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人物Figure

走出憤世忌俗的低谷,學著感受每個角色的可能——《咒》蔡亘晏的表演哲學

走出憤世忌俗的低谷,學著感受每個角色的可能——《咒》蔡亘晏的表演哲學

「你們相信祝福嗎?」這是邪教恐怖電影《咒》開場的第一句台詞,由蔡亘晏飾演的「李若男」以低沈語調、略帶遲疑地將問題拋給第四面牆後的觀眾,讓觀影者不知不覺落入「祝福」的陷阱。蔡亘晏除了因此獲封「台灣鬼后」,更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是她首度入圍金馬獎。這位劇場出身的演員是如何走到鏡頭前,又懷抱著怎樣的表演哲學?

英國旅遊YouTuber的台灣紀行,Jason Billam在花蓮發現了什麼?

英國旅遊YouTuber的台灣紀行,Jason Billam在花蓮發現了什麼?

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人類開始改寫旅行的意義。更「在地」的街角日常也開始備受旅人青睞,買東西、吃東西不再是搞懂一座城市的唯一手段,深入當地與居民創造文史對話,也逐漸成為遠行的理由。受Taiwan Pitch邀約,英國旅遊頻道「Jason Billam Travel」主理人Jason Billam來台尋訪原住民的故事,離開喧囂的都市,這位旅遊達人前往東台灣、深入花蓮,尋訪阿美族、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文化脈絡,用外國人的視角,探尋著台灣原住民的工藝與生活。

廣告人的倔強與頑強,「米蘭營銷」何以從獨立廣告商走向國際級規格?

廣告人的倔強與頑強,「米蘭營銷」何以從獨立廣告商走向國際級規格?

20年前,「米蘭營銷」兩位共同創辦人江祖榮與陳琦琦從一間不到五坪的小辦公室起家,原先作為數位製作公司,一路慢慢長成獨立代理商,再到擁有三個事業體,2016年經歷併購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上櫃廣告集團格威傳媒(Growww Media Group)旗下一員,2020年再升格至日本第二大廣告集團博報堂(Hakuhodo International)全球代理商網絡。透過這次訪談,正是機會窺探這一間倔強且頑強的廣告公司。

專訪《內景唐人街》游朝凱:讓上一代的台灣史與移民史進入美國文學

專訪《內景唐人街》游朝凱:讓上一代的台灣史與移民史進入美國文學

美國國家圖書獎為美國出版界的最高榮譽,而2020年度小說類獲獎的是一本關於亞裔移民的小說:《內景唐人街》。該書的作者游朝凱不是一般的台灣之光,他不僅在書中寫到許多涉及台灣歷史的段落,並且在個人推特帳號清楚寫著:Taiwanese American。這部小說改編影集將在2024年11月19日Disney+獨家上線。

探索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於《流麻溝十五號》找到良善——專訪余佩真

探索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於《流麻溝十五號》找到良善——專訪余佩真

2019年,余佩真發行了首張全創作專輯《真真》,並在隔年以〈昏你〉拿下第31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然而在以歌手身份面世之前,她的演員專業早已在劇場與戲劇圈獲得肯定,不管在大螢幕、小螢幕都不斷能見到余佩真的身影。2022年,她首次領銜出演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更以短片《蝴蝶》入圍第57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

台灣首位女性影帝陳亞蘭:「當我在演出歌仔戲時,我知道我不能只是個演員」

台灣首位女性影帝陳亞蘭:「當我在演出歌仔戲時,我知道我不能只是個演員」

今(2022)年第57屆金鐘獎入圍名單中,歌仔戲(kua-á-hì)小生出身的演員陳亞蘭成為演技獎項中的最大焦點:她憑藉《嘉慶君遊台灣》中的嘉慶君(愛新覺羅永琰)入圍並拿下「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成為台灣首位以「女扮男」獲得男主角獎的演員,表示其精湛演出與角色詮釋超越了生理性別的限制。陳亞蘭在20歲那年拜入歌仔戲國寶楊麗花門下,師父對她說:「小生要練到40歲後才穩定。」如今的陳亞蘭明白,這個發源於宜蘭的傳統劇種不僅是台灣特有的文化資產,也是她的人生、她的宇宙。

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我的藝術字典裡沒有低調

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我的藝術字典裡沒有低調

印象中的台灣原民藝術,會想起陶器、竹製物、木雕、編織,或以圖騰為主的彩繪與畫作,傳承自古老工藝技法。又或是與當代藝術的觀念交織,結合批判社會、土地議題,讓作品不只是美麗與實用,更承載歷史、記憶與社會正義的深度內涵。然而,出生於花蓮玉里馬泰林部落的優席夫.卡照(Yosifu Kacaw),透過創作將原民當代藝術特性巧妙融於西方藝術史的經典元素,藉著藝術展覽與商業合作,將台灣阿美族及原民文化故事推向國際舞台。


TOP