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曾翎龍VS.周若鵬:如何在馬來西亞讓文學書籍佔領暢銷榜?

兩境-臺馬文化人的在地創想

曾翎龍VS.周若鵬:如何在馬來西亞讓文學書籍佔領暢銷榜?

馬來西亞作為華人世界中文出版和中文閱讀的邊陲地帶,不管是中文出版品或中文出版社的數量都遠遠不及台灣,馬來西亞中文出版正面對嚴峻困境。

在馬來西亞,曾翎龍(左)身為有人出版社總編輯,周若鵬則為大將出版社董事長,熱愛文學的兩人從馬華文壇踏足出版業,身體力行推廣馬華文學。

馬來西亞作為華人世界中文出版和中文閱讀的邊陲地帶,不管是中文出版品或中文出版社的數量都遠遠不及台灣,因此相較於台灣,馬來西亞中文出版面對的困境更加嚴峻。

華文書市在這夾縫之中破圍而出,成為出版社、自資出版的作者或讀者眼中的年度盛會,但與此同時,隨著網路書店開始蓬勃發展,讀者的消費管道和行為有了改變,也讓馬來西亞多一道未來可以期待的風景。除了海外華文書市等大大小小的書展之外,已經邁入30年的「花踪文學獎」和「動地吟」等大型活動,則扮演了推廣閱讀和催生作家的重要角色。

馬來西亞暢銷書排行榜長期被非文學類書籍,如食譜、工具書佔據,文學類則以少年小說為主。少年小說以外的文學書是否有過成功的案例?請說明。

周若鵬(以下稱周):工具書比較好賣的情況,放眼全世界都一樣。在馬來西亞,能夠突圍的文學書不多,我想到的是知名度高的許裕全寫的《從大麗花到蘭花》,這本書的主題鮮明,加上《星洲日報》當時大力推薦,所以銷量不錯。

在馬來西亞,書的銷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者,某些書的品質好,但因為作者欠缺讀者緣就是無法說服人買書,這是非常可惜的;但我也可以舉一個相反的例子,一個作者沒有露過面、銷量卻很好的《假牙詩集》。

曾翎龍(以下稱曾):別的市場相信也是如此,只是馬來西亞或許更極端。文學書要突圍不易,除非有話題性,比如雅俗共賞的《假牙詩集》,作者有很強的文學功力,才可以寫出那麼逗趣的詩,他的書在台灣可以賣出一萬本,在本地賣幾千本,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出版奇跡。最近的黎紫書寫出了馬華文學久違的「在地」長篇等,一般讀者都看得津津有味,也算是成功的。至於方路自己賣書,自己找贊助,成績也不錯。

馬來西亞的中文讀者買書主要集中在海外華文書市期間,你們對這樣的現象有什麼看法?

:海外華文書市除了有促銷,還有作者分享會,塑造出節日的儀式感,勾起讀者買書的欲望,出版社當然樂見其成,所以本地出版社一般上都會集中在書市前的兩、三個月推出新書。《星洲日報》是書市的聯辦單位,書市前兩三個月就開始造勢,書籍或作者有機會曝光,讀者就算沒到現場,也會在書市前後買書,等同於是一種輻射性的作用。

我的看法是海外華文書市越成功,某種程度上也宣示了馬來西亞閱讀風氣的低落,讀者需要大肆宣傳、被引誘才買書,市場還不成熟。

:就像翎龍說的,馬來西亞的讀者喜歡用逛夜市的心態在買書;從大將出版社業績來看,所幸都不虧,但書市的業績只占全年的一至兩成,表示讀者平時也買書,所以我並不悲觀。

假牙詩集創造了銷售佳績,其中在台灣賣了逾萬本。左起為中國後浪版、台灣寶瓶版、馬來西亞有人平裝版及精裝版。(曾翎龍提供)

馬來西亞讀者喜歡買折扣書,是不是造成馬來西亞出版困局的關鍵?如果不是,你們認為最大的困境是什麼?是出版生態出了問題?

