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5春季年會 0
2025春季年會 0
旗津・鼓山・鹽埕:帶著歷史航向未來的港都前線

進擊的高雄|鹽埕篇

旗津・鼓山・鹽埕:帶著歷史航向未來的港都前線

搬來哈瑪星六年多了,昔日憧憬著大山大海以及對歷史文化的熱愛,生活在由旗津、鼓山、鹽埕組成的「旗鼓鹽」一帶,就像是一間大型社會教室,學習到不再用北部觀點看地方、走讀於歷史事件的場景裡、親近大自然找到不同的生活意義。

「大港起風湧,高雄大凱旋!」2020 年對身為高雄市民的我來說,根本是地方認同感最高峰的一刻。搬來哈瑪星(註 1)六年多了,昔日憧憬著大山大海以及對歷史文化的熱愛,生活在由旗津、鼓山、鹽埕組成的「旗鼓鹽」一帶,就像是一間大型社會教室,學習到不再用北部觀點看地方、走讀於歷史事件的場景裡、親近大自然找到不同的生活意義。 

生活在歷史現場第一線

翻開地圖能看見整齊劃一的棋盤式街區——哈瑪星,這裡曾經是高雄市政中心,第一座現代化漁港、第一個現代化市場、第一間小學校,都在這片被視為台灣最早的大型海埔新生地誕生。儘管在二戰時期遭受來自美軍的「高雄大空襲」,仍然有一小塊房舍躲過砲彈,保留著有雨淋板外牆的日本木造建築,原本被政府規劃做為停車場用地,後來由「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和居民共同在 2013 年發起的保留老屋拆遷抗爭後,轉變為可貴的文化遺產,透過多年的官民溝通,現已成為重要的歷史街區,更常被當作老屋保存的一個好案例。

武德殿、愛國婦人會館、壽山洞、高雄郡役所,這些在戰前興建的設施,就在我所居住的社區不用十分鐘就能抵達的距離,讓人感覺生活在歷史現場的最前線。

隔著一條船渠的哨船頭,有著知名的打狗英國領事館,見證了清廷與與英、法兩國簽訂《天津條約》的開港通商;一旁的雄鎮北門與隔著海灣對望的旗後砲台,在 2018 年終於被列為國定古蹟,昔日如廢墟般無人管理的情況,目前正接受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努力修復中。

然而 Google Maps 上標示的景點,實在是看一次就好,厭煩人擠人的遊客,發揮一點探險的精神,在這裡,可是有為數眾多不可思議的文物,仍處於荒廢狀態,隱匿於巷弄和山林之間。我最喜歡帶朋友去的地方是離我家最近的「William Hopkins 之墓」,平常被居民披曬的衣物擋住,掀開後就能看見一塊 1880 年豎立的碑文,用英文寫著「他在橫越這座港口的沙洲時,不幸喪失了生命,因溺水而去世」。這裡是登山街 60 巷,一個在日本時代仍是英國租借地的外國人墓園,容納來自各地不同宗教形式的墳墓,目前僅存三塊墓碑。

到旗津看清國,在哈瑪星看日本,在鹽埕追溯戰後痕跡,走訪「旗鼓鹽」(註 2),就像是在看一部高雄的歷史足跡、台灣的時代演進。

站在半山腰鳥瞰哈瑪星,整片街區都是日本時代所填築的海埔新生地。

旗鼓鹽的生活起居

依山傍海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和大都會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短程的散步可以沿著海岸,一路從熙來攘往的鼓山輪渡站到棧貳庫間,欣賞大船進出;遠一點則可走進日治時期開鑿的西子灣隧道到防波堤欣賞打狗八景「旗山夕照(註 3)」;心情需要療癒時,還能沿著昔日高雄神社的參道,爬上山腰(忠烈祠現址)鳥瞰旗鼓鹽的風景;夜晚則適合在旗後砲台城牆上喝啤酒,在制高點聽海浪、遙望大樓林立的摩登夜景。

雖被視為沒落街區,不過現在的堀江商場(年輕人所描述的舊堀江)仍能買進口生活用品、日本餅乾、歐美的菸草,菜市場也遍布在各區,再加上美食雲集、歷史古蹟的陪伴,生活機能良好。鄰近中山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房租便宜,尤其適合大學生及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居住,就算想要出外遊蕩,旗鼓鹽真的全包了各種大眾運輸工具(註 4),想去哪都不是問題。

鹽埕,曾經人口在 60 年代在高雄市居冠,設立了許多的百貨公司、飯店、戲院、商場、市政府、商店街,隨著市政中心和商業設施轉移,成了在地人所惋惜的沒落。2000 年到 2020 年間,這裡逐漸轉型為住宅和觀光區;這兩年,許多年輕店家開始冒出來,蔬食料理「小明星」、古著店「南瓜」、咖啡廳及旅宿「銀座聚場」成了鹽埕的亮眼新場所。

