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張志祺的雙贏絕招:比起一個人獨鬥  更會找一群人打群架

張志祺的雙贏絕招:比起一個人獨鬥 更會找一群人打群架

「志祺七七」訂閱數有八十幾萬,作為YouTuber並不是最多,但張志祺在社會議題上有一定聲量,一路走來他不斷探索、尋找合作的各種可能。

身為社群領袖,日復一日被各種觀看數據檢視、面對各式留言評論,張志祺用獨特的「和局」哲學找到內心平靜,因此有餘裕思考屬於整個世代的共好、共利,努力接續上個世代留下的舞台。

張志祺成立的「志祺七七 ✕ 圖文不符」YouTube頻道(以下簡稱「志祺七七」),不是一開始就爆紅的,剛成立「圖文不符」時,他在一間又小又舊的辦公室,連發票怎麼開都不會,只能硬著頭皮問人,就像打遊戲練等級一樣,一路犯錯、探索、尋找合作的機會與可能,「我覺得我不是個自己做就能成功的人,但我大概很會找合作,所以我想到什麼,就會說那一起來做看看。」

「志祺七七」訂閱數有八十幾萬(目前持續成長中),作為YouTuber並不是最多,但在社會議題領域上有一定聲量;他創辦的「簡訊設計」與「圖文不符」拿下幾次德國紅點設計獎,但不能算是最出名的設計公司。幾件事講起來都不是最厲害,但不管資訊設計、影像創作或是社會議題領域,總有張志祺和他的團隊的位置。

比起一個人獨鬥,張志祺更會加入、集結一群對的人,打場漂亮的群架。美感教科書計畫是這樣、最近的兒童繪本也是如此;回溯到更早期,他與前輩張鐵志、羅申駿一起合作的《政問》節目,也沒有例外。幾次合作,讓他接觸到更厲害的夥伴、前輩,過程中產生的對話、碰撞與討論,影響他對未來的想像。

每個領域都不是最強  但每個地方都有位置

2015年張志祺與王成祥共同創辦「簡訊設計|圖文不符」,用易於理解的圖文與動畫懶人包解釋複雜的公共議題與政策,被《經理人》月刊評選為百大專業經理人、社會領域的未來大人物。2018年創辦「志祺七七 ✕ 圖文不符」YouTube頻道從創業家變成了社群意見領袖。

談起創立頻道的起心動念,他說自己並不想成名,但有個人品牌對經營企業有幫助,「這條路不得不走。」有了名氣,自然有犧牲。他不喜歡生活與工作失衡,走在路上隨時有人盯著他看,只能變裝;前幾年他不喜歡被拍照,覺得不自在,也只能慢慢練習,現在多少習慣了鏡頭。

做社群的人有共同痛苦,一做錯事,網路負評襲來可比瘋狗浪,穩不住就等著被吞噬。看似操縱社群,但多數時候反而被社群數字、網友意見操控,低潮隨之而來,該怎麼辦?張志祺建議,分散風險,別把成就感建立在不可控的他人身上,也別單押同一件事情,很危險。

他笑說自己很幸運,雖然做了YouTube頻道,但同時也喜歡看動畫、打電動,更熱愛寶可夢比賽,「我知道哪一天,如果其中一項爆炸,自己還是撐得住的,多幾根稻草,而且別讓其中一根太重,這很重要。」

他說身邊有些網紅朋友處於深度憂鬱狀態,「人類不會用比例去想事情,只在意數量」,舉例來說,當你是一個百萬粉絲的意見領袖,只要有1%的人罵你,「具象化就是一萬人、整個小巨蛋的人都在罵你。」

萬人唾罵,想來何等驚悚?但張志祺反問「你覺得一個聖人,有多少人喜歡就算厲害了?」答案可能是九成或是九成五,再往下想:「只有1%的人不喜歡、還有99%的人挺你,不是件很棒的事情?」老掉牙的故事,被他說起來卻很真實,因為他自己走過這條路。

懂得和局  所有人都是贏家

過去他很在意每支影片、每個動態下的留言,但今年過年期間突然想通一個概念,叫「和局」。如果對方給自己的是好建議,就用了解的態度面對,「得到」讓自己更好的收穫,批評的人沒有輸,自己也沒有輸;另一方面,如果對方只是想發洩情緒、純粹討厭你,「那我就躺下來,睡場好覺。」想通了,他說自己真的很快樂。