:馬來西亞折扣書的兩大來源,一是大眾書局每年好幾次的折扣書展,售價低至一本三折,當中有些是大作家的書;因為是跟國際出版社用一般的定價買斷的方式取書,一年累積下來,將賣不完的書拋售,我覺得情有可原。

至於另一個「大壞狼書展」,是跟外國出版社買倉底貨,采論箱子大小、「任裝」方式售書,我覺得那是書的集體崩塌。如果每人每年有馬幣300令吉的買書預算,結果在這些「跳樓書展」就花光了,每人每年的閱讀量也有限,買普通書的購買欲就會降低;加上習慣了用兩、三令吉買大作家的書,怎麼還會用30令吉買本地作家的書?他們或許就等這些書「跳樓」就好了。

另一個困境就是市場小,市場被英文和馬來文書瓜分,還要面對台灣、中國的中文書出版瓜分中文市場;台灣和中國的出版品質都比我們出色,當然也會影響。讀者群的不成熟也是關鍵,文學書在這裡很少被討論,我們這裡的閱讀土壤還是很貧瘠,許多中文讀者離開學校後就不看書,尤其是文學書。這裡的業態也不成熟,銷售和補書系統不完善,出版社無法準確投放資源去打書。

:如翎龍所說,這些是短期甚至中期難以逆轉的現實,我真心希望網路書店可以更蓬勃,讓我們可以越過這些障礙,直接面對讀者。唯一可補充的是,唯有教育可以影響閱讀風氣,尤其是中文閱讀的這塊。

:另一個癥結是馬來西亞的學生在學校要學習三種語言,對於台灣,只需要深耕一種語言,有很强的閱讀能力;在馬來西亞,中文只是我們的溝通語言,不是我們的思考和書寫的語言。獨中雖然比較專攻一個語言,但因為課業繁重,所以也抹殺了他們閱讀的興趣和時間,所以我們是身處在一個諸多挑戰的環境。

網路書店是否比實體書店更有未來?

:我覺得在網路賣書有兩個優勢值得一提,第一是作者本身跟讀者的互動,這點實體書店比較難做到。互動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比如讀者去書店看到《流俗地》但沒買,但他在網上跟黎紫書有互動,或是看到黎紫書分享的一句話,就買了;這就像書市一樣,它是一個勾起買書欲望的場所。

第二個優勢是價錢,不是說網路買書的價錢比書店便宜,而是有互動之下,讀者買書會比較不在意價錢。理想的未來是實體和網路並行,平衡互補,現今通路極不健康,印1000本文學書,實體書店常常消耗不了三成,要在網路想些企劃點子來賣,通常也不過一二成,餘下五成要自己想辦法,進校園、辦活動、找贊助或作者自己努力。

:大將出版社的情況是實體書店的銷量比較好,但我相信網路書店比較有未來。以讀者的角度來說,因為它的方便性,想要買書的話只要一個念頭,手機上就能發生。

另一個還沒在本地發展到的區塊是後台的作業,關於出版社與讀者的溝通,關於資料的收集,關於讀者閱讀習慣的分析,關於讀者的消費能力,這些東西都是缺乏的,實體書店可能可以得到這些資料,但目前他們沒有跟出版社有建立起連接。另外的一個原因,是網路書店固定開銷也比較低,不用承擔租金,有比較高的利潤空間,有強一點的生命力。

圖片擷自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 臉書

有人說花踪文學獎讓馬來西亞變成海外華文文學的重鎮,你們覺得有這個效應嗎?它是否能夠牽動更多寫作人投入其中,產出更多作家,引起大家對閱讀的興趣?

:我覺得一定有,任何文學獎的存在都會給大家一個目標,但我不認為一個作家的出現是因為文學獎項。不是因為有花踪文學獎,大家才創作,而是大家本來就愛好創作才創作。但有花踪文學獎會鼓勵我們特別花心思去寫一些特別好的作品,鼓勵我們進修那倒是真的。

:首先,花踪豎立一個典範,從一開始就把獎項和活動標準定得很高,有點像《時報》或《聯合報》全盛時期的文學獎,不惜工本地投入很多資源;也剛好文學獎的創辦人、主事者都是在文化界有心的人,開創了把海外知名作家請到花踪當評審、給講座的形式帶起文學的熱潮,讓讀者有機會見到很多名家,接觸他們的作品、瞭解他們的談吐,不多不少對本地寫作者帶來影響。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台灣很多寫作人會看不起一直在參賽的寫作人,他們覺得一個獨當一面的作家需要拋開獎項包袱,如果一個寫了20年的作者,還一直參加文學獎,在台灣是會被瞧不起的。

這是馬來西亞寫作者要去思考的問題,花踪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和很高的榮耀,以我個人而言如果要走作家這條路,要走過花踪,要離開文學獎。在年輕或一開始創作時,這些文學獎可能都是加分的,作者會把文字經營到很用心,但過了這個階段會發現這些用心經營的文字,給人一種刻意的感覺。拋開文學獎的包袱後,可能就可以磨掉這些刻意的東西。

花踪文學獎被譽為「文學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場面盛大。(曾翎龍提供)

除了海外華人書市,像動地吟這類推廣文學的活動,馬來西亞多不多?還有什麼更有趣的方法讓大家參與?比方說透過詩歌展覽的方式?讓作家、出版社有機會面對讀者,而不是在書展的時候,才做跟閱讀相關的事。

