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只要人類持續閱讀,圖書館就會存在

只要人類持續閱讀,圖書館就會存在

對許多人來說,圖書館或許是一個早已陌生的場所。然而這裡已不是你記憶中老舊安靜的所在,而是新時代的朝聖之地。藏書從實體擴至數位,空間從封閉變得透通,影音室、簡報室、討論區之外,部分圖書館甚至有廚房和創客空間(maker space),讓大眾可以把腦袋裡所想的實作出來。不論怎麼變化,圖書館始終是一個知識流動的公共場所。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攝影/邱家驊)

對許多人來說,圖書館或許是一個早已陌生的場所。然而這裡已不是你記憶中老舊安靜的所在,而是新時代的朝聖之地。藏書從實體擴至數位,空間從封閉變得透通,影音室、簡報室、討論區之外,部分圖書館甚至有廚房和創客空間(maker space),讓大眾可以把腦袋裡所想的實作出來。不論怎麼變化,圖書館始終是一個知識流動的公共場所。

圖書館可能是很多人童年第一次體會自由之處。

這空間自帶一種信任,讓父母放心丟包孩子暢遊書海,分頭探索各自感興趣的主題。空間中密集排列的書架,猶如連綿山巒,一伸手就能讀取作者腦中風景,累了就休憩於知識森林。然而擁有取閱書籍的自由,並非是歷史長河的常態。

從文字誕生開始記錄起人類的記憶與想像,圖書館雛型孕育而生,存放的是甲骨、竹簡、羊皮、莎草⋯⋯皆在延續文明綿延不熄的火種。但圖書館卻也曾是權貴階級才能踏入的禁地,擁有知識等同於掌握力量。

從藏經閣走向全民共享

直到近代歐洲,自由開放給全民使用的公共圖書館概念萌芽。曾任中興大學圖書館長與圖資所教授詹麗萍說:「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才開始談公平正義,在此之前,圖書館就像藏經閣,典藏意義更重於使用。」

從私人藏書演化成公眾接觸書本,可追溯至古羅馬浴場,乾燥房內會擺放卷軸給贊助人閱讀(註1);十世紀北非法蒂瑪王朝建立公共學府,首創藏書開放給公眾閱覽(註2);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在義大利北方建立了一座馬拉特斯塔圖書館,這是歐洲第一座隸屬於城鎮居民,而非由貴族或教會組織管控的圖書館。(註3)進入啟蒙時代,歐洲知識分子不斷呼籲由稅收支持,形成國家公共圖書館的基礎;終於1850年英國率先通過「公共圖書館法案」,賦予自治市鎮興建圖書館權力,被認為是普及教育重要一步,也推進了現代民主思潮。(註4)

馬拉特斯塔圖書館於於1454年開放,是歐洲第一座公民圖書館。(圖/Wikimedia Commons

台灣公共圖書館的歷史流變

圖書館的英文是library,由拉丁文librarium演化而生,意思是「放書的容器」,但定義並非固化,內涵會有機變化。爬梳台灣圖書館發展史,便可窺見社會脈動之流變。

1915年日治時期設立的「台灣總督府圖書館」,是台灣史上第一座公辦現代化圖書館,藏書涵蓋清代、日治時期台灣與東南亞資料,幾經遷移並多次更名,2013年改名為國立台灣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台圖),現位於永和四號公園,是台灣目前空間規模最大的圖書館。

戰前,全台灣共設有93所公共圖書館。1949年國府遷台後,「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的前身國立中央圖書館與13萬冊珍本古籍飄洋過海落腳於台灣,設立的漢學研究中心吸引不少國際頂尖學術機構交流合作。戰後圖書館的功能一般是以保存重於使用。進入1980至90年代,全國興起社區營造浪潮,政府於各地積極興建圖書館,1998年達成「鄉鄉有圖書館」目標。2001年制定「圖書館法」,把圖書館分成國家、公共、大專校院、中小學與專門五大類圖書館,並首次明確定義「公共圖書館」是以社會大眾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圖書資訊服務,推廣社會教育及辦理文化活動。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圖/Wikimedia Commons

漢字文化守護者

在眾多圖書館中,縣市鄉鎮級別不同也各有做法,依循國圖、國台圖、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資圖)三大國立圖書館的發展軌跡可綜觀全局。

目前國圖是唯一負責保存全國出版品與文獻的國家圖書館。近年新書出版雖然節節敗退,每年仍有三萬多種新書入庫,由於可用預算有限,國圖藏書空間滿載挑戰日益加劇。數位化的應用與技術成熟後,或許能緩解庫房堆積,但是詹麗萍分享,從早期膠捲微縮到電子化的經驗,數位化雖然解決了儲存空間不足的問題,長期來看卻也可能遭遇格式與讀取設備淘汰的隱憂,保存紙質資料仍有其必要性。

圖書館作為漢字文化的保存者、守護者、推廣者,雖然深陷資源不足窘境,依舊竭盡所能讓藏書價值最大化,除了一般大眾熟知的書籍之外,台灣漢學資源研究中心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表示,為推廣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國圖一方面將館藏數位化,另方面則以IP授權結合研討會等實體活動,讓全球各國學術機構可以進行漢學研究與交流。

