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與世界交織的詩及生命

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與世界交織的詩及生命

紀錄片《他還年輕》花了超過三年的時間長期駐點,隨著吳晟的身影穿梭於彰化、濁水溪,亦飛往美國探訪老友。拍攝期間恰逢女兒吳音寧因「北農事件」遭受攻擊,詩人因而無法寫詩,只能勉強執筆寫下《北農風雲》一書。本片記錄下的,是詩人的轉折,也是詩與土地無法割席的證明。

文學紀錄片系列「他們在島嶼寫作」《他還年輕》中,將鏡頭對準詩人吳晟。

自2011年推出第一系列後,「他們在島嶼寫作」以文學紀錄片的形式保存了台灣作家群像,深耕十年有成,今年也來到第三系列,在紀錄片《他還年輕》中,林靖傑導演自2017年起,花了超過三年的時間長期駐點,隨著吳晟的身影穿梭於彰化、濁水溪,亦飛往美國探訪老友。拍攝期間恰逢女兒吳音寧因「北農事件」遭受攻擊,詩人因而無法寫詩,只能勉強執筆寫下《北農風雲》一書。本片記錄下的,是詩人的轉折,也是詩與土地無法割席的證明。

近十年來,純文學相關改編影像作品與紀錄片相繼面世,尤其後者,出現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如關注當代大師的「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或是在考察歷史的同時也實踐前衛性的《日曜日式散步者》,或是不久前才上映,涵括作家個人生平與大時代歷史,還有精彩作品轉譯的《臺灣男子葉石濤》等等,都讓觀眾在認識作家作品的同時,也更加認識這些文化養分與歷史是如何形塑今日的我們自身。

如此潮流,使得「文學紀錄片」儼然有形成類型(genre)之勢;然而,類型也意味著規範和秩序,這同時影響著電影的製片方思考「紀錄片該怎麼拍」,也影響著受眾。

其結果,是名為「紀錄」,卻經常因為作家已不在世,或當下無相呼應之議題等等原因,而只能是「追憶」或「傳記」;同時,觀眾——經常還包含了學界研究者——則期待能透過兩小時左右的影像來進行一場可能是遲到的「補課」,完善那些缺失的認知,或作為日後教材使用。

吳晟長年居於彰化縣溪州鄉間,其作品與農村、土地連結極強。

這無可責難,且文學創作之生成,本來就不是顯現於外在,而往往是悄聲完成於寧靜之中。這無法被視覺化的特性,也縮限了文學紀錄片如何拍攝、呈現的可能。然而就是在這層意義上,「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的《他還年輕》,就顯得珍貴了。

這部片恰巧捕捉到了拍攝當下的時空與事件,而導演也有意識地使用了其實是常見於「紀錄片」卻較少見於「文學紀錄片」的策略為核心,來完成這部作品。

與世界交織的詩及生命

假若將文學風格粗略簡化成艱澀與平易之光譜,那麼詩人吳晟無疑位於平易那一端。其語言單純樸實,率真而有力,且曾因其作品收錄在國文課本之中,幾乎是家喻戶曉,但該如何讓觀眾認識,或重新認識這樣一位經典作家、感受其創作精神,遂成為本片的首要課題。

於是,《他還年輕》的切入角度,並不詳加羅列他從初登文壇迄今的出版歷程等,而是在結構上採取章節的形式,按照時間與季節分為八個章節,並外加序、跋,以此呈現三年多的拍攝歷程,也是詩人的創作從無到有的進展——有別於一般文學紀錄片裡面追逐著文學作品之「有」,本片卻是以創作之「缺席」開始。

《我還年輕》拍攝耗時三年之久,結構上採取章節的形式,按時間與季節分為八個章節,呈現詩人的創作從無到有的進程。

這是因為,本片開始拍攝的2017年,正逢吳晟女兒吳音寧任職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然而翌年農曆春節後,北農便風波不斷,政治攻防與輿論聚焦於此,而言語攻訐不僅針對吳音寧,也波及吳晟。在媒體壓力、社會壓力、心疼女兒等種種複雜情境圍困之下,詩人深感憤怒、挫折、無處宣洩,因而失去了創作的心情與能力,長達兩年多。紀錄片以影像保存了這段時光,成為本片前半部分的主要內容,而這樣的事件也引領觀眾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詩與政治之間的交互關係。

一直以來,吳晟都是與農村、土地連結極強的詩人,本片片名「他還年輕」也是取自詩人之作,詩的內容就在歌頌玉山、山林及土地。在文學之外,他自身也投身環境運動,如反國光石化、反中科二林園區等。這符合我們一般認知的,以詩、以文學介入現實的圖式。