:很久以前大將書行有辦過詩展,現在很少看到這樣的活動了。我有一個感覺就是文學界不願意跟其他領域交流,無論是跨語文或是跨藝術的,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把馬華作家拉去一場非中文或非文學的活動,以我個人觀察,跨界交流是很少和很難發生的。

:我自己也是個寫作人,很理解作家可能是比較需要有自己的世界,會相對比較被動,需要行動派把作家的好作品傳達出來。我記得「動地吟」曾經受邀在台北的詩歌節演出,現在「動地吟」因為詩人們都成家立室,步入中年,已經有不復當年的狀態。

不過,最近有兩個跨界合作的例子,第一個是作曲人王修捷把作家周若濤的詩譜成曲,由參加過「動地吟」的歌手欣彥唱出來,再配合龔萬輝的畫,做出蠻精緻的作品。另一個例子,是作家協會跟馬大中文系辦了一個網上課程反應熱烈,在很難得收費(馬幣50令吉)的情況下,大概有500人報名參加。這個課程是閱讀分享在課本裡的馬華文學。

第一階段是針對華小、國中的課本收錄的馬華文學作品,老師會請專人來閱讀分享,如果作者還在,會請作者現身說法。我參加過一堂,感覺很好,是非常成功、有效的活動。大部分來聽的都是中文老師,可以想像未來這些老師在教課時,自然可以帶出作品的情感和訊息給學生。第二階段是把分享的重點,出成一本書,讓其他讀者或老師能夠受益。第三階段才是針對獨中課文裡的馬華作品作分享。

你問我答

:若鵬投身出版業已有數年,總結成績,盈虧如何,如果重新選擇,還會踏足出版嗎?

:往年大概都是小賺小虧的情況,今年很難講,因為面對巨大的挑戰。至於重新選擇是否還會踏足出版,要從兩個角度來看,如果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答案絕對是不會,因為投入的心力和金錢和回酬是呈反比的,太辛苦了。

換個角度,從個人收穫來看,答案是會的,因為這份工作開拓了我的視野、人脈,如果可以回到幾年前,可能會嘗試不同的方式來做,在行銷方面作調整,現在也在摸索中。整體來說,答案還是會踏足出版業。



:有人出版社以文學出版為主,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是最冷門的一塊,請問如何支撐近二十載?

:有人出版社一開始算是一個同人出版社,一群愛好文學的朋友聚在一起,11個人出錢,就成立了出版社。出資的人都沒有過問錢去了哪裡,也從來沒有分過錢,可能因為這樣,可以支撐20年。其實盈利對有人出版社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它可以持續經營,對我們來說已經很足夠了。

我們一開始很努力朝專業化發展,想把它變成一個商業化的出版社,靠出版社維生,經營幾年後覺得這個想法不太現實,調整了方向專攻文學出版。一直以來都是小虧或小賺,從商業角度來看,投入17年的心血,現在這個規模可以說是徹底失敗。

從出版角度來看,我們為馬華文壇出版近200本書,有支持到一些編輯、設計師,對出版業有所貢獻。我們的收穫是這些書因為我們而出版了,如果沒有我們,這些書可能不會出來,或者是不會以這種面貌出來。

曾翎龍

有人出版社總編輯
馬華作家、詩人
《星洲日報》文化企宣主任

作品

《有人以北》(2007)
《我也曾經放牧時間》(2009)
《回味江湖》(2010)
《吃時間》(2018)
《在逃詩人》(2012)


周若鵬

馬華詩人
大將出版社董事長

作品

《相思撲滿》(1999)
《速讀》(2008)
《香草》(2013)
《聲音的演出》(2014)
《詩在台上──台北動地吟詩選》(2014)
《創業菜鳥全攻略》(2015)
《雜亂有章》(2017)
《男人這東西》(2017)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兩境-臺馬文化人的在地創想》,城視報出版
聯合編製:城視報、VERSE
主編:莊家源、張鐵志

《兩境-台馬文化人的在地創想》的出版,源自2019年檳城喬治市藝術節一場備受好評的設計論壇,以及它引起的後續討論與迴響。經過這場台灣及馬來西亞兩地的設計經驗連接及交流論壇之後,我們自2020年起心動念,進一步探視台灣與馬來西亞兩地文化人,深入了解他們如何投入兼具人文溫度和本土特色的社區推動工程。這項記錄工程,我們號召採集兩地13組台馬文化人的故事,從第一人的視角出發,書寫他們以所知所學走入田野,實幹文化工作的片段。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作者/卓衍豪
  • 攝影/陳奕松
  • 責任編輯/Rit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