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從竹圍到大地:藝術家蕭麗虹

2021回顧:致那些逝去的文化播種者

從竹圍到大地:藝術家蕭麗虹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是一位學經濟學的藝術家,一位持續與歷史和時間糾纏的理想家,也是一位與政策來往建言卻又始終在體制外部的文化實踐者。

(插畫/無疑亭)

1995年夏天,我搬離了台北,與藝術圈的一些人和事漸形生疏、淡忘遠去,但有些事卻反而在時空距離下顯得分外鮮明──它是在同一年我南遷前甫成立的「竹圍工作室」,以及具有公眾召喚力的女主人蕭麗虹。

或許是與我關注的價值與從事路徑相契合,或是一種我所認同及看齊的志業方式──是有關巨大社會中的微小影響力嗎?是關於迂迴曲折一路上的聚焦校正?是人生信念中的零敲碎打仍不放棄嗎?它像一條積極參與藝文編織的繡線,在梭機排線中來往穿越、補綴出一個繁複有緻的生態花園,而蕭麗虹就是那個梭子、那個充滿能動性的繡線源頭。

我無法想起是哪一年,或什麼樣的場合上初識蕭麗虹,甚至遺忘在90年代初期,她曾是一位受到體制肯定的藝術家。在晚近幾年,我才真正有機會與她深入交流,談的都是關於藝術生態發展的視野,與持續不斷的社會實踐,她總是帶著一抹越上年紀越天真甜美的微笑,和一個身軀略向前傾、堅毅而世故的說服姿態。

她是一位學經濟學的藝術家,一位持續與歷史和時間糾纏的理想家,一位與政策來往建言卻又始終在體制外部的文化實踐者。無數的專案計畫頭銜點綴著她四處追尋與探索的身影,擴散性的創意大腦讓她不能謹守在一個固定的角色上。

蕭麗虹來自香港,1976年舉家遷台定居,在90年代末期取得台灣身分證,遷徙與身分轉變沒能撼動她為「家園」認同的努力,從香港到台灣,以「洋媳婦」自稱,母語廣東話、尚稱流利的華語、僅能致意的閩南語、在國際上交遊為身分打拚的英語,語言交雜著混用,卻擋不住她企圖溝通的慾念,反而加深她不屬任一方意識形態的靈活身段。

https://www.facebook.com/www.moc.gov.tw/photos/a.331266920286584/4259751930771377/

當代陶藝創作到生態環境倡議

組織永遠是她的策略──「中美亞洲文化基金會」、「藝術環境改造協會」、「城市文化論壇」、「公共藝術審議會」、「女性藝術協會」、「亞洲藝術網絡」、「都市發展審議會」、「世界文化論壇的亞太區域」、「全球藝術村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多樣性委員會」、「國際藝術村組織」、「綠色藝術實驗聯盟亞洲召集」、「東南亞事務文化交流委員」⋯⋯。

從這些組織互動與集體交流中,我們辨識到蕭麗虹的生涯發展,大致從90年代中葉始,走出藝術家個人工作室,1995年於閒置養雞場創建「竹圍工作室」,長期投入多元文化與環境改造事務。在千禧年之後逐步轉向文化與閒置空間活化、藝術村組織的探究與國際案例爬梳,進行長達十年以上的空間再造運動,並多向度參與亞太國際組織與城市文化論壇,建構區域文化價值與全球對話機制,倡議創意城市與文化領袖扶持。

長期關注生態環境是「竹圍工作室」的使命,於2009年起,她與藝術家夥伴吳瑪俐持續合作「樹梅坑溪藝術行動計畫」,從社區出發,提出「以水連結破碎土地」的想像視野,並於2013年獲致第11屆「台新藝術獎年度視覺藝術大獎」的肯定。而後她持續關注水資源議題,於2018年參與全球氣候行動高峰會「無限循環」相關活動,2020年參與台北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研討會與工作坊。

從90年代的組織生態到近三十年來的環境生態,蕭麗虹足跡踏遍全球都市,出席各式具倡議性與行動力的會議和工作坊,如此形象經常模糊了她的藝術生涯輪廓其實始於當代陶藝創作,一路走來是逐步從個人心走向眾人志。

我決定重啟我身邊有關她的檔案,從另外一個角度憶起蕭麗虹。80年代製陶習藝與當代藝術的接觸,讓她在傳統和東西文化的交融中,建構起個人世界觀和當代藝術的社會媒介性。從早先現代陶藝自在自為「雲」系列的參展獲獎,到1989年「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獲致首獎、展現眾生艱難的複合媒材作品「途徑」,還有1992年參加「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作品「老梯子」受典藏,以及同年「兩個世界」個展中涉及國家暴力的「歷史的事件」等作品,均展現對人類處境與全球不幸事件的關注與不滿,同時這也開啟了一連串她年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受栽培的歲月。

1992年在清華大學藝文中心展出「過程與體驗」展以及校園場域實驗,1993年福華沙龍的「倉穹之下·后土之上」展,和1994年北美館「人生如戲」裝置展,展現她對於個體潛藏能量的信念,不論是與校園學生或美術館觀眾,透過遊戲參與或作坊實驗,將個力聚集成眾力,更透過眾人的參與過程導引社會公益價值與對弱勢婦女與兒童的關切。

藝術不只是造型與材質的審美,更是社會批判、參與和凝聚力量的媒介。從創作中表現她對雲的自由想像,和對眾生悲天憫人的終極關懷,或許這正是她畢生追求捍衛環境和組織群力的內在源泉。那一份感性語言無法滿足的憤慨與渴望,透過社會實踐的行動力,從微處做起,卻難掩大志。