此外,同樣設有台灣學研究中心的國台圖,甚至還進一步在2007年成立了「台灣圖書醫院」,目前共有四位修復師協同十多位志工修繕古籍,館長李秀鳳說,他們就像是書的醫生,穿著白袍,戴著口罩,手持羊毛刷、刮刀⋯⋯,細心修復在時間裡漸次脆弱的古籍,除了修復國台圖自己的館藏,也不時會有來自外部的請託,目前正在修復一本已經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原文《古蘭經》。

圖書館既是保留人類文明的聖殿,也是啟動後繼文明的旋轉門,在新與舊之間不斷滾動往前。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圖/國家圖書館網站),與位於台北市中山南路的國家圖書館總館(圖/Wikimedia Commons

類博物館化發展帶來帶來新體驗

去年因為疫情一度閉館,導致全台圖書館造訪人數下滑,不過圖書借閱量仍有7000萬冊以上,親臨圖書館現場者也有5829萬人次。電子借閱更呈現大爆發態勢。以國台圖來說,2021年實體借閱從76萬冊降至46萬冊,但電子借閱量從21萬冊成長到67萬冊,電子借閱量首次超越實體書冊。特別的是,去年疫情更為嚴峻,進館人次與實體借閱數,相較前年不減反增。顯然疫情解封後,不只帶來報復性消費,也出現「報復性閱讀」。

不過,根據國圖2022年發表的《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報告,目前閱讀人口朝向兩極化趨勢,借閱主力集中在35至54歲壯年讀者,但18至34歲青年族群借閱比例逐年下滑,世代閱讀鴻溝擴大,如何吸引年輕世代讀者成為圖書館的新挑戰。

「大家現在來圖書館不一定只是借書,有些人是來看展、來體驗。」國資圖館長劉仲成觀察,圖書館逐漸有「類博物館化」發展趨勢,除了空間塑造更注重美感,普遍陳設大型藝術裝置,還舉辦各類策展與主題演講。比如國資圖就與全國技職院校合作展出「技職超進化」,目前展出中的「綠色能源主題展」即是與虎尾科技大學共同策劃。另外也和國家實驗研究院合作,由轄下八個中心輪流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當期展出的「探索深海,傾聽地球脈動」是由海洋科技中心負責。

此外,2013年國圖首次舉辦「台灣閱讀節」,自此爾後,每年12月第一個禮拜六固定舉辦,逐漸形塑成全國文化盛事之一。各地圖書館更積極與在地文化結合,不論台中海線的大安小鎮或南投埔里,都找出屬於地方的特色,深受民眾喜愛。

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於2021年正式開放,無論是建築本身,還是內部空間的陳設與規劃,都顛覆大眾過去對於地方圖書館的想像。(攝影/邱家驊)

以文化平權為核心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思考,一直是圖書館發展過程中不變的精神。以國台圖來說,百年前就設有兒童室、婦女專用席,用21世紀眼光來看,無疑走在時代前沿。

基於文化平權的理念,國台圖近年持續送書到全台三所女子監獄且帶領親子共讀;針對新住民和移工,也蒐集豐富多語系館藏,舉辦多元活動,促進文化交流。「新住民融入台灣,就像美國社會也朝向多元民族融合。」曾淑賢強調,從零歲嬰幼兒到樂齡族群都是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圖書館化身為文化平權實踐場域,也連結起社會易忽視的弱勢族群,目前國圖也規劃全國設立12個資源中心,建置特色多元文化館藏及服務。

此外,國台圖是教育部指定「視障」專責圖書館,以及「身心障礙者數位化圖書資源利用辦法」專責圖書館。李秀鳳表示,前幾個月才剛完成,從圖書館往返捷運永安市場站的無障礙動線,另提供「觸摸式地圖」、「定向解說MP3」、蒐集「視障友善餐廳」服務資訊。「這都是讀者尚未提出需求前,館員率先幫讀者主動設想的服務。」

近年由於台灣人口高齡化,樂齡閱讀也成為各個縣市城鄉的圖書館發展重點之一。走進任何一間圖書館,不論規模大小,或多或少都可看到相關設施調整,從放大鏡到大字版藏書,甚至是輔具,都是為了讓高齡乃至於行動不便者能在圖書館享受閱讀。

以「平權」為核心——任何族群、年齡層的人都是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圖為台南總圖兒童學習區的戶外空間。(攝影/邱家驊)

成為創新的場域

21世紀的圖書館,不再以館藏為主要核心,而是以人們使用需求為著眼,在數位化的時代裡,科技創新運用連帶翻轉了圖書館樣貌。其中,又以座落台中的國資圖為最。前身為1923年成立的台中州立圖書館,亦是台灣最早成立的公共圖書館之一。新館於2012年啟用,建築曲線塑造成無限流體姿態,室內大面積玻璃窗引入城市框景,曾被國際圖書館協會(IFLA)選為「此生必去的1001座圖書館」。營造出如博物館般的氛圍,也被賦予輔導全台圖書館空間改造計畫重任。

