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台日「關係美學」:林明弘、李明維在Taiwan NOW的文化交會

Tawian NOW ✕ 李明維、林明弘

台日「關係美學」:林明弘、李明維在Taiwan NOW的文化交會

Taiwan NOW台日計劃透過藝術的魔力締結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邀請兩位台灣藝術家林明弘、李明維把作品帶到東京的核心地帶。


李明維《如實曲徑》(攝影 /  Mori,舞者 / Aya SONE)

1998年,法國藝評家尼可拉.布里歐(Nicolas Bourriaud)出版論述《關係美學》(Esthétique relationnelle),認為藝術的價值從此不再只著重於作者的主觀理念,或是觀者詮釋,而是有更多關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連結,和社會情境的模擬與重塑。邂逅他人似乎超越了賞析作品,營造出美術館最動人的風景和最難忘的體驗。

Taiwan NOW台日計劃透過藝術的魔力締結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邀請兩位台灣重要藝術家把作品帶到東京的核心地帶。林明弘的裝置《聚(東京2020)》和李明維的展演《如實曲徑》將川流不息的民眾匯集一起,使陌生的彼此相遇、對望,在熙來攘往的KITTE大樓構成一場遊走於日常與儀式之間的因緣際會。

從傳統圖樣尋找認同

林明弘擅用花布營造不同的空間裝置,以花朵圖案使觀者沉浸在色彩繽紛的視覺意象,喚醒懷舊鄉愁,使觀者想起阿嬤的床褥、結婚的嫁妝、童年那條無法鬆手的被單⋯⋯。這些圖案一幅幅都勾勒出台灣1960至70年代集體回憶的輪廓。對林明弘而言,這種鮮明的圖案是一種地方文化的產物,就像方言(dialect)或本地語(vernacular)。

鮮豔的印花圖騰具有濃郁的台灣色彩,但是林明弘並不將它視為單純的文化象徵,反而是一種追尋自我認同、建立對話的媒介。當他回到台灣投入藝術工作,這座島嶼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正面臨史無前例的進展。整個台灣的藝文環境開始蓬勃發展,也興起了一股本土懷舊風潮。

在時代氛圍影響之下,林明弘開始思考什麼是台灣文化?該如何處理傳統與當代的連結?他強調:「我的作品其實都是歷史脈絡的累積,它是一種集體的凝聚,並非我個人首創。」

對林明弘來說,花布作為素材是為了建立當代藝術與東方傳統的對話。當受邀至國外參展,他因應不同策展主題使用花布,透過自身文化探索,突顯出全球化與地方性的關係:「當代藝術是一種文化對話,它並不代表一種文化。我的藝術工作在台灣開始成熟,多年來,我的作品始終反映出對文化身分以及傳統的思索。當我把花布帶出國,我好奇它會開啟什麼對話。」

透過體驗突顯個人與文化連結

李明維不用「符號」建立對話,反而在不期而遇中用巧妙手法化解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營造彼此互動的機會。許多創作靈感都出自個人生命經驗,無論是追憶外祖母的《魚雁計畫》、轉換911恐攻經驗的《補裳計畫》,或源自與母親相處時光的《聲之綻》。他將故鄉情懷、個人對生命的體悟轉化為藝術創作。

對他而言,無論是親情或友情,將這些私人體驗轉化為超越文化框架的互動展演,不僅是創作者的直覺反射,也是回歸人性本質。李明維試圖透過人際之間純粹且細膩的情感交流,喚醒觀者過往的歷史與故事,進而觸動他內心深處的漣漪,他強調:「只要每個人願意往自己生命裡面去看,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內在都非常豐富,就像一齣美不勝收的歌劇。」

林明弘攝於台北工作室。

談到「關係美學」,林明弘與李明維有不同的見解,林明弘不認為自己的作品與他的美學論述有直接的關聯。空間裝置作品反映出的是他對1990年代藝術形式的探索,尤其是針對極限主義到裝置藝術的演變。對他來說,極限主義強調語言、文法、排列、重複與空間;裝置藝術則超越了物件,建構出一種環境或空間。

林明弘匯集兩種藝術形式的特點,並試圖拉近作品與觀者之間的距離。「我追求的是使作品直接接觸觀眾,甚至可以讓他站或坐在上面,完全沒有距離,而是一種體感的沉浸(physical immersion)。」

1996年的作品《室內》林明弘將家中的地毯、抱枕、CD移置藝廊,請觀者脫鞋走入這種居家的空間,挑選音樂。他除了勾勒出公/私領域的曖昧,也突顯日常動作如何體現文化特質。觀者在作品上的坐臥姿態反映出自身文化的獨特性,也成為裝置空間中令人驚喜的風景。

林明弘透過圖案和陳設打造出一個看與被看的空間,模糊觀者與表演的身分。在他的場面調度下,觀者在裝置之中隨機變化身體姿態,呈現一幅幅日常生活的搬演。「我的作品建構了一種開放的環境,大家都可以來演,這種舞台又像是一種遊樂場,但其中並沒有清楚的遊戲規則。」

