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靈魂聚落 Soul Barn:來到僻靜營,安放身體,也安放疲倦的心

療癒靈魂的方法

靈魂聚落 Soul Barn:來到僻靜營,安放身體,也安放疲倦的心

在萬千種健康旅遊、身心靈體驗崛起的時代,品牌「靈魂聚落 Soul Barn」將僻靜營(Retreat)的概念帶入人們生活中,團隊同時也著重台灣在國際健康產業中的優勢,希望協助人們舒緩身心的同時,來自異國的旅人亦能因為這塊土地的溫情,而決意花上更多時間佇足停留,領略台灣的百百種樣貌。

「健康旅遊」(wellness tourism)的時代已然到來,前往他處進行瑜伽、冥想的旅行活動成為一種新趨勢。

緩緩閉上眼,想像自己在一處人煙稀少的海灘上進行瑜伽、細聽頌缽聲響;在落日將天際染為橙黃的半山腰,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夥伴,依著搭建的營火,道出一天中令人感到心動的時刻。「讓我們歡迎健康旅遊(wellness tourism)的時代來臨。」BBC在2020年的報導中如此說道。

在萬千種健康旅遊、身心靈體驗崛起的時代,品牌「靈魂聚落 Soul Barn」將僻靜營(Retreat)的概念帶入人們生活中,團隊同時也著重台灣在國際健康產業中的優勢,希望協助人們舒緩身心的同時,來自異國的旅人亦能因為這塊土地的溫情,而決意花上更多時間佇足停留,領略台灣的百百種樣貌。

根據非營利國際組織 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的定義,健康經濟(Wellness Economy)指的是將健康的活動、生活方式帶入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產業。而此處的健康(wellness)所指的不僅是身體狀態,同時也包含心理、情感等層面的健康。

靈魂聚落 Soul Barn打造「僻靜營」(Retreat)的遊憩旅遊概念。

2022年2月,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 公佈了全球健康經濟產業報告(The Global Wellness Economy: Country Rankings),發現亞太地區在2020年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健康經濟市場(1.5兆美元),其中,台灣在2020年全球健康經濟市場規模排名第17名(384億新台幣),顯示出人們對於身心健康的追求不容小覷。

在許多不同類型的健康產業中,健康旅遊(又稱養生旅遊)意指人們得以在旅行、體驗和活動的同時維持與提升個人健康。近年,此類型的休閒方式吸引人們至世界各地體驗不同種類的身心靈活動【註1】,而驅動著旅人腳步的重要因素,更在於每個國家獨特的文化體驗。靈魂聚落 Soul Barn便是在注重文化體驗的前提下,提供身心靈探索與體驗的所在。

一個捨去身份標籤,全然被接納的空間

「如果有一個可以完全接受自己任何樣貌的空間,那會是什麼模樣?」靈魂聚落創辦人Aida談起自己在創立品牌前的想像。而靈魂聚落會於2020年成形,其實源自於兩段令她深深印入心頭的旅程。

2017年,Aida正步行於西班牙的聖雅各朝聖之路上,一路上結識了不同背景的人們,在結束一日辛勞的步行後,大家會一同在路途中的民宿休息談天。「正是因為這段路途,我發現我可以自然而然地和人們分享我不敢和家人朋友說的話。」在感到安全的氛圍之下,從毒癮者到醫生,都是Aida談話的對象。她發現,當去除彼此身上的身份標籤,才有可能形成一個安全的、可以坦露自己的空間。「我想,『捨去標籤』是很關鍵的一件事。」Aida說。

而另一段在印尼的僻靜營(Retreat)旅程,則讓Aida首次理解到何謂全然地被他人所接納。

多數僻靜營通常提供一至數日有別於日常生活的體驗沈浸式體驗,地點多選於非都市的自然環境,以各種形式的體驗,如瑜伽、靜心、冥想等,預期增進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健康福祉(wellness)【註2】。「雖然村落有車水馬龍的一面,但相隔一個轉角,走入小巷,就是一個僻靜營的空間。」Aida形容,當她看見人們在草地上或躺或坐、赤腳跳舞,「那樣的空氣是自由的,不論我是什麼樣的人,都被他們所接納。」

靈魂聚落創辦人Aida認為「僻靜營」的真諦在於「接納」與「自由」。

西班牙與印尼的旅程是靈魂聚落成形的養分,也是Aida認為台灣可以更邁向國際化的契機——「每當提起台灣,外國朋友常誤以為台灣就是泰國,但我一推薦他們來台灣後,十個人中有五個人就會延長旅程,甚至定居台灣。若台灣的特色能與健康產業連結,一直都是團隊很期待的事。」

來到聚落,自由地跳舞與哭泣

2020年,靈魂聚落 Soul Barn 正式成立,以單日或多日的僻靜營/工作坊形式,提供不同類型身心靈體驗的活動,包含著重團體互動、故事分享的「靈感社交俱樂部」(Inspire & Connect)透過冥想、藝術創作、頌缽、噤語等達到療癒效果的「身心靈體驗」(Holistic Wellness)為求讓世界各地的旅人皆可以參與,大部分體驗都可以雙語進行,並選於團隊心目中優美的台灣一隅進行。

過去團隊曾以「禁語靜心」作為僻靜營主題——參與者相聚於台南,彼此素未謀面,見面起便開始三天不能說話的旅程,眼神與笑容成為唯一溝通方式。晨起,大家聚於樹林繪畫,感受花草質地,並在海岸一旁進行瑜珈;回到居所,引導者引領大家自由地在他人面前自由舞動;近夜,則在露天平台享用蔬食,拋去身體的負擔。

