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草山紅》:大屯山消失的茶業風景

《草山紅》:大屯山消失的茶業風景

《草山紅》一書帶領讀者探尋湮沒在荒山野草之中、已少為人知的大屯山區茶業史。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第二苗圃舊茶園(《草山紅》Ⓒ 里昂紅攝影工作室/衛城出版)

【編輯前言】從一張美國商人拍攝的大屯山區的照片出發,《草山紅》一書帶領讀者探尋湮沒在荒山野草之中、已少為人知的大屯山區茶業史。除了茶產業史的既有史料及田野訪談,本書還援引了清代民間契約文書以及日本領台後的產業與地方調查報告等珍貴的歷史文獻及影像,梳理大屯山區自19世紀晚期至1980年代茶產業的興衰與其歷史背景和社會脈動。

草山,是陽明山過去的名稱。紅茶,則是大屯山區百年前重要的產物之一。

150年前,美國商人愛德華.格里(Edward Greey)前往大屯山區探查茶產業,並拍下了一張大屯山區的照片,照片裡有滿山遍野的茶園以及辛勞工作的茶農、茶商。這張照片後來隨著他撰寫的茶產業報導一起登上當時的美國著名畫報《Frank Leslie’s Illustrated Nespaper》,為大屯山區熱絡的茶產業留下歷史記錄。

大屯山最初的茶業風景

就地形來說,大屯山地區係火山活動後形成的淺山丘陵與河谷地,地勢由東北至西南逐漸降低,延伸至沿海及淡水河岸。地質亦受火山活動影響,以安山岩與火山碎屑岩為土壤母質,質地黏重,土色紅棕。氣候受東北季風影響,終年多雨且雲霧繚繞。地理位置則距離港口市鎮(淡水)不遠,有商業貿易上的便利性。

不論從自然環境或人文環境的角度來看,大屯山區的丘陵坡地確實適合作為茶樹的種植環境,也有利於後續茶葉的產銷。

民間契約最早可見茶園紀錄的是1830年「半天寮」一帶的契約(坐落今日新北市三芝區、大屯山區西側的巴拉卡公路一帶坡地)。清代的茶園契約亦顯示了茶農早期多以合股方式共同經營,並採取與稻田及其他經濟作物並行的多元農業型態,這是台灣北部茶產業發展的常見景況。

根據清代方志與日治時期調查報告所述,來自中國福建安溪的移民與茶商,是台灣北部茶產業及半發酵茶「包種茶」的重要推手。對照文獻、茶種來源及耆老口述,可知大屯山區茶產業最初亦由安溪人推動發展。

舊時的梯田與溝渠,影響了今日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地形地貌。(《草山紅》Ⓒ 里昂紅攝影工作室/衛城出版)

大屯溪古道的三板橋,約能容一人揹貨通行。(《草山紅》Ⓒ 里昂紅攝影工作室/衛城出版)

大屯山區的茶葉由茶農採摘、挑運下山集中後,由茶販轉運到平地的製茶間製茶;茶農自行粗製的茶,亦由茶販轉運至大稻埕再製。今日尚存的茶葉運輸道路之一「大屯溪古道」,起點附近尚存一座19世紀晚期以石板簡易搭建的「三板橋」,為了讓茶農可以更方便地跨越大屯溪。

在茶產業日建興盛後,茶農、茶商必須投注心力於交通建設,始能因應茶葉的運輸。故大屯山區的交通建設,多半都與茶產業的發展相關。

1930年代的台灣茶業高峰

清帝國在1860年開放台灣為對外貿易據點,原本僅是農業副產品的茶葉成為外銷熱門商品,茶產業的興起帶動大屯山區茶園經營更趨專業,吸引台北大稻埕茶商投入大屯山區的茶園開發,這一波茶園專業化的過程,讓大屯山區更多農家開始專注經營茶產業。

但當時茶農皆屬小農,各自進行小規模的茶葉生產,並無以茶業為主的商業組織,因此製茶品質未能有效管理,難與南洋的茶葉競爭,導致產業危機。

1918年台灣總督府為因應危機,開始介入地方的茶葉生產,並推出「茶業獎勵計畫」的改革政策,促成各地茶業公司及茶業組合等商業組織的成立,整合茶園生產規模,共同投入產業升級與改良,並以經費補助購置新式製茶機械與肥料。「茶業獎勵計畫」推行十年後,台北州的77家茶業公司中,大屯山區就佔了34家,集中在淡水、三芝、石門庄三個茶產區。

