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半島歌謠:在島嶼最南端,唱出台灣的聲音

半島歌謠:在島嶼最南端,唱出台灣的聲音

歌謠,蘊含了土地的聲音。1960、70年代鄉土意識興起,台灣人開始探問起「我是誰?」而在最南的恆春半島,陳達彈奏月琴唱著島嶼故事的滄桑歌聲,成為那個時代的原聲帶。此後恆春半島歌謠曾漸漸安靜,但始終有人在堅持傳唱屬於這片土地上的獨特音樂。近年來,由年輕世代和屏東縣政府籌劃的「半島歌謠祭」,用全新的方式重現恆春民謠的魅力,讓阿公、阿嬤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也讓島嶼南方的台灣歌謠可以不斷唱下去。

(人物由左至右)恆春民謠阿嬤黃卻銀、半島歌謠祭策展人Jason、半島歌謠祭音樂總監Summer、恆春民謠阿嬤黃楊先女、滿州民謠阿嬤王洋月、滿州民謠人間國寶張日貴、恆春民謠人間國寶陳英。

歌謠,蘊含了土地的聲音。1960、70年代鄉土意識興起,台灣人開始探問起「我是誰?」而在最南的恆春半島,陳達彈奏月琴唱著島嶼故事的滄桑歌聲,成為那個時代的原聲帶。此後恆春半島歌謠曾漸漸安靜,但始終有人在堅持傳唱屬於這片土地上的獨特音樂。近年來,由年輕世代和屏東縣政府籌劃的「半島歌謠祭」,用全新的方式重現恆春民謠的魅力,讓阿公、阿嬤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也讓島嶼南方的台灣歌謠可以不斷唱下去。

島嶼最南方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一面靠山,半島邊陲地帶與外界的往來不易,吸納在地原住民族歌謠、客家山歌調和福佬民歌的養分,保留獨特的地域性格。其中,可再粗略分為恆春、滿州兩地的民謠,基本七調(註1)大致相同,但因地域區隔發展出不同的面貌,再加上演唱者的個人生命史與當下情緒轉變,隨之轉音與變化節拍,形式自由無拘,難以快速仿襲。

正因此恆春民謠傳承不易,隨時代變遷,傳唱的人日益稀少,「曾經有一說是:恆春民謠是被卡拉OK伴唱機的傳入而打敗的。」半島歌謠祭策展人Jason(張彥頡)說著,當年抱著月琴坐在樹下、讓歌聲隨風飄頌的年代已然消逝。

自陳達以後,從土地拔出音符

「思想起/祖先堅心過台灣/不知台灣生做啥款⋯⋯」(〈思想起〉,陳達)(註2)1960、70年代,台灣鄉土意識風起雲湧,人們開始尋找根植於這塊土地的音樂。1967年,在全台灣展開「民謠採集運動」的兩位音樂學家史惟亮、許常惠來到了恆春,發現陳達蘊藏對土地、歷史與對自身命運之喟嘆的滄桑歌聲,驚艷不已,積極保存他的聲音,也讓台灣人聽見恆春民謠。

1906年出生的陳達不識字也不識樂譜,由兄長那接觸月琴後無師自通,走跳高屏與台東一帶深受歡迎。29歲他罹患眼疾,成了居民口中的「紅目達仔」。遇見史惟亮、許常惠時,62歲的陳達已然貧病交加;1976年,在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協助下再版黑膠唱片《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1971年初版)與專書,陳達也受邀在台北表演,自此震驚藝文界,成為台灣鄉土音樂的象徵性人物。1981年,他因車禍逝世,其即興吟唱成為絕響。

