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視覺設計師方序中╳山姆:當談論音樂祭設計時,我們在談論勇敢與自由

VIBES

視覺設計師方序中╳山姆:當談論音樂祭設計時,我們在談論勇敢與自由

「究方社」視覺總監方序中和設計師山姆,分享自己參加音樂祭的親身經驗,與設計「Island's: La Rue's Music & Art Festival」主視覺的靈感過程。


聊起音樂祭的魔力,身為音樂祭狂粉的兩位設計師——「究方社」視覺總監方序中和設計師山姆,不僅以自己的親身經驗,狂推參加音樂祭的各種樂趣;更從設計的專業視角,分享參與「 La Rue 文創設計」第一次舉辦的跨國音樂祭「Island's: La Rue's Music & Art Festival」主視覺的設計過程,聊聊「設計」作為一場音樂祭的重要一環,到底厲害在哪裡。

音樂節絕對是發生最多「第一次」的場合,每次的現場演出,都是嶄新且唯一的體驗。

「應該⋯⋯有聽過春天吶喊吧?」作為跑音樂祭的前前前輩,方序中先笑著確認自己不是在講古。千禧年前,剛創辦沒幾屆、還不叫「台灣祭」的「春天吶喊」是方序中人生的音樂祭初體驗。那時去表演的團,旺福、雀斑樂團的林以樂都是他的朋友,還不叫「安溥」的張懸也跟他住在同一個飯店。

方序中愛音樂祭的心很真。為了看表演,他曾租車開三百多公里到墾丁,披星載月錢花光了也沒關係,最後直接站在門口剪票打工換看演出。「不同主題的舞台在不同山頭,只好邊走邊沿路攔便車」,方序中理解的音樂祭很野生:沒有路燈,卻有滿天星星的山路;沙灘上播一整晚的音樂和電影,沿路都是比基尼,一群人一直跳舞到天明。「只是當年在台上嘶吼,在台下一起衝撞的人,現在都從良當爸媽了。」

山姆人生參加的第一場音樂祭則是辦在淡水殼牌倉庫的「巨獸搖滾」,除了「很 punk,很 indie」之外已沒有太多印象,但從此讓他入了音樂祭的教。後來他也去 Fuji Rock,搭機飛出國,還要再花上整整三天,千方百計地到山裡去,「完全地和日常區隔開來,真的很像一個幻境。」

如同方序中當年前往春吶也是漫漫長路,舟車勞頓也是音樂祭體驗中不可錯過的洗禮:一起排除萬難到現場, 為了共同喜歡的團、喜歡的音樂,努力擠到第一排,在舞台護城河後面和其他人一起衝撞,方序中相信,「所有人都進入了同一種頻率,很多人一起完成一件事的過程,會讓人對參加音樂祭的期待感更高。」

山姆則是脫隊派,「我和朋友習慣一到現場就各自解散,大家想聽的團都不一樣,每個人各自去聽想聽的表演,聽完再一起講垃圾話。」縱使兩人打開音樂祭的方式如此不同,但這就是音樂祭最棒的地方:自由,而每個人都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享受。

照顧每一個環節

談起參加音樂祭的must-do,兩人倒是口徑一致:「一定要買官方週邊,毛巾、手環啊,這些東西都讓人很有身為一份子、很熱血的感覺!」從樂迷回到設計師的思維,山姆認為周邊商品的使命,在於讓參與的人能夠帶走記憶,「一看到就能記得自己在哪一年曾經來過,是一個很明確的時間刻度」,這也是設計對音樂祭必要的介入。

說到好的音樂祭設計,方序中則進一步認為,設計在音樂祭中的影響力不該只侷限在視覺表現,而是整個參與體驗。

他以香港的Clockenflap舉例,「我很少看到有音樂祭把親子區塊做得這麼完整:白天有 for 小朋友的劇場,適合親子互動的藝術裝置;晚上又變成很潮的電音搖滾、流行音樂主題。舉辦的地點靠近港口,一個大摩天輪下,很多一家大小一起在那裡待一整天的畫面,讓人感動。」

