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旅遊YouTuber的台灣紀行,Jason Billam在花蓮發現了什麼?
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人類開始改寫旅行的意義。更「在地」的街角日常也開始備受旅人青睞,買東西、吃東西不再是搞懂一座城市的唯一手段,深入當地與居民創造文史對話,也逐漸成為遠行的理由。受Taiwan Pitch邀約,英國旅遊頻道「Jason Billam Travel」主理人Jason Billam來台尋訪原住民的故事,離開喧囂的都市,這位旅遊達人前往東台灣、深入花蓮,尋訪阿美族、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文化脈絡,用外國人的視角,探尋著台灣原住民的工藝與生活。
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人類開始改寫旅行的意義。更「在地」的街角日常也開始備受旅人青睞,買東西、吃東西不再是搞懂一座城市的唯一手段,深入當地與居民創造文史對話,也逐漸成為遠行的理由。受Taiwan Pitch邀約,英國旅遊頻道「Jason Billam Travel」主理人Jason Billam來台尋訪原住民的故事,離開喧囂的都市,這位旅遊達人前往東台灣、深入花蓮,尋訪阿美族、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文化脈絡,用外國人的視角,探尋著台灣原住民的工藝與生活。
我們與遠方的關係,在時代的彈指下,重新洗牌了 。
後疫情時代,人類不但對於人際關係有了新的概念,關於旅遊、遠行,也有了新的見解,曾經,因為社群媒介的興起,那些與探索現實背離的人工化打卡聖地,在末日危機感下,彷彿曝現出對生命的虛擲,有些人在全球暖化下趕赴冰川、下探藻礁,想在瀕臨滅絕的景色中,抓住那份無常與壯麗。
歡迎來到寶島,探索太平洋上的文化珠寶盒
約五百萬年前,台灣從一場板塊運動中浮出歷史汪洋。豐沛的自然人文生命力,從得天獨厚的經緯長出。太平洋的風徐徐地吹,把最初世界的記憶吹進山谷,祖靈的小調在峰谷間吟唱、漫開梯田雲霧、穿越帝國的垮牆、在半導體園區颳起全球經濟強風。整座寶島在山海間融為東亞、北美、歐洲等文化的混血搖籃,成為全球旅人、創作者的靈感採集地。
西方旅人在台灣島上的旅行報導,從19世紀後變得複雜多元。其中,以「日誌式旅行見聞」最富閱讀趣味。後人能在字裡行間散落的時間、地點、房舍按圖索驥,重建如臨現場的風土民情。如150年前登陸福爾摩沙群島「打狗港」(今高雄)的蘇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就是最早以旅行日誌發表《南福爾摩沙紀行》(Notes of a journey in Southern Formosa,1873)的西方旅行家。書中深度紀錄了南台灣的地景、動植物、原住民、服飾、房屋與維生方式。我們彷彿也透過西方旅人的目光,照見全新視角的家園。
文明飛馳的今日,當代旅人擁有更多元的創作媒材,記錄自我在旅途中的蛻變。本次,Taiwan Pitch(*註)以島嶼為舞台,聯手國際多位網路創作者暨KOL,以其各自擅長的領域為觀景窗,捕捉異鄉旅人眼中的台灣之美。英國旅遊頻道「Jason Billam Travel」主理人Jason Billam即是近年從網路發跡、廣受世界注目的青年旅行家,他在大學時期習修「旅遊管理」,畢業後開設自己的旅遊頻道,至今已累積超過 4500 萬次的瀏覽量,裡頭紀錄了他前往東歐、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足跡遍佈東南亞、非洲與中東。
Jason Billam的影片並不追求綜藝感的娛樂,反之,他以一種更為紀實感的影片手法為他周遊列國的所見所聞留下真切的紀錄。
深入島國的原民文化
當代旅人除了活用社群,為存在打卡,還多了自拍棒走天涯的全新標配。只要將相機、腳架扣合,就能組裝成一支現代魔杖,向網路世界燃放絢爛的社群煙花。Jason Billam即是在2017年從家鄉英國背起行囊,使用自拍棒在世界各地展開冒險的現代青年。
上海是這位旅遊達人推開東方大門的第一站。比起冬日光照只有30%的英格蘭家鄉,夜上海的繁華、香噴噴的街頭料理,成為擊中他內心小宇宙的東方閃電。他一邊在上海當地飯店打工謀生、一邊存取旅費。在接連參與以色列、印度等跨國創作計畫後,本次Jason Billam來到台灣,選擇將題材瞄準台灣中秋節、原住民紋面文化、織布、籐編等藝術。企圖用漢文化傳統節慶與南島語系工藝的對比,刻畫出一座更立體的台灣。
在來到台灣前,Jason Billam就對原住民族間流傳的彩虹橋傳說印象深刻:據傳族人離世後,祖靈會在通往靈界的彩虹橋邊守候。如此人生前嚴守傳統戒律,靈魂才能被祖靈引渡到橋的彼岸。反之,就必須走下彩虹橋,通過重重試煉才能到達彼岸。