而「竹圍工作室」,是她帶著年輕夥伴、與藝術家合作經營了25年、可以安居狂想的抒情園地,是她轉向公眾後,具體而微的傑作;即便它地處偏僻,卻成為藝術圈內尋求另類價值者的美善記憶,也是駐村藝術家流浪靈魂的歸鄉與樂園。

安居狂想的樂園:竹圍工作室

1980年代,西方藝術家在都會中風起雲湧地尋求替代性發表空間,在台灣,隨著「二號公寓」結束,蕭麗虹與市郊鄉野的閒置空間「竹圍工作室」適巧接軌,承載了那一代當代藝術家的創造心性,也同時帶領我們走入全球駐村風潮的下一個世代。共創夥伴范姜明道的「游移美術館」構想,巧妙地為養雞場的未來想像定了調,一處打了引號、不定形、也不定性的當代藝術實驗基地。


1995年,莊普打頭鋒地擔任首展駐村藝術家,在裸露的倉庫水泥牆壁上,打上格子,用粉筆書寫上古今中外的人名,「名字與倉庫」是一種名稱與指涉物可以脫離的自由狀態,在時間中既是永恆、也是虛無飄渺,是現代性、是文學與哲學、是詩、是歷史,也是當下。隨著空間的因緣發展,不論是早期的倉庫、「土基舍」、「果醬花園」,或是中期的「十二柱」、「花開落果」、「綠色小客廳」的展覽空間命名,竹圍始終秉持「藝術具備社會價值,並擁有觸發改變的能量」的信念。

在這個園地裡可以是藝術創造的每一個地方,也可以哪裡都不是。但是,當你只要走出當下展出藝術家的魔咒,那個有雞鳴、有狗叫、蜜蜂穿梭、梅樹開花、貓狗安居與長眠的「地方」,是蕭麗虹在現實裡的「夢鄉」。

獨樂樂不如眾樂

2015年,我重返台北,她前後來找了我幾次,為了視盟的合作契機、為了城市文化交流會議的香港參與⋯⋯。直到2020年6月2日下午的來訪,她與我討論歷年台灣當代藝術家收藏作品的託付問題,那一天我們說了許多,交織了生涯中的重疊,訴說了過程中相互的支持與感謝,接著,她話鋒一轉述說台北市立美術館在她生命進程和專業生涯中的價值與意義。

無庸置疑地,她認為北美館是她作為一位移居台灣40年的香港文化創意人被給予最大肯定的機構,同時不論作為一位藝術家或收藏者,她皆認同北美館是始終致力不懈地扶持年輕當代藝術家的美術館,所以她想要託付她做了一輩子「家庭主婦」的零用錢,幫助藝術家們收藏累積,她戲稱這是她的「不良嗜好」。

「獨樂樂不如眾樂!但是,我有一個條件,這批捐贈得有象徵性的回饋,讓這批微小、缺乏系統、在日常機緣成形的收藏,能夠繼續扮演挹注藝術家資源的引子,藝術這條路不容易呀。」

語畢,我們雙手緊握良久,我知道那託付的手充滿念茲在茲的情感與歲月覺知,而我也知道,我用感謝與景仰的手回應著她,更得用體制的責任扛起它。繼後,藏品捐贈的事務逐步展開,北美館針對作品檢視,同時與受藏藝術家對話,做了一些值得記載的維護和修復決定,梅丁衍「1997」受蕭麗虹委託製作,作為回應其原鄉「香港回歸」歷史事件的符號觀念性作品,因數位輸出實體狀況不佳,改以較長久穩定的燈箱重新製作,繼後得以面世。

當我們保存,當我們記得,我們得要知道要保存或記憶的是甚麼。「水泥中的花朵」是來自蕭麗虹多年相知相遇、於2010年竹圍滿15周年的聯展中藝術家莊普致贈的作品,一朵從平面折起的不鏽鋼片花朵,藉著工作室尋獲的大石頭陪襯,讓它就這麼「活」了起來,讓虛擬與實境對峙與對話。過程中為了石頭自然材質的變異性而考量改為FRP翻製,經過反思與辯論,最終決定保留那一顆承載特定時空的野石,讓「竹圍工作室」的光陰封存在作品的時間中,儘管未來基地脈絡不再與變異⋯⋯。

2020年底,蕭麗虹率領「竹圍工作室」參與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其中的「儲回大地的藝術」論壇與工作坊,邀請8個自願接受碳排科學檢視的藝術單位,重新反省在藝術產業與實踐過程所帶來的環境影響,他們在雙年展的議題框架下願意投入改變的行列,並堅持對於環境永續的承諾。

過程中她鮮明和具有活力的身影尚歷歷在目。但2021年2月26日,我卻接獲她的訊息:「我的外表都是很有能量,都很青春的!我自己都忘記了,我都騙了自己,暈倒了幾次,(終於)了解了,事實上我內部的器官真的是75歲耶!不是65!不能這樣操了!回工場大修!」

伴隨著她的病情宣告、遠赴新加坡治療,以及「竹圍工作室」從前一年即已宣告的熄燈號,織布機上的梭子速度緩了,終至嘎然而止。雖然蕭麗虹的離去讓人錯愕,卻並未讓人遺憾,望著梭機上她譜出的這一片斑斕,以及「竹圍工作室」在台灣藝術生態史永遠長存的綠意,我們並沒有失去蕭麗虹。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致那些逝去的文化播種者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林平
  • 插畫/無疑亭
  • 編輯/蘇曉凡
  • 核稿/梁雯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