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宜蘭,一座大型的生態文化圖書館
Promotion

宜蘭,一座大型的生態文化圖書館

帶著新的視角走讀宜蘭,或在歷史與文化的縱深之中閱讀地景,或走進山海雲霧之間,體驗與自然共好的宜蘭式慢活哲學。

宜蘭縣五結鄉的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穿過長長的隧道,一出來視線便豁然開朗,心也隨之寬闊起來。進入三面環山、亦被寧靜海洋圍繞的宜蘭,有溫泉、冷泉、魅力的小巷市街,不僅環境地貌得天獨厚,亦處處蘊藏深厚的文化內涵。

近年來,宜蘭誕生了首位女性縣長。在林姿妙的領導下,縣府團隊以更細膩、更同理的施政風格深入在地,致力將觀光結合文化與教育意義,從宜蘭特有的純正漳州腔口音「JINHO(意:很好)」出發,發展「敬好生活」的理念,仔細梳理文史脈絡、尊重在地特質,讓宜蘭猶如一座大型的生態文化圖書館,飽含知識與靈感。

今年暮春時分,不妨帶著新的視角走讀宜蘭,或在歷史與文化的縱深之中閱讀地景,或走進山海雲霧之間,體驗與自然共好的宜蘭式慢活哲學。

Spot.1 不老部落,看見部落創生的全新模式

宜蘭縣大同鄉的秘境「不老部落」。

掀開扉頁,小車沿著羅東溪溯源而上,彎彎繞繞,在寒溪村抵達被雲霧環繞的不老部落。這座隱僻的秘境,是一群泰雅族人依長老口述傳承的智慧,於先民留下的土地,日日刀耕火種,回應山與雲的呼喚。不老部落集會所附設的餐廳是全預約制,一位難求,一次僅接待三十位客人,客人得深刻感受部落中各安其業的生活作息,看見他們以全新的企業模式,尋出自己的解答,讓傳統文化融入當代,更間接啟發部落青年返鄉風氣。

另外,為了鼓勵旅人走入原鄉部落,宜蘭縣政府也積極與旅遊業者合作,推出「野趣大同」計畫,以五個部落、十種遊程為發展重點,期待從跳脫刻板印象的視角、生態旅遊的觀點出發,開展部落的故事山徑,讓旅人應著山的節奏調整自我,在輕霧之中,不禁成為山裡自由的孩子。

Spot.2 神農青舍,感受在地藝文能量的凝聚

位於宜蘭市區的「神農青舍」。

車流日夜紛繁的神農路上,有一處靜謐角落,藏著祕密篇章般的神農青舍。走入窄街幽巷,首先感受到的是建築的魅力─前身為1961年建造的糧食局公有神農宿舍群,早年為隻身前來宜蘭者的住所,六連棟洋式建築,如今靜靜佇立於宜蘭市區,當夜晚燈光亮起,總攫獲路人好奇的眼光。

建築走過時光,經宜蘭文化局的修復,於2020年以「神農青舍」之名登場,不僅讓老建築新生,亦成為充滿年輕氣息的新興文化聚落,展現宜蘭舊城南區的嶄新面貌。當旅人走入六〇年代風貌的背包客棧「神農居」,地板是溫潤的老花磚、抬頭是實木屋頂、座椅是皮質的沙發椅,一旁還有骨董音樂機,以沙啞嗓音,為人點播一首溫暖的夜曲;而在「神農食」創意餐酒館中,精選宜蘭食材入菜,運用西式料理手法詮釋風味,讓一道道私房菜於舌尖上,綻放層層療癒和驚喜。

Spot.3 跑馬古道公園,走讀地景與藝術交會的自然路徑

宜蘭縣礁溪「明德訓練班」。

跑馬古道公園前身是廢棄陸軍營區「明德訓練班」,曾經人跡罕至,建築被密林掩蔽,路徑上野芒處處搖曳,彷彿是神隱之地。然而這處礁溪核心地段的空間,並不曾被宜蘭縣政府遺忘。2017年縣府團隊爭取到內政部營建署的「城鎮之心工程」計畫後,不僅重新梳理礁溪的市街風貌,也挹注資源改造明德訓練班為跑馬古道公園,於2021年華麗轉身,成為居民與遊客日夜活動的生活公園。