過去,太魯閣族、阿美族等原住民都嚴守「男編女織」、「會打獵、會織布才能紋面」等祖先戒律。但隨著殖民歷史、外來宗教的介入,原住民的古老藝術正走向消逝。這促使Jason Billam背起相機,前往花蓮豐濱的古老部落,展開對紋面、編織藝術的記錄之旅。
阿美族傳世的籐編藝術,源自老祖宗在台灣東海岸發現的山林智慧。族人領著Jason Billam在隨風搖曳的黃籐、月桃、竹林間採集選材,直至竹籐在雙手中長出藝術的語言,步步都體現著古老植物在逆境中的向陽性。
織布就是我們的文字
太魯閣織物主材料以白色苧麻為底,並在素淨的白中,點綴象徵生活景物的圖紋,其中:橫紋象徵通往靈橋的道路、菱形紋象徵「祖靈之眼」,揭示祖靈將看顧代代子孫的威儀。有趣的是,每個幾何菱形圖騰中,細看都內藏著細緻的織路,織路即是文字的傳遞,每個家族可能會有數十個織路,透過平織、挑織、夾織等不同技法,幻化出豐富圖紋 ──太魯閣族人的織做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書寫,每件織品(Trimu)都像一部動人家書。
Jason Billam隔著觀景窗,順著一條條生命織路,記錄下太魯閣族從出生、成年、婚嫁,直到步上彩虹橋彼端的編織作品,無論是丈夫、孩子,包括自己離世前的裹身服,每場人生重要階段的服裝,全都出自太魯閣族女性之手。
彷彿聽到文化危機的警鐘,當代原住民終於起身打破性別壁壘,讓織布、籐編藝術透過教學、與當代藝術結合,重新挑起史詩的經緯,只為奪回被主流霸權磨滅的家族記憶。「我很高興能透過鏡頭,一同參與這場打破禁忌的過程。」Jason Billam欣慰表示。
找回歷史是活著的人之責任
此外,Jason Billam也對原住民紋面藝術深感興趣。紋面流傳著繁衍、避邪、識別、成年標誌、審美觀、表彰英勇、通往祖靈識別的珍貴意涵,是泛泰雅族群生命中的重要歷程。傳統中,男子必須成功獵得敵人首級,才可在下巴、上額刺上花紋 ; 女子則必須跟隨母親習得精湛織藝,才夠格在雙頰紋面與婚嫁。
然而,在日治時期皇民化政策的殖民干預下,紋面被政府單位視為「不文明」的象徵,逐漸走向滅絕。近年相繼離世的紋面耆老們,當年都是偷偷上山,躲開日本警察的稽查,才得以紋面。令人遺憾的是,台灣最後一位原住民紋面國寶——賽德克族的林智妹女士,已於2022年6月離世。Jason Billam與這位活歷史擦肩而過,只能透過博物館館藏、紋面攝影師口述,傾聽這段時代輓歌,他表示:「全球許多古老文化都經歷著相同的命運。肯亞馬賽民族的遊牧文化,也在野生動物保育與觀光業衝擊下,逐漸走向沒落。」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台灣的中秋街頭變得格外寂寥,但這也意外給了Jason Billam去廟宇散心、見習民眾用「擲筊杯」領略神諭的機會。或許,藏在聖杯、笑杯、陰杯裡的三種無常,在信徒眼中是指引,但在這位旅行家眼中,是認清侷限、擁抱變化。
就像過去在殖民槍口下遍體鱗傷,今日仍頑強復興的古老文化與歷史。太平洋的風仍徐徐吹拂,在搖曳山林間吹生出勇氣與智慧。讓被磨滅的身份,在鏡頭前復育、讓迷路的文化,從織線裡回家。
*註|Taiwan Pitch 國際紀錄片人才培育暨拍攝邀請計畫
在文化部的支持下,CNEX 於 2022 年推動首屆「 Taiwan Pitch 國際紀錄片人才培育暨拍攝邀請計畫」,透過邀請與公開徵件方式,匯聚不同領域與專業背景的國際創作人才來台,邀請他們以這片土地為發想泉源及創作場域,實際體驗豐厚藝術創作能量。除了鼓勵台灣青年紀錄片人才能創作自己的故事之外,更面向全球學生公開徵件,鼓勵他們提出兼具美學創新能力及新媒體應用潛力的紀實短片企劃,並邀請所有入選學生來台共同參與培訓工作坊,提供台灣青年影像創作者與國際影音製作人才交流接軌的機會。同時,Taiwan Pitch 也邀請國際導演、藝術家、網路影音KOL來台發展多元形式的創作,每位創作者的作品或藝術實踐,都將透過 TaiwanPlus 平台呈現給國際觀眾。更多詳情請洽官方網站與Instagram。
主辦單位:CNEX、財團法人蔣見美教授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TaiwanPlus
指導單位:文化部
|延伸閱讀|
- 小說的想像力會讓真相更真實——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的台灣紀行
- 橫越三大洲的拍攝是為了什麼?專訪《為了國家》導演Rachid Hami與演員Karim Leklou、Shaïn Boumedine
- 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我的藝術字典裡沒有低調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