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華燈初上》:追劇熱潮背後的5大關鍵

影視趨勢報

《華燈初上》:追劇熱潮背後的5大關鍵

從2021年延燒到2022年的《華燈初上》,以華麗卡司與懸疑殺人案的劇情引人入勝,而究竟點亮「華燈」的火光為何?製作團隊又是如何造就出這個台劇的新里程碑?

從2021年延燒到2022年的《華燈初上》,以華麗卡司與懸疑殺人案的劇情引人入勝,全三季在Netflix上架後皆分別在兩天內登上台灣市場收視排行榜第1名,也繳出亮眼的國際點擊量,在新加坡、土耳其、希臘都擠進排行榜前10名;配音方面,在英文之外,Netflix也預期製作泰語、西班牙語等更多語言版本,確實可說是讓世界看見了台劇。

最後一季已於3月18日上架迎來大結局後,大批觀眾搞得跟追《復仇者聯盟》時一樣——大家都害怕被暴雷怕得要瘋了。有人看得酣暢淋漓、深受感動,也不乏有人持續針對劇情中的懸疑謎題提出不同詮釋,讓《華燈初上》不論在主流或社群媒體上,都拉起了極大的流量與社群互動率。而究竟點亮「華燈」的火光為何?製作團隊又是如何造就出這個台劇的新里程碑?

國際化劇本定位、堅實幕後班底

《華燈初上》劇本原先便有著清楚且國際化的類型定位——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的條通酒家,又經監製方百聿建議,融入懸疑因素編織出圍繞謀殺案的敘事主軸,如此一來,有了時代劇的復古氛圍、懸疑劇的神秘色彩後,再讓「角色之間的愛恨情仇」這一通俗劇常見的核心元素與之交織出全劇高潮,迅速激起了不分國界的胃口與共鳴。

https://www.facebook.com/107554387757780/videos/1331969163960225/

製作上,從製作人林心如、編劇杜政哲到導演連奕琦,都是一時之選——林心如和杜政哲從合作《16個夏天》(2014)開始就是默契十足的搭檔,連奕琦則擅長刻畫女性細膩心事,這次他攜帶電影攝影與製作班底加入《華燈初上》劇組,加上後期製作由百聿數碼的「Ben哥」(曾擔任《刺客聶隱娘》的調光與特效)負責,忠實詮釋出時代劇的華麗細節,讓當時在泰坦巨幕影廳觀看首映的我,感到十分震撼並感嘆:這真的是部大螢幕規格的作品!

華麗卡司演繹飽滿角色、精準選樂落進心坎

由林心如、楊謹華、楊祐寧、鳳小岳等台灣一線演員領軍,加上郭雪芙、謝欣穎、劉品言、謝瓊煖等人主演,華麗卡司一字排開,已經至少是三部以上台劇的主演星光量,更別提同樣星光熠熠的客串名單:霍建華、徐若瑄、吳慷仁、王淨⋯⋯可以說台劇老中青三代星光「畢其功於一役」。

能有這樣華麗陣仗的卡司,林心如的好人緣和杜政哲創作出的好角色,都是號召力的重點,缺一不可。儘管確實有少數客串稍有「為卡司而卡司」之嫌,但不得不說,商業吸睛度是十足的,尤其林心如、霍建華夫妻同台的畫面與角色間對峙的張力,更實為一大看點。

除了強大卡司,「好角色」的致勝關鍵也不可忽視。最初,《華燈初上》創作緣起來自林心如想演「酒家女」的願望,加上曾經以愛情偶像劇為大宗的台劇,近年正朝向多元類型轉型,在角色刻畫早已非清一色「傻、白、甜」的單薄形象的浪潮下,亦不乏有許多女演員想挑戰出演身處三教九流、擁有複雜背景的角色,但實際機會卻不多。《華燈初上》裡各具個人特色與黑暗歷程的「酒家女」角色,正是足以讓眾一線女星戮力以赴來爭搶的可貴角色。

而在一位位好角色背後,編劇杜政哲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功臣。杜政哲嫻熟通俗劇公式,更擅長刻劃角色的立體度,從《光陰的故事》、《流氓教授》到《16個夏天》都可以看到他處理角色乃至多角的平衡感和多元性。在《華燈初上》中亦然,大家都頂著「酒家女」的角色標籤,卻各有各的特色——多數人來自破碎的家庭,懷抱各異的掙扎與不幸,也連帶出角色間的不同性格和面對困境時的不同選擇。

