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最新文章Latest Articles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5/陳昭龍:製茶競賽勇奪雙冠,好茶誕生在「人茶合一」的時刻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5/陳昭龍:製茶競賽勇奪雙冠,好茶誕生在「人茶合一」的時刻

陳昭龍是全國製茶競賽的雙冠王,自從37歲打進全國賽,短短三年,便囊括了2016年「全國紅茶(小葉種)製茶技術競賽」冠軍,以及2019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球形組冠軍。究竟致勝的祕訣是什麼?他淺笑著表示,他的製茶密碼就是「專心」,全神貫注把每個細節都照顧妥當,達到自我與茶葉合而為一的境地。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4/羅竣瀚:為茶巡山,跨越115公里漫漫茶路的茶人家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4/羅竣瀚:為茶巡山,跨越115公里漫漫茶路的茶人家

在父親耳濡目染下,逐漸體會製茶的趣味,羅竣瀚於大同技術學院的茶文化與事業經營科系畢業,與哥哥一起返鄉,投入父親所創的「椿豐高山茶坊」,於27歲摘下2023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球形組冠軍,並曾得到2019年春季嘉義縣製茶職業工會青心烏龍組頭等獎。為了茶,他從阿里山奔走至玉山,摸索出自己的茶路,在成功申請並榮獲國際風味評鑑所(International Taste Institute)「風味絕佳獎章」3星之際,也建立起使世界更認識臺灣風味的茶路。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3/王宏誠:領略精深茶技,茶菜變茶金的五星之路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3/王宏誠:領略精深茶技,茶菜變茶金的五星之路

現年52歲的王宏誠,投入茶產業逾三十年,從2011年於「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中獲得球形組季軍,2022年更抱回同項競賽的亞軍,並在梅山鄉農會優良茶屢獲殊榮。他端出的高山烏龍、高山金萱,不僅仰賴瑞里在地的水土生養,風味秀雅、韻味悠長,更出自於王宏誠時刻回到茶桌,沉潛在茶湯中檢視茶葉所經的每道工序,一點一滴構築起五星製茶環境,用講究的精神做好茶。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2/伍志庸:拓展阿里山茶魅力!從好茶到風格旅宿,重新詮釋產地茶文化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2/伍志庸:拓展阿里山茶魅力!從好茶到風格旅宿,重新詮釋產地茶文化 

伍志庸,與家族共有聖源製茶廠,遵循友善環境的耕種方式,生產烏龍茶、金萱茶和紅茶品項。早年他會參與製茶比賽累積經驗,曾獲得2014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球形組亞軍、2019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薪傳獎製茶技術競賽」薪傳獎。近年,他持續鑽研市場喜愛的茶品口味,並考取品茶師證照,與妻子郭千瑜經營「茶日民宿」,從產製到服務打造茶產業的精緻體驗。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1/葉盈德:從製茶工藝到創立品牌,快樂是最好的茶香配方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1/葉盈德:從製茶工藝到創立品牌,快樂是最好的茶香配方

如同跳仔(葉蟬)活潑的葉盈德,個性很不同於哥哥葉盈良,連茶法也很不同。他走花果香的手路,用茶的香氣來勾人,並在2018年「全國部分發酵製茶技術競賽」球形組冠軍之後,又轉向研究小葉種紅茶,在茶的世界裡探尋更多香氣的可能。性子爽朗的他說,開心便能做好茶,做自己喜歡的事,使別人也喜歡上,茶的道理很深,但也很簡單。

怎麼擺茶席? 跟著製茶世家傳人藍大誠,學習紫砂壺、蓋碗沖泡,一次精通烏龍茶、紅茶完美比例

怎麼擺茶席? 跟著製茶世家傳人藍大誠,學習紫砂壺、蓋碗沖泡,一次精通烏龍茶、紅茶完美比例

阿里山高山茶的風味呈現從茶園管理、製茶技術到泡茶和品飲,各個環節皆細微影響了最終的味覺感受。藍大誠出身茶產業二代經歷過扎實訓練,也在葡萄酒和咖啡的國際品鑑專業上,體認風土和風味是永續文化的核心,從書籍出版、餐飲空間到創辦識茶風味學院傳遞品飲臺灣茶風味的新模式。

阿里山茶產業新紀元:從在地茶園到國際茶都的蛻變之路

阿里山茶產業新紀元:從在地茶園到國際茶都的蛻變之路

大阿里山一帶從1970年代開始種茶,為臺茶走向高海拔地區種植的起始。大阿里山茶區位處高山環境,製茶職人從日常實踐中累積技術,更保有靈活的製茶思維,持續進化阿里山高山茶。近來,茶改場預計將總場南遷嘉義並設置梅山高海拔試驗站,嘉義縣政府則成立都市品牌「高山茶都.嘉義」,推動大阿里山茶區成為茶文化的傳播中心。

