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生活中的東螺溪:由下而上的水域治理行動
彰化的「東螺溪」曾一度是濁水溪河道所在,在社會變遷中遭受三十年的嚴重污染,而在地的公民力量與公部門攜手推動十二年治溪,進一步帶動南彰化的地方振興。
彰化的母親河「東螺溪」曾一度是濁水溪河道所在,故稱「舊濁水溪」,是彰化農業發展命脈,在社會變遷中遭受三十年的嚴重污染,而後深耕在地的公民力量與公部門攜手推動十二年治溪,促成今日縣府的六大水環境改善計畫。隨著母親河的風華再現,也進一步帶動南彰化的地方振興。
東螺溪是彰化的主要河川,主河道全長34.2公里,自溪州鄉下水埔至福興鄉麥嶼厝溪出海口橫跨九鄉鎮,流經南彰化農業重鎮所在,與1719年建成的台灣最古老水圳「八堡圳」,以及莿仔埤圳等圳排一同串連起灌溉系統,堪稱是「彰化的母親之河」。
母親之河的哀愁
發源於合歡山鞍部的濁水溪,是一條典型的荒溪型河川,冬季枯水,夏季做大水,主河道每經氾濫就會改道,擺盪在西螺溪(今濁水溪)、東螺溪和虎尾溪之間的沖積平原。日治初期的1898年發生「戊戌大水災」,濁水溪主河道再次北移東螺溪,造成慘重水患,總督府因而啟動治水工事,築堤截流,將河道固定在彰化、雲林交界的西螺溪。
自此,東螺溪成為一條沒有水源的斷頭河,主要經八堡圳自濁水溪引流配水,原本水量豐沛可作為交通運輸水道的東螺溪,除了農業灌溉,就剩下區域排水的功能──這也是1980年代以降污染嚴重的主因。隨著農業到工業的社會發展變遷,沿岸養豬場、工廠林立,豬糞尿以及工廠廢水、民生污水都直接排放至東螺溪出海,水源不足讓河川缺乏自淨功能,導致水質和生態環境逐年惡化。
凝聚公民力量,營造水岸新貌
髒臭了三十年,在地居民深受河川污染之苦,一直到2010年才終於迎來重生的轉機,以公民力量由下而上推動整治,而幕後重要推手是溪湖鎮的湖埔社區大學(以下簡稱湖埔社大)。
2010年溪湖社區大學改制,新劃入溪湖、埔鹽、埔心三區,更名湖埔社大,由講師林淑玲接任執行長。林淑玲參訪各地評鑑優異的社大,像是倡議山海圳綠道及嘉南大圳護溪的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及推動萬年溪流域整治的屏東社大,發現這些社大致力深耕地方議題並帶領公共參與,真正落實了社區教育的精神。
從參訪獲得啟發,湖埔社大以「東螺溪」作為辦學主軸,並邀請溪湖出身的生態攝影家謝文猷開課,帶領社區居民觀察記錄東螺溪的動植物生態。同時,社大師生和社區志工在溪湖橋一帶河岸開始營造「蝴蝶廊道」,清垃圾、除雜草並種植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
在營造過程中,湖埔社大遭遇了重重困難,像是接水澆灌、河堤除草、設置抽水機及儲水塔、處理欒樹褐根病等,林淑玲形容過程堪比拓荒,由於經費和人力的短缺,只能以資源整合的方式盡力做。但湖埔社大在自發行動之中所傳達的理念和願景,讓越來越多在地居民認知到治溪是「眾人之事」,不分老少紛紛加入淨溪及環境營造行動。
蝴蝶廊道從最初規劃的100公尺,逐年拓展至今日的1.5公里,成為彰化賞蝶景點,也間接促成2016年「東螺溪生態教育園區」的設立。同年,湖埔社大正式成立「東螺溪生態志工隊」,以東螺溪生態教育園區為基地,推動環境教育、無毒農業及食農教育,亦呼應地方需求開設農業課程並協助解決產銷問題,成為深受在地農友信任的平台。
擾動地方,公私協力淨溪
東螺溪水岸環境營造有成,社大與公部門啟動新一階段目標:治溪。延續吸引人潮的策略,2017年9月22日在蝴蝶廊道一帶的欒樹綠道舉辦第一屆「東螺溪戀戀欒樹節」並邀請千人仆街賞花,謝文猷笑說:「仆街是要讓大家躺著靜靜感受『東螺溪的臭味』!」花木扶疏的水岸景觀,與空氣中無處不在的豬糞尿臭味形成強烈對比,成功帶起大眾對東螺溪整治議題的重視。
同時,透過公私協力辦理一系列治溪倡議的論壇與研討會,並多次邀請水利署長、第四河川局長參訪會勘東螺溪的整治規劃。但2020年縣府向中央提交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並未通過,審查委員認為東螺溪整治應首重「改善水質」。
東螺溪污染的兩大主因是「缺少水源」及「畜牧廢水違規排放」。水源的部份,縣府持續向第四河川局、農田水利署等相關部會爭取配水。而畜牧業廢水的問題,則借鑑了「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長周克任提供的治溪經驗──豬糞尿資源化、公私協力平台、河川巡守隊等成功案例。