劇中最重要的是羅雨儂和蘇慶儀兩角色恰成對比,羅雨儂出身雙親家庭,卻反而因為她是傳統家庭中唯一一個「異類」而離家出走;蘇慶儀則是小三的女兒,她渴望如羅雨儂般擁有健全家庭,但那健全家庭所期望的「正常」卻正是羅雨儂做不到且痛恨的。

羅雨儂和蘇慶儀是劇中主要角色,兩人的生長背景恰成對比。

劇中音樂也是一大驚喜。經典流行音樂其實是最能夠瞬間把時代氣味和回憶帶到觀眾面前的強大影視語言,而《華燈初上》呼應時代經典的選歌,表現得可圈可點。

片頭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不僅是歌姬鄧麗君代表作,更是擁有台日語雙聲帶的名曲,作為條通最常響起的歌曲之一,也是台日的共同記憶,進一步細看,歌詞又叩問著愛情中猜不透的心思,藏有對女性溫柔美學的暗示,對應到劇中各角色藏在肚裡的複雜思緒,更顯絲絲入扣。

一首首出現在主場景日式酒店「光」中的國台語歌也同樣經典,包括〈當年情〉、〈恰似你的溫柔〉、〈愛的呼喚〉等,以及由相信音樂的五月天阿信、黃士杰聯手再製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告五人演唱的片尾曲〈好不容易〉

插曲則有家家翻唱的〈雨夜花〉和〈初戀的地方〉也細膩度極高,曲曲製作氛圍與空間感掌握得宜,如〈雨夜花〉既是古典小調名曲,也隱喻著悲情女性角色不斷遭受摧殘的身影。在打架戲二次出現的80年代金曲〈你著忍耐〉,歌詞亦是以小人物之無奈為題,讓觀眾既聽得悅耳,又不知不覺跟著旋律走進劇中角色的內心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ogqe5K3F8&feature=emb_imp_woyt

黃金公式致勝秘方:越在地越國際

而讓《華燈初上》能在國際市場發光發熱的要素,除了上述元素外,還有一大關鍵為「在地特色」。

台灣特殊的條通文化是日本殖民時期遺留的產物,是在1980、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高點及台日頻繁商業互動之下,長出的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色。這個特殊環境下的酒店文化具有難以複製的特點,卻同時能對應到全世界的「八大」產業共有的脈絡——酒家業的女性從業者,許多都來自破碎的背景、或要獨立賺取大量金錢以供養家庭、小孩,或渴望愛卻比他人更難得到愛⋯⋯。

一個劇本要在地也國際,便恰需要如此,從在地但又具有國際普世性的題材切入。「時代劇」本來就同時具有時空和地方特殊性,《華燈初上》妥善運用這些元素,讓新世代與其他國家的觀眾感到好奇而進一步留下來、進入劇情脈絡,同時也帶領曾經親臨、闖蕩繁華時期條通的觀眾回到那記憶中的熟悉時空,隨著這次劇集重新回憶並分享當年的點點滴滴。

《華燈初上》妥善運用時代劇元素。

《華燈初上》作品作為一齣帶有「懷舊感」的文化商品是成功的,也證明時代劇不只能具備文化與歷史教育意義,商業性上亦是不可限量。而對台灣影視業界業界而言,《華燈初上》經由製作人林心如與編劇杜政哲發起、又融合製作方百聿數碼「為劇本加入懸疑成分」的建議,從製程和合作模式來看,既尊重原創創作精神,又適度顧及市場思維,成為鼓勵台灣通往美劇「製片制」,以及培養節目統籌能力的強心針。

作為台劇,要接軌國際、開拓市場十分重要性,而台劇產業要想登上國際舞台,需要的是不斷接力,如今,《華燈初上》點亮了2022年台劇收視的第一盞燈,觀眾愛上、國際串流平台也加碼行銷,提醒了觀眾和業界——台劇找得到靠近黃金公式的方向,也不禁令人期待,下一部將引領全民追劇熱潮的台劇,將在何時、以何種樣貌出現呢?

|延伸閱讀|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徐佑德
  • 圖片/《華燈初上》官方臉書
  • 編輯/李尤
  • 核稿/蘇曉凡
徐佑德

徐佑德

無垠公司共同創辦人、《Mapless Vision 新趨勢產業報》創刊人暨總編輯,前《娛樂重擊》主編,現職製片/劇本開發/前期統籌/影視與文化內容觀察/數據分析。2020 以《地下弒》入選金馬創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