陳達捲起一陣風潮,其後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滿州民謠協進會等保存團體相繼成立,一代音樂人的耳朵也受到衝擊。「一聽就知道那是台灣的聲音,嚇死人。若我沒有聽到陳達,我的改變不會那麼大。」音樂創作人陳明章在雲門舞集《薪傳》(1978)中聽見陳達伴唱的〈思想起〉,短短歌詞道盡先民橫渡黑水溝的史詩場景,他知道那是不屬於西方的音樂。而當兵那年,軍中好友陳明瑜拿著唱盤轉錄的《港口事件——阿遠和阿發父子的悲慘故事》(《陳達與恆春調說唱》,1979)卡帶給他,陳明章反覆播放,並往回尋找《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唱片,那渾然天成的月琴樂聲,徹底改變他對和聲學的見解。

滿州民謠人間國寶張日貴(圖後)、恆春民謠人間國寶陳英(圖前)。

陳明章聽見陳達音樂中的彈奏方式、和聲觀念及吟唱的感情,與過去學習的西洋古典吉他、民謠吉他完全不同。他重新思考自己要寫的台灣音樂是什麼,自此,他放下了西洋音樂,學習陳達的月琴彈法,重讀鄧雨賢、楊三郎等前輩的作曲方式,並踏遍全島尋找台灣音樂的根源,學習北管、南管、歌仔戲等等,將這些元素融入《戀戀風塵》(1986)等電影配樂,以及〈慶端陽〉(《抓狂歌》,1990)等歌曲創作;為了紀念陳達,他也寫下一曲〈紅目達仔〉(《下午的一齣戲》,1990)。

之後,陳明章踏入流行音樂創作,成為新台語歌謠的大師級創作者。2004年台灣唱片圈受網路盜版衝擊之際,他停下了腳步,思索這或許是自我再充實的時間,至始知道自己僅依循陳達的唱盤擬仿,始終沒能融會貫通形式自由不拘的恆春民謠,決心南下恆春向朱丁順求教。「恆春民謠聽起來像亂飛,行雲流水像書法的草書,南管的氣質則溫柔婉約,每樣樂種都有完全不一樣的和聲理論。」大部分恆春民謠傳唱者多以唸唱為主,朱丁順則是繼陳達之後,少數同時精通彈奏與唸唱的歌者。七年的光陰過去,陳明章終將恆春民謠融會貫通,重新整理自身的音樂思路,真正完整他自創的「陳明章二音和弦理論」五種定弦。

「朱丁順老師有交代,就要一代接一代」,感受到朱丁順老師的傳承精神,在2007年,陳明章偕同朱丁順與眾音樂人舉辦「恆春民謠進香團」音樂會,被時任立委的潘孟安形容在屏東投下了文化「震撼彈」;陳明章也開始在家鄉北投教授月琴民謠的彈唱,2009年起創立台灣月琴民謠協會,至今,每年9月固定舉辦「臺灣月琴民謠祭」,成為民謠在北部的發聲基地,期待「南恆春、北北投」用台灣月琴民謠堅定這片土地對音樂文化的自信。2012年,朱丁順受文化部認定為「人間國寶」(註3),他在該年底逝世前,在病榻上仍心繫表演與教學工作。

這十幾年,陳明章更投入樂器的改造,2020年正式對外發表「台灣明琴」,以月琴造型創造出一把有台灣特色及聲響、能與西洋樂器合作演奏的現代樂器,並應用在「陳明章二音和弦理論」所創作的作品。至此,他所尋找的台灣定弦、音樂與作品的詮釋,真正達到內外合一。

台灣月琴民謠文化在這些年的推廣下,地方重新重視文化的保存和推動,不論是對各種月琴民謠的學習或活動企劃的投入,更多年輕人的加入都讓月琴民謠重新地活過來了。「現在恆春民謠活化了,整個台灣開始玩不一樣的月琴,像桑布伊、生祥樂隊和我玩的月琴就很不一樣。」音樂傳承的本質不變,民謠玩出更多不一樣的生命力。

當歌謠在半島扎根

曾任恆春思想起民謠促進會理事長、現屏東縣客家處處長陳麗萍,投入恆春民謠音樂教育十餘年。她五歲即舉家搬到恆春生活,經歷過陳達民謠席捲的時期,曾在小學學習過恆春民謠。在她的印象中,恆春常有民謠比賽,但多半是中老年人在歌唱,有人甚至取《思想起》的尾音(khí),嘲諷演唱者在吱吱叫(ki-ki-kiò),甚至在二、三年前的演唱活動中,常有人說:「你看!又閣來吱啊!」(Lí khuànn! Iū koh lâi ki ah!)