「不能說話的交集,像是直視了對方的靈魂。」一位參與者如此形容。

在這般多日僻靜營的體驗中,通常還會包含兩項獨特的環節。體驗首日,團隊會統一為參與者保管手機,並於體驗結束前一晚歸還,旨在鼓勵大家回歸當下。每一日夜晚則會有「靈感分享圈」(Sharing Circle)參與者圍成一圈,針對一項主題進行開放式的探討、思辨,像是「你會如何描述快樂的一天?」過程中並無對錯與批判,大家都能夠自由表達或傾聽。

「在靈魂聚落,我們觀察到每個人都能自在地分享較私密的故事。自由地跳舞、安靜地哭泣,都是人們願意在這裡呈現的一面,也是我們全然接納的事。」Aida形容,尤其,在靈感分享圈進行中,當看見人們的眼神因為觸及內心而有些微的改變,那樣的畫面總是停駐於她心中。

靈魂聚落的活動以「靈感社交俱樂部」和「身心靈體驗」兩種為主。

探索身心,也探索島嶼

靈魂聚落成立至今,參與者的年齡層約介於19歲至60歲,兩年來並無太大變化,Aida發現,正在改變中的趨勢反而在於性別組成。

依據她自身觀察,在美國與印尼等國家,健康旅遊的參與者通常是男女各半,在東亞則是女性居多。今年,則有更多男性參與者前來報名體驗,「這可能亞洲的傳統觀念有關,認為男性不能太感性與脆弱,但現在大家都更願意接受每個人都會有負面狀態。」Aida認為,不只是男性,近年健康產業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並不是因為人們在這方面的需求增加,「而是大家能更坦然、勇敢的去看待負面狀態,開始認為擁有情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面向靈魂聚落的未來,「台灣現前已經有很多不同的僻靜營體驗,我們更想在其中帶入台灣土地獨有的元素,吸引國際旅人停留。」Aida解釋,「在台灣,花上三十分鐘便可以到達山與海,也可以在三十分鐘內抵達熙來攘往的市區。」先天的地理特色常是令觀光客驚艷之處,因此,靈魂聚落總會積極尋找不同類別的體驗場地,如台南漁光島的岸邊、新北菁桐的山中,都曾是每一場體驗發生之處,「『人情味』則是令旅人們長駐台灣的更重要原因。」Aida認為,在這塊土地,被人們包容、感受人與人之間友好的關係,更是過去參與的僻靜營所不可比擬的。

暫時離開沒有手機的寧靜生活。

將聚落的日常帶入生活

離開靈魂聚落後,如何將所學帶入生活?

Aida說明,每每在體驗結束前,要將手機還給參與者的那一刻時,「我們會請參與者閉上眼睛,回顧這段沒有使用手機期間的感受。如果希望由我們保管至活動結束的那一刻,也是可行的。」團隊發現通常有一半以上比例的人會選擇將手機放回箱內。「對於資訊量的接觸,人們是有選擇的。這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練習思考的。」她說。

另一項應用則是感恩日誌(gratitude journaling),意指長期記錄值得感謝的事件。感恩日誌常被應用於正規心理療程中,臨床研究發現感恩日誌具有長期降低憂鬱、焦慮症狀的效果,對身體則有降低血壓和改善免疫系統等不同幫助【註3】。靈魂聚落亦有施行這項練習,參與者通常會於一天結束時寫下三件感恩的事。Aida從自身經驗發現,「持續這項習慣一陣子後,後來發現我所寫下的其實更傾向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比如感謝今日有一個美好的空間可以讓人們相遇。」

「擁有令人安心的氛圍」一直是靈魂聚落不斷收到的回饋。靈魂聚落是令人感到安心的家、是可以快樂地展現自己的地方。在需要讓身心歇息的時候,身心靈體驗的入門門檻相對較低,不妨前來拜訪靈魂聚落,安放身體,也安放疲倦的心。

【註1】 引用自非營利國際組織 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中對於「健康旅遊(wellness tourism)」的定義。

【註2】 引用自期刊:Cohen, M. M., Elliott, F., Oates, L., Schembri, A., & Mantri, N. (2017). Do wellness tourists get well?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multiple dimensions of health and well-being after a week-long retreat.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3(2), 140-148.

【註3】 整理自期刊:Emmons, R. A., & Stern, R. (2013). Gratitude as a psych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9(8), 846-855.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陳葶芸 圖片/靈魂聚落提供 編輯/陳湘瑾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陳葶芸 圖片/靈魂聚落提供 編輯/陳湘瑾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陳葶芸 圖片/靈魂聚落提供 編輯/陳湘瑾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陳葶芸 圖片/靈魂聚落提供 編輯/陳湘瑾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陳葶芸 圖片/靈魂聚落提供 編輯/陳湘瑾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陳葶芸 圖片/靈魂聚落提供 編輯/陳湘瑾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陳葶芸 圖片/靈魂聚落提供 編輯/陳湘瑾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陳葶芸 圖片/靈魂聚落提供 編輯/陳湘瑾 核稿/郭璈、李尤
文字/陳葶芸 圖片/靈魂聚落提供 編輯/陳湘瑾 核稿/郭璈、李尤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陳葶芸
  • 圖片/靈魂聚落提供
  • 編輯/陳湘瑾
  • 核稿/郭璈、李尤
陳葶芸

陳葶芸

文字工作者。曾就讀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台大心理所。試圖以寫作,留住生活中賴以過活的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