這些微小卻有感的轉變,實則與年輕世代的投入息息相關。像是「叁捌地方生活」主理人邱承漢,自台北返鄉後,與團隊舉辦「埕人好秋祭」、「吹狗螺」等在地活動,並催生「青銀共市」;今年更改造傳統「高雄銀座」商店街老建築,打造出結合咖啡店和旅宿的新據點「銀座劇場」,見證並參與了近十年來鹽埕地區的轉變。

「高雄的旅宿選擇不夠多元,而且許多新店家都集中在旗鼓鹽,左營、鳳山(註 5),新事物還是比較少;還缺少次文化,以前曾經有『蹦米滂』、『豆皮』、『子宮』這些很棒的空間,到現在仍然沒有人出來做類似的事情,高雄如果可以有再更多不一樣的事物就好了。」他期許有更多青年可以在高雄投入更多不一樣的好玩事情。

西子灣為高雄港第一港口,壯闊的海景是中山大學生每日上課時的風景。

眾多的場館的文化力

昔日的高雄市政府轉變為「高雄市歷史博物館」,見證了 228 事件在高雄的慘劇;台鐵高雄港站設立「舊打狗驛故事館」讓民眾了解濱線鐵道的歷史;過往的國民黨的民眾服務社歸還給市民成為「高雄電影館」播放著許多小眾特色電影,還有悼念台籍士兵的「戰爭與和平紀念館」、高雄國際會議中心、駁二藝術特區、棧貳庫群、金馬賓館、武德殿、VR 體感劇院⋯⋯種類多元的場館,全部集中在旗鼓鹽。

在地音樂也重新拼湊高雄的年輕樣貌,LIVE WAREHOUSE 自 2015 年開幕以來,成了高雄重要的音樂演出場所,孩子王、The Fur.、滅火器、必順鄉村、大象體操、最後大浪,都曾在這座舞台演出。

今年 6 月 20 日,還在籌備階段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所企劃的《零時起義:來零啦!酒精大護法之說演就演》在 LIVE WAREHOUSE 登場,是慶祝連續多日零確診病例後、疫情漸緩以來台灣第一場演唱會。「好久沒有群聚啦!」淺堤的主唱在開場前的吶喊,釋放了沒有大港開唱這一年,在家憋過久的樂迷心聲;聽完淺堤新歌〈信天翁〉描寫的青年路風景,等待下半場演出的休息時間,竟然突然成為喝啤酒大賽——4 組人馬、16 位歌迷,在現場比賽誰最快喝完,實名制的迷幻之夜、戴著口罩聽歌,我想,會是許多樂迷回想起 2020 年疫情時期的關鍵點吧。

這樣不羈的企劃設定,讓人好奇著未來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想要呈現的方向。這座由西班牙建築設計團隊 Manuel Alvarez Monteserin Lahoz 操刀的場館,預計在 2021 年初開幕,將會成為下一個重量級南部音樂基地。「高雄這座都市跟台北是有差別的,台北可能會把自己當作首善之都,要跟世界大都市相提並論,但高雄雖是大都市,沒有一定要有的既定形象、沒有包袱。這裡的年輕人有著非常衝撞的生命力,鋼中帶柔,想要做甚麼就衝刺去做!未來,南北流必定會有競爭、也會有合作的機會,我們還想要肩負更多使命,以中部以南為對象,更進一步深入到校園裡頭,推動『高流系』的概念,讓實際參與在高流的每一位能有歸屬感,打造一個健全的音樂生態環境。」今年 4 月出任執行長的作曲家李欣芸,正如火如荼地企劃著與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不同路線的場館規畫方針。

古早味與新滋味的撞擊

高雄是一個移民的城市,在日治時期開始修築港口發展,填海造陸的新市鎮,吸引許多從台南、澎湖、日本來的居民,也讓在地的食物有著移民、和港口的融合色彩,鍋燒意麵、肉燥飯(北部稱為滷肉飯的食物)、排骨飯、肉粽、雞絲麵、黑輪(關東煮)、切仔麵、土魠魚羹⋯⋯各有頗負盛名的老店。

其中,燒肉飯和鴨肉飯,成了高雄的美食代表,鴨肉飯又屬鹽埕埔的老店「鴨肉珍」最廣為人知,用餐時間必定大排長龍,一個人吃可以點鴨肉飯;一群人吃,則是建議叫肉燥飯,再切一盤鴨肉、下水湯,老闆會按照人數給適合的分量。