陳麗萍很長一段時間淡忘了恆春民謠,直到一次,她遇見賣檳榔的黃楊先女,問起阿嬤為何不唱歌謠,她說不好聽、不敢唱,「但在請求中,她的泛淚與擁抱把我cue回來了。」回到學校教音樂時,發現脫膠的月琴在樂器室角落生灰,瞬間牽動她在兒時的記憶。那時正好是恆春民謠進香團舉辦後,她開始進入各地學校教唱恆春民謠,甚至帶領學生團隊「落山風的囝仔」錄製專輯,入圍「第24屆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

過程中,陳麗萍驚覺各地用詞、腔音的不同。「恆春民謠跟著人的氣與心情產生變化,是不可拷貝、難以模仿第二次的,因為當下的情緒張力、環境和各地腔音都不一樣,所以要開始去適應、學習各地的不同。」在朱丁順之後,恆春的陳英與滿州的張日貴兩位已逾90歲的阿嬤,也分別被文化部登錄為「人間國寶」,持續肩負民謠傳唱的志業。

陳麗萍以恆春陣陣吹拂的落山風形容,「氣流會改變人的心情與唱法」,風的長短與地形造就兩地氣口(khuì-kháu)的差異:恆春一帶則為舊時縣城,人們將叫賣生活即興入歌,歌詞靈動創新,像陳英、黃楊先女、黃卻銀隨時能信手捻來一曲;而滿州依山傍海,吸納排灣等原住民族群的音調,語調高揚輕快,宗族感情凝聚,如同張日貴、廖王洋月同家人鄰里吟唱母親輩留下的〈牛母伴〉。

落山風的長短與地形,造就了兩地氣口(khuì-kháu)的差異。

要唱好民謠必須理解並享受生活,「懂得『悲』,是最難的。」成人都不能唱出陳達的悲苦,孩童更不可能有足夠的人生歷練,但仍能透過教育與體驗,帶孩子享受懂得生活。」陳麗萍認為民謠傳承是自我認同的建立,更應扎根於孩童的教育中。她嘗試將課程變好玩,融合現代流行音樂與不同樂器的教學,甚至加入客家、原民風,增加民謠的活潑與豐富性,讓民謠自然而然潛進教育之中。當孩子也能用民謠謳歌生活,民謠才真正在恆春扎根。

老調新唱,讓民謠跨出半島

陳明章在2007年舉辦「恆春民謠進香團」之後,次年屏東縣政府舉辦的「風與潮-國際唱遊節」,成為日後「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的雛型,直到2018年更名為「半島歌謠祭」,迎來再次轉型。

「比起流行音樂,我更著迷於鄉村音樂和藍調音樂,喜歡從歌詞中看見人們對於土地與生活的情感樣態。」半島歌謠祭策展人Jason(張彥頡)從沒想過自己遷居恆春後,會成為在地歌謠的推手,而對輕鬆玩樂團主唱、半島歌謠祭音樂總監Summer來說,聽見恆春民謠則是一場「很美麗的安排」。過往她專擅流行與搖滾樂,直到在恆春定居的第七年,Jason找她參與半島歌謠祭後,才真正深入恆春民謠的世界,甚至成為張日貴的滿州民謠習藝生(註4),「阿嬤是真的愛唱歌的人。不要看阿嬤們很老了,她們很清楚自己肩扛的責任,所以現在依然堅持唱下去。」

