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5春季年會 0
2025春季年會 0

文化Culture

在「不滿足」中求取設計與市場的精準平衡——陳靖雯與她的變形記

在「不滿足」中求取設計與市場的精準平衡——陳靖雯與她的變形記

仿石頭紋路烤漆的開瓶器、全台第一本設計日曆、一支完美的湯匙、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選品策略和空間規劃⋯⋯看似不相關的產品,背後都是出自於Five Metal Shop設計公司,負責人陳靖雯對於工作和生活的許多不滿足,她一次次誠實面對自己,追尋心中的不滿足,以設計和企畫,為產品賦予新的語言和生命。

當飛馬揮翅降落北流中心——《愛馬仕飛馬行空》打造想像力奔騰的奇幻劇場

當飛馬揮翅降落北流中心——《愛馬仕飛馬行空》打造想像力奔騰的奇幻劇場

5月6日至5月14日,愛馬仕邀請觀眾乘著想像的翅膀來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探索由比利時導演 Jaco Van Dormael 和編舞家 Michèle Anne De Mey 合力構築的愛馬仕奇幻宇宙——《愛馬仕 飛馬行空(ON THE WINGS OF HERMÈS)》,以及由 Astragales 舞團所帶來的精彩演出。這是繼日本與巴黎的演出後,此原創劇碼首次來到台灣,讓想像力馳騁於天際,帶領觀眾遨遊讓夢想成真的奇幻夢境。

「A Root 同根生」翻玩台味國樂,歌裡有神還有鬼

「A Root 同根生」翻玩台味國樂,歌裡有神還有鬼

什麼樣的樂種最具台灣味?2022年推出專輯《邊緣轉生術》的樂團「A Root 同根生」,將笙、柳琴、中阮、月琴等國樂帶入專輯中,以台灣經典民間故事為題,為古代鬼魂翻案,音樂張力驚艷四方,讓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小樹在粉專寫道:「同根生新專輯不是開玩笑的,要走向國際,他們絕對是更夠格的台灣代表隊!」

以負建築揮灑東方禪意之美,隈研吾大師操刀設計南臺灣唯一住宅作品
Promotion 建築 設計

以負建築揮灑東方禪意之美,隈研吾大師操刀設計南臺灣唯一住宅作品

2004年隈研吾出版了《負ける建築》一書,就此「負建築」一詞走入了世俗視野。「負」視其原文,確實取其敗北之意。字詞的反面便是勝建築,例如摩天大樓,現代化世界以建築高度奉為人類文明發展的圭臬,越高越代表能與天爭地,彷彿創世紀的巴別塔再現,最好還要被眾生凝視,成為特立獨行的地標(landmark),在廣袤地圖上成為一筆螢光標記,隈研吾認為這都忽略了建築存在的本質。

「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只要你未曾遺忘」——《小王子》音樂劇空總劇場登台

「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只要你未曾遺忘」——《小王子》音樂劇空總劇場登台

你還記得哪些來自《小王子》的金句?《小王子》音樂劇4月1日至4月5日於台北「PLAYground空總劇場」首周演出成功,連假場次不受人潮出遊影響,吸引破千名觀眾來訪劇場。4月底直至5月7日於空總劇場仍有16場演出接力上陣,安托萬·聖修伯里的飛機也將降落至高雄衛武營戲劇院、臺中國家歌劇院,和觀眾與小王子相遇。

導讀吳濁流:寫小說,是為時代做見證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吳濁流:寫小說,是為時代做見證

漢詩人、小説家、文學運動家吳濁流,一生以文學捕捉臺灣人民經歷的殖民傷痛、戰爭恐懼及社會動盪。戰爭期間,他冒著論罪的危險寫作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只為向自己經歷的時代作交代。本書收錄作品前七章,看主角胡太明從兒時被牽著走上學路,一路走進新舊思潮的碰撞、身分階級的掙扎⋯⋯是作家奮勇以筆迎戰殖民地人命運的風骨。

導讀杜潘芳格:守護母語,灌溉真情與真理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杜潘芳格:守護母語,灌溉真情與真理

自詡要比花朵更扎根於鄉土、生命力更加旺盛,杜潘芳格自稱為「誕生在島上的一棵女人樹」。作為女性客語詩人的典範,她寫親情、鄉土、信仰,和日常生活的悠閒愜意,同時有其理性強硬,在寓含公民意識的作品中,呈現對社會家國的關心。詩選集結30首杜潘芳格代表作品,看時代的新女性,跨越語言的限制,以母語書寫給自己也是給臺灣的禮物。

導讀詹冰:在詩裡做實驗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詹冰:在詩裡做實驗

身為藥師、理化老師,文學創作宛如他的另一間實驗室,他在其中以文字調製出各種形式瑰麗、奇巧、大膽的新詩。他融合物理思考於文學中冶煉新意、開臺灣圖象詩創作的先河,也在兒童詩中流露童心。詩選集結30首詹冰代表作品,看「藥學詩人」如何實踐「 在我的理化實驗室裡,在我的新詩實驗室裡,實驗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實驗!」

