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紅攝影師的誠實自省:蔡傑曦談社群時代的人設
在網路即為現實的今日,蔡傑曦仍然期待自己有一天能關掉手機,不做任何展演,還是能喜歡自己的生活。
Instagram上「蔡傑曦 Jessy Tsai」的形象清新、溫暖,現實中受訪的蔡傑曦隱隱有些緊繃。 那緊繃或許來自快速的網路互動與慢速現實的差距,或許來自「現實世界」無法給予「讚」、「留言」等即時回饋的焦慮。又或許是兩個不同次元的「自我」拉扯結果。
國中就開始經營社群的蔡傑曦,自謙是「抓住了Facebook、Instagram早期流量紅利」,而成為知名的年輕攝影師及網紅作家。蔡傑曦毫不避諱渴望掌聲與網路聲量,「如果不是網路,我可能不會成為攝影師,哪裡有更大的掌聲,我就稍稍往那邊走。」。坦承在大學時,「從沒想過成為一名攝影師。在獲得掌聲後,才開始去思考掌聲從何而來。」
蔡傑曦在20歲出版第一本攝影隨筆《謝謝你走進我的景深》,出版後,雖然在PTT被批評「這樣的作品憑什麼出攝影散文」,但最終卻成為年度暢銷書。他說這本書「自己也覺得不夠成熟」,但掌聲與流量先於創作的成熟而至,經常是蔡傑曦和同一代網路KOL的成長之路。
掌聲帶來展演的需求,而展演則發展出「人設」的需求。
人設(人物設定,character design)最初指的是動畫作品中的角色外觀、個性設定,後衍伸至藝人與網紅,為獲得記憶點,或滿足消費期待而打造的特定形象。在流量與注意力高度稀缺的當代,能帶來固定跟隨者及流量的「人設」逐漸成為顯學。而持續的被看見則是形成「人設」的必要條件。
沒被看見便等於沒有發生
一個經典的哲學認識論問題:「一棵樹在森林倒下,若沒有人聽見,它有沒有發出聲音?」這在蔡傑曦身上轉換為一種對現實的新信念:「我很開心,但若大家不知道我很開心的話,我還很開心嗎?我看完電影沒有發動態,我還算看過這場電影嗎?」
其實展演是人的本能,在網路上展現自己不同的(通常是較好的)一面,看來天經地義,但蔡傑曦認為,網紅不同於一般人之處是「更有意識」、「更具目的性」的展演。因此他讀的書,說話的方式、家裡的擺設,有時不免考慮「Instagram拍起來好不好看,效果如何,書翻到哪一頁看起來角度最好」,而不是優先考慮舒不舒適的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蔡傑曦甚至不在網路上露臉,「不那麼漂亮的我,不能放在我的Instagram中。」大學從中文轉到生傳系,最後出國念攝影的蔡傑曦,承認曾對「正統藝術圈」有過嚮往。但他坦承創作是需要掌聲的,「藝術(fine art)」的追求不是現在首要之務。他的攝影在美術學院,被教授批評為太cheesy(俗氣),他曾經嘗試不同風格的實驗影像創作,卻不敢將那些作品放到社群上。
因為他清楚知道他的讀者所需要的,也知道不同專業場域,有不同潛規則和要求,「我在網路拍東西,寫東西,和紙本雜誌、時尚攝影圈,是有距離的。」現於《VERSE》擔任特約攝影的他,更常在社群動態放工作的側拍、與雜誌合作的作品,努力想讓人辨識他的專業攝影師身分,而不只是網路KOL身分。
社群媒體興起後,在網路上蹭熱度的展演,意外呈現了一代人對自我呈現的渴望,或某種意義上的高度誠實,「假如沒有受到邀請,就先掏錢買票,在重要的場子外晃一晃。」這些都是社群展演時代,不時就會看到的現象。
當人設與自我不再有區別
另一方面,「網路人設」也並非靜態的圖騰符號。可持續的人設,是能因受眾需求、時代氛圍變遷而滾動更新。在粉絲眼中文字清新、溫暖的蔡傑曦,曾在參加蔡英文的一次社群之夜後,貼出限時貼文,回家卻發現立即掉了400個追蹤者。顯然部分粉絲期待的「蔡傑曦 Jessy Tsai」,是政治歸政治、攝影歸攝影的蔡傑曦。
然而選邊站近年開始成為社群經營趨勢。原本主打中性、軟性議題的公眾人物,紛紛更傾向表達個人政治取向。而蔡傑曦也開始透露他的價值認同,例如對Gay Pride(同志遊行)的支持、對多元性別議題的關注——似乎人設在「對抗人設」時,顯現出了人性更真實的一面。
這是一種展演嗎?這是一種破壞「展演預期」的展演,和弦中的不諧和音,擁有讓樂曲能行進下去的動力。最後,當「人設——自我」之間的間隔模糊、取消,展演與自我不再有界限,網路即是新的現實時,展演對他們的意義,大概正如出門要穿好鞋子一般自然,不再是費力的事。
然而採訪中蔡傑曦多次提到「我要更聽我自己的聲音」,似乎也顯示出他所焦慮的,與1960、1970年代的青年並無不同——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是「對抗」還是「接受」,無論在實體或網路中,都是一道必須面對的課題。
這樣的拉扯是疲勞的。「我期待有天,我能關掉手機,不做任何展演,我還是很喜歡我的生活。」蔡傑曦說。正當我對蔡傑曦的坦誠感到訝異時,我馬上提高了警覺。果然,他接著笑說:「自我揭露也是我的人設,讓人感覺蔡傑曦就是很誠實的。」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6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我們的世代:美麗與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