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一本雜誌如何帶給一座老城新活力?專訪馬來西亞《城視報》

舊城裡的新觀點

一本雜誌如何帶給一座老城新活力?專訪馬來西亞《城視報》

《城視報》懷著媒體公共性的信念,致力於地方報導。《城視報》之於檳城的意義,早已超越報導者的角色。

在馬來西亞,莊家源和張麗珠絕對是異數,他們是少數離開中文主流媒體圈創業的資深報人,他們創辦的《城視報》也是馬來西亞少數的地方雜誌之一――或者說,極少數最終存活下來的地方雜誌。

話說從頭,《城視報》的誕生,其實與香港文化人梁文道有莫大關係。梁文道在一次造訪檳城的媒體訪談中提及檳城擁有豐厚的歷史底蘊,可惜沒有一本中文地方雜誌;報導後來被時任喬治市國會議員黃偉益看到,於是找來還在報館任職的莊家源和張麗珠洽談,並說明已經找到贊助商願意支持出版。兩人長年浸淫在主流媒體,明瞭箇中侷限,早有出走之意,水到渠成;2014年《城視報》的出現,彌補了主流媒體長期缺席地方價值傳播的角色位置。

塑造檳城的地方價值體系

《城視報》是一本免費的地方刊物,以「關注喬治市的生活與文化」為口號;創刊號做老房子的專題,第二期報導渡輪,都是檳城的文化標誌。「只要意念夠深,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莊家源憶起創業初期,壓力和期盼共存的歲月仍歷歷在目。「做了兩期之後,有人出現介紹我們現在的辦公室,我們才有了真正的落腳處。」《城視報》的辦公室落在一處擁有庭院的老民宅,院子裡有棵老芒果樹,守護著在裡頭努力挖掘、推廣檳城文化價值的用心團隊。

「從一開始,我們找的合作對象幾乎都沒有報館的背景,有時想到某個課題,理所當然會想到採訪某人,但很快就會被我們自己推翻;我們不斷找新的合作對象、接觸新的領域,就是想要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讓《城視報》不斷有新的氣息。」那是這對夫妻檔兼事業伙伴的堅持。一步一腳印,經歷由季刊轉成雙月刊,大開版到小開版,純中文內容到英文比例佔四分之一⋯⋯一轉眼,近30期的內容已經陪伴了檳城六個年頭。報導內容從老樹、豆蔻(檳城最知名的地方物產)、百年味道的守護者、街頭小販、咖啡館、精品旅宿、壁畫、設計力到疫情下的喬治市,屢屢用不同視角重新發現市井生活的吉光片羽,跟這座歷史老城一起隨著時代的節奏前進;身為報導者的他們,以及跟隨在後的讀者,都成了社會學家,一起來見證、堆疊、塑造出檳城的地方價值體系。


除了檳城,全馬各地的主要文化空間也能見到《城視報》的蹤跡。常常跳脫常軌、設計感十足的封面,讓檳城人或身在外地檳城遊子驕傲的把《城視報》視為代表檳城形象、展現檳城求新求變格局的媒體;即便如此,仍有非營利組織覺得他們總是風花雪月,沒有介入報導填海、交通藍圖的議題,「我們總是不斷提醒自己創立《城視報》的初衷,是為了彌補主流媒體做不到的事。作為一份免費刊物,賞心悅目才是重點。」莊家源篤定地說。

跨越紙張  創造立體的連結

回憶起前兩年《城視報》跨出媒體版圖,開始投入各種活動策劃,不得不提這名關鍵人物——丘如華,財團法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經常訪馬的丘如華,在一次馬來西亞朋友的聚會中語重心長地說,馬來西亞人沒有勇氣,他二十多年來不斷來交流,總是不見有人敢踏出第一步去做一些大事,「愛之深,責之切,一個外人也不得不說重話的時候,我們還在等什麼?」當時的叩問如今還常常飄在莊家源和張麗珠耳際。

走出舒適圈的《城視報》,不僅給生活在這座跨時代老城裡的居民提供更多回眸歲月的全新視角,他們也開始嘗試更多的新事物;套莊家源的說法,「有點像是進化成2.0的狀態」,從內容到實體活動,一次又一次的跨界讓《城視報》的形象變得愈加立體化,也因此有了更多跟讀者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包括邀請台灣文化人張鐵志共同策劃需付費入場的大型「設計論壇」,吸引超過300人參加;即便是後來相對小眾的在地藝文活動「Coffee & Reading Festival 咖啡朗讀節」也得到不俗反應,無論是咖啡職人市集,還是集結各界文化人的講座分享,皆備受好評。