導讀龍瑛宗:人生好美,人生真是美得令人悲哀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龍瑛宗:人生好美,人生真是美得令人悲哀

寒微的出身不給人做夢的餘地,但苦痛是寫作的養分,文學是從不放棄的夢。以大名鼎鼎的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成為唯一投稿到日本文壇,並成功得獎、一躍登上文壇的作家,龍瑛宗擅用細膩的藝術之眼,令讀者感到昇華。本次選入四篇作品〈貘〉、〈白鬼〉、〈不為人知的幸福〉和〈薄薄社的饗宴〉,看他書寫生命一體兩面的「悲哀」與「美麗」。

導讀鍾理和、鍾鐵民:土地之愛,生活之愛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鍾理和、鍾鐵民:土地之愛,生活之愛

「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鍾理和,一生執筆不輟,長子鍾鐵民在其去世後亦發憤以文學為職志。他們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社會時局中書寫,但都關愛並誠實刻寫土地,相隔三十年,分別寫下給故鄉美濃的跨時代情書〈菸樓〉和〈三伯公傳奇〉,兩人對生活中情感的珍視,也可以在〈貧賤夫妻〉和〈五色花和尚〉中一窺究竟。

導讀鍾肇政:攀過語言與政治的絕壁,鍾肇政與他的「大河小說」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鍾肇政:攀過語言與政治的絕壁,鍾肇政與他的「大河小說」

鍾肇政是臺灣最會寫「大河小說」的作家之一,龐大的時代格局包裹的都是對臺灣鄉土的關愛。本冊選錄「臺灣人三部曲」中第三部《插天山之歌》,以抗日返鄉青年陸志驤為主角,寫二戰期間日本殖民統治下的灣,用導讀作者朱宥勳的話說,「這可是本土作家鍾肇政,連續翻過了『語言』與『政治』兩座絕壁之後,才能奔流到我們面前的大河之水。」

打破男性符碼,香奈兒 Première 腕錶時隔 35 年再次回歸

打破男性符碼,香奈兒 Première 腕錶時隔 35 年再次回歸

「Première 腕錶」自 1987 年誕生後,便一直是香奈兒製錶世界裡的耀眼巨星。問世35年,這支兼具風格與美學的錶款終於以致敬原創設計的全新款式隆重登場。為慶祝再次回歸,香奈兒以富有趣味與創意的方式呈現「香奈兒 Première Funfair 嘉年華體驗活動」,在主題樂園的夢幻氛圍之中,探索 Première 腕錶-原創款的全新魅力。

原來亞洲當代藝術界正在發生這些事?——2023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原來亞洲當代藝術界正在發生這些事?——2023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由瑞銀集團呈獻的第四屆台北當代,將於 2023 年 5 月 12 日至 14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再登場(貴賓預展及開幕晚會於 5 月 11 日舉行),並帶來 90 間精選國際頂尖畫廊,其中 30 間為首次參展。除了體現堅強陣容的三大展區——當代網域(Galleries)、新生維度(Edge)、藝術載點(Engage),本屆會展亦籌備了一系列藝術計畫,不僅以活躍的本地藝術生態、大型裝置、精心策劃的講座及研究論壇等內容讓觀眾耳目一新,也讓藝術圈得以在台北當代期間產生有意義的國際連結與對話。

當情慾看得見也摸得到——周東彥的VR沉浸式劇場《霧中・凝視》

當情慾看得見也摸得到——周東彥的VR沉浸式劇場《霧中・凝視》

2020年,周東彥的《霧中》幾乎是全世界首見結合男同志色情影片、劇場概念與當代錄像等藝術語彙的VR電影,他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視覺與體感經驗,誘惑出觀賞者的身體慾望。順著疫情加速推動VR技術的新功能,他也不斷思索《霧中》的故事尚有許多未竟之事,這位創作者在2022年再度透過沉浸式劇場概念產出2.0版本的——《霧中・凝視》,讓情慾不只看得見,也觸得到。

Louis Vuitton「Crafting Dreams典藏工藝展」,多款珍稀硬箱首次來台

Louis Vuitton「Crafting Dreams典藏工藝展」,多款珍稀硬箱首次來台

法國精品Louis Vuitton 2023「Crafting Dreams典藏工藝展」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揭幕,從4月13日至23日展開,一睹Louis Vuitton引以為傲的造夢工藝技術。本次展覽結合經典硬箱、Objets Nomades生活藝術風格家具、Les Petits Nomades家居擺飾系列、珍稀皮革臻品、高級珠寶暨腕錶系列,展出超過四百多件的作品,多樣匠心獨具的作品展現品牌精湛工藝技術與核心精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