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專文

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書本疊起的美食寶庫

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書本疊起的美食寶庫

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的成立,緣起於三商集團董事長翁肇喜的心願——集結散落世界各地的中華飲食古籍,讓這個文化能有系統地一脈傳承。自1989年創館至今,館內已累積典藏包含圖書、食譜、菜單、期刊等館藏共三萬餘冊,在「中文圖書分類法」中「飲食;烹飪」的基礎上,再按菜系與菜色細分,一櫃櫃的家常菜、宴客菜、點心、湯品⋯⋯吃不到,卻能讀到飽。

EP58|王培仁:從私廚到影片創作的蔬食料理人

「做料理,就是我的另外一種打坐。」人稱「培仁MAMA」的蔬食料理人王培仁,過去曾開設私廚、出版三本食譜書,也經營網路影片頻道,目的是為了將蔬食的美好帶給更多人。對於她來說,會開始拍影片分享料理,主要是想將母親的手藝繼續傳承下去。本集,王培仁將分享自己茹素以來的經歷,還有在不同平台推廣蔬食的收穫。

從材料出發,以文學為基底:II Design 硬是設計為商業空間賦予迷人詩意

從材料出發,以文學為基底:II Design 硬是設計為商業空間賦予迷人詩意

近七年來,吳透領軍的「II Design 硬是設計」團隊成為備受關注的商業空間建築團隊,完成不少代表性的作品,從替老新台菜操刀新創品牌「永心鳳茶」的首店,到為老字號餅鋪「舊振南」打造漢餅房,他重新理解老店的時代意義,以空間定調品牌的新形象。接著又設計「全球50間最棒咖啡館」Simple Kaffa興波咖啡、「亞洲50大最佳酒吧」Draft Land、「亞洲50最佳餐廳亞洲之粹」AKAME⋯⋯,與名店的合作加上作品設計背後的文學想像,讓硬是設計成為台灣餐飲空間設計的獨特詩人。

紐約唐人街的香港故事:專訪《秋天的童話》導演張婉婷

紐約唐人街的香港故事:專訪《秋天的童話》導演張婉婷

1987年,《秋天的童話》上映,故事以香港導演張婉婷自身在紐約的時光為藍本,說著來到紐約留學的十三妹,與唐人街打工的船頭尺意外擦出的關係。觀眾看的是愛情,背後刻下的是香港人面對遷移的徬徨。35年後,隨著數位修復回望過去的作品,張婉婷看見的是自己作為一位導演的成長,還有不同時代的香港和故事。

當賣魚的碰上洗車的:《偽魚販指南》林楷倫 ×《洗車人家》姜泰宇

當賣魚的碰上洗車的:《偽魚販指南》林楷倫 ×《洗車人家》姜泰宇

林楷倫的《偽魚販指南》自今年三月出版以來,持續占據書店暢銷排行榜,這其實是過去屢以小說創作拿下文學獎的他,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作品。他不僅書寫當魚販時的真實經歷,亦自我剖析成長故事。以第一線工作者的視野書寫產業的文學作品,還有入圍第21屆台北文學獎年金類的姜泰宇(敷米漿)的《洗車人家》。VERSE邀請兩位「賣魚的」、「洗車的」作家集聚一堂,談那些沒有寫進書裡,關於寫作、職業及人生的想法。

台灣圖書館建築的嶄新時代——解密屏東與台南圖書館新總館

台灣圖書館建築的嶄新時代——解密屏東與台南圖書館新總館

近兩年來,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以下簡稱屏東總圖)及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以下簡稱台南總圖)相繼以全新面貌面世,兩者不僅建築外觀皆令人驚豔,成為城市新亮點,空間規劃上更突破過往僅以閱覽為主的想像,開展出多元功能。這兩座圖書館新總館,可說標幟著台灣圖書館建築劃時代的一大邁進。

苗栗苑裡:藺草之外,自我認同的編織與創造

苗栗苑裡:藺草之外,自我認同的編織與創造

也許你聽過大甲草蓆,嗅覺記憶仍銘刻著那令人安心的香氣印記,但不一定清楚那一蓆藺草,是來自苑裡阿嬤的巧手天工;也許你聽過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聽過他那交織東西方文化、領先現代性風潮的音樂創作,但是可能不知道他的創作靈感,來自兒時在苑裡媽祖廟埕前聽到的南北管、歌仔戲;也或許,你跟過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沿著台灣西海岸的路線南下,午時走到日出,沒有留意到原來苑裡總是媽祖第一個停靠休息的小鎮。苑裡是如何發展成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小鎮樣貌?

EP57|吳季衡:累積雲林底蘊的觀光工廠

「雲林的產業歷史悠久,如果要整合各方觀光資源,只有我一個人是不夠的。」祥圃實業執行長吳季衡,同時也是台灣品牌豬肉「究好豬」、「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創辦人。對吳季衡來說,「良作工場」不只是一間普通的觀光工廠,而是翻轉大眾對傳統養豬戶印象,以及串連產業與地方的重要基地。本集,吳季衡將分享「究好豬」和「良作工場」經營的心路歷程,以及企業如何深耕地方的思考。

陳珊妮如何重新定義流行音樂的未來?

陳珊妮如何重新定義流行音樂的未來?

音樂創作向來是當下社會現象的反饋,在陳珊妮的作品中,更有著前瞻的數位文化反思。近來,各種創作形式席捲全球,音樂變得好似只是媒介,不再敘說完整故事;演出者可以是虛擬歌手,沒有人在意背後是否真實;創作者不用本名,也不用露臉,就可以創造未來。未來,縱使撲朔迷離,可以確定的是,所謂「真實」的存在,確切已經有了新的時代定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