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橫走北回歸線:17點17個故事,跟著種籽設計重新認識台灣

橫走北回歸線:17點17個故事,跟著種籽設計重新認識台灣

北回歸線也能是認識台灣的方式,從澎湖虎井嶼、台灣之巔玉山到靜浦,一路貼著北緯23.5度17個景點,儼然橫走了台灣一遭。

如果北回歸線只是純粹空間上的地理座標,它在台灣特有的意義就會消失;如果它能成為一條人們熟悉的路線,這17個點串起的北回歸線,將會是一條重新認識台灣獨特性的重要路徑。

想過北回歸線對人們的意涵嗎?從地理上來說,那是條虛擬的23.5度線,是太陽在北半球能垂直射到離赤道最遠的位置點。而對台灣人最深刻的印象,八成是課本裡提過,在嘉義水上、花蓮瑞穗和靜浦,分別有三個北回歸線的界標了。

但北回歸線其實也能是認識台灣的方式。從澎湖虎井嶼、台灣黑潮、外傘頂洲、嘉義東石漁港、鰲鼓溼地、北門,到沿著阿里山林業鐵路,上到十字路、二萬坪步道,接著走新中橫、南投塔塔加抵達台灣之巔玉山,再橫越八通關進入東部,從花蓮瓦拉米步道、紅葉溫泉到靜浦,一路貼著北回歸線的17個景點,儼然是用橫向方式走了台灣一遭。

「我之前沒想過這個切角。對我來說,山是脊梁的概念,北回歸線只是一個標,從沒想過能橫切它、連成一條線。但看起來,北回歸線可以是個認識台灣的方式,」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洪廣冀說。

北回歸線的英文是「Tropic of Cancer」, 如同大眾熟知的,「Cancer」在星座上代表「巨蟹座」。從這套占星學的邏輯來看,座落在不同位置的人們,會被星體影響命運、甚至是國家,人們也從中建構世界觀,找尋定位,回答未來該往哪裡去的問題。

只是地理大發現後,經緯度轉換成一個個方格,北回歸線徒剩空間上的地理座標意義,過往對於自我的探尋不復在,「現在有機會把北回歸線變成認識台灣的路,我們或許能建構出一個新的、飽滿的世界觀。」洪廣冀強調。

北回歸線穿越了台灣各種地景,從高山到海洋,從嘉義到澎湖。

橫著走台灣 綜覽23.5度全島生態相

台灣不是沒人走過所謂的「北回歸線之旅」。2005年,林務局在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前身)綜整出全國步道系統後,幾名登山好手興起沿北回歸線橫走一趟的想法。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翁儷芯是當時的承辦人,他回憶,當初的旅程分為五段,除了徒步外,還注入了單車、火車、泛舟等「多元運具」概念。

那段12天的行程,他們一行十幾個人從東石漁港騎著單車出發,到了北門車站搭火車上阿里山,再徒步登上玉山、橫越中央山脈,最後進入東部,或騎單車、或泛舟,一覽後山風光。當時不少人回饋,看著景觀從海平面、熱帶、溫帶再到亞寒帶的轉換,千變萬化。但由於旅程涉及山、海,需要許多跨部門協調,走過一次後就先擱下了。

後來,翁儷芯偶然對種籽設計總監淦克萍提起這段經歷,常帶著熱愛登山健行和自由潛水的兒子上山下海的淦克萍,一聽到這個全新看待台灣的視角,「我覺得真是太酷了,就開始著手研究。」他說。

地圖上,北回歸線在全球通過台灣、中國、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巴西、墨西哥等17個國家,其中泰半是沙漠、草原。再細看台灣,北部潮濕多雨,南部熾熱,古有「瘴氣」之說,而被北回歸線圈出的台灣中部區段,一年365天都照得到太陽,是和煦舒服、能量充沛的地方。

也因此,那條23.5度線不只是將台灣分為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的界線,更綜覽了全島的生態相;地貌上,台灣有島嶼、海洋、濕地、高山⋯⋯,玉山還是全球北回歸線上的海拔最高點,「所以這條線不該只有體力的挑戰,台灣豐厚的地景地貌、文化、生態都應該涵蓋。」如今淦克萍提出的,是就著林務局的路線微調,並另外增加了虎井嶼、外傘頂洲等景點的版本。

在北回歸線上的澎湖虎井嶼以及玉山主峰。

此外,以台灣現行的登山文化來看,登頂和探索「網美景點」是兩大主流,山岳作家雪羊觀察,在接下來的潮流中,「線」的方式會是大家玩遍山頂、網美景點後,想追逐的價值,「『線』永遠比『點』能包含更多內涵,會比單純登一個標的更有深度。」此時推出對北回歸線的探索,也是水到渠成。

17個景點17個故事 上山下海全都有

17個景點各有17個殷實的故事。例如在淦克萍的規劃裡,起點虎井嶼是澎湖第七大島,2011年被《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列為十大祕境島嶼,島上人口少於千人,貓卻多於百隻,是不折不扣的「喵星球」。

