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季風吹拂!專屬台灣的文化造型與島嶼色度

季風吹拂!專屬台灣的文化造型與島嶼色度

台灣有屬於自己的顏色?何佳興與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捨棄安全穩當的設計路,深入民間田野調查,發掘你我身邊那些習以為常的色彩。

何佳興——身為全球僅約500位AGI(國際平面設計聯盟)成員之一(台灣僅有五位成員)、金蝶獎大獎與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得主,他似乎只需要穩穩走好原本的設計坦途,便能有光燦明媚的大好光景。但他選擇一頭鑽入偏僻巷闀,走訪香客滿門或人煙稀少的大小廟宇,從田野風稻描繪土地的樣貌,提煉他心中屬於台灣的設計態度─那是某種無可言傳,僅能親眼見證的流轉光度。

打開厚重而昂貴的色票本,儘可在冊中找到各人偏愛喜歡的螢光綠、日本鶴紅、亮銘黃,一一對應精準的色號;當追求視覺愉悅的琳瑯選擇,我們是否該思索自己所生所長的這塊土地:屬於台灣的色調?相較於年輕世代的設計師,何佳興眼中所見的島嶼色度,彷彿是全然不同的風景。

一方面,或許可以歸因於他生長的時代脈絡:1990年代進入台藝大,雙主修書法篆刻及當代藝術,看似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其實意味著當時候台灣社會所瀰漫的一切可能性。「台灣文化環境一貫的自由,千禧年前後,大量新穎的藝術形式和前衛論述湧入眼目;也透過創作自我探索表達個體感受,想起來是一段耽溺且愉快的時光。」何佳興說。 

藝術到底是什麼?

大學畢業後,何佳興隨即投入社會,工作占去絕多的時間,更必須挪出心力創作不輟,「25歲到35歲這十年間,不停奔忙於工作和發表創作間,逐漸意識到關鍵問題:某種內部的不足?創作者與社會大眾的溝通距離太遙遠了。譬如,曾經衝擊我心的解構、後現代,與日常生活之間幾乎無可取得平衡。藝術的自由,究竟該為何貌?」

曾在誠品擔任平面設計,何佳興磨練過設計的基底增進與人的溝通,也看熟了市場性與純藝術性彼此扞格又互相迎合的景況。離開誠品後,佳興創設「Timonium Lake」工作室,當代與傳統,在他的設計中,一概無違和地熔凝為藝術的營養。

譬如陳明章「台灣月琴民謠祭」、台南藝陣館紀念海報、雲門2鄭宗龍作品《在路上》《十三聲》主視覺、2020新竹設計展舊城區視覺等等,以及兩度獲金蝶獎的裝幀作品《1980年代的愛情》、《日曜日式散步者》,從中可窺見兩條並行不悖的路徑:在地傳統與當代新穎、具象與抽象。

擷取台灣在地元素、注入當代藝術思潮,何佳興不斷推動某種「轉譯」的實踐,創作者與實業者等的雙重身分在他身上逐漸安頓,形成某種既東方又西方、既傳統又新穎的混血作派。

「我其實無法詳盡地定義『轉譯』二字,但我始終覺得學習西方之後,需內化成在地的論述和方法。所以關於『轉譯』的實踐與自覺,經歷和陳明章老師、黃建宏老師的密切合作,我才得以將混沌的狀態梳理成形,以既有的地方藝術樣本作為基礎,透過論述與造型工作的整合,讓溝通的效益更加擴散,就是為了更有方法地去探索『轉譯』當前台灣的視覺語彙。」何佳興說道。

「季風」吹拂之處

2018年,北藝大教授黃建宏給了何佳興一篇文章,那是1976年、王淳義先生在《雄獅美術》發表的〈談文化造型工作〉,自此,「文化造型」成了何佳興的重要關注──在這座經歷多重殖民、擁有特殊社會結構、混血文化風貌的島嶼上,創作抑或設計中的「文化」,可以長成何種面貌?

