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
追悼詩人瘂弦——他是華文現代詩啟發者,也是推動文化的編輯者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中,年紀最大者為已高齡91歲的瘂弦,作為華文現代詩的啟發者,獲頒此殊榮當之無愧。瘂弦於2024年10月11日早晨於溫哥華逝世,享耆壽92歲。
回憶距離旅居溫哥華的瘂弦上回返台,已匆匆過了八年。2023年他獲得「臺北文化獎」,藝文界一片叫好,許多老友紛紛盼他能親自回台領獎,藉此再聚。
可惜當時91歲的他已不適合長途飛行,僅以文字簡單回覆獲獎感言。儘管台北市民無法在頒獎典禮親炙這位華文現代詩啟發者的風采,但瘂弦促使台北成為文壇重鎮、使台灣成為全球華人現代文學故鄉的成就,絕對是值得大家更為了解。
生於河南南陽的瘂弦,本名王慶麟。17歲那年,中共解放軍進城,他也隨著學校南遷流亡,就此與父母不復相見。來台後,他進入復興崗學院(現為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影劇系就讀。1954年,參與創立「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與張默、洛夫獲封「詩壇鐵三角」,為1950年代的台灣帶來新詩和超現實主義思潮,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帶來深遠且關鍵的影響。
詩,關心人生意義、欠缺與自我批判
瘂弦主張,文學中有小說、散文等各種文類,「那麼詩呢,是文類裡面相當風光的。」他強調,詩、文學作為和人類思想生活相關的文體,關心的一定是人生的意義與欠缺,以及那些值得自我批判的時刻,要是拿這些做為創作主題,會格外有意義。
都說成名要趁早,瘂弦的詩作集中在1953至1965年間,1967年後就未再發表任何作品。回首自己的創作生涯,瘂弦謙稱外界喜歡以「詩」來總結他的工作,但他始終覺得寫得不夠,原因之一是他過去花了許多時間在編輯工作上,耽擱了寫作,「詩的創作是嬌嫩的藝術,不能停,停了就接不上了。」
已故文學大師余光中曾依瘂弦生命內容的份量輕重,將其成就分成詩作、編輯、評論和劇藝四部分。他認為,瘂弦寫詩,是揚己之才;編報刊,是成人之美,不僅鼓勵名家、挖掘新秀,還負起培植繼任的後輩責任;評論主要為研究新詩發展、為人作序;至於劇藝,則以從事廣播事業、主演《國父傳》聞名。
如同余光中給出的評價,瘂弦自《創世紀》、《幼獅文藝》到《聯合報》副刊,一路從事編輯工作近四十年,培育文壇青年後輩向來不遺餘力,例如規畫籌辦「聯合報文學獎」,鼓勵全球華人作家投稿、主編多部重要選集,力助台北成為全球華文文壇重鎮。
跨域思維與廣闊視野,為華文創作走向定槌
瘂弦具備了跨域思維與廣闊視野。像是他編纂《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詩卷》時,廣泛收錄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實、越南、香港、英國和美國等海外華僑、 華裔詩人的作品;又或者在聯合報文學獎中附設「中國大陸短篇小說獎」,鼓勵兩岸作家間的交流。
這些做法在當時的社會環境、氛圍下,均有劃時代意義,亦為華文創作、文學的未來走向,埋下關鍵種子。
儘管移民溫哥華已逾20年,瘂弦對台北仍分外有情。要說他鍾情的永恆一隅,他會想起詩人周夢蝶在武昌街「明星咖啡館」門口那個舊書攤,瘂弦說:「當時說誰最了不起,明星咖啡館門口擺書攤的那個老頭──周夢蝶先生可是不得了!因為他所追求的,完全和我們平常追求的繁瑣東西不一樣。」
每回瘂弦造訪,總要坐在小板凳上和周先生聊天,直至酣暢,再信步走上明星咖啡館,看看裡頭聚集一票寫作的人。他知道,總會有幾位老友藏身其中,接著他們互亮新作、抬槓子、念叨,好不熱鬧。他懷念道,文人在那個場域中互相激勵、孕育創作靈感,成為台北城獨特的文化一景。
他提醒有心投入寫作的後進要掌握時間,「別認為時間夠用,寫作的時間很快都會消失。有時你有情感,但沒有文章的構思,有時有構思,卻沒有精神,偶爾還會給自己編許多藉口。一個作家對於時間的流失,需要特別敏感。」
瘂弦期許,臺北文化獎能持續辦下去,發掘更多得獎者介紹給大家,他說:「當人們因著獎而去讀被嘉獎人的文章,變成更大的動力,就能為社會與文化帶來最大的貢獻。」
一窺其他三位本屆臺北文化獎得主故事,了解台北文化的多元與廣度。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