然而,現實會不會反噬?是否也會阻礙甚或扼殺詩之創生?本片紀錄下北農事件始末,以及詩人做為一個人,在其中的感受、反應與情緒。種種片段堆疊而闡釋的,正是對詩人而言,詩、土地、務農、政治、生活、家族之密切交織而不可分。

當我們頌揚著「為藝術而藝術」、支持著現代主義的美學觀、排斥作品介入現實,某種程度也就傾向於將作品與世界切割開來,因為唯有孤立於世界,才可能保全作品內部的純粹性。

吳晟在片中朗誦多首詩作。、

但透過紀錄片所呈現的吳晟文學,正是重新喚醒我們的認知,讓人理解到政治與文學並不是只能擇其一的二元對立之兩端,這一切可以是連續的:人存在於世界上,那麼文學也就不自外於世界,而與一切交織在一起;詩,就存在於土地與生活之中,存在於舉目所及的周遭萬物中,彼此互動且影響著。

然而,若詩並非供人賞玩耽溺的他物,也不是作為其他目的的工具,那麼,詩是什麼?

當我們在電影中看到詩人不斷嚷著希望能了結政治口水餘波、重返桌前專心寫作,應當也就可以理解,在這樣連續交織的世界觀底下,詩的意義就是主體對外在的心念期盼,就是詩人之意志的在場證明。紀錄片之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篇幅,正是試圖闡釋對詩人而言,筆耕如農耕,反之亦然。發芽需要長時間醞釀,並抵禦外在的險惡,而生長也得要灌注全副精神。

多語,越境,跨族群

本片也在語言的面向展現了交織與多元。片中朗誦多首詩作,包含最廣為人知的〈負荷〉,以及為反國光石化而作的〈只能為你寫一首詩〉,這些詩都是以華語朗誦;而諸如〈晒穀場〉、〈雨季〉等,則是以臺語朗誦,此外,亦有穿插〈雨季〉之英譯與英語朗誦,或是由吳晟之子吳志寧將詩作改編的歌曲〈全心全意愛你〉等等,透過影像、聲音和不同形式之轉譯,替詩作的書面文字注入了多重而深邃的理解面向。

詩人的閱讀養分,也是電影聚焦的重點之一。

而在電影的中末段,提及了詩人的閱讀養分,有美國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的信念:「詩,始於趣味,終於智慧」,亦有英國詩人拜倫(Byron)、菲律賓的文學家國父黎剎(José Rizal)等,都呼應了詩人的入世詩觀,與對廣袤外在的開放心胸。

不只是作品裡交織著世界上的種種,詩人的腳步也橫越世界。在大疫降臨前,吳晟安排了行程至太平洋的另一端,而紀錄片也捕捉到這些難得的時光。近四十年前,吳晟曾至愛荷華大學參加知名的「國際作家工作坊」,如今再訪,既是回憶當年,也是與主持此工作坊的最大推手聶華苓重逢。在這飽富文學史意義的畫面裡,顯現出吳晟詩歌裡本土性與國際性的交融與張力。

另一令人動容的重逢,則是電影裡至溫哥華拜訪瘂弦的段落。其中,瘂弦朗誦吳晟最初在《幼獅文藝》發表的詩作〈吾鄉印象〉,而吳晟則朗誦〈春寒特別沁冷——致瘂弦〉。這兩首詩,前者歌頌的是土地,後者則除了致意,亦有探問,微微觸及了台灣的歷史、政治與本省外省等族群。對於這些巨大的懸問,電影沒有往下追尋明確的回應,但卻紀錄下了兩人在離別後,吳晟情不自禁的眼淚;而也許,就是在這場無聲哭泣的寓意之中,我們可以瞥見答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7oOkUTwhLU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致力於挖掘台灣文化,請支持我們正在進行的第三年訂閱計畫,一起記錄與參與台灣的文化改變。

文字/盛浩偉 圖片/目宿媒體提供 編輯/Mion 核稿/郭振宇、李尤
文字/盛浩偉 圖片/目宿媒體提供 編輯/Mion 核稿/郭振宇、李尤
文字/盛浩偉 圖片/目宿媒體提供 編輯/Mion 核稿/郭振宇、李尤
文字/盛浩偉 圖片/目宿媒體提供 編輯/Mion 核稿/郭振宇、李尤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盛浩偉
  • 圖片/目宿媒體提供
  • 編輯/Mion
  • 核稿/郭振宇、李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