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蘇花古道觀音海岸自然保留區:沿海岸線走濱海步道,探索海洋文化

蘇花古道觀音海岸自然保留區:沿海岸線走濱海步道,探索海洋文化

台灣海岸線綿延一千六百多公里,走入橫跨台灣最多行政區域的海濱步道—蘇花古道,會發覺此地就像一段濃縮的台灣史,從清領到日治時期都有故事,隨著海潮不斷沖刷岸邊礫石,嘩啦嘩啦地聲響奏出一段段關於島嶼記憶的樂章。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以「千里碎形」形容台灣海岸線,從沙岸到岩岸,地形及生態系豐富多樣。(攝影/吳昭晨)

台灣海岸線綿延一千六百多公里,走入橫跨台灣最多行政區域的海濱步道——蘇花古道,會發覺此地就像一段濃縮的台灣史,從清領到日治時期都有故事,隨著海潮不斷沖刷岸邊礫石,嘩啦嘩啦地聲響奏出一段段關於島嶼記憶的樂章。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以「千里碎形」形容台灣海岸線,從沙岸到岩岸,地形及生態系豐富多樣,但人們卻對海洋及其周邊的一切知之甚少。

「我們決定沿著海岸走路環島,因為這是最低成本認識海洋的方式。」海洋文化推廣協會秘書長郭兆偉說,他和協會理事長黃宗舜相信,認識海洋有助於了解自己生長土地的故事,並能找尋到與自然環境相處的方式,因此從2008年開始至今,他們已經沿海岸走路環島不下六趟,每一次都有新收穫。

「許多古道都是沿著海岸線開發出來的,所以與其說是沿著海岸步道環島,不如說是行走於海岸邊。」這些海岸古道相較於山林步道,更不被人所知,仍維持原始自然的面貌。郭兆偉提到近年受到矚目的「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阿朗壹古道」,或許是台灣最知名的海岸步道,但像「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或「蘇花古道-觀音海岸自然保留區」,都有各自豐富卻鮮為人知的故事。

走入海濱步道,其實就是走進海岸,認識被我們遺忘許久、藏在沙礫與海風之間的記憶與故事。

四面環海的國家,卻缺少海洋文化根基

海洋文化推廣協會秘書長郭兆偉認為,沿著海岸走路環島,是最低成本認識海洋的方式。(攝影/吳昭晨)

「島國的大多數我們,還普遍停留在陸地上,因而缺乏海洋生活經驗及海洋視野;換個角度說,我們的活動和思維,還普遍停留在陸地上。」——廖鴻基,《十六歲的海洋課》。

不同區段的台灣海濱擁有各異其趣的風景樣貌。為了保護珍貴的海岸資源,內政部營建署擬定《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規劃12處「台灣沿海保護區」,包括北海岸、墾丁、蘭陽等地區。此外,由地方政府、風景區、各管理處及區域漁會所規劃的海域保留區亦不算少,但整體而言,能妥善管理經營的案例卻是非常少數。台灣多數的海岸城市以觀光、海鮮飲食為人們所熟知,卻鮮少有人深究其背後的文化脈絡,四面環海的國家,卻未必有深厚的海洋文化根基。

「我們能有像《白鯨記》(1851)這樣講述海洋文化的作品嗎?」這是作家廖鴻基提出的大哉問,《白鯨記》這本著名的文學小說,將美國捕鯨業的習俗描繪得絲絲入扣,更書寫不少關於鯨魚的物種生態,同樣有大量鯨豚洄游的台灣東海岸,是否有機會誕生出如此深刻的海洋文化作品,成了至今仍未解的懸念。

或許實際步行一趟海濱,細細爬梳海潮帶來的線索,就能從中發現藏在島國記憶裡的故事。在清領時期就被開闢以聯絡蘇澳至花蓮北路的「蘇花古道」,就有不少能娓娓道來的歷史故事。

斷崖邊遙望太平洋的古道

蘇花古道是先民唯一可聯絡蘇澳至花蓮的路徑,右邊是斷崖黑牆,左邊是廣闊海水。(攝影/吳昭晨)