透過饋贈營造社會關係

不約而同,林明弘與李明維的作品都具有一種劇場感。前者視裝置空間為舞台,後者則將作品譬喻為歌劇:「我覺得互動式的展演創作,藝術家的工作有點像是歌劇導演。我提出想法,但需要很多不同組合的人、事、物一起幫我完成,我需要這些歌者、舞者去呈現作品的風貌。」

考量到觀眾的參與和共創,李明維認為自己的創作可被歸類在「關係美學」的廣泛範疇,但它更偏向一種「社會性的概念主義」(social conceptualism):「我的作品包含許多社會性元素,但它又有一種比較大的概念框架。《紐約時報》藝評人Holland Cotter曾寫道:『李明維究竟是社會性的概念主義者,還是概念性的社會主義者?』,我覺得前者比較貼切。」

李明維透過有形或無形的贈禮,讓情感與溫度從展演空間傳播到現實社會。就像《移動的花園》,觀者可自由選擇將展場陳列的花朵送給美術館之外的陌生民眾。

對李明維而言,這種偶然性不僅是給觀者的挑戰,也是作品本身蘊含的張力:「未知與偶然是我藝術創作的重要元素,它們讓我的作品變得更加活潑和多元化。若只有我去設想作品的可能,那它就會變得比較單調、缺乏顏色。無論是偶然、因緣、或是命運,這些都是我作品中最大的張力。若沒有這些元素,作品可能也只是個美美的裝置。」

饋贈的行為偶爾會被當下婉拒,有時反而製造出意外驚喜。李明維認為,這種互動演出突顯每個人表達自我的方式,意料之外的突發狀況也為作品添增更豐富的色彩。

他表示「人與人觸碰到彼此內心深處的那一剎那,是非常強烈的。慢慢地,這個作品就會在觀眾心裡面住下來,漸漸發酵。我只是給觀眾一個禮物,這個禮物跟觀眾是否產生一些心靈上的互動,那是觀者的決定。如果他選擇不做,也會營造出另一種關係。」

Taiwan NOW 東京會場KITTE展出林明弘與犬吠工作室合作作品《聚(東京2020)》。(圖片/ 財團法人文化臺灣基金會提供、攝影/Mori)

林明弘與犬吠工作室合作作品《聚(東京2020)》- United Gathering。(圖片/ 財團法人文化臺灣基金會提供、攝影/Mori)

台日藝術家的通力合作

《聚(東京2020)》是林明弘與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的合作,源於2005年發表的《Untitled Gathering》。這系列作品源自台灣鄉間的「蚊子電影院」。他回憶道,小時候當廟會播電影酬神,坊間攜老扶幼帶著板凳齊聚,就像一種非正式的聚會。他想,若是把這些凳子拼湊起來、變成一幅完整圖畫,是否也意味不同個體的聚集可以構成一種集體回憶?

《聚(東京2020)》運用印花圖案的桌子、椅子、凳子構成一個四散又集中的輻輳之地;當它們散落各處就像是零星的聚會場所,當它們拼湊在一起又成為同一花色的巨型舞台。對林明弘而言,《聚(東京2020)》是藝術家、策展人、建築師一步步打造出來的共同作品。

「在東京場勘時,發現從KITTE大樓中庭宛如一座被觀看的舞台,其中只有少數幾張供人休息的桌椅。於是我便在作品中融入台灣從前民間聚會的觀察。而日本建築師塚本由晴提出製作長凳的概念,讓二至三個人共享座位,象徵一種共同體。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Taiwan NOW總策畫林曼麗則想在裝置上安排演出。這樣的合作就其實就是Taiwan NOW精神。」

趁著這次Taiwan NOW活動,李明維在日本首次呈現《如實曲徑》。這部曾巡演至中國、法國、德國作品宛如一場平流緩進的儀式,讓身處快速變遷環境之中的觀眾找到呼吸的窗口,靜下心來回到當下。舞者用掃帚撥動著稻穀,不斷地創造與破壞穀粒成堆的型態,構成行雲流水的畫面變換,勾勒充滿禪意或帶有侘寂【註1】色彩的氛圍。

對李明維來說,這種徐緩的流動邀請觀者沉浸在長時間的凝視之中,體驗如花一般含苞待放的張力。

因疫情緣故,李明維無法親自前往東京布展,但他特地邀請曾在慕尼黑合作過的日本舞者Aya Sone代替他指導舞者與進行排練。對他而言,由曾經參與展演的表演者指導並參與演出,不僅將作品精神傳承下去,也是台日藝術家之間真誠的交流與合作。

或許,關係美學的核心價值就在於此,藝術家與觀眾彼此赤誠相待,一起跨越語言、文化、背景的藩籬,共同感受萍水相逢之中稍縱即逝的吉光片羽。



【註1】侘寂(wabi-sabi)是一種日式美學流派,讓人接受短暫無常、有缺憾的簡樸之美。

|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9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王世偉 攝影/楊雅淳 圖片/Taiwan NOW提供 編輯/林穎宣 核稿/游千慧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王世偉
  • 攝影/楊雅淳
  • 圖片/Taiwan NOW提供
  • 編輯/林穎宣
  • 核稿/游千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