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馬家輝專欄:我的武林和我的腳印

馬家輝專欄:我的武林和我的腳印

寫了五期「武林的腳印」,最後一篇了,總該寫寫我的武林,我的腳印。

寫了五期「武林的腳印」,最後一篇了,總該寫寫我的武林,我的腳印。

武林如江湖,亦像人間,不見得也不需要人人都是高手。龍蛇混雜,魚蝦分游,各有各的天空和光明和挫敗,只要是跟武藝沾過邊,便可歸為廣義上的「武林中人」了;在這標準下,我也算是其中一人。

我是五年級生,在成長的年代裡,親歷了由張徹、王羽、狄龍、李小龍等人所帶動的武俠和功夫熱潮,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幾乎都會用如彼或如此的方式學習過一招半式。一般是去武館。60、70年代的武館主要集中在灣仔、北角、深水埗、油麻地一帶,五層高的「唐樓」外牆,矚目皆是掛上或漆上的武館招牌,大江南北的拳式門派,你只要願意繳學費,不愁找不到師父。

那年頭大家把習武喚作「食夜粥」。問一個人「你吃過夜粥?」,等於打聽對方是否懂得功夫;自稱「小弟吃過夜粥」,意謂老子有幾下拳腳功夫,你可別輕舉妄動。有此俗稱,因為徒弟們白天要謀生打工,晚飯後才來習武打拳,教室大多設在唐樓的天台,結束後,師父通常領著徒弟到武館附近的大牌檔吃夜消,豬骨粥、及第粥、牛雜粥、雞肉粥、田雞粥⋯⋯五滋六味在心頭,是為了聯誼,更是為了補充體力。我也吃過兩個星期夜粥,但因性格孤僻,在群體活動裡總是感到不自在,所以,乾脆不去武館了,改用其他方式學功夫——看書自習。

如果我說自己是黃飛鴻的再傳弟子,你相信嗎?我是老實人,話語可能誇大,卻不撒謊,且聽我娓娓道來。

話說我決定自習功夫後,到書店找尋拳譜,無意間發現一本橘紅色的《虎鶴雙形》,封面右下角印著「嶺南拳術 林世榮遺技」,左下角則寫「朱愚齋重訂」。林世榮,大名鼎鼎的「豬肉榮」是也,他有個更大名鼎鼎的師父黃飛鴻,我在前幾期的文章已經寫過。朱愚齋是林之徒弟、黃之徒孫,30年代中期曾用「我佛山人」筆名在香港報紙上撰寫《黃飛鴻別傳》連載小說,其後被改編為電台的廣播劇,再被搬上銀幕,成為由關德興主演的數百齣黃飛鴻傳奇電影。

我買到的《虎鶴雙形》是拳譜,由右往左翻開書,左頁有一幀展示拳式的人像插圖,一個光頭佬,赤裸上身,虎背熊腰,據說是林世榮本人的素描寫真;右頁寫著幾行說明文字,出拳的姿勢,馬步的位置,扼要簡潔。每兩頁是一招,一招連一招,各有名號,龍虎出現、指定中原、玄壇伏虎、貓兒洗面、穿橋歸洞⋯⋯全書合共一百一十二式,紙靜無聲,卻彷彿迴響著武者的叱吒怒吼。

買書後,少年的我常於晚飯後到家門外的樓梯間練拳,按圖索驥,模仿拳譜裡的林世榮,蹲穩馬步,或推掌,或揮拳,一招招地反覆練習,直到把百多個招式練得爛熟。有時候則趁家中無人,把衣衫脫下,對著空氣亂揮拳腳,幻想自己是少林英雄以一敵百,打到汗流浹背始罷休。有一回打得忘形,聽不見家人推門回來,被姊妹偷看到我的動作醜態,她們笑彎了腰,我卻窘到無地自容。

學了拳腳,可曾派上用場?倒沒有。雖曾遭遇過幾回衝突場面,雙方怒目對瞪,惡言相向,非常接近動拳頭的時刻了,但不知何故都在最後關頭退縮了,有時候是對方轉身離開,有時候則是我隨便找個理由撤退,總之是有講無做。所以我根本無從得知自己經由書頁學到的功夫到底是深是淺,但我好歹算是林世榮的「紙上徒弟」,按邏輯和輩分而言,林世榮師父黃飛鴻便是我的「紙上師公」,或倒過來說,我乃黃飛鴻的紙上再傳弟子,如假包換。

世上肯定有無數的黃飛鴻紙上再傳弟子,但不一定有人會像我一樣把黃飛鴻寫進小說裡。我正在埋頭撰寫「香港三部曲」系列小說最終篇《雙天至尊》,裡面將有黃飛鴻,而且我正協助電影公司把黃飛鴻和他妻子莫桂蘭的生平故事搬上銀幕。

來日方長,傳奇不死,如同本欄結束,我亦必有機會在其他空間跟你再談香港的武林腳印。暫且道別,如果想念我,他日記得捧場《雙天至尊》。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8封面故事「花啦嗶啵:客家新文化」,更多關於客家文化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馬家輝 插畫/Spike 編輯/温伯學 核稿/郭振宇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馬家輝
  • 插畫/Spike
  • 編輯/温伯學
  • 核稿/郭振宇
馬家輝

馬家輝

香港土生土長,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後,赴美,取得社會學博士,回港,教學之餘,勤寫作,著有長篇小說《龍頭鳳尾》和《鴛鴦六七四》,另有散文集《死在這裡也不錯》和《中年廢物》等。長篇小說「香港三部曲」最終章《雙天至尊》,正在努力中,有機會完成,但沒把握完成,看著辦好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