五年深耕、累積的能量大爆發,成效顯著,更讓他們有強大的信念把觸角延伸到更多領域,甚至主動敲門去提案; 其中有一回,他們留意到馬六甲的大型歷史舞台劇《又見馬六甲》只在英文媒體上打廣告,於是主動出擊,聯絡負責單位,主動提案除了刊登廣告,還安排在檳城廟會上做十分鐘《又見馬六甲》的演出,同時結合策展、行銷等完整地規劃了系列的造勢活動。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注目換來更多的認同感,機會也接踵而至。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因為在雜誌《新活水》讀到《城視報》的專訪,透過臉書專頁聯絡上他們,想藉由來吉隆坡參加旅展時,也在檳城舉辦一場小型的台南分享會和展覽當年活動圓滿舉辦,於是第二年再次受託在獨立書店承辦了另一場。他們也曾經跟跟台灣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合作,將文資局協助修護喬治市歷史古蹟邱公司「文山堂」的過程、成果和理念,透過「重修舊好」的展覽和人才培育工作坊的形式呈現給檳城的民眾瞭解;甚至主動出擊,舉辦過兩次台灣重量級文化人的「文化沙龍」活動,包括邀來龍應台分享的「城市的文化視野和路向」、由時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鍾永豐主講的「策動開放與活力的新文化」。

要說《城視報》是馬來西亞與台灣文化連結的重要橋樑,可一點也不為過。「透過跟不同單位的配合,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學習到不同的執行面和出來的效果,直接提升了我們策劃活動的能力。」滾石不生苔,不斷前進是進化的不二法門。

疫情期間很多人關心他們的處境,「其實我們本來就以多方發展的模式經營,才能支撐《城視報》的存活。」近來,魏子森州議員委託《城視報》進入土橋尾組屋作口述歷史、策劃故事展,「長官說要確保我們這些文化工作者在這個艱難時刻有飯吃」,作為一家長期關注地方的媒體,《城視報》跟檳城血脈關係,顯然已經得到地方各界的認同。當成為一家別人不願意你倒下的媒體時,這個媒體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最大資本。

不滅媒體魂  體現創造者精神

從莊家源和張麗珠身上,不難發現傳統報人對文化、對鄉土的執著和熱情,同樣在他們身上,卻也不難發現他們心中那扇永遠對創意和顛覆敞開的大門;更重要的是,他們時時抱持危機意識來經營他們的媒體事業,將每一期的雜誌出版當成可能是最後一期來製作,讓每一次的機會化作不斷點燃熱情的火苗,把每一次的出擊視為可以創造偉大的實驗。

這幾十年來,由非主流媒體出版的雜誌不是沒有在馬來西亞出現過,生活文化類型的輕雜誌的受眾群亦不少,但玩票性質者、後繼無力者居多。在瘠土上開荒,沒有續航力,是讓熱情夭折的關鍵。

喬治市的其中一個文創空間「潮人居」,也交由《城視報》負責托管;媒體和空間互相呼應,「深閱詩堂」、「島與島」、「咖啡朗讀節」等活動在《城視報》的宣傳造勢下,讓「潮人居」成了文創活動的重要聚點。所有的事情都源自於《城視報》,能量磁場發揮的功效不斷創造新的時機,最近的一個是《兩境》的出版,藉由馬來西亞和台灣兩地文化人,對於不同語境下的文化探討,展現出「兩境」特有的文化面貌。「對我們來說,《兩境》是《城視報》幾年來累積所有人脈、經驗、知識、體悟等能量,交出來的成績單,那是一個里程碑。」

下一哩路也已經有譜,「未來我們想開實體店,投資者也已經找到了,至於內容是什麼,我們還沒有拍案;但我們不會因為地方有了、錢有了就開店,我們想要不斷地思考,創造不只滿足於文青或同溫層的市場。」對於一路上遇到的貴人,他們總是心存感恩,但他們努力深耕,堅信不已的價值,已然累積無數祝福。

他們,其實是自己的貴人。

我們甚至希望《城視報》可以成為一個公共產物,它不需要依附任何一方,不一定非要我們做。我們現在會花心思去跟身在其位的長官溝通,希望他們認真看待地方媒體;不然再怎麼做都是把地基建在沙地上,水一沖,就沒了。這很考驗我們這一代人如何去建立這個基石,我們沒有足夠資源,但只要做起來了,即使未來《城視報》沒了,後來發芽的幼苗才有機會長成大樹,要有這種信念才行。

媒體,終究還是莊家源、張麗珠兩人的依歸;而《城視報》之於檳城的標誌性意義,早已超越報導者的角色――它讓我們看見一個創造者的身影。


文字/卓衍豪 攝影/陳奕松 Ansell Tan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卓衍豪
  • 攝影/陳奕松 Ansell Ta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