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吟詠李雙澤,不羈的文藝復興人

VERSE ✕ 公共電視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吟詠李雙澤,不羈的文藝復興人

猶若紀念自由主義,不被制約的理想年代;暗夜仰望稀微星光,李雙澤的青春熱愛殉身山海兼美的淡水小鎮,影片結語是林洲民不勝欷歔的悼念。

李雙澤攝影作品(圖片/公共電視提供)

【編輯引言】公共電視今年推出旗艦紀錄片系列「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其中《我們的歌是青春的火焰-李雙澤》這一集,從戰後歷史背景爬梳至青年才子李雙澤的人生光景——台灣在戰後與美國之間關係緊密,直到1970年代尾聲,台美斷交衝擊到台灣一整個世代,尤其影響了年輕人群起騷動,在那個政局波濤洶湧的階段,他們從殖民思維中覺察自省,逐漸開始對自身文化投入關注及創作。

不知道是時勢造英雄,抑或英雄造就某種時勢樣貌?1976年,年方27歲,青春正盛的李雙澤於淡江事件中大聲疾呼:「我們要唱自己的歌!」然而李雙澤所指的「自己的歌」是在何種情境中被催生演化而成?關於他後來的創作,或許可以追溯至1930年代的美國音樂,例如美國民歌之父Pete Seeger,或是唱《這是你的土地》的Woody Guthrie,以及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民謠與搖滾巨星Bob Dylan

「歌曲的力量很強,你如果會做幾首歌,唱到普及大眾,例如日本政府教的日文歌,還有國民政府灌輸的反共歌曲,那都是洗腦。」作家黃春明在片中感慨,一邊哼起Pete Seeger的「We shall overcome...」李雙澤在國外遊走過一遭,他確實消化了Dylan早期寫的民謠,「Bob Dylan年輕時參與社會運動,他的創作與作風都比較左派,那是民歌的傳統——你的民歌就是人民之歌。」《VERSE》總編輯張鐵志闡明李雙澤的歌曲與美國民歌的關聯。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去北京見毛澤東⋯⋯當時蔣介石仍安撫眾人要『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然而一個穩定的社會一旦出現缺口,批判的聲音就會傾巢而出。」學者陳芳明解釋了台灣「黨外運動」與「鄉土文學」是在這個破口下誕生,在接連不斷的反抗和尋根運動時期,也難怪李雙澤會對外質問:「為什麼我們不唱自己的歌?」而後,他是如何創作出至關重要的〈美麗島〉,接下來由作家林文義,透過散文回應這部關於林雙澤的紀錄影集。


形如搖藍的美麗島
是 母親的另一個
永恆的懷抱⋯⋯

——陳秀喜(1973年12月)

淡江大學德文系教授梁景峰,為李雙澤作曲的:〈美麗島〉填詞藉陳秀喜之詩則是: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背景為菲律賓僑生的李雙澤,據說在一次淡江大學演唱會上台,悍然、勇健地一手吉他、一手可口可樂,凜冽直言,何以沒有我們自己的歌?老是西洋反越戰歌曲——〈隨風飄去〉、〈花落誰家〉,再要好的革命同志,前之:巴布狄倫,後之:瓊拜雅。還是裂解友情於相異的政治觀點,怎麼李雙澤因為救人,自我竟溺死在淡水海岸?綣髮、肥胖,我沒見過他。

1970年代初,還是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林洲民,租下了戲稱「動物園」的古屋,任其同校各系喜愛文學、藝術的好友時而歡聚。半世紀後,群友年皆晚秋回想與李雙澤的青春往事——梁景峰、李元貞、曾憲政⋯⋯甚至與之對談多次的小說家黃春明,笑中含淚的不捨。

《再見,上國》、《終戰の賠償》李雙澤小說。另外繪畫、攝影、作曲,全方位的猶如「文藝復興人」,主題都是台灣土地和人民。

今年(2021)公共電視播映:《不羈》。出身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的符昌鋒導演,1990年返台之後戮力於影視專業,700支廣告片是人間現實,內在深思宏觀的志氣如大山大海,終究在以台灣歷史作題的:紀錄影作。

且看立意「台灣流變與停泊」之《不羈》系列,正是不被昔時殖民、威權政治所制約的自由主義者,不懼且凜然地留下今時後人雋實記取的人格典範。

藉以半世紀前,韓戰、越戰,美軍協防早年朝不保夕,蔣介石敗走台灣的倉惶,實施長達39年戒嚴令的獨裁統治,紀錄影片斑駁地詳實展演歷史,幸或不幸的台灣人宿命?符導演冷靜地用影像說話,連接李雙澤1977年後的民歌創作,同時期的音樂家:許常惠、史惟亮相偕深入原住民部落,採集原音吟詠;簡上仁陪伴陳達的老月琴北上竟被禁唱。

民歌,不是後來的校園情懷,而是:人民與土地的心聲!張鐵志在影片裡如此定義。馬世芳稱許:李雙澤名曲〈美麗島〉具有國歌的高度。背景襯以楊祖珺、胡德夫純美的歌音,卻是1970年代不被容許公開演唱的「禁歌」。

猶若紀念一個自由主義,不被制約的理想年代;暗夜仰望稀微星光,李雙澤的青春熱愛殉身山海兼美的淡水小鎮,影片結語是林洲民不勝欷歔的悼念:

「厲害的人,死得年輕,所以要永遠年輕。」是啊,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紀錄片《不羈》——永遠年輕的留情。

作者介紹

林文義|1953年生於台北市。少時追隨小說、漫畫家李費蒙(牛哥)先生習繪,早年曾出版漫畫六冊,後專注於文學。曾任《自立副刊》主編、廣播與電視節目主持人、時政評論員,現專事寫作。2012年榮獲台灣文學獎圖書類散文金典獎。2014年榮獲吳三連文學獎。

|特映活動|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林文義
  • 圖片/公共電視提供
  • 責任編輯/游千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