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在成為太平青鳥書店之前:「太平國小是我的迷宮遊樂場」

在成為太平青鳥書店之前:「太平國小是我的迷宮遊樂場」

我想著這個學校或者這個山頭究竟派給我什麼任務,讓我像一個編織者一再織寫著過去、現在與未來,好像說著說不完的故事。

從太平國小原建築物的三樓看向基隆港方向的窗景。

在我新版的《再見小壁虎》(2019)序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夏天的雲在藍空中如此美麗,流動的每一瞬間,呈現各種豐富多彩的變貌。在我小時候,我在山上的小學每天看雲,閱讀宇宙,一年四季天空、海洋的顏色都不同,都有獨特的風景。我閣樓的家裡很狹小,裝不下我對世界的想像,但整座山都屬於我,沿著山間迷宮山巷,通往山頂我的小學,全是我的遊樂場。」

我喜歡雲,因為它們如此自由、變化多端;我喜歡在山上吹風,讓我感受一種自由與流動,我就像一個貪玩的孩子,有時會忘記回家,所以每一次玩得太開心,就不想回家,只想一直玩下去。當然,這也是山上小學帶給我的養成。在這些年中,即使小學因人口外移,學生僅剩17人而廢校了,我還是會經常回到這裡,也帶領一些朋友尋訪我成長的足跡。

我的山上小學就是位於基隆後火車站罾仔寮山的太平國小,在基隆地標旁的一長排建築,海拔100公尺,俯瞰著整個基隆港,以及東岸與西岸碼頭,右側綿延的綠色丘陵群,一路延伸至八堵、七堵、汐止山系,左側可眺望遠處的九份基隆山、牛稠港、和平島,以及夏季湛藍、秋冬轉為鴿灰色的海洋。

在我小時候,太平國小就如同一座獨特的森林小學,也是這座山頭人口最稠密的鼎盛時期,學生人數不少,一個年級多達六個班級,每個班級有50位學生。1970年代基隆港是台灣第一大港,到1980年代更達高峰,成為世界第七大貨櫃港。

因著碼頭——國際貿易通運的地點,也造就無數的行業,這座罾仔寮山靠地理之便,吸引來自台灣各城市到碼頭謀生,在此落戶的人們。他們每天在碼頭奔波工作,或是搬運理貨、船務報關、貨物運輸等等,鄰近港口安一路或中山一路罾仔寮與虎仔山的原始居民,多為碼頭工人,他們居住在沿山層疊而上的一間間平房瓦厝,見證著基隆港的興衰。

我父親年輕時也在碼頭討生活,後來舉家搬遷到安一路巷內罾仔寮山腳,開起一家新洋理貨行,那年我三歲。到我七歲時,順理成章地就讀山上的太平國小,每天要爬多少台階,我已經忘記了,但早晨一醒來,我常常連飯也不吃就趕著衝到學校,每天醒來去上學都很開心,讀書、玩耍都像遊戲一般。

學校是1967年奉准籌備招生的,首屆畢業生為1970年,我是第六屆學生。我們這屆學生最特別的是六年級時隆重舉辦了首場運動會,原本學校是沒有操場的,後來新校長就任,決定為學校增建一座操場。於是怪手在學校後上方挖山,闢出一片空地,但只是黃土地,既沒有U型跑道,連水泥也來不及舖設,我們就在黃沙滾滾的「操場」上,很開心地爬河、接力賽跑,完成本校第一次盛大的運動會。

太平國小舊時的彩繪外牆。(圖/鄭栗兒提供)

新校長致詞時,談起這場運動會和這個操場如何地興建不易,讓大家都感到十分珍惜和榮耀。為了籌辦運動會,我們五、六年級全體學生每天很早到校,除理野生雜草,在操場邊上的斜坡種上樹苗,如今這裡數棵高大榕樹蔚然成蔭,還有許多植物、蕨類生長,不知有否當時我們的建樹。

