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生成中的台灣未來檔案:《未完成的任務》從歷史中開創新局

VERSE ✕ 公共電視

生成中的台灣未來檔案:《未完成的任務》從歷史中開創新局

公共電視監製系列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以每集50分鐘的篇幅,講述台灣邁向現代化治理的演進過程中,受不同帝國在各個時期殖民的影響。

《未完成的任務:人口精算師》劇照。第一次臨時台灣戶口調查票票,此文件為緾足調查表。

「對檔案的處理不是一個關於如何應對過去的概念。它是一個拋向未來的問題,一個關於未來自身的問題,一個對明天反饋、承諾和擔負責任的問題。只有在未來,我們能找到關於檔案的真正含義。也許,不是明天,而是更遠的將來,或者永遠不能到達的將來。」

——雅克・德希達

台灣紀錄片的產製搖籃

公共電視監製的系列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以每集約50分鐘的篇幅,針對不同主題分成〈人口精算師〉、〈台灣製造的美援時期〉、〈翻轉命運的土地改革〉、〈談判國家隊〉,共四集,試圖從日治時期一路爬梳到當代社會,講述台灣邁向現代化治理的演進過程中,受到日本、美國、中國等帝國在各個階段帶來的不同程度之影響。

這些主題,對多數的台灣人而言並不陌生,從小到大在歷史課上常反覆被提起,因而在這系列紀錄片中,製作團隊的拍攝初衷,與試圖在當代台灣社會中帶起的討論,以及,如何能夠推陳出新,在老題目上開創新格局,便是觀看《未完成的任務》系列紀錄片值得思索的課題。

《未完成的任務》總製作人譚端於公視的機構刊物《開鏡》季刊中撰文寫道:「台灣的現代化有多個源頭,我們的精神面貌是多面向的,我們跟亞洲任何地方都截然不同,卻又都極為相似。我們的特殊性,都是怎麽形成的?」

這系列紀錄片即是帶著這樣的初衷,集結兩個世代的拍攝團隊,試圖對長期被官方意識形態給簡化、遮掩的台灣歷史所進行的一趟追尋之旅。這類多集式的系列紀錄片向來是電視紀錄片的大宗。誠然,我們現在已難單用傳播媒介來界定,過往稱之電視紀錄片者,早已不單透過電視作為傳播管道,反而更大程度必須擴張至網路串流平台。

公視製作的紀錄影片,舉凡以環境生態為主題的《我們的島》、各類題材皆有,從1999年開台至今就持續提供台灣獨立影像工作者創作場域的《紀錄觀點》;主題式規劃的系列紀錄片《台灣百年人物誌》、《打拚-台灣人民的歷史》、《農村的遠見》,日前才首播完畢的《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以及廣受好評,已製播多季,分別以藝術創作者與文學創作者為節目主體的《藝術很有事》、《文學Face&Book》等。

《未完成的任務》大致上不脫典型的電視紀錄片型態——帶有明確的問題意識,運用大量檔案影像資料試圖再現社會問題和歷史觀點,透過旁白敘事,承繼電視節目的制式化製作(比如每集片長皆為50分鐘)。特別在這類透過歷史題材反映社會現況的紀錄片型中,影片乃高度仰賴專業團隊的研究基礎,拍攝的過程與其說是尋索問題的答案,倒不如說是在蒐集為完成影片敘事所需要的影音檔案。

基本上,我們在影片中不會看到尋索問題的「失敗」,在一集的篇幅內,從如何提問、如何探尋解答、如何組織手邊的經驗與材料,講述一齣邏輯一致的生動故事,都經過製作團隊縝密的計畫。

攝影機的在場,訪談的進行,對眼前受訪者的提問與影音紀錄,多在腳本設定好的範圍內,不若「反身性紀錄片」(reflexivity)那般,旨在激發觀者反思攝影機、拍攝者、被攝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提醒觀者眼前的影片是如何被產製、生成的。

以年輕之眼  回顧未曾經歷的台灣史

《未完成的任務》由影像工作者徐浩軒、許雅婷擔任導演,一人負責兩集:〈人口精算師〉和〈談判國家隊〉由徐浩軒導演,〈台灣製造的美援時期〉和〈翻轉命運的土地改革〉由許雅婷導演。因此這系列紀錄片的拍攝,對這兩位出生於1980世代的導演而言,更像是親自走訪了一趟未曾躬逢其盛的台灣歷史。

以本系列的前兩集〈人口精算師〉、〈台灣製造的美援時期〉為例,前者從人口普查的角度切入,爬梳日治時期所引入的統計學如何以科學化的管理,幫助日本從前現代進入現代,進而影響殖民地台灣,透過人口調查了解社會組成,透過統計分析調整施政方針,以促進其治理效率。