張志祺秀出手機封面的兩張迷因圖,共通概念是「遠離世間爭吵,而且不要跟笨蛋爭論」,與其說是在嘲笑笨蛋,不如換個方向思考,是「不爭輸贏」。

不爭的好處是什麼?他用考試來回答,「為什麼一定要考第一名?我不用當最強,也可能會上第一志願。」當我們都一直在「你對我錯」上較勁,眼光只會看見「最強」、「最好」、「最對」,那只會越戰越辛苦—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你不用執著想當贏家、我也不是輸家,我們和局,而且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問張志祺:「這概念是不是有點阿Q?」他只回答:「嗯,你說的沒錯。」大家都沒錯,我們都贏了。張志祺說,過去我們追求的認同,停留在考卷上的分數、收到幾封情書、上了哪幾所大學,畢業後又去哪裡工作,薪資單上的數字。如今,過去美好的象徵與既存路徑,轉移到不同的維度,「認同」與「被喜愛」被量化為社群上的讚或愛心,任何人都有看似平等的機會在上頭一較高下。

但當「認同」化約為實質按讚訂閱數字,很容易就可以區分「誰比較受歡迎」。我們可能手機每三秒就滑過一則貼文、一個訊息,而且每則貼文都有按讚留言分享次數,非常容易被量化比較,大腦接收過量資訊,判斷力彷彿被轟炸一輪。這現象是社群時代一大挑戰。

他用日本漫畫《咒術迴戰》裡名為五条悟的角色絕招「無量空處」來形容,它會讓中招者的意識強制接收100%的資訊,進而令你腦內思考完全當機。「這跟現在的社群資訊爆炸,不是很類似嗎?」滑著手機接收資訊,他人的生活永遠美好,而我卻好像永遠都沒比別人好、沒比別人更受喜愛。

「別跟其他人比較,你該做的是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我、明天的我,能不能比過去更好一點?」張志祺說,當時間軸放在自己身上,你會發現,只要願意在相信的事情上努力,收穫的報酬與成長,絕大多數都是巨大的。

上個世代留下舞台  這個世代要有能力接下

問張志祺,你不到30歲,做了這麼多事是為了什麼?經營頻道,除了累積圖文不符與簡訊設計的品牌聲量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透過「志祺七七」,成為下一代思想啟蒙的連結點,所以得花更多的時間,在內容裡提供討論與多元發聲的空間。

舉例來說,他倡議性別平權,是因為見到身旁的同性朋友不能結婚,覺得難過 ;與「美感教科書」合作,歸根於教育可以有更多美好的傳播方法;承接政府標案,是因為認為資訊能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傳遞。至於經營企業,他希望可以成為「接棒者」。

張志祺一直記得設計界的大前輩、JL Design的創辦人羅申駿告訴他:「總有一天舞台會空,你們要有能力接下來。」當上個世代的前輩留下位置,下個世代的人要準備好自己。

張志祺說,那些有意義的事情一定要傳承,而機會不會等人、他必須在時機來到的那一刻之前準備好,「我想要成為一個可信任的存在。」於是他不斷奔跑,盡力地讓自己發光。如果哪天發現,那些厲害的人願意多認識自己、多有一點關係與合作,代表自己更上一層樓、更接近理想的樣子一點。

「我很怕你把我說得跟聖人一樣,」張志祺在採訪後擔憂地表示。「做這些,我是為了自己開心啦,只是我開心的方式,是看到群體開心。唉,我很自私啦。」這麼努力讓自己與企業變成社會的中堅份子,這一切緣起於私心,結於他利。

張志祺用很現實的方式,衡量並接近他心目中的理想,他也明白地說了,「我們也沒有期待要變得很大,因為細微的改變你看不出來,但時代不過就是這樣在推進的。」他摸摸手邊的限量版王蟲模型,一個30歲不到的大孩子一樣,笑了起來。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6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我們的世代:美麗與焦慮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陳書榕
  • 攝影/蔡傑曦
  • 編輯/游千慧
  • 核稿/吳哲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