行動派的黃建宏,直接去拜訪現在台中任教職的王淳義,更深入理解相隔四十餘年「文化造型」說的時代脈絡。經由理論的提煉和圖像的實踐,轉型為當今台灣在地的文化養分。

「〈談文化造型工作〉雖然屬於解嚴前的產物,但其中有個關鍵核心是台灣的殖民歷史。殖民文化已內化於日常生活中,這是非常龐大的結構性問題:前一個世代累積的文化形式,是下個世代的美學基礎,雖然自由多元的想像漸漸成形,台灣的潮流每一輪消亡替換,其實是文化的內耗,必須要有方法聚集個體與社群的能量,共同探索、累積與聯繫」。何佳興說。

半年來,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已經「走讀」百間廟宇,這些積累是面向歷史、朝向群眾的重要轉譯基礎。

音樂家陳明章也是影響何佳興至深的人,甚至可稱作其設計方法的啟蒙點。陳前衛、大膽的音樂作派,其實汲取了台灣地方性而來,透過長年的田野經驗,將月琴、南管、北管、原住民音律等在地元素,融入現代化的音樂語言,熔解了當代與傳統間的壁壘。

而何佳興跟著陳走東闖南,執掌台灣月琴民謠祭的主視覺,長期合作的濡染,何佳興掌握自身最熟稔的書法篆刻線條、向常民文化取材,尤其著眼於台灣各地的宮廟,包括飛簷造型與家壁、神明、演員的服裝色系,予以「轉譯」為當代感十足的視覺能量。

在何佳興稱之為穿巷訪廟的「走讀」階段前,黃建宏本來是希望他以個人設計能量、舉辦個展以推廣文化造型的概念,「但我讀了文章以後,覺得文化造型工作能直面台灣多重殖民的文化結構,且需要形成方法,特別是太陽花學運後。而若由我獨力去做,難以承續並擴散更多能量,成立團隊勢在必行。」

圖為2020年台灣月琴民謠祭主視覺。(圖片/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

「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另外三位成員:負責字體的魏榮辰、負責平面設計的胡一之、負責服裝的張愛波,都是年輕的新世代。

魏榮辰和何佳興共同探討字型的線條邏輯,胡一之與張愛波都是獨立樂團落差草原WWWW成員,他們彷若山林深處流水風吁般的音樂風格,正與何佳興的設計理念產生難以言詮但不謀而合的呼應。一切彷彿緣分,將這群世代顯然不同、路徑與關注卻相似的人凝聚一處。

身分流動與生命的應對

不可否認,團隊若要運作,自然無法迴避市場機制,何佳興說,商業是我們必然的弱項,約從2018年起,團隊著手建立文化造型工作的基礎管理模式,包括推演未來的商業機制、評估能不能跟市場溝通?而何佳興自己則是徹底地進行自身創作的脈絡整理工程,翻掘出其作品與設計理念與台灣土地的連結。

這期間並不斷走宮訪廟、穿巷步街,以肉身直接去碰觸、對話、見證,一切從零起始,「目前初步走讀登記在案的有97家廟。(笑)」第一間廟是士林慈諴宮,那間廟真的很美,感覺很好的開始。我們試著去觀察廟身的結構、攝取廟的配色、整理成色系、對應為字型,有時候,一面牆上的裝飾和字體的構成對我來說就是一張厲害的平面設計。我們有各自關注的議題,譬如愛波特別對編織跟供花有興趣。而一之則有其掌握整體視覺之道。」

廟宇飛簷、籤詩字體、神像神衣、供花顏色、格線圖案、編織材質······都是實踐文化造型的核心主軸。

廟裡廟外,總有說不完的故事,若要一一傾聽,便沒有盡頭,何佳興因此選擇「土法煉鋼」,從生活裡熟稔的大同區沿街走讀,反覆走訪各間廟宇,每一次的累積與認知,都是經驗與知識的拓樸擴深。

經過摸索與追問,某些文化線索於焉浮現,也篤定了團隊的方向。將蒐集的大量素材帶回工作室後,便開始分類歸綱的工作:色系、版面結構、格線、圖案、編織材質、字型、服裝及概念發想,逐步建立資料庫來溝通,「很多事情無法由主觀感受去解釋,必須透過數據,這也是我們應對大眾的考量。」何佳興說。

向來行事低調的何佳興,近年也開始面向群眾,參與講座、提倡文化造型工作,雖然對他來說也許並非慣習之事,但從人與人之間獲得的某些響應與回饋,讓季風更確認了未來的方向感。

「經歷多重殖民的台灣社會不易溝通出共識,文化形式隨順潮流自然導向去脈絡化。而文化造型工作也需要並肩當代創作、論述與時俱進的發展;當我們同時回溯台灣的殖民史,並步入當時的時空背景,將往昔轉化為未來,我盼望的是一種自由多元的文化樣態,可以與社會大眾最直覺有效地接觸、溝通─這是我們現在開始實踐文化造型論的主軸:面向歷史,朝向群眾。」

https://www.facebook.com/yo.yang/posts/1837141409775906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3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崔舜華
  • 攝影/楊雅淳
  • 圖片/季風文化提供
  • 責任編輯/吳哲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