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回聲樂團Echo——當我們歸來仍少年

VIBES

回聲樂團Echo——當我們歸來仍少年

休團近八年,回聲樂團Echo終於將在10/29的Legacy專場正式宣布回歸。

回聲樂團Echo在近期以新單曲和專場宣布復出。

休團近八年,回聲樂團Echo 將在10/29的 Legacy 專場正式宣布回歸,並帶著全新創作〈Amazon〉回到世人眼前,依然振奮人心的吉他 riff 與迷幻聲線,讓人感覺這支出道二十餘年的搖滾樂團彷彿未曾變老,且總能喚醒搖滾樂迷心底的青春情懷。

2015年,陪伴無數慘綠少年青春歲月、在台灣獨立樂壇佔有重要地位的回聲樂團(Echo),宣布休團不解散的計畫。但其實對歌迷來說,樂團彷彿未曾離開過。

休團前的最後巡演,他們以曾發行過的 EP 名稱「少年最後的旅行」為題,告別心底的青春。在搖滾樂的世界裡,懷舊是一種日常,充斥著圍繞青春的戀少情結,所以團員們心底的那個少年,因為玩團這件事被暫停在某個時空裡了,休團,就像是終將迎向大人世界的一個分水嶺。

不過即便在這近八年的休團期,樂團依舊會不定期安排表演,例如幾次專輯周年的紀念專場,或是「小河岸」(公館河岸留言)結束前的限定演出。在創作方面,2020年主唱柏蒼發行首張個人專輯《42》,讓人看見這位樂團創作核心更私人的世界觀;前些日子樂團參與《滾動的詩》音樂紀實,與詩人楊佳嫻合作的單曲〈誤認〉是團員第一次以先詞後曲的方式創作,完成這首淒美又華麗的文學跨界。

即便在休團期間,樂團仍偶爾舉行不定期演出,新歌的創作也未曾停滯。

這成為團員與歌迷間的默契——樂團只是停泊在某座港口或小島而已。就像每個水手們終究會回到海上追風逐浪,一個優秀的搖滾樂團也終將回歸舞台。偶爾為之的一期一會終究解不了你我的渴,趕在今年夏天尾聲,回聲樂團終於宣布在 Legacy 進行回歸。

八年了,記憶裡的那個少年,經歷了最後的旅行,那麼之後的故事呢?新的章節,將從新單曲〈Amazon〉與復出專場開始書寫。

繼續風騷二十載

成立於上個世紀末的回聲樂團發跡於清華大學的搖滾樂同好社團「迴聲社」,他們從風城起家,初期便受到「台灣音樂革命軍」(前北區大專搖滾聯盟)時任主理人 Freddy(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推崇,邀請樂團進行許多外地演出。

彼時適逢音樂社群網站「滾石可樂」正成立,樂團積極在網站上分享創作,快速受到注目,也參與水晶唱片與角頭音樂的合輯。

2002年,回聲樂團發行debut《感官駕馭》,成為水晶唱片該年最暢銷的專輯。

雖出身理工名校,但回聲樂團獨有的人文氣質與獨特詩意,二十多年來至今仍少有人能與之比肩。團員長期浸淫英國搖滾樂派,創作上延續90年代另類搖滾世代的養分。樂團主腦柏蒼的歌詞如詩,晦澀又饒富趣味與想像空間,加上有如師承 Brett Anderson(Suede)與 Brian Molko(Placebo)的真假音鼻腔共鳴,讓樂團在狂妄不羈的吉他聲響中保有陰柔的中性氣質。

《感官駕馭》初試啼聲後,樂團累積近五年的淬煉,以雙專輯規格推出《巴士底之日》(2007),首創十首歌可在網站專頁免費下載的創舉——此舉時間點更早於 Radiohead《In Rainbows》在官網供人以「任何價格購買下載」的行為。配合專輯進行的全台巡迴計畫「無所不在的回聲」,大膽挑戰演出場地限制,除前往各大知名 live house,更在電影院、舊監獄(現為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水塔、公車,甚至在貓空纜車上表演。