李照興 ✕ 卓男: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年代和港片未來

李照興 ✕ 卓男: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年代和港片未來

去年現象級港片《九龍城寨之圍城》和《破・地獄》締造香港影史票房新紀錄,儘管有破億港片出現,但香港電影產業蕭條的爭論一直存在。香港作家暨文化評論人李照興(Bono)最近出版新書《等到下一代:香港流行文化與身分認同史備忘》,VERSE特別邀請李照興與香港知名影評人卓男進行對談,討論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年代到近年香港電影的變化。

減碳迷思!「不吃肉、買當地食物」真的夠嗎?解構飲食碳足跡的真相與盲點

減碳迷思!「不吃肉、買當地食物」真的夠嗎?解構飲食碳足跡的真相與盲點

食品生產系統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3分之1,其中養殖與生產階段對碳排放的影響最大,遠超運輸和包裝等環節。牛肉等動物產品的碳足跡是植物基食品的10至50倍,因此推動低碳飲食、發展永續農法及替代性食品,並提高農畜業的碳捕捉能力,已成為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策略,應多從「生態系如何生產畜產品」的角度出發思考永續飲食轉型。

2025 SKM PHOTO台灣攝影博覽會盛大開幕!林予晞《閾限之心》感動開講
Promotion 攝影

2025 SKM PHOTO台灣攝影博覽會盛大開幕!林予晞《閾限之心》感動開講

自去年起,SKM PHOTO開始探索更多元的攝影創作與表現形式,並致力於提升展覽及獎項的包容性。今年正式進入第二年,「2025 ART TAIWAN|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展出近 500 件攝影藝術作品、開設20場影像系列活動,無論是攝影愛好者、藝術創作者,或是對影像輸出有興趣的觀眾,都不容錯過這場難得的攝影藝術盛宴!

「我剛從地獄回來」——路易絲・布爾喬亞的五句震撼金句,解鎖她最私密的創作語言

「我剛從地獄回來」——路易絲・布爾喬亞的五句震撼金句,解鎖她最私密的創作語言

只要看見巨型蜘蛛,就會想起她!二十世紀女性主義藝術先驅、當代心理藝術的傳奇人物——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以象徵母性與創傷的蜘蛛雕塑聞名全球,繼去年東京森美術館破紀錄締造20萬參觀人潮,這場轟動國際的藝術盛事即將於3月15日在富邦美術館震撼登場!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透過布爾喬亞的五句人生金句,重新理解她的創作哲學與心理世界,一步步走進她的內心迷宮,感受那股來自地獄的炙熱與冷冽。

跨界是她的舞步!簡珮如舞出不平凡,她如何用《黑蝴蝶》重塑表演藝術的可能?

跨界是她的舞步!簡珮如舞出不平凡,她如何用《黑蝴蝶》重塑表演藝術的可能?

從舞者到創作者,從單一舞台到跨界合作,簡珮如的藝術旅程是一場無止盡的蛻變。曾擔任世界頂尖的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更獲舞蹈界的奧斯卡——貝西獎的肯定。然而,在眾人眼中看似巔峰的時刻,她卻選擇放手,放膽展開全新的藝術探索。2024年,簡珮如不僅帶來首度在台灣推出的自製作品《黑蝴蝶》,更正式成立個人表演藝術品牌「簡珮如表演藝術」,宣告她不再只是舞者,而是一位跨領域藝術家,在一次次跨界中,讓藝術的邊界持續擴張,也讓生命的選擇與蛻變在舞動中無限綻放。

2025 ART TAIWAN|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週四開跑!廖文瑄《無聲之地 A Quiet Place》展現人與環境間的情感流動
Promotion 攝影

2025 ART TAIWAN|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週四開跑!廖文瑄《無聲之地 A Quiet Place》展現人與環境間的情感流動

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重磅活動「2025 ART TAIWAN|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即將展開,今年在「界線」這個主題下,邀請國內外50組名家一同探討影像如何在表達情感、觀點與社會現象的過程中,揭示各種隱含的界限與邊界。參展單位除了重量級的攝影大師外,亦不乏多位新生代傑出攝影藝術創作者同台競演,一同見證台灣攝影藝術的新篇章!

在花蓮「丘丘.森旅」展開身心靈旅程——連結台東在地「自然醒慢活祭」找回平衡的自己

在花蓮「丘丘.森旅」展開身心靈旅程——連結台東在地「自然醒慢活祭」找回平衡的自己

後疫情時代,為了尋找身心靈的平衡而踏上旅程已是眾多人們的選擇之一。在台灣東部,有首家結合靜心及度假的花蓮旅宿品牌「丘丘.森旅 CHU Resort」以及台東在地的身心靈活動品牌「自然醒慢活祭 Taitung Spirit Festival」,提供忙碌的人們最佳的放鬆療癒體驗。有機會不妨來到山海環繞的東部,感受大自然源源不絕的療癒能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