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橫越三大洲的拍攝是為了什麼?專訪《為了國家》導演Rachid Hami與演員Karim Leklou、Shaïn Boumedine

VERSE╳鬼島之音【法台漫遊專欄】

橫越三大洲的拍攝是為了什麼?專訪《為了國家》導演Rachid Hami與演員Karim Leklou、Shaïn Boumedine

由法籍導演Rachid Hami所拍攝的法台合製電影《為了國家》(Pour la France),該劇情從一名在軍校被霸凌致死的軍人展開,最終讓主角哥哥為弟弟站上前線抗爭。Rachid以自身的故事改編,於阿爾及利亞、台灣、法國三地拍攝,從沉重的回憶裡帶出與弟弟最真摯的情感。

左起為主要演員Shaïn Boumedine、宋芸樺、Karim Leklou、導演Rachid Hami和製片馬君慈。

由法籍導演Rachid Hami所拍攝的法台合製電影《為了國家》(Pour la France),該劇情從一名在軍校被霸凌致死的軍人展開,最終讓主角哥哥為弟弟站上前線抗爭。Rachid以自身的故事改編,於阿爾及利亞、台灣、法國三地拍攝,從沉重的回憶裡帶出與弟弟最真摯的情感。


「我沒有一天不想念我弟弟,以及我們曾經一起在台北那段時間。是那段日子讓我們成為真正的兄弟。」導演Rachid Hami如是說。2017年,他的首部長片《放牛班的提琴手》曾獲選威尼斯影展與釜山影展,新作《為了國家》是他第二部長片創作,劇情與取景與台灣有著密切關連,演員宋芸樺也參與其中。

Rachid的弟弟Aïssa在法國就讀聖西爾軍校期間遭受霸凌而去世。在弟弟離世前兩年,2010年,兄弟兩人還曾在台北碰面,那段時光對他們來說尤其重要,也讓這位導演確信,若要將弟弟的真實經歷拍成電影,得在台北誕生才行。「我會說《為了國家》是受真實事件啟發的虛構作品。這也是為什麼,拍攝時要回歸到某種程度的現實,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從台灣的歷史中,思索情感的真摯

曾在台灣住過三年的Rachid,對於台北已十分熟悉。就他觀察,台灣的視覺特色,會很直接地導向文化認同。台灣與日本、荷蘭、西班牙、中國都有著歷史連結,在許多的火車站或古蹟景點總能看見他國留下的痕跡,這也讓台灣成為了一個「多元融合」的地方。

Rachid以導演蔡明亮為例,他是馬來西亞人,但在台灣學習、創作電影,而成為許多人心中重要的台灣導演。「這是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二元性問題,也就是移民問題,台灣的文化融合問題比法國還要隱晦得多。」

從台灣的電影裡,Rachid不只看見族群融合,還有修復歷史的渴望。白色恐怖的存在改寫並抹去了許多歷史事實,於是在解嚴後,台灣新電影浪潮中,侯孝賢、楊德昌等眾多導演決定回顧過往,訴說自己的童年,讓觀眾透過他們的情感,看見曾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歷史。

因此在台灣拍攝電影,Rachid所思索的,是如何表現「情感的真相」,並將他與弟弟曾在台北相處過的痕跡濃縮進畫面裡。「我的看法是——透過虛構。所以我重新創造了虛構故事,來具體呈現我要的目標,那也就是,真摯的情感。」《為了國家》並不是紀錄片,Rachid想要述說的不是真實,是真摯。

法籍的兩位主要演員Karim Leklou和Shaïn Boumedine,皆是首次來到台灣。而法籍的兩位主要演員Karim Leklou和Shaïn Boumedine,皆是首次來到台灣。Karim在片中所飾演的哥哥Ishmael對台灣是陌生的,隨著與弟弟的相處才走遍了台北。為了讓自己保持探索的心態,Karim盡可能待在下榻的西門町一帶,等開拍時再隨著故事慢慢認識台北。

「我在這部作品裡需要很真實『探索』台灣的過程。」Shaïn所飾演的弟弟Aïssa十分熟捻台北,然而他自己卻從未來過台灣,甚至亞洲。為此,抵達台北,隔離完後,Shaïn便開始四處探索,與Rachid討論台灣的現況和過去的歷史。

用台灣的方式,述說在台灣發生的故事

《為了國家》的故事發生在三個不同的國家——阿爾及利亞、台灣、法國。對Rachid而言最具挑戰的,便是要如何將這部電影區分成三個部分。

每個國家使用的攝影機、鏡頭、格式皆不同,但Rachid嘗試保持色調的一至性,讓相似的色彩不斷在電影中出現,並讓各個段落保有獨立的調性。而為了避免錯誤的文化美感,除了確實的考察,Rachid更認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拍攝時,必須要與該文化背景的人共事。

因此來台灣的拍攝劇組,除了六位從法國來台的成員外,其餘九成的工作人員皆聘請台灣當地專業人士。「我們要透過台灣的專業和製作方式來尊重台灣,這也會為我們法國人帶來一種製作形式上的對比。」

不過在Rachid心中,真正貫穿一部電影的核心還是演員。他們在三個國家裡經歷各個事件,產生改變,成為了幾乎不同的人,「透過演員的肢體將角色內心歷程具體地展現出來。這時,電影就達成了一致性。」

從Rachid的眼神裡,Shaïn和Karim可以感受到自己演得如何,為此他們在鏡頭前會盡可能地展現自己,直到導演喊卡才停止。從彩排、討論劇本到拍攝,他們彼此信任,Karim説:「我們的確建立了信任,如果一段信任關係夠堅韌的話,是能夠讓人從自我懷疑中解脫的。」

作為導演,Rachid背負著這部電影;作為演員,Shaïn和Karim則像在電影裡進行一場無止盡的馬拉松,當電影開拍時,他們身體力行、投入其中,但當電影因疫情停拍,這些角色依然在他們體內發展、運轉。在等待的時間裡,故事與角色依然在Shaïn的腦海徘徊,讓他更期盼重返台灣與片場,「我渴望去塑造這個角色,渴望去提問有關這個角色的事,有關這部電影的事。」

在台灣拍攝《為了國家》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對於Rachid、Shaïn和Karim三人而言,這部作品在台灣所誕生的感受與意義是永久的。看著這裡的文化與在地故事,和自己生長背景是如此地不同,Karim找到了另一個視角去看待法國的「思想自由」,也讓三人更篤定,要在剩下拍攝的日子,以及最後留在台灣的幾天裡,奮力玩耍,用力體會異國的文化底蘊。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作者/Mion 編輯/郭璈 攝影/唐佐欣 核稿/郭璈
作者/Mion 編輯/郭璈 攝影/唐佐欣 核稿/郭璈
作者/Mion 編輯/郭璈 攝影/唐佐欣 核稿/郭璈
作者/Mion 編輯/郭璈 攝影/唐佐欣 核稿/郭璈
作者/Mion 編輯/郭璈 攝影/唐佐欣 核稿/郭璈

回到專題:法台漫遊:法國藝術家在台灣的創作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作者/Mion
  • 編輯/郭璈
  • 攝影/唐佐欣
  • 核稿/郭璈
Mion

Mion

讀的是食物設計,寫的是影劇,做的是Podcast。曾任《VERSE》聲音部編輯,畢業於米蘭工設學院。嘗試著各種說故事的方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