2010年,製作期長達一年半的第三張專輯《處女空氣》對樂團來說宛如全新里程碑,他們與知名吉他手暨音樂製作人秀秀(徐千秀)合作,一改過去經常使用的合成器點綴,專輯中任何具有科技感想像的聲音皆來自傳統三件式搖滾配備(吉他、鼓和貝斯),這張專輯不僅完成團員們對搖滾樂根源的致敬與探索,更直觀的旋律與動人 hook,讓樂團影響力來到新高峰。

超過二十餘年的歲月,樂團不斷探索自身創作與吉他音樂的可能性。(圖片/回聲社音樂提供)

這個階段,他們陸續前往美國 SXSW 音樂祭、紐約 CMJ 音樂節、英國利物浦 Sound City Festival 等國際級舞台演出,贏得傳媒一致好評,到了《獻給生命中的純粹》(2014)發行時,中國樂評稱呼他們為「台灣騷青文化代表」,長期關注台灣原創音樂的中國知名獨立樂評《小島音樂速報》第一次來台灣聽團也是為了回聲樂團2018年「巴士底之日十週年」限定專場。放眼整個華人音樂圈,樂團獨樹一幟的搖滾氣味與遵循理想的創作輸出,二十多年來都是難以被取代的存在。

什麼是回聲樂團的音樂?鼓手春佑回答:「吉他搖滾,然後配上吳柏蒼獨特的 vocal 以及很有想法的歌詞敘事。」她補充道,或許不同階段當下的答案會有些微不同,但大抵離不開這個範疇。

在休團的沉澱期,團員們保持各自生活步調。主唱柏蒼維持他「音樂人+科技實業家」的雙重身分,如此斜槓的思維邏輯更體現在他的個人專輯《42》裡。長期深耕網路音樂平台的柏蒼,近年更與 KKBOX 共同創辦人林冠羣創立全新 NFT 暨音樂創作平台「OurSong」,致力於透過區塊鏈技術落實「創作有價」的理念,大咖如美國歌手 John Legend 也參與其中。

主唱兼吉他手柏蒼(圖左)、主吉他手尹均(圖右)。(攝影/安比)

貝斯手邱個如今已是《走鐘獎》級 YouTuber,他在八年前休團後便跨足影音節目製作,致力於台灣健力比賽推廣,訪問前夕還在主持健力賽事的他,笑說自己現在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同溫層,回到樂團彈琴,反而有種放鬆的感覺。

鼓手春佑最近為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刊物撰寫專欄,她在婚後移居古都台南,與好友合作選品咖啡店,經常南北奔波。吉他手尹均在不上台時依舊天天抱著吉他,經營自己創立的音樂教學中心品牌「樂吉他」,近年表演頻率較緩,偶爾會被同事虧說「感覺很久沒看到你站著彈琴了」。

鼓手春佑(圖左)、貝斯手邱個(圖右)。(攝影/安比)

2018年,樂團做完《巴士底之日》周年紀念演出後,對於回歸的起心動念已順勢而生,也偷偷完成一些新歌,各自的身心與生活節奏皆回到穩定狀態。原本預計在2019年實行的回歸,無奈遇上 COVID-19 疫情攪局,因而暫緩。柏蒼說:「八年前,我們會決定先休息,主要是各自都有事情要忙。這次透過新作品回歸,心情上的確和之前幾次限定演出的感覺有點不同。」

〈Amazon〉——樂團嶄新的已臻化境

與2022年迷幻又淒美的〈誤認〉不同,新單曲〈Amazon〉從 intro 起便是振奮人心的飽滿電吉他,配上大開大合的鼓聲節奏——吉他與鼓是團員們認為搖滾樂(與現場)最不可獲缺的元素——既是記憶裡熟悉的回聲樂團,又是帶有新鮮感,十分帥氣的回歸。