50 年代因韓戰,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停靠高雄港三號碼頭,促成了「酒吧街」的興起,如今這三年來逐漸在鹽埕埔新發展起來的「奶茶街」,超過十家店面,幾乎都是非連鎖飲料店,而是在地起家的特色飲品,從 1982 年創立的樺達奶茶總店,掀起普洱茶加牛奶的高雄飲品風格,非常適合夏日的氣候。

昔日的「瀨南新樂美食大十字地帶」(註 6)也開始有了新的變化。「一個不留神,大溝頂這區已經快被占滿了,這些新進來的店家很有趣,現在有一點像是台南小店的氣氛,那種大家認識、偶爾會一起去誰的店、吃完下一攤再去附近的店喝酒。雖然因為空間限制,沒辦法像是以往正規餐廳接待那麼多客人,但現在多了空閒時間可以去附近走走,和朋友打聲招呼,買東西、吹冷氣,很自在。」曾在圖釘餐酒館擔任主廚的江峯與調酒師小白,今年初在鹽埕第一公有市場開張了「空腹虫大酒家」將早晨用來買菜的「擔仔位(tànn-á-uī)」轉變為夜晚的酒吧,設計了一系列和在地名店結合的菜單,用李二甜甜圈的「冰火炸雞甜甜圈」、佐婁記饅頭下菜的「辣炒饅頭」、融入姐妹老五早餐店豆漿的「豆漿辣冷麵」、配金華火腿臘腸啜飲的 old-fashioned 調酒「老鹽埕」,現在是許多高雄年輕人會特地到鹽埕吃晚餐、宵夜的特色攤位。

位於鹽埕第一公有市場中的餐酒館空腹虫大酒家。將在地食材結合調酒飲品,呈現特殊的台式小吃風味。

敢愛敢恨的自主發聲

搬來高雄六年參與了五次投票,其中三次(註 7)是在 2020 年完成,如此爽快的全民參與,讓我對高雄市民再一次大開眼界,也從每一次的投開票中,認識著38個區的這座直轄市,甚至登記為選務人員、監票員,進一步體驗民主的實際運作,觀察地方居民,進而了解各區選民結構、政黨版圖。

「不愧是傳說中的民主聖地!」近年開票,新聞總是會提起高投票率的橋頭,網路上也一面倒,讚賞這個曾經在戒嚴以來第一次發起政治示威活動的選區,然而其實在橋頭事件後還有另一個警民衝突「鼓山事件」也是引爆美麗島事件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在民主開放後,對於市政不滿的抗爭行動其實不少:反五金街抗議拆遷、反新濱老街廓拆遷、旗津舢舨船海上抗爭、護鐵道白風箏行動、交通安全盛典說明會、「罷韓遊行」其中兩場⋯⋯都在旗鼓鹽發生,在地的長輩們比想像中更有活力,展現他們對社會、對地方上的意見,積極參與公民運動。

航行吧!蓄勢待發的高雄

旗鼓鹽有著百年歷史文化基底,也有自 2000 年以來轉型而設置的場館,現在又即將迎來許多年輕人的創業發展和新一波文化凝聚力,對一個住在這裡的居民來說,發展潛力無疑很高。

六年時間看盡大起大落的高雄,猶如大船載浮載沉,無論是市民自身的觀感還是外地人對高雄的看法,都在這幾年有著極大的變化。不可否認,在多年的嘲諷之中,2020 年搖身成為全台驕傲城市,這個世代的高雄人正重新塑造出一個全新的高雄文化。

昭和 14 年(1939 年)完工的高雄市役所,一直到戰後 1992 年都仍然是高雄市政府的建築,1998 年成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至今。


註 1:雖非正式地名,但水利局的設施也命名為哈瑪星抽水站,奇特的地名源自於日本時代高雄港臨海鐵路「濱線(はません)」,經由日語、台語、再變到華語,就算現在和計程車司機講「阮欲去哈瑪星的磅空」仍然溝通無障礙。
註 2:旗津、鼓山、鹽埕的簡稱,是昔日打狗最早發展的區域、現代高雄的起源。
註 3:1908 年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發行的《台灣鐵道名所案內》首度刊載「打狗八景」。
註 4:公車、台鐵、捷運、輕軌、渡輪、共享機車、共享單車都有。
註 5:左營人口 19 萬、鳳山人口 35 萬,相比之下鹽埕雖然只有 2 萬的人口,卻充滿文化力。
註 6:新樂街、瀨南街上有無數的老店美食。
註 7:正副總統選舉、高雄市長罷免案、高雄市長補選。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2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大船出港,進擊的高雄三部曲

VERSE VOL. 27 和移工做朋友VERSE VOL. 27 和移工做朋友
  • 文字/Khóo
  • 攝影/詹君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