往西進入台灣本島,在海水和淡水交界的鰲鼓溼地上,有座生意盎然的水筆仔森林,林下豐富的洄游魚蝦、兩棲類與昆蟲,讓溼地成為台灣西南沿海最大的猛禽度冬區,每天「上班」的鳥都不盡相同,其中以黑翅鳶最具代表。

走過平地城市嘉義,沿著林業鐵路緩緩上阿里山,沿途有十字路、二萬平等車站,人們能感受鄒族的風土人情。像是十字路站有著小山村的風貌,順著步道走,沿途有些水蛭,人們習於用火、鹽巴驅趕,但鄒族耆老隨手揉取秋海棠、淬取汁液後,水蛭即出,「鄒族的智慧一覽無遺,」淦克萍說。

再從塔塔加進到玉山,相比許多登山好手喜歡進行中央山脈縱走,雪羊其實更常橫著走台灣,阿里山、玉山、八通關等路線,他自然熟稔。他提到,走在台灣第一高峰、最熱門的步道上,從鐵杉、冷杉、玉山圓柏到什麼都沒有,能清楚看到植被變化。登上玉山絕頂後,則能真切感受北回歸線就在腳下。

從玉山下到荖濃溪營地,經過新高駐在所,再一路下到八通關駐在所後,若拿老照片和現今的駐在所比對,兩根超過180公分的門柱依舊屹立,頗有今昔交錯的滄桑之感。而大水窟和八通關高山草原的看點,則是一片廣闊的箭竹草原。八通關東段有豐厚的歷史遺跡,當中最具規模的,就是1915年的大分事件。

對於玉山群峰和八通關,日本博物學家鹿野忠雄在台灣高山文學經典著作《山、雲與蕃人:臺灣高山紀行》中,有許多眉飛色舞的書寫,在在讓人心生嚮往。雪羊認為,走在鹿野忠雄踏過的道路上,會有看到前人背影之感,「按圖索驥是很好玩的。」從花蓮瓦拉米步道下到玉里,東部的旅行隨即展開,在瑞穗跟著秀姑巒溪跟著到出海口、靜浦,最後遠望開闊的大平洋,為旅程劃下美好句點。

八通關駐在所遺址,兩根門柱清晰可見,此處也是八通關古道樞紐,由此可接上1924年開闢的玉山登山道,深入山谷登上玉山的頂峰。

看完針葉林 再看闊葉林自然與人文糾結

洪廣冀大學時就走遍中央山脈上的所有百岳,如今要將北回歸線上的17個景點走完,他反而想看點不同東西,「以前喜歡登高山、撿三角點,但現在我更想多走中級山、淺山,看一看次生林,看看那些原生林明顯消失,又自己長出來的雜七雜八東西。」

他舉例,傳統林業觀點認為闊葉林物種太多、林相不整,但裡頭的櫸木、樟木都極具經濟價值,因此,闊葉林一方面具野生的力量,也有著原住民燒墾、漢人移墾和後來砍伐的痕跡,往往看不太出靠人工或自然形成,「闊葉林能看到自然和人文間的糾結。你砍闊葉林,它就一直長,這正是我們島嶼社會的特色。」在17個景點中,嘉義北門、花蓮瓦拉米步道段落,恰恰能看到闊葉林的景致。

翁儷芯作為全台首次北回歸線之旅的承辦人,如今又負責路線類似、只是稍微南偏的山海圳國家級綠道業務,這些年來,在與山林的互動中,也有一番體悟。

他和洪廣冀所見略同。他認為,居住在北半球、成長在溫帶氣候的人,想像中的森林常常是霧氣瀰漫、高聳入天,但森林的面貌很多,熱帶國家的森林未必會筆直生長,林貌的產生,牽涉人在當地生活的樣態,以及長時間的文化演變。沿著北回歸線走,便能看到各異其趣的景致。

「植物是會動的,靠著每一次繁衍後代在移動。人們終其一生很難看到植物在動,這些都是活的變化,只有自己到現場才會知道,」翁儷芯懇切地說,如果將植物的移動、歷代人在裡頭變遷的過程,用縮時攝影的方式快速觀看,會看到許多變化,「有時候很有趣,有時候也可能很悲傷,但我們或許能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確實,台灣這座婀娜多姿的小島,有著源源不絕的寶藏與養分,只待人們以不同角度發掘。即使身經百戰如雪羊,對鰲鼓溼地、外傘頂洲的印象,仍模模糊糊;常與「山海雙修」的兒子外出走跳的淦克萍,也還沒造訪過虎井嶼和八通關。重新認識台灣,不妨從北回歸線開始吧。

本期VERSE、種籽設計合作推出《北回歸線朝聖之路》特刊,由種籽設計繪製台灣在北回歸線上17個地點與獨特生態,內含17張手繪明信片,由VERSE製作與出版,讀者可以在各大通路選購。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5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蕭玉品 攝影/雪羊 插畫/種籽設計 編輯/吳哲夫 核稿/游千慧

回到專題:重旅行:走上台灣文化路徑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蕭玉品
  • 攝影/雪羊
  • 插畫/種籽設計
  • 編輯/吳哲夫
  • 核稿/游千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