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澳洲名導演彼得威爾敘事張力:曖昧、複雜與野心
彼得.威爾導演早期作品致力於創造各種各樣風格以及對於文化衝突的洞察和反思,無論在視覺或敘事上,都更深具野心。
1944年出生於澳洲的導演彼得.威爾,最為觀眾所熟知的或許是他在1998年的《楚門的世界》與1989年的《春風化雨》,但他的早期作品無論在視覺或敘事上,都更深具野心。彼得威爾以1970、1980年代作品《懸崖上的野餐》、《最後大浪》、《加里波底》和《危險年代》成為澳洲電影新浪潮的重要推手。
他在作品中致力於創造各種各樣風格,以及對於文化衝突的洞察和反思,所透露出的獨特作者性吸引來好萊塢的注意,遂應邀前往拍攝《證人》。除了為他帶來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也為當時原本被定位為動作片男星的哈里遜福特奠定了不同的表演能耐。
雕塑角色的幽微形廓,讓演員在演繹間釋放表演可能性,一直都是彼得威爾的長處之一,從《加里波底》的梅爾.吉布遜、《證人》的哈里遜.福特到《春風化雨》的羅賓.威廉斯、《危險年代》的琳達.杭特、《無畏》的羅西.培瑞茲再到《楚門的世界》的艾德.哈里斯,以今天的話來說,可謂為「影帝影后製造機」。
這次高雄電影節選映彼得威爾早期作品,《巴黎食人車》、《懸崖上的野餐:導演版》、《最後大浪》、《危險年代》和《證人》在類型和題材上皆大異其趣,如同導演被問及自己作品時所說的:「在創作電影這件事上,我追求的是珍貴的帶有藝術性的絕望、瘋狂,以及對實驗的渴望」,由此可看出他勇於挑戰,以最新鮮的眼界勝任各種風格。」
1974年的《巴黎食人車》可看出實驗電影和恐怖類型元素對彼得威爾的影響,全片充滿奇想與末日感。《懸崖上的野餐:導演版》呈現嚴峻環境之於人類生存的張力,電影改編自經典同名小說,既保留原著中人心細微的動盪拉扯,更引入諸多極端且標誌性的影像與聲音元素,形塑了獨屬電影的風貌。
《最後大浪》以部落文化和殖民主義的對立為題,但縈繞全片的更多是惡夢與預兆的神秘飄忽氛圍。《危險年代》某意義上可看為彼得威爾最後一部澳洲電影作品,這部片表面上是從一名外國記者的眼光來看印尼政變,但其實也延續了《加里波底》中對澳洲在全球地理與政治位置上意義的關切。
《證人》是彼得.爾導第一部美國電影,獲得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和演員等八項提名,電影中再度出現了外來觀察者的角色,也隱喻著彼得威爾、甚至是澳洲電影,之於好萊塢的身份。導演有幾個關注綿延地貫穿在他早期作品中,包括不同文化與價值體間的張力、將內在相當複雜度的人物放在類型傳統之中、通過敘事中的二元對立來確認身份認同、以曖昧的敘事結構和角色動機催生驚奇感,以及對於幻覺與夢的召喚。
彼得.威爾的角色總是夾處在某種現實與心理衝突的困境,這個世界將人擄進,迫其面對危險、不確定性和背叛,在歷經整個過程後,人再難以捍衛原本的天真。
2021 高雄電影節 Kaohsiung Film Festival|影展年度主題為「謎幻樂團」,於10月15日至10月31日舉行,以「線上」及「實體」兩種混和形式放映,票卷將於10月2日中午12點起線上、實體同步開賣。更多影展消息請關注高雄電影節官網及Facebook粉專。
|延伸閱讀|
回到專題:高雄電影節「謎幻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