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自己的歌: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
陳永淘:來自家鄉的風聲,以客語吟唱童年往事的音樂詩人
人稱「阿淘」的陳永淘,是出身新竹關西的客語歌曲創作歌手,生活在鄰近小河與大自然的農村裡,彼時聽祖父唱著動人的客家民謠、山歌是他成長的一部分,未曾想過有一天,那來自家鄉的風聲與童年記憶,會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養分。
人稱「阿淘」的陳永淘,是出身新竹關西的客語歌曲創作歌手,生活在鄰近小河與大自然的農村裡,彼時聽祖父唱著動人的客家民謠、山歌是他成長的一部分,未曾想過有一天,那來自家鄉的風聲與童年記憶,會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養分。
出生於關西鎭南門崁下的陳永淘,童年生活在農村,媽媽從小教唱日語童謠,愛唱歌的祖父,最喜歡在他小時候放學時,遠遠看到就對著陳永淘唱老山歌,聲音之宏亮,可以 從街頭傳到巷尾,他笑著回想:「我不好意思,就躲在電線杆後面,沒想到祖父對著我越走越近,我知道躲不了,接著祖父就會牽著我的手回家。」家人對歌唱的熱愛,成了他音樂的啟蒙。
靑春期的陳永淘開始摸索民謠吉他,但要將音樂變成一份事業仍舊困難,尤其當年台灣處於戒嚴時代控管嚴格,他形容只能在新聞局規定的格子裡寫歌,一直到解嚴之後,才 眞正開始思考創作。受到胡德夫老師等人及民歌時代的影響,「唱自己的歌」的想法非常熱切,讓他萌芽寫歌的念。
創作往往始於生命的日常, 第一首歌曲《夢》,就是安撫自己在軍中不安的靈魂,傳達渴望自由的心情。退伍之後,白天工作, 晚上在世新新專(現世新大學)編導科就 讀,畢業後進入聯合報系的《野外雜誌》企劃部門任職,他笑談到:「我一直很嚮往戶外活動,對於登山、露營、健行、潛水、玩帆船、風浪板都非常有興趣,於是決定去應徵雜誌工作。」 而音樂創作之路也停下了腳步,暫時埋首忙碌的媒體生活。
為祖父寫下第一首客語歌
雖然並不討厭媒體業,但終究是不習慣台北都會的節奏,陳永淘毅然於 1991 年辭去工 作,移居台北三芝,成立「金屬解放工作室」, 以拾荒雕塑為生活重心,家人也陸續搬來同住,溫暖的親情喚起了家鄉的回憶,讓他重拾寫歌的初心。 1996 年,他回鄉照顧突然健康惡化的祖父,有一天,陳永淘推著輪椅上的祖父去看海,回想祖父唱山歌給他聽的童年回憶,激起他寫一首客家歌曲的想法,於是創作了第一首客語歌曲《頭擺的事情》,他在歌曲裡抒發,將孕育他的關西南門崁下的童年,那些龍眼樹上蟬兒的叫嚷聲、每天看牛、打瞌睡的生動回憶,寫成第一首長達 10 分鐘的客語歌曲,唱給祖父聽。
「祖父聽了有趣,用拐杖敲我一下、笑一下。這首歌有點意思,可以打動他的心,讓他心臟多跳幾下。」 陳永淘眼睛笑彎成一條線,正是這次的溫暖互動,激起他母語創作的欲 望,自此一首首的客語歌曲,像懷舊般,自然地從腦海中流瀉而出。
1997 年,從三芝移居新竹北埔,陳永淘開始每週日下午在慈天宮廟口,帶著吉他唱客家歌,成為廟坪的獨特風景,讓遊客領略客家音樂的魅力。之後他認識了客家電台的主 持人,於是他的客語創作開始在電台播放,隨作品逐漸累積,醖釀成了第一張正式專輯《頭擺的事情》,啟動了他的音樂事業。
走過時代的生命之聲
「我們做的不是流行音樂,而是做一種生命經驗的分享!」⸺陳永淘
2022 年底,陳永淘將與胡德夫、陳明章共同演出《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三位分別在台灣的客語、原住民族語以及台語民謠音樂發展史上,有著先驅級地位。土地孕 育了他們的音樂,陳永淘來自鄉野田園詩歌醖釀之地關西、胡德夫來自山海之風迴盪的台東,而陳明章成長於傳統戲曲和那卡西交混的北投,他們用各自的生命經驗,共同吟唱出時代的樂聲。
「三人合作的想法已經醖釀二十多年,最早發想的是明章老師,他提議合辦演唱會,以台灣這塊土地為主題,去創建一些故事,明章老師接近平原,我在丘陵,而胡老師屬於 高山。這場音樂會就像釀酒一樣,經過了一段時間,似乎成熟了,於是在大家的期待之下,展開合作。」陳永淘談起了這段緣分。
至於三位吟唱詩人一起創作時,陳永淘形容:「有時候像『著猴』,胡德夫起音,接著陳明章也呼應他,從他發出來的吶喊有些共鳴,變成三部曲。我們有時候玩音樂不一定 要透過樂器,最原始的音樂就是人的聲音,例如:吶喊、哀鳴、狼嚎、求偶等,這些聲音都會產生共鳴,我們合唱不一樣的語言,但是聲音可以融合在一起。」陳永淘分享: 「透過這次創作,感覺像失散多年的兄弟抱在一起。」
三位加起來超過 200 歲的音樂頑童,將以靈魂深處的樂聲,及各自的語言娓娓道來生命的故事,他們的合聲就像台灣土地上的民族一樣,那麼多元,又那麼靠近,每一聲吟 唱都將觸動人們血液裡的記憶,並賦予新世代音樂養分,為台灣音樂史上再立下一道里程碑。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
時間:2022/12/30(五)19:30
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表演廳
演出者: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
售票連結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