除了上下學穿梭迷宮山巷的樂趣,放學到家總是特別晚,因為各種不同路線的穿梭,我們還有一些冒險的事。學校規定養蠶作業的那期間,附近所有桑葉都被採光了。一天放學,我們約好到虎仔山去找桑樹,虎仔山位於現今基隆地標旁,那時還沒有馬路可通,只有茂密樹叢間的狹窄小徑可以通行。我們對虎仔山都有莫名的恐懼,傳說這裡很詭異,常會迷路不知被帶去哪裡。

那天黃昏下課後,我們找著桑葉,越走越遠,後來天黑了,開始感覺害怕,沒有找到一片桑葉,就一哄而散,大家循原路衝回家,甩開背後刺人的高大芒草。現在虎仔山蜿蜒著美麗山道,數家面海的咖啡館可欣賞一隻手臂似的牛稠港,如巨人般貨櫃起重機排列的基隆外港,當然還有日夜進出的繁忙船隻。

六年來的每一天,我像個山頂洞人一般,倚在學校的廊牆上,數著天空飛行的老鷹,看著大船入港和市區的變化,所有的建築和人們都如微小的模型一般,我人生的視野——熱愛高度與宏觀,也熱愛探索生命的答案,不太在乎生活小事,不活在別人之中,大概是從這裡開始。

我們玩著各種遊戲,交換閱讀世界少年名著,思考數學難題,在桌上畫條紅線不能讓隔壁男生超過,看著某個頑皮的同學被老師處罰,既膽戰心跳又有點幸災樂禍。我們保持著純真、樂觀,內在小孩藏著這片遊樂場,在世間遭遇困難,成長跌跌撞撞,但山與海永遠療癒著我們,讓我記住我是誰。

學校最後廢校的倒數幾年,2015年新任的陳校長非常努力地活化這個校園,山海工作營隊也來此做了些社區翻新工作,每年我回到學校演講、作家帶隊導覽山城之美,但是沒落老化的社區人口,少子化時代趨勢中,終於迎來太平國小的廢校命運。

2017年5月初,臨去上海前,我上山一趟訪談陳校長,略談學校之後的未來規劃。這一天整座山很安靜,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山巷與我交會而過,只有小學下方的楓香樹與我交流,一旁的空地曾經是成排熱鬧的眷村平房,下方的復興廣播電台也是小時的記憶之一,後來電台搬遷,建築頹傾,荒草蔓延,貓咪歡快群聚,剩下隱隱而現的石刻門柱,沒有特別注意的話,很快就忽略過去。

時代如此遞嬗,2017年6月學期結束後,8月1日位於基隆市中山一路189巷135號的太平國小就此走入歷史。

2021年太平國小改造成太平青鳥書店,打通樓地板,使空間更顯通透。

但新的故事即將開始編寫,2021年疫情暫緩的7月底,我和青鳥書店的鐵志、珊珊約在此見面,正在整建為文創基地的太平國小,原來的橘色磚牆已塗成全白,過去一年級教室的這一側整個三層樓未來將成為「太平青鳥」。我帶著他們去到操場,又沿著長階而下經過蘭屋(小時候的柑仔店),和幾隻貓咪打招呼。

我重複說著以前說過的故事,每一次與不同的朋友同遊時,總要訴說一遍,我想著這個學校或者這個山頭究竟派給我什麼任務,讓我像一個編織者一再織寫著過去、現在與未來,好像說著說不完的故事,然後回到了校門口,發現幸福的青鳥一直就在這裡,並沒有因為時間而消逝——校門口右側牆面的壁畫,一名小女孩穿著校服,戴著帽子,邁開活潑的步伐拾階往上,準備去她的山上小學上學。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鄭栗兒
  • 圖片/鄭栗兒提供
  • 攝影/Ogawa Lyu
  • 編輯/李尤
  • 核稿/游千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