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太巴塱文物館「TAFALONG 太巴塱」:用「策展」傳承原住民口傳文化

太巴塱文物館「TAFALONG 太巴塱」:用「策展」傳承原住民口傳文化

「太巴塱文物館」首檔展覽「TAFALONG 太巴塱」將部落神話作為主要軸向,一虛一實交織鋪墊出文化傳承在未來的可能性。

「太巴塱文物館」首檔展覽「TAFALONG 太巴塱」。

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部落(Tafalong)是阿美族最大且古老的部落之一。今(2023)年落成的「太巴塱文物館」以部落文化傳承為目標,首檔展覽「TAFALONG 太巴塱」由沿岸製作執行策展,將部落神話作為主要軸向,一虛一實交織鋪墊出觀展的路徑,與文化傳承在未來的可能性。

太巴塱人的起源,與一位會發光的女孩「Tiyamacan」有關。

Tiyamacan是家中的么女,打從在母親的肚子裡時全身就會散發耀眼的光線,成長為少女後,她被海神的兒子看上,執意強娶為妻。焦急的父母嘗試過各種方法將女兒藏起來,卻怎麼樣也藏不住她身上的光線。迎娶當天,海神之子引發了大洪水,從大浪中帶走了Tiyamacan,家中僅剩手足Lalakan、Doci乘著大木臼渡水來到貓公(今豐濱鄉),結為夫妻,成為太巴塱人的祖先。

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部落。

這段口傳神話,便是「TAFALONG 太巴塱」第一個展區「Lalengawan 起源」的內容,由部落耆老Osay Hongay(簡燕春)以族語道來太巴塱的起源故事。黑暗中,篝火似的光影裝置忽明忽滅,遠方傳來幾乎要將世界淹沒的綿延浪濤聲。

口傳文化要如何被展示

「TAFALONG 太巴塱」以太巴塱部落的口傳文化為主軸策劃,邀請族人為展覽前三區獻聲錄製神話故事。展場中,文字的描述少,聲音卻很豐富,這是沿岸製作刻意重現口傳文化側重「聆聽」的特點。

第二區「O'rip 續存」以階梯地形引領人們感受祖先遷徙繁衍的困境,一路展示Ofonac(樹皮衣)、Hawan(獵人刀)或Sapitenoon(織布工具)等部落文物。抵達坡頂後,祭司Ka’ti Karo(林正治)正在講述Lalakan與Doci在太陽神的幫助下,從只生得出蛇與蟾蜍,到終於能順利繁衍人類後代的故事。

第二區「O'rip 續存」。

走下山坡,第三區「Pisaniyaro' 社會」展示一座以部落傳統建材「竹藤」編築的裝置藝術,上頭擺放Potay(勇士帽)、Hawan(頭目長刀)及Satakid(祭杯)等文物,並懸吊了17支花蓮黑大理石棒——象徵太巴塱以年齡劃分的17個「階層」(Selal),這是阿美族最基礎的社會結構,由上而下地訓練族人運作公共事務與傳承部落知識。

太巴塱的孩童們則以略帶生澀的族語,述說Mayaw、Onak兄弟在意外砍下舅父的頭後,如何向母親證明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慰藉舅父的在天之靈。這是阿美族年祭與階層訓練的起源,此類弒父的神話原型(archetype)在希臘神話中也曾出現,旨在透過父輩的犧牲,告誡年輕族人要成為比上一代更優秀的人。

第三區「Pisaniyaro' 社會」。

交流的場域

沿岸製作的成員並非太巴塱人,至部落做田野調查時,難免需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才打開當地人心房。但就算部落的人願意分享,口傳形式導致一個神話故事有許多版本,展覽究竟該引用誰說的話?

沿岸製作創意總監、策展人陳彥安解釋,由於很難找到一位長輩能代表整個部落的意見,因此團隊和族人都必須更謹慎,以第二展區「O'rip 續存」為例,Lalakan與Doci的故事,其實是祭司Ka’ti Karo協同十多位耆老共同彙整出來的:由Ka’ti Karo先開始說故事,若途中有族人覺得情節或細節與自己認知的有出入,就會停下來一起討論、達成共識,最後完成他們認為可以永久傳承給部落下一代的版本。

沿岸製作成員拜訪楊德成頭目之家。

這場難得動用多位部落耆老的聚會,說遠不遠,正是在太巴塱文物館內席地而坐展開的,這也符合陳彥安對於一座文物館的想像,「我覺得一個區域的文物館,不能只是把文物擺出來讓大家知道它的年代和作用,應該要成為一個讓大家做文化交流和傳承的地方。」

因此,策展團隊將第二展區布置成具有階梯教室功能的空間,讓族人能自在地坐下、相互交流;並設置「故事錄音區」,供族人錄下自己所知的神話故事版本作為紀錄,當每種版本聚集在一起,便能呈現部落龐大的集體想像,訪客也得以體驗口傳文化的特殊性質。

第二展區也有階梯教室的功能。

故事錄音區。

新價值

展區內的非具象文物(神話故事)與具象文物(部落物件)都是由太巴塱人所提供的,很多具象文物其實已脫離傳統模樣、結合了現代材料——如一只繫上塑料打包帶的魚筌——但策展團隊認為,此次他們要展示的並非能夠放進中研院的古物,而是族人日常生活中真的有在使用的物品,呈現某種部落生活的真實縮影。

展覽最後的第四區「Mirayray 傳承」,是一座線上文物館,將文物以3D掃描的數位形式永久留存。訪客能探索現場的互動裝置,聆聽文物持有人對於物件的情感記憶。這些文物也終於得以跨越時間和空間,被保存、分享,實踐另一種形式的文化傳承。

第四區「Mirayray 傳承」。

沿岸製作曾被部落的人質疑過:原住民的文物館展覽,為什麼是由平地人來做?

「接到案子的一開始我們也很緊張,到底要用什麼方式詮釋看見的東西?所以在跟部落的人談話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立足點、轉換了很多視角⋯⋯」共同策展人張庭瑄說,「最後我們最希望的,其實是以部落的人為主體,建立一個為部落所用的空間,讓大家在這個文化上有更多的討論。」這檔展覽的TA(目標族群)並非觀光客,而是太巴塱人,他們想讓留在部落或旅居外地的年輕人,都能因為展覽去更認識自己的家鄉,進而激發出更多文化復振的可能性。

開展後,已陸續有年輕族人坐在展間,認識自己未曾知曉的文物。他們相信,走過起源、續存、社會與傳承,下一代的太巴塱人將在波瀾中帶領傳統文化蛻變出新的價值。

TAFALONG 太巴塱

展覽時間:112年8月18日 - 114年8月18日
展覽位置:O kakimadan no to'as no Tafalong 太巴塱文物館(花蓮縣光復鄉光豐路86號,太巴塱祭祀廣場旁)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郭振宇 圖片/沿岸製作 提供 編輯/郭振宇 核稿/高麗音
文字/郭振宇 圖片/沿岸製作 提供 編輯/郭振宇 核稿/高麗音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 文字/郭振宇
  • 圖片/沿岸製作 提供
  • 編輯/郭振宇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