「雖說搖滾樂在這十年間的國際關注度已沒有那麼高了,甚至有點被淡化,但作為一支以吉他搖滾為主的樂團,既然回來了,當然要做一點比較生猛的歌曲。」柏蒼這麼說。

這首創作始於尹均嘗試的幾個吉他 riff,接著大家越編越複雜,到了某個階段,樂團把 demo 丟給長期合作的老搭檔秀秀聽,秀秀聽完只回丟一支 Travis Scott 的現場影片說:「你看,人家就一個人,然後現場就——boom!大家不是很愛嗎?」

柏蒼說,不認識秀秀的人,一定不知道他在講什麼,「但因為我們跟他合作很久,所以懂他的意思——我們的搖滾樂,有些想法其實是可以跟著當代樂眾的閱聽模式去做一些合理的、範圍內能接受的轉變。」很有力的編曲不一定要做得很複雜,簡單的東西有時候更有 power。尹均回應道:「當然,我們還是很喜歡也愛彈 solo,但也會盡可能去跳脫過去的吉他公式,去思考新的詮釋方式。」


樂團邀請韓立康擔任〈Amazon〉製作人,他與成員的聆聽品味相近。對現階段的回聲樂團而言,做新歌已經不如過去需要長時間待在錄音室閉關,逼自己處在一個緊繃狀態裡。團員覺得,少年時面對音樂像是自我修煉,當年做完《感官駕馭》時,大家甚至嘗試兩個月都不聽搖滾樂,買了一堆拉丁甚至西藏音樂,硬逼自己找新元素,如今事後回想,雖然多少有點用,但好像也不是那麼迫切與必要,尤其當越想要把創作做到極致時,常常會失去一開始寫這首歌最真誠的感觸。

「大家的生活節奏都到了新階段,因此在做樂團這件事情上有比較 chill 一點,畢竟做音樂已不再只是自我實現,而是變成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了。」柏蒼說。

團員們眼中的韓立康是一個放鬆又很有效率的音樂人,他用很愜意的步調把大家久違的錄音狀態找回來,吉他手出身的他也提供了豐富的吉他音色選擇資源,四位團員異口同聲表示,製作過程非常順利。

回聲樂團以全新單曲〈Amazon〉宣告回歸。(圖片/回聲社音樂提供)

歌詞以全英文呈現,柏蒼延續 demo 時常暫用的呢喃囈語,寫這首歌的時間前後,人世間最夯的話題之一就是 Metaverse(元宇宙),他剛好在《WIRED》雜誌上看到某篇講述虛擬實境(VR/Virtual Reality)對人類影響的文章,大意是說:VR 就是現代人逃避現實的方式。

遙想60、70年代的西方世界,嬉皮時代的青年亦會選擇用迷幻藥等媒介去逃避現實,獲得某種程度的心靈解放,這呼應樂團在 debut《感官駕馭》所探討的:不論時代如何演進,人類是否仍要持續尋求靈魂的解脫?

柏蒼將這種文明行為去對比當年 Pink Floyd 名曲〈Comfortably Numb〉(舒適地麻木)所說之事,在歌詞裡也致敬這首經典歌名,並加入許多自己偶像作品的哏,例如 The Beatles〈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這首被後世認為是探討迷幻藥(歌名縮寫為 LSD )的名曲,hook 那句「I think I got the feeling」似乎也是對 The Beatles〈I’ve Got The Feeling〉的回應。尾端層層堆疊的和聲編制則由來於 AI 軟體的協助,完成這首思維橫跨超過半世紀、在創意與手法上兼具傳統與當代的吉他搖滾。