〈台灣製造的美援時期〉則從冷戰時期的台美關係談起,戰後的台灣曾高度仰賴美援物資與投資,1950年代中期遭逢經濟發展瓶頸後,讓台灣的經濟官僚嘗試借助美援之力發展台灣自己的產業鍊。

然而,美援正如同雙面刃,它帶來資金、技術挹注的同時,也讓台灣成為「美國工廠」,從技術官僚的培植以致深入行政院相關單位,左右台灣經濟發展政策的核心規劃和執行,到帶來污染、遺害無窮的RCA工廠。

兩部影片皆以旁白牽動敘事,交織專業人士與學者的訪談,以及大量的歷史檔案資料,無論是靜態的文件、物件,或是動態的新聞資料畫面,足見製作團隊在研究與尋索可用之檔案上所費的心力,要從龐雜的檔案資料庫裡找到合適的影音片段或文件,並取得相應的授權,並非易事。

然而,面對這類處理歷史題材的紀錄片,最大的挑戰恐怕是如何(創意地)重現、再現歷史,如何使用不同手法表現,例如重演、動畫、裝置或跨界尋求形式上的連結與比喻,在音畫佈署上對檔案做出創意的運用,在在考驗著攝製團隊的能耐。

徐浩軒、許雅婷兩位導演於此皆有豐富的經驗,兩人都曾參與公視《文學Face&Book》節目,這一系列以極短篇幅,聚焦在作家與著作之間透過其他藝術型式激盪起的漣漪,以影音的方式呈現出不同於文字版本的台灣文學解讀。或許因著先前拍攝經驗的積累,兩位導演在處理《未完成的任務》時大量歷史檔案材料的影音轉譯,頗駕輕就熟。

例如徐浩軒在〈人口精算師〉中仿效電影膠卷播放的影格流動、定格的戰爭插畫添加動態影音、運用科學教育式動畫呈現「比目魚vs.鯛魚」的比喻、將冰冷生硬的數據和科學調查過程以清晰易懂的動態圖像呈現。

後藤新平以生物學例,說明人口普查對治理台灣的必要性:「不能把眼睛長在兩側的鯛魚,套用在兩眼長在同一邊的比目魚上。」

許雅婷在〈台灣製造的美援時期〉選用的台美關鍵歷史時刻的精彩影像檔案、從顧德莎《驟雨之島》文字所勾勒的情境搭配現代化機械紡織廠房,那機械快速運轉如發鈔機的畫面與聲響,與朗讀出來的記憶相互交織出具體的意象。以及,同樣是重現歷史檔案,直接在畫面上呈現,和透過現場美術裝設,讓歷史檔案畫面在濃濃古早味的電視機螢幕顯示,即表現出不同的視聽質地。

表面看似挖掘歷史  實則指向未來

〈人口精算師〉一方面藉由日治時期進行之人口調查為台灣帶來有效地現代化治理,另一方面提醒看似客觀的「科學調查」背後所隱含的統治者意識形態;在反思歷史的同時,亦暗指面臨出生率低落、人口老化嚴重的台灣社會,是否能如何運用時下的技術,為未來制定出解方?

〈台灣製造的美援時期〉爬梳冷戰期間美國對台援助各項資源與人才培育對台灣戰後經濟的影響,如何從過度依賴美援,蛻變成發展國家產業的「國家隊」,創造經濟奇蹟,然而影片最終仍指向,當中國崛起、企業集體西進,至現在中美貿易戰,台美關係再次有重大突破的此刻,台灣能如何再次浴火重生?

影片或許無法提供我們答案,《未完成的任務》正如其名稱所示:未竟的任務,一切的追尋仍在進行式。而它迷人的地方就在於,紀錄片完成的瞬間,立刻成了未來的影音檔案。

製作團隊在過程中所涉及的一切研究調查,例如廣納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研究者參與,和不同拍攝對象溝通談話的經驗,攝影團隊在約定好的時刻和被攝對象展開拍攝紀錄的當下,都是一次又一次,以台灣社會為主體,共同對於該議題所展開的思想交流與對話。

這是以製作公共教育紀錄片作為書寫台灣歷史、形塑公眾記憶的嘗試,這些交流與對話是(曾經)共同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不同世代、不同族群的人們,試圖互相理解、趨近共識的過程——理解我們所不熟悉或只有片面認識的歷史,趨近我們將要一起走向的未來。

|節目資訊|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謝以萱
  • 圖片/公共電視提供
  • 責任編輯/游千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