身為首座國立級數位圖書館,國資圖擁有豐沛的數位能量,讓民眾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盡情在雲端暢遊超過100個不同主題資料庫。館內也積極導入創新數位系統與設備。例如,引入人臉辨識推薦書籍的機器人;各層樓埋設Beacon偵測書籍內藏晶片,藉由手機APP「iLib Guider」就能精準定位該格書架,帶來全新尋書體驗;裝設自動分揀機與智慧型RFID取書系統。皆成為各圖書館爭相參訪取經對象。

然而,圖書館的數位科技運用不僅於此,劉仲成指出,未來圖書館館員需要有基礎科技應用能力,「人人都將是策展人、自媒體經營者,圖書館才能打破傳統行銷操作。」他以自身積極擁抱新媒體為例,率先開設YouTube頻道經營「館長書房菜」,串聯數位社群帶來加乘效應,目前累計超過十萬人次瀏覽,頻道上的影音內容還被收錄為公務人力發展學院數位課程。

在科技快速變遷下,圖書館員也面臨新的考驗,尤其這兩年因為疫情活動舉辦不再以實體為主,與疫情共存之際,講座、展覽、讀書會線上化逐漸成為新常態。李秀鳳解釋,圖書館的發展與時俱進,館員早已不再限縮於圖資系背景,招募多元人才的確是大勢所趨。

位於台中的國資圖,是台灣三所國立圖書館之一。(攝影/黃銘彰)

市民的第三空間

近年來台灣不少縣市,新圖書館如雨後春筍冒出,為何爭相從建築空間下手?因為民眾使用行為悄然改變,但圖書館從制度轉型曠日廢時。詹麗萍指出,「人是最難解的問題,只能一點一點的進步。」而空間改造效果立竿見影,是能最快吸引民眾的手段。大至近年來各地所謂最美圖書館,如高雄、台南和屏東總圖(詳見本期第40頁),小到不同圖書館內部空間的改造,讓人更願意來訪,就算是拍照打卡。

觀察世界各國趨勢,圖書館現在被塑造成家與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間」,是城市遊子願意駐足的客廳書房。劉仲成也分析:「這有別於二、三十年陳舊的圖書室,現在民眾是拿著一本書閱讀,靠近窗台看著風景,像是在咖啡廳一樣。」

曾淑賢歸納出現代圖書館要融合學習、靈感、創造、聚會等機能。「讓圖書館變成meeting space!聚會場所可以有不同形式,不單是約會聊天。」釋放的空間可以舉辦活動、策展、演講,甚至開闢討論室,提供白板畫圖,創造共學討論的氛圍。

安靜無聲的圖書館是過去式,打造市民互動交流的沙龍是新顯學。曾淑賢也透露,國圖也申請教育部經費進行空間實驗,即將在西門町試點,打造圖書館版的創客空間,促進民眾齊聚學習,發揮靈感及創造力。

人一生會經過家庭、學校到社會三個主要學習階段。教育背景出身的李秀鳳指出,即便從幼兒園念到博士,學校教育頂多二十幾年,人們其實需要社會教育時間最長久,「而圖書館是社會教育最具系統性的支持來源,是終生學習最好場域。」

2020夏季重新開館的屏東總圖,保留大量閱讀空間,是當地使用率相當高的文化空間。

閱讀的火種不滅

圖書館保留人類一代代書寫下的智慧,在數位科技浪潮一波波襲捲,紙本不死卻逐漸凋零,圖書館未來會傾倒頹圮成為歷史遺跡嗎?其實書籍本身存在就是重要的價值。如國圖設有門禁森嚴的恆濕恆溫書庫,專門擺放從中國運送來台,流傳上千年的珍本。曾淑賢曾接待蒙古重要人士來台,對方特地造訪國圖親炙元代古籍,並以頂禮膜拜方式捧書,表達內心的崇敬。圖書館的寶貴之處,正在於是延續文字火種的最後聖殿。

因為,圖書館是為了文明而生、為了閱讀而活,無論載體是紙本或數位,只要人類閱讀依舊存在,它就會屹立不搖。 

註1:卡拉卡拉浴場(Terme di Caracalla)介紹,出自2013年Roth, Leland M出版著作《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 Its Elements, History, and Meaning》。
註2:智慧之屋(The house of wisdom)也被稱作巴格達大圖書館。出自2009年Jonathan Lyons出版著作《The house of wisdom》。
註3:馬拉特斯塔圖書館(The Malatesta Novello Library)介紹,出自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Memory of the World」官網。
註4:英國公共圖書館法案,出自1977年P. J .B.Morris出版著作《Parliament and the public Libraries' A Survey of Legislative Activity Promoting the Municipal Library Service in England and Wales 1850-1976 》。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1 封面故事「愛上圖書館」,更多關於圖書館的報導請購買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詹致中
  • 攝影/邱家驊、黃銘彰
  • 圖片/Wikimedia Commons、國家圖書館網站
  • 編輯/楊惠芬
  • 核稿/郭振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