民謠若沒有年輕世代喜愛與投入就會逐漸消逝,那要如何讓阿嬤、阿公們的聲音用新的方式被聽見?這是Jason一直放在心中的提問,以傳統為本,加入當代展演形式與跨域合作,成為了半島歌謠祭「老調新聲」的核心理念,「其實早在1970年代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就已經提出『老調新唱』的概念,這與我們『老調新聲』的概念是相通的。」2019年與台南人劇團合作《半島風聲相放伴》,首次以音樂舞台劇的形式演繹恆春民謠,陳英也化身演員粉墨登場;今(2022)年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共同將民謠有聲書繪本《朵朵的禮物》改編為光影戲,並培訓恆春在地小孩上台、感受表演,「這次我們以表演形式進入教育現場,即便小朋友不記得歌詞了,久而久之旋律就會自然保存在心中。」Jason說道。

(人物由左至右)恆春民謠阿嬤黃卻銀、半島歌謠祭策展人Jason、滿州民謠阿嬤王洋月、半島歌謠祭音樂總監Summer。

在Jason的支持下,Summer也大膽放手讓創作者自由發揮。她認為當前原住民音樂的傳統復興做得很好,台語歌儘管有自己的文化,但真正的老調早已跟文化脫鉤,「老調新聲最重要的精神在於『傳承』,要有傳統元素被運用。」如同過去邀請日本音樂家渥美幸裕駐村創作、金曲獎歌手桑布伊玩轉融合卑南古調演繹〈牛母伴〉,今年也將與大象體操、李英宏等年輕世代音樂人合作,讓恆春民謠的能量傳遞出去。「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珍貴的靈感來源。」2019年起,利用線上串流平台街聲(StreetVoice)建立的「滿州聲音博物館」,更成為與漫威電影配樂作曲家Bobby Tahouri共譜交響樂的基礎。「感覺很澎湃!」Summer才說完,Jason也笑著說:「表示Bobby真的很喜歡恆春民謠,現場聽像是要炸掉一樣。」

這證明恆春民謠走向國際的潛能,但Jason認為除了由外人重新詮釋民謠激盪火花,也需要更多在地參與。今年半島歌謠祭「半島火花」的五個舞台,結合與國際音樂人合作的交響樂、爵士樂,更有恆春在地千人合唱,「在地的東西雖然樸實,不是多特別、新奇的方式,但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本身就有分外的重量。」而民謠不僅傳承過往的地方歷史,更記敘當下的生活與人的生命故事,Summer認為,「民謠有它的獨立性,朱丁順阿公曾說:民謠是活的。就像是自己在創作,不用跟陳達彈得一樣,走到最後,一定會找到我們自己的民謠。」

民謠是橫渡時空的小舟,雙耳是乘客,聽到的是不曾見過的光景;民謠是活的,持續吸納新時代的能量。恆春民謠近年持續茁壯,像是落山風也吹不倒的大樹,安定且不斷冒出新芽。當更多參與者照亮了恆春民謠的傳唱之路,人們同時,也傾聽見來自台灣這塊土地的聲音,也聽見了自己。在這片土地中拔出音符,譜成新的樂章,人們透過歌謠訴說台灣與自己的故事。

註1:六首基本古調為《思想起》、《四季春》、《五孔小調》、《平埔調》、《牛母伴》、《楓港小調》,《守牛調》則為近代於滿州地區流傳的「新調」。
註2:此段歌詞節錄自雲門舞集《故鄉的歌.走唱江湖》專輯版本。
註3:文化部公告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
註4: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暨傳統工藝傳習計畫」認定的習藝生。

MAKEUP by Andrea Chiu
HAIR by Fran Lin
STYLING by Seam Xu
所有服裝|Dleet、A Room Model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0「島嶼南方的音樂之旅」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莊郁盈 攝影/陳詠華
文字/莊郁盈 攝影/陳詠華
文字/莊郁盈 攝影/陳詠華 編輯/吳哲夫 SPECIAL THANKS/半島歌謠祭、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滿州民謠協進會 核稿/郭振宇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莊郁盈
  • 攝影/陳詠華
  • 編輯/吳哲夫
  • SPECIAL THANKS/半島歌謠祭、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滿州民謠協進會
  • 核稿/郭振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