漫步公園中,可見軍事建築透過減法設計,脫去沉重的訓管氛圍,與森林和地景融合為一。如果足夠幸運,在這座與山銜接的園區內,還能遇見山羌、藍鵲、老鷹等蹤跡,彷彿與山林一同呼吸。入夜之後,每晚定時於園區演出「山光脈動夜間劇場」,從百年古道的山水意象、在地動植物圖像延伸,伴著環境音融入聲光藝術,點亮了礁溪的夜晚,也開啟人文與自然的對話。

Spot.4 仁山植物園,觸動植物與生活共存的想像

宜蘭縣冬山「仁山植物園」。

忙碌的一週生活結束,適合放慢步伐,到冬山鄉的仁山植物園,度過一個宜蘭風格的午後。佔地達100公頃的仁山植物園,過去是宜蘭縣政府的造林苗圃,一面遠眺蘭陽平原和太平洋,另一面依傍新寮山和新舊寮瀑布。過去一株株造林的小苗木,如今已蔚然成林,成為呈現季節色澤的宜人之地。

有時眼前出現唐式庭園,有曲橋、迴廊、風雅的涼亭,在桃、李、松、柳的圍繞下,耳旁宛若出現一句綿繞的京曲;有時走入日式的禪意空間中,在流水、石燈籠旁,抬頭一望,一株勝放的櫻花在風中微微款擺;再拐過幾處路徑,可能走入花團錦簇的英式伊莉莎白花園,或者迷走於噴泉、雕像之中的傳統法國庭園,如同掉入愛麗絲的夢遊仙境。在植物園內遊逛,常讓人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在一座座主題庭園的引介下,認識一株株植物的名字和姿態,心中對植物與生活的想像,也隨著此處生機不斷地滋長。

Spot.5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挖掘宜蘭的文創與自造實力

 宜蘭縣政府將建於1935年的「中興紙廠」 轉型成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

最後來到羅東,翻開一頁頁時代風華──羅東曾為太平山林場加工及轉運的核心,也帶動相關林業及紙業發展,曾經全台灣人人手中的報紙,都來自當時最大的造紙廠「中興紙業」,紙張的生產量更達東南亞第一,許多鎮民的生活記憶,與紙廠緊密交織。民國90年「中興紙業」結束營運,聳立的煙囪、鍋爐不再運作,廠房沉寂,實木的屋樑隨著風雨傾覆。沉寂多年後,透過工業遺構保存及活化概念,宜蘭縣政府將之轉型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在「宜蘭興自造」的核心精神下,注入源源不絕的文創力。

重新開放的園區,有以「木」、「布」、「紙」主題相關的微型文創團隊進駐,也推出《宜蘭映像節》、《藝術自造季》、《影像興樂園》等大型年度特展和影視音推廣課程,以及廢墟廠址聚落群巡禮與職人市集等活動,引來在地人回鄉、人才常駐,更成為遊客必訪之地。走在其中,除了感受巨大廠房的空間感和歷史感,從一句池畔旁的詩句、職人繽紛新晾的手染布、與自然相生呼應的展品,亦在在呈現宜蘭的自造實力與悠活的浪漫態度。

來到宜蘭,「閱讀」或許不再只是一種形式,而是在可以遊走、觀看、停留的一個個文化景點,挖掘屬於自己的故事。在山水和時光之中,用心走讀與感知,以緩慢步伐,敬,所有可能實現的好生活。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VERSE VOL. 26 歡迎來到美術館
  • 文字/吳緯婷
  • 攝影/張晋瑞、林家賢
  • 編輯/Annie
  • 核稿/郭振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