畜牧糞尿經厭氧發酵處理後生成的沼渣沼液,含有豐富的養分與肥分,作為有機肥料使用,不但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也能增強抗病蟲害能力。但農友對沼渣沼液有疑慮,擔心有重金屬污染的問題而使用意願低落。於是受到在地農友信任的湖埔社大承接下溝通任務,成為沼渣沼液的推廣橋梁:踏查製作過程、邀請農試所博士陳琦玲為農友釋疑、為養豬場媒合澆灌的農田、設置應用示範區,收集水質和土壤的相關數據。
另一方面,湖埔社大提交的數據,有助縣府向農委會爭取施灌槽車及農地貯存槽;縣府也輔導畜牧場做產業升級,發展沼氣發電;河東社區青年自發組成的巡守隊則擔負東螺溪生態巡守任務,並敦促環保局加強取締。多管齊下,解決豬糞尿的污染問題。
水環境六大計畫,徹底翻轉東螺溪
在縣府、立委與民間的共同爭取下,「東螺溪綠廊串連水環境改善整體計畫」就此奠定了基礎, 2022年9月14日宣布核准計畫經費7.65億元並正式啟動治溪計畫,堪稱是東螺溪整治的重大里程碑。
關於「東螺溪綠廊串連水環境改善整體計畫」,水利資源處處長馬英傑說明:「我們定下三個願景目標:水潔淨、水生態、水文化,再延伸出執行面的六項子計畫,要徹底翻轉東螺溪,讓母親河的風華再現。」
所謂的「水潔淨」就是以引流、減廢雙管齊下改善水質,是東螺溪整治的基礎,主要是「東螺溪水體活化及加強灌溉管理」與「畜牧糞尿多元利用資源化共同處理中心」兩大執行計畫:委託農田水利署增加來自八堡一、二圳及莿仔埤圳等系統的配水,恢復河川自淨功能也兼顧農業灌溉需求;設置沼渣沼液處理中心、研究沼氣發電的可能性,同時輔導業者發展豬糞尿資源化並要求環保局嚴加取締。
水質處理好後,下一步就是改善景觀及發展遊憩,以水生態、水文化二大策略縫合水岸,吸引在地居民親水。先以埔鹽石埤橋至溪湖舊鐵橋一段8.3公里水岸為主,疏伐河堤雜草,以原生種植物營造多樣性野鳥棲地與生態景觀;接下來是呼應地方特色,清點並以減量設計建置區域亮點,例如水岸賞鳥亭、溪湖糖廠舊建物活化、作為湖埔社大延伸環教場域的水學塘;最後以慢行系統「東螺溪自行車道」串聯各區亮點,再往上游延伸出「北斗渡船頭水文化綠廊環境營造」與「埤頭木棉花道河畔環境改善」二項計畫。
水環境改善六大計畫則是更具系統性的整體規劃,馬英傑說,因為東螺溪是一個流域,整治計畫必須整合串聯起整個流域及其周邊。目前水綠廊道環境改善雖以埔鹽至溪湖的8.3公里一段為主,未來要往上游延伸至二水的八堡圳,往下游到福興,甚至結合鹿港老街、酪農產業興盛的福興鄉或是出海口的彰化濱海工業區,再輔以各流域周邊各支線串聯,完成東螺溪全流域的整治。
南彰化振興,從東螺溪開始
歷經湖埔社大十二年擾動與縣府開啟治溪計畫,一度嚴重污染的東螺溪也漸漸回復了生機,隨著水岸環境營造後、水質淨化、河堤雜亂植被亦經水資處疏伐打理,如今的東螺溪不再時時漂散難聞惡臭,河道與水岸也不復遍地垃圾的情景。
如今所見河道中是映著澄藍天色的緩緩水流,夾岸是繽紛花草與綿延的蓊鬱綠蔭,復育近60種蝴蝶拍著美麗的翅膀飛舞其間;作為生態環境重要指標的鳥類回來了,像是二級保育類的彩鷸,冬候鳥留鳥棲息數量也一再刷新紀錄;在地居民也回來了,水岸的欒樹綠隧道與木棉花道成為他們日常運動、遊憩的地點。
東螺溪的整治經驗,成為湖埔社大扎根下一代的環境教育課程內容,未來整治完工後,湖埔社大希望持續推動在地居民參與認養維護,讓治溪成果永續,未來更希望仿效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嘗試將東螺溪推入國家綠道,展現公民力量推動治溪的故事。
談及東螺溪整治對地方的意義,馬英傑說:「一直以來人都是依水而生,一座城市的發展往往也奠基在一條主要河川之上。讓東螺溪重新回到城市發展的重要位置,是南彰化振興的重要關鍵。」
除了生態紀錄,亦致力帶領湖埔社大做地方文史踏查的謝文猷也認為,東螺溪的整治是南彰化振興的起點。他說,只要溪流活過來了,地方文史也會跟著一起活過來,更多不同產業進駐,帶動地方創生與轉型,在地青年有機會留在家鄉為自己的土地打拚,在自己的土地上將地方記憶世代傳承下去。
東螺溪曾一度因為污染而孤立三十年,今日已重新與在地居民生活在一起,「東螺溪的河水代代養育彰化這片土地,這裡是我們的家」,縣長王惠美說。縣府與民間會繼續攜手守護美麗的母親之河,以好水為在地居民串聯起好生活的未來願景。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彰化・前進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