石門區昔日的茶園,後來規劃成茶山步道。(《草山紅》Ⓒ 里昂紅攝影工作室/衛城出版)

1920年至1930年間成立的大屯山區茶業公司,由在地茶農與茶商組成,多以「地名」為公司名稱,標誌了大屯山區茶產業從兼作走向專業化,也開啟了產業的新熱潮。

原本以烏龍茶及包種茶為主要產品,但台灣總督府亦相當關注在國際市場上深受歡迎的紅茶,但紅茶事業在台灣初期發展並不順利,直到1928年「三井合名會社」生產的台灣紅茶打入倫敦市場,才讓台灣的紅茶發展有了轉機。1933年世界三大紅茶產地印度、錫蘭和爪哇締結輸出限制協議以減產維持價格,紅茶的市場需求大增,台灣總督遂鼓勵各地茶業公司投入紅茶生產。

1923年台灣總督府在大稻埕設立「台灣茶共同販賣所」,大屯山區的茶業公司積極利用此一銷售平台進行交易,官方也用大屯山茶業公司的案例作為宣傳。大屯山區茶產業因建立起與官方的產銷合作,其產業發展也更容易受到政策影響,製茶漸轉向紅茶。

根據1937年的官方紀錄,淡水郡的淡水街、三芝庄、石門庄的紅茶製茶產量共49382公斤,占了這一帶總製茶產量的六成以上,這種情況特別以新興的石門、金山等地的茶業公司為主。1936年出版《金山萬里誌》更以紅茶為地方特產。

大屯山區雜木林中的老茶樹。(《草山紅》Ⓒ 里昂紅攝影工作室/衛城出版)

走下歷史舞台的大屯山茶區

台灣茶產業在1940年代,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而出現衰退,但戰後隔年便陸續恢復產量與出口,成為台灣外銷出口的重要經濟商品之一。1965年至1980年期間,台灣茶以紅茶、綠茶為主的生產與外銷皆邁向高峰,可靈活因應不同市場需求製作不同產品。

戰後台茶的蓬勃發展,也讓大屯山區的茶產業有了新榮景,主要集中在西側的淡水、三芝與北側的石門與金山地區,製茶工場林立,生產熱絡。

1980年代後,因國際茶葉市場與產業的變化,台灣茶的出口量急遽下降,內銷市場則逐漸興起,中南部的烏龍茶及高山茶成為主力,茶葉產地發展北消南長。此外,台灣經濟與社會發展亦對茶產業影響甚鉅,1970年代後工商業發展迅速,農工產值的落差,讓茶產業出口價值重要性不如以往,人力成本提高更讓高度勞力密集的茶產業難以維持。

大屯山區的茶產業自1970年代中期開始,產量與銷量因外銷不振而逐年下滑,農家也慢慢放棄製茶事業,茶產業則走下歷史舞台,僅石門地區積極發展在地特色茶種,以炭焙打造「石門鐵觀音」。大屯山區的人文活動也漸漸轉向自然、生態保育與旅遊。

今日的大屯山區,山坡上的茶園或恢復原始的自然植被,或轉作其他作物。僅管舊跡難尋,但仍可以從山丘稜線上的老茶樹、蜿蜒的古道及茶業建築的遺構,認識昔日大屯山區消失的茶產業景觀。

書籍介紹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出版|衛城・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出版
作者|陳志豪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自2018年起,委託師大台史所助理教授陳志豪帶領師生進行從清領時期至戰後的陽明山地區茶產業調查研究,歷時兩年,結合史料研究與田野調查,完成陽明山地區兩百年茶業史研究報告。為了向讀者介紹,陳志豪將研究成果改寫成公共史學著作《草山紅》,期望這段歷史的發掘,帶領讀者在走訪陽明山時獲得更深刻的旅行體驗。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陳志豪
  • 圖片/里昂紅攝影工作室、衛城出版提供
  • 編輯/林蔚靜
  • 核稿/梁雯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