此外,更讓他讚不絕口的,是Clockenflap整個參與體驗都是精準設計的成果,「一到現場,就會拿到一整套設計套組,裡面有戶外用品、雨衣等等,這提醒我往後做設計時,也不要只思考視覺表現,也要思考如為了在觀眾安排行程抵達現場時,設計的角色能怎麼讓人更快地掌握交通資訊;到了會場,場地資訊好不好閱讀?」

兩人都相信,好的音樂祭設計,不會只給參與者留下深刻印象,也要可以幫助主辦方、乃至會場裡實際執行的夥伴,好好照顧到音樂祭的每一個環節。

打破前例,不只是做視覺設計

帶著「不只是做視覺設計」的思考,在本次創作Island’s Music & Art Festival主視覺的過程中,兩位設計師也不單純以視覺風格和表現發想——相反地,兩人選擇從音樂祭發生的場域出發,討論設計的節奏。

鑑於位於高雄的活動現場將有很多貨櫃陳設,山姆找靈感時,看了很多高雄港口的貨櫃照片,再將具體的貨櫃轉譯成一個又一個、四邊圓角的幾何長條色塊。在兩位設計師眼中,高雄就是一個一個貨櫃拼起來的「鋼鐵之城」,「不同顏色的抽象色塊是一個一個單位,也像不同的音樂和藝術,都透過這次的音樂祭聚集在一起。」不同的色塊拼成三款不同的圖面,單張看會是一個主題,但拼在一起又能看出不同的意象。


山姆提到,在討論的最初,很快就確定要將藍色和橘色這兩個對比強烈的顏色,定調為視覺呈現上的主要色調。其中一款設計以藍色居多,多彩的色塊動向以「左上到右下45度角」分佈,很像是高雄的夜空;另一張構圖則以橘色為主,色塊以反方向的「右上到左下45度角」對稱構圖,抽象地表現高雄的白天和熱情的氣溫。

這次主視覺設計最特別之處,在於將兩款對稱構圖的設計之間,插入進第三張圖面——這是方序中在看到前述兩張圖後,最後神來一筆的發想。在這張圖裡,藍色和橘色比例較為均等,並加入銘黃、檸檬黃、芋頭紫和灰色等中間色拼出曲面。由此,將三張圖並置後,設計的詮釋倏然開展:可能是從白天到晚上的高雄;也有點像船頭;更抽象地來說,這些色塊突破了畫紙的框線,彼此溝通融合。

此外,透過重複地擺放三款主視覺,這些色塊不僅可以無限地向外延展,色塊以內同時是被圈定的範圍,「各種顏色也代表從各地而來的觀眾,不同的顏色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特定的場域」,這種「又聚集又開放的狀態」,貫徹兩人的設計之道,讓這次Island’s Music & Art Festival音樂祭「使高雄成為亞洲音樂樞紐」的核心精神,透過色彩,實際進入每一個觀眾的視野。

而大器俐落的標準字也來自山姆某次的突發奇想:他偶然將字母「A」拆解,尖端與底座左右並置,呈現出表演舞台、市集聚落和島嶼連貫的意象,同時也是聲波的線條形狀。

「目前台灣音樂祭的主視覺中,還沒有人用抽象圖面做設計的前例」,對於這次的大膽嘗試,方序中坦言自己也不知道會收到什麼反饋,既期待又緊張,但一想到屆時在音樂祭現場,從舞台到周邊,將會看到主辦方 La Rue 在不同層面應用、延伸這次的主視覺設計成果,身為「看團前前前輩」的方序中突然又講起一個故事⋯⋯

「我之前去野台開場看日本的樂團銀杏,主唱唱一唱就在台上全裸了?還有另一團的貝斯手,演到最後直接站到舞台的鷹架上」,無論是站上台表演,又或者音樂本身,音樂祭的一切都關乎勇氣,「這時候就會讓人反問自己:既然有這個機會,為什麼不拿出勇氣試試看呢?」

好的,兩位音樂祭信徒做的設計,果然徹頭徹尾都在貫徹音樂祭的精神:哪怕史無前例,也要出發往前,創造不可取代的嶄新體驗。


更多內容請期待VIBES05期

文字/吳翛 攝影/安比
文字/吳翛 攝影/安比
文字/吳翛 攝影/安比
文字/吳翛 攝影/安比
文字/吳翛 攝影/安比
文字/吳翛 攝影/安比

回到專題:打造一場屬於大人們的文化祭典吧!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