走進「蘇花古道—觀音海岸自然保留區」,眼前整片的礫石灘向前蔓延彷彿沒有盡頭,看不出道路的蹤影。沿著南澳礫石海灘行走,一面是廣闊的太平洋,另一面則是獨特的斷崖地形,大自然以鬼斧神工的力量鑿刻出的萼溫斷崖、清水斷崖,像是矗立在台灣東部海岸的天然屏障,把礫灘和內陸隔絕開來,每一處未串連的海岸都成為了祕境。

在蘇花公路開通之前,蘇花古道是先民唯一可聯絡蘇澳至花蓮的路徑,濱海的路徑因為獨特的地形各自切斷,構成了此處罕見的景觀,幾乎整個東部海岸線就像是天然的地質教室,每一段不相連的海灘都有各自的風貌。

「在我們的右邊有長滿樹木的山脈,又高又長,像是數座豎立黑牆;而左邊是一片廣闊無際的海水;頭上是閃閃發亮的星星;下面也有水母、沙蠶和滴蟲,這些海洋的孩子們在發著光。我曾在孟加拉灣及阿拉伯海的輪船航道上,看過極美的景物,但從沒見過像那一晚所見到的那樣美妙的發著磷光的情形。」—馬偕牧師(Dr. George Leslie Mackay),《福爾摩沙地形誌》。

整片礫石灘向前蔓延彷彿沒有盡頭,看不出道路的蹤影。(攝影/吳昭晨)

1883年,馬偕為了前往東部傳教,途經蘇花古道段一路向南,長達七公里左右的路途,左邊是太平洋,右邊則是高聳的斷崖,他記錄下一路上所見到的礫灘及斷崖地形,概括了整條古道海岸線的地質景觀。

這條自然壯闊的蘇花古道,其實是1874年牡丹社事件(註)後,清政府為強化邊防,決定實行開山撫番政策,開闢北、中、南三條通往後山道路的「北路」。當時欽差大臣沈葆楨任命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主導北海岸防守任務,他率領軍隊沿著海岸線緊貼峭壁,開闢出蘇澳通往花蓮的道路。南澳觀音海岸一帶的海蝕洞,即為當時清兵戍守紮營的天然屏障。

因此蘇花古道最初被設定是一條戰備道路,並非通商聯絡的步道,但居住於北部的漢人也因此得以沿此路進入後山拓荒,1883年馬偕亦循此路前往宜蘭、花蓮傳教。人們行經古道的目的、年代雖然不同,卻因為同一條道路有了連結。

「每一段海岸線都有各自的故事,古道就是串連人與人兩點之間移動的路徑,含有目的性及各種需求。」郭兆偉以此為蘇花古道下了註解。

從清領到日治時期的海岸線開發

羅大春闢建北路後,曾立碑文寫道「萬山茸然,恒古未薙」,形容這條路的原始蠻荒的狀況。(攝影/吳昭晨)

羅大春闢建北路後,曾立碑文寫道「萬山茸然,恒古未薙」,形容這條路的原始蠻荒的狀況,又以動詞「斧之、斤之、階之、級之、碉之、堡之」描述開鑿過程,「北路開闢古道的過程非常辛苦,完全是以人工鑿挖出來的。」郭兆偉表示,這條沿著海岸線開闢的古道,地勢險峻、不易駐守,只要一撤軍便荒廢,因此在清代之後鮮少被人使用。

日治時期,日人將清政府開鑿的北路部分路段,重新整修為「大南澳路」、「東海徒步道」。此時道路寬度僅可供徒步通行,隨著道路不斷地修築拓寬,直至1932年完成總長120公里可供車輛通行的「臨海道路」,也就是蘇花公路的前身,過去僅能徒步的路徑才完全被棄用,成為蘇花古道。

蘇花古道緊貼著海岸線,尤其觀音海岸自然保留區此段道路深受海水漲退潮影響,加上走到末端時都會被天然地形阻隔,使用度自然降低。「1980年代,台鐵想打隧道貫通鐵路,3月東北季風一停,就已做好前段高架鐵路,沒想到同年7月颱風來襲,整條路就都不見了。」郭兆偉分享曾跟他們一起沿海岸線徙步環島的台鐵退休員工提及的這段軼事,也因為這場意外讓台鐵放棄開闢鐵道路線,因而把此地自然景觀完整地保留下來。