只要人類需要「LIVE」,搖滾樂就會一直存在

昔日出道時,因為歌路有點不同於當時主流搖滾市場的路徑,經常有前輩評價回聲樂團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春佑說:「我們經常被建議說不要寫這些太悲傷、太陰鬱的東西。」她分享道,那時,只有林強告訴團員說:少年本來就是這樣子,不識愁滋味又有什麼關係。

能夠在年輕時,聽到樂壇OG級的大前輩對自己說這樣的話,大家其實是很感動的,「那個當下真的非常有感:有種『對,我們應該繼續這樣子,繼續不識愁滋味』的感覺。其實創作就是什麼年紀會做什麼事,那就是生命的過程。」春佑感慨地說。

團員相信只要人類需要「現場」文化,搖滾樂就會不斷以各種形式存在著。(攝影/安比)

大家笑說昔日那個不識愁滋味的狀態現在也寫不出來了,因此每個階段的「那個當下」都是極其珍貴。如同每個世代都需要去追尋自由、去反抗自己覺得需要去反抗的事——遑論是不是以搖滾樂的形式。

對回聲樂團來說,搖滾樂是他們心中認定現場呈現音樂的最佳方式,甫完成 Fuji Rock 2023 旅行團領隊任務的邱個認為,音樂的現場是絕對無法被取代的,就像現場賽事,無論影像傳播再方便,親臨現場觀賽就是不一樣,「你看百米短跑、F1賽車,咻一下就過去了,在電視上看就很清楚,為什麼要到現場?因為現場才能親眼見到,實際有多快、多驚人,那個速度與畫面是會震懾人心的。」

邱個認為,一群人為了同一件事,聚在一起的集體記憶與群眾效應,永遠是某種人類文化得以流芳百世最重要的載體與關鍵。

如果這個世代還需要現場音樂,那就一定會需要搖滾樂。

此刻對四位團員來說,身心靈皆處於一個能夠好好享受做音樂的狀態。(攝影/安比)

在10/29舉行的復出專場,樂團找回昔日戰友鍵盤手 Shipy 助陣,讓這場回歸更具歷史意義。搖滾樂伴隨團員人生每個春夏秋冬,也經歷夥伴間的分離與聚首,如今他們仍努力傳遞著屬於自己(或某個世代)的搖滾樂,新曲〈Amazon〉集結了休團八年沉澱後的情緒,也喚醒歌迷心心念念的盼望。接下來順利的話,樂團將朝著製作新專輯的方向前進。

縱觀搖滾樂史,有人如 Kurt Cobain 將時間永遠停留在27歲,亦有 Mick Jagger 高齡80歲還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地連唱20首的神人存在,回聲樂團則是不斷前進並維持少年初心,就好像此次訪問,團員穿著氣質依舊,保持著纖細I-line線條的英倫氣息與時髦。

待專場完成後,樂團將會陸續發表新作品。(攝影/安比)

四人對於回到舞台充滿期待,搖滾樂令大家相聚在一起、凝聚感情,這股對音樂無法割捨的熱情,成為眾人持續做這件事的單純理由,如同樂團在社群簡介上只寫了「音樂是靈魂的回聲」八個字。聲音是能量的傳遞,只有創作者單方面創作是不夠的,歌迷受眾的回應會讓一切變得完滿,充滿共鳴。

或許搖滾樂就是某個群體人兒的迷幻藥與 VR,是讓我們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寄託與日常。

回聲樂團Echo 2023 年度專場

(圖片/回聲社音樂提供)
演出日期&時間:2023/10/29 (日) 19:00
地點:Legacy Taipei 音樂展演空間(台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台北華山創意園區中五館)
購票連結點我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文字/郭璈 攝影/安比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編輯/郭璈、温伯學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郭璈
  • 攝影/安比
  • 圖片/回聲社音樂 提供
  • 編輯/郭璈、温伯學
  • 場地協力/欣亞理髮廳
郭璈

郭璈

在雜誌社上班、寫作和當編輯;在搖滾樂團裡彈吉他、寫歌和唱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