樣講,那豈不是還要練20年,演戲有這麼難嗎?」
這對師徒從不以師徒相稱,陳亞蘭稱楊麗花「阿姨」;楊麗花則用自己最欣賞的法國演員亞蘭.德倫(Alain Delon)為徒兒取藝名。
雖然才20歲,但當時的陳亞蘭已是業界小有名氣的小生。照陳亞蘭的說法,自己還在媽媽肚裡時就在聽歌仔戲了,父親陳斑昌為高雄歌仔戲團寶銀社(藝月園)團長,曾任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理事長;母親吳水月則為劇團演員,淨角出身的她以演出關公為名,是台灣最有名的女關公,有「關公月」美名。
有著這樣的家族背景,歌仔戲對陳亞蘭來說像是避無可避的宿命。國中畢業後,陳亞蘭被要求加入家族劇團,原本志向是美容業的她,一開始百般不願,但在家中蹲了半年龍套,發現到父母親經營劇團的辛苦。某次劇團當家小生罷工,陳亞蘭二話不說隨即頂替,展現極高的歌仔戲與演藝天份。
陳亞蘭說,古早父母不太會教小孩學藝,藝月園時期,自己就是有樣學樣,但她從母親身上看見演戲深厚的基本功,陳母演過各種行當(戲曲的角色設定),但自己真正愛上歌仔戲的瞬間,則是在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後,從阿姨身上領悟到歌仔戲精髓之時。
歌仔戲的鋩角就是其迷人之處
1993年,楊麗花主演《順治與康熙》(一人分飾順治與康熙),某天某場在後宮的戲,楊麗花與女旦上演調情的浪漫戲碼,那一年,楊麗花49歲,28歲的陳亞蘭看著自己的師父表演,心中像是開啟了某個宇宙,第一次體會到歌仔戲的藝術感。
她想起師父那句叮嚀:演小生,要練到40歲才穩定。「以前常聽人家說『茅塞頓開』,我是看到阿姨演歌仔戲才體會到這四個字的意義,光是表現風流倜儻,她的眼神與詮釋就比男人還男人。」陳亞蘭道。
使用本嗓演唱是台灣歌仔戲的重要特色之一,這表示演員的身段與唱腔都強調個人化特性,陳亞蘭說,在歌仔戲的宇宙裡,演戲不只要演出一個角色的內外,從身段、唱腔、講話的方式、用字遣詞等,都要有鉅細靡遺的表現與詮釋,「歌仔戲有太多鋩鋩角角 (mê-mê kak-kak)要顧。」那是一個演員可以跨越年齡與性別的限制,純粹用藝術對話的世界。
作為歌仔戲出身的演員,陳亞蘭演藝生涯的多元跨域可說是台灣藝界的史無前例,她跨足時裝劇,出過的唱片入圍金曲獎肯定,也在主持領域大放光芒,與她搭檔過的秀場天王豬哥亮、彭恰恰等資深大前輩,都稱陳亞蘭是「天才」,彭恰恰曾說,陳亞蘭主持節奏極好,尤其「適度笑場」的帶動笑時機,沒有多少人能夠比肩。
「我其實就是抱持一顆學習的心。」陳亞蘭說,自己書讀不多,所以面對新的事物都會感到很驚喜,「我也相信,人家會找我去,一定知道怎麼幫助我,我常常跟他們說:『這些我真的不懂,但你們就儘管告訴我我該怎麼做。』」
陳亞蘭分享道,這麼多年來,阿姨常提醒她:我們可以羨慕別人的成就,那會驅使我們進步,但絕對不能存有嫉妒的心。她跟著楊麗花學演戲、觀人生,「阿姨她書也讀不多,但是你看她詮釋過多少文學角色,我們常說看歌仔戲的小孩不會變壞,因為歌仔戲講的,都是在勸人為善、飲水思源這些關於忠孝節義的道理。我書讀得不多(這是陳亞蘭在訪問中講過最多次的一句話),我的人生觀都是從歌仔戲裡學來的。」
歌仔戲即我,我即歌仔戲
2011年,陳亞蘭成立「陳亞蘭歌仔戲團」,也成立歌仔戲圖書館、從事俚俗語書籍的出版與整理,保存文化脈絡。除了演戲,也開始身兼製作人等多重身份,當戲的規格與要求越做越細,陳亞蘭也決定在各種領域精進自我,2017年,她考上台灣師範大學「國際時尚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畢業後獲得師大「傑出學生獎」的陳亞蘭是師大首位EMBA身份的傑出學生),為的就是希望能將更摩登的時尚美學融入歌仔戲。今年廣受好評的《嘉慶君遊台灣》邀請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擔任文化顧問,與金漫獎新人得主小峱峱合作,讓歌仔戲加入漫畫元素。
陳亞蘭覺得,義大利的歌劇、美國的百老匯、日本的能劇與寶塚、印度有寶萊塢⋯⋯每個國家地區都對他們本土孕育出的戲劇文化非常重視,「歌仔戲是我們台灣土生土長的獨有文化,當我在演出歌仔戲時,我知道我不能只是個演員,我不希望有一天台灣人只能從紀錄片或歷史影像裡知道歌仔戲的樣子。」她說,關於歌仔戲的傳承,創新元素的納入是必要的,比方說科技的應用、新穎元素的融合或跨界,但是一些很基礎的事物是絕對不能被移除更改,例如行當的身段、唱腔等,這些攸關台灣歌仔戲的基本內涵,絕對不能被誤用。
《嘉慶君遊台灣》的主題曲〈嘉慶君〉由金曲歌后曹雅雯譜曲、演唱,體現五聲音階的蕩氣回腸,歌曲開頭的定場詩口白也由陳亞蘭親自演繹,這首歌,表面上寫的是主角嘉慶君,但金曲詞人武雄也巧妙地將陳亞蘭寫進歌詞裡,一句「看世事如雲/離合悲歡/謹記人情義理」道盡這位演員的人生哲學。金鐘評審團主委陳慧玲稱讚陳亞蘭在《嘉慶君遊台灣》中的演出:「雖然演少年,但有說服力,唱腔、身段、聲線都是少年,她從年輕一路演過來,也代表傳統戲曲的傳承。」
拿下金鐘最佳男主角的陳亞蘭,等於透過演技讓大眾跨越了生理性別想像的橋梁,對此,陳亞蘭由衷感激,她希望因為自己的演出,讓更多人看見歌仔戲的美好,「其實,當初做這齣戲,我本來有點想放棄了,但是收視率與回饋都很好,又很幸運入圍金鐘獎,讓更多人發現,我覺得我又有動力繼續拍了。」陳亞蘭笑說,「而且阿姨到現在還會挑我的毛病,我知道我在她面前我沒有合格的一天。」
即便已越過那個練小生求穩的階段,但陳亞蘭知道,只要是關於歌仔戲的事,她終其一生都練不完。小生,指的是戲劇裡的青年男子,在歌仔戲領域裡常為男一擔當,「生」字意為生疏,是故意取反義,意指生角的演技與身段必須老練嫻熟、唱作俱佳。陳亞蘭深知這個「生」字的箇中道理:要永遠提醒自己的生疏與不足、虛懷若谷。歌仔戲構築了陳亞蘭的世界觀,這個宇宙仍在持續擴張,她不只是演員、更像領航員,歌仔戲的傳承沒有終點,只會不斷前往更好的地方。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郭璈
在雜誌社上班、寫作和當編輯;在搖滾樂團裡彈吉他、寫歌和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