目前南澳的觀音海岸自然保留區段,以神祕沙灘、海蝕洞為人所熟悉,幾乎沒有被人為開發的痕跡,保留下來的寬闊礫石灘成為不少旅客在此露營、駕駛沙灘車遊憩的觀光熱點。這個「祕境」偶爾因為浪捲落水的意外事故而登上媒體版面,地方政府時不時必須以「軟封閉」的方式,呼籲民眾禁止在此進行水上活動,其熱門卻又疏於管理,揭露了人們對海洋生態的種種不了解。

沿海濱步行發掘海洋文化

海岸線訴說著台灣東岸的故事,穿越了古今歲月,悄然無聲卻不曾消失。(攝影/吳昭晨)

若說西部的海岸城市是沿著沙灘發展出屬於在地的海洋文化,東部巍峨高聳的斷崖、礫灘及海蝕洞則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樣態,影響了在此處生活的人們,孕育出獨特的聚落產業。

海洋文化推廣協會每年會和各級學校與南澳的朝陽社區合作,辦理徙步海岸線及分享活動。「住在海邊的人們,因為海洋而形成獨特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海洋文化的一環。」郭兆偉表示,他們成立協會的初衷,就是想透過沿海濱步行的方式,挖掘屬於台灣的海洋文化。

「不過目前的台灣還是沒有真正有規劃的海岸步道。」黃宗舜感慨道,美國的阿拉帕契山徑、日本的四國遍路等國際知名步道,都是結合觀光、生態旅遊發展出完整的徒步路徑,蘇花古道部分區段雖勉強有路可走,卻未能形成整體脈絡。

台灣海岸線如此豐富精彩,如果能串連各處步道,讓人們能長時間行走20天、30天,定能發展成極具特色的台灣海洋步道文化。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於2021年正式宣布在環台海岸線建置12處海洋驛站,讓人們有機會親近與認識海洋,並和海洋文化推廣協會合作,希望未來能串連成更豐富的海洋教育資源。

走一段南澳觀音海岸,站在礫灘上遙望太平洋,身後是清兵曾駐紮的海蝕洞,上方峭壁則是萼溫斷崖,再稍微往上就是在日治時期修築完成的蘇花公路。這條一開始的「北路」沿著海岸線訴說著台灣東岸的故事,穿越了古今歲月,悄然無聲卻不曾消失,靜靜地乘載著島嶼、海與人的記憶。

註:牡丹社事件發生於1874年,日本以三年前八瑤灣事件台灣原住民殺害琉球國族人為由,出兵攻打台灣南部,此事件使清政府意識到台灣島的重要性,從原本的消極治理轉為積極治理。

蘇花古道沿路特色植物與景點

➊ 海蝕洞 Sea cave


海水波浪拍擊的強勁壓力,長久沖刷質地堅硬的岩岸形成。南澳神祕沙灘的海蝕洞,為過往清兵紮營的基地之一。

❷ 台灣蘆竹 Arundo formosana Hack


台灣特有種,全島海拔1800公尺以下的山區及海邊崖壁都可以見到其生長。

❸ 馬鞍藤 Ipomoea pes-caprae


遍布台灣海灘的馬鞍藤為一種抗鹽植物,其種籽能透過海水漂流傳播。

❹ 草海桐 Scaevola taccada


台灣原生的草海桐,耐風、潮濕及鹽分,是防風定砂植物。

❺ 礫石灘 Gravel beach


東部海岸多為礫灘,是海岸緊鄰山腳土石崩落後,直接受海浪沖刷形成。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4封面故事「在步道上,丈量台灣的尺度」,更多關於步道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黃博鉞 攝影/吳昭晨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黃博鉞 攝影/吳昭晨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黃博鉞 攝影/吳昭晨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黃博鉞 攝影/吳昭晨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黃博鉞
  • 攝影/吳昭晨
  • 編輯/梁雯晶
  • 核稿/郭振宇
黃博鉞

黃博鉞

《VERSE》特約編輯,上班寫稿,下班看怪獸電影,正派生活,佛系工作,相信雜誌是將日常裡的不尋常之物帶到人們眼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