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Dining
在台南的香港好味:以時間和職人精神再詮釋的香港飲食
台南成為香港人重新安身立命之處,而與香港新移民一起渡海來台的道地港味,也已經在台南長出了一個全新樣貌,是延續,也是創新。
精心打造食物的品牌故事:Foodie Amber引領台灣餐飲邁入後疫情
林蓉(Amber Lin)創辦飲食文化行銷顧問公司Foodie Amber,團隊放眼觀察國際市場,並專注台灣餐飲轉型,引領台灣餐飲業。
大稻埕同安樂:展示老台北的飲食文化與生活味道
大龍峒老師府第九代陳玠甫,以傳承為使命,將餐館「同安樂」打造成一座承載家族百年記憶和在地文史的場域,展現老台北的生活況味。
一家台北老咖啡店的新生記:「ZABU」在廟宇中創造儀式感
Tizzy Bac主唱惠婷的推薦拉麵店:那濃鹹香的滋味就像搖滾樂
罐頭也可以很好吃:保存食品牌「LOUU」的風土罐頭和在地奶油
保存食品牌「LOUU」訴說著對食物與生活的信仰,名稱取自「Love」的變體,象徵一個個玻璃罐或鐵盒內裝滿的,對土地的愛。
私處 my place的日常便當:六種炎夏療癒系料理提案
經營社群「私處my place」的Grace & Kaven,從常備菜出發,邀你走入廚房找尋生活儀式感之外,也要在夏季吃得清爽健康。
「京盛宇」手沖冰鎮台灣茶,用慢哲學喚起味蕾上的青春
最澎湃的山海樓外送:米其林一星餐廳推出「山海珍寶盒」
Woolloomooloo的咖啡與澳洲生活哲學:在長桌上分享真實與美好
自製咖哩風味炸海鮮——不務正業男子Ayo的家常食譜
自己動手做美味飯糰便當——不務正業男子Ayo的家常食譜
溫州街絮語:雪可屋、路貓,與那些錯過不再的咖啡店
陳小曼專欄:啟動雲端廚房計畫!2020獻上台式滷肉飯反思人生
看著同學們一起端出風格各異的滷肉飯,有趣的文化重疊就是這碗飯的醍醐味吧。2020年「下課」的課題大概就是「練習」吧。練習對話、練習告別。
陳小曼專欄:厭食心理學 《艾蜜莉在巴黎》的真實處境
演出當紅影集《艾蜜莉在巴黎》的主角Lily Collins,戲外的他曾在2008年時患上厭食症,當時甚至未滿20歲⋯⋯厭食症嚴重影響了當今世界。
全球評 在地吃:反思米其林的跨文化意義
米其林評鑑提升了飲食文化內涵,然而米其林應是評鑑餐飲的最高圭臬嗎?VERSE特於米其林來台三週年舉辦講座,邀請四位重量級評論家探討飲食文化。
酥脆綜合麵包塔——不務正業男子Ayo的家常食譜
細細品嚐「禾餘麥酒」:吹動台灣農業的風 復耕大麥釀製麥酒
紹興酒香無錫排骨——不務正業男子Ayo的家常食譜
來自浙江的熟悉滋味「炸春捲」——不務正業男子Ayo的家常食譜
法朋李依錫的法式台灣味:甜點也要接地氣 順應風土與時季
寒日不可錯過的美味:你知道沙茶火鍋怎麼來的嗎?
電器用品的使用改變了「元香」沙茶火鍋的經營與消費方式。首先,冰箱可以延長牛肉保存時間,對於地處亞熱帶的臺灣來說確實有必要。
巧克力啟蒙——專業美食家眼中的風味系統:專訪美食家高琹雯 Liz
巧克力的精品化其實是非常近代才發生的事情,即使是 ICA,都還不到十年的時間——從生產者、品牌端,正是這從這個時代開始,台灣正在建立一個年輕而具有活力,獨屬